2019年05月21日09:33 来源:经济日报
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阎会在植树。 武殿森摄(中经视觉)
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刘建凤
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区洗马林镇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阎会在爷爷阎忠、父亲阎万玉和母亲张贵桃的引领下,接棒植树护林事业,续写着一家三代50年绿化荒山的故事
近日,记者踏着山路来到河北张家口市万全区洗马林镇黄花洼林场。这里树木环绕,偶尔有野鸡拍打着翅膀飞过树林,咕咕咕的叫声在林间回响。
“现在的黄花洼环境越来越好了,山泉水常年不断地从沟里流下来,汇成一条天然的溪流。”万全区洗马林镇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阎会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此时正值森林防火的关键期,每天一次进山巡查是阎会的必修课。
为保生计开荒山
沿着山沟上行,阎会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废弃的土坯房前。“这房子是我跟着父母翻盖的,一共有4间,旁边石头砌的是羊圈和猪圈。”望着眼前的房子,阎会陷入了回忆。“最早爷爷在这儿盖过一个非常简陋的小屋,那时候爷爷在山上种树,长年回不了家,小屋就是他在山上的家。”
1968年,阎会的爷爷——55岁的阎忠当上了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黄土梁村贫穷落后,荒山连片、满目疮痍,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了经济发展。为了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阎忠毅然决定:开发荒山,植树造林!
一个决定,从此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
阎忠带领村民植树的黄花洼距离黄土梁村有20公里山路,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植树,阎忠干脆住到山里。儿子阎万玉、儿媳张贵桃因为经常上山给父亲送粮、送菜,慢慢地开始协助父亲挖树坑、运土、植树,从1986年开始,夫妻俩也搬到山上和父亲一起种树。1995年阎忠去世,夫妻俩彻底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第二代植树人。
阎会说,爷爷去世后,每年植树季节父母就搬到山上的土坯房里住,一住就是几个月。他们在这里坚守了近30年,直到两位老人年近八旬,才不得不搬回山下的家。如今,虽然不住在山上,但83岁的张贵桃仍然放心不下她亲手种下的树木,每年都让阎会带她上山看一次。
“去年底我到山里去看过,每一条沟都走了走,松树苗长得可胖了。”张贵桃边比画边笑着说。张贵桃用一个“胖”字来形容松树的长势,那情形就像是在说自己的孩子,眼神里流露出的都是爱。
相比阎万玉和张贵桃,当时年幼的阎会对爷爷阎忠开荒植树行为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过程。
“十六岁开始,我跟爷爷在山上住了三四年,帮他种树、放羊,后来说什么也不想住在那里了。”阎会说,“当时我想,出去学艺、打工挣钱,干什么不比待在山上强。”
血气方刚的年纪,面对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阎会选择出去打工,一走就是六七年。
“1993年春节回家,我到山上看望爷爷。我才离开几年,黄花洼已经大变样了,当年我跟爷爷种下的小树苗长大了。”阎会说,绿起来的荒山深深地触动了他,那一刻,他似乎理解了爷爷执着开荒植树的意义。“爷爷说他自己干不动了,希望我能回来继续干。我当时就决定,和父母一起上山种树。”阎会说。
这一次,阎会再也没有打“退堂鼓”。他至今记得爷爷临终时紧握着他的手说:“我舍不得这片林子,我死以后一定要把我葬在这里,让我继续守着这些树。”
植树护林为子孙
阎会带记者来到距离土坯房不远处的一口水井旁。这是一口由石头砌成的水井,井水清澈见底。
“这口井是爷爷和我父母挖的,已经有四五十年了,井水就是山上的泉水。”阎会说,这口井是他们三代人在山上种树、生活的保障。“刚栽好的树必须浇透一次水,树才好活。当年爷爷就是从这口井里打水,一担一担地往山上挑,才种活了这些树。”
挑水上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对于阎会一家三代来说,和植树的艰辛相比,反而是最简单的事。
“爷爷从上山种树到去世,在山上住了28年。这期间的很多困难爷爷都是自己去面对,生病自己扛,受伤慢慢熬。”阎会说,“我16岁时,第一次跟爷爷住在山上。一天,我发现他裤子的膝盖处都打着补丁。”阎会知道上山种树经常会把鞋磨破,但是衣服怎么会破成这样?在他的追问下,爷爷道出了实情。
原来,在一次种树时阎忠不慎扭伤了脚,导致很长时间都无法正常走路,更不用说上山了。可偏偏那段时间天旱无雨,山上刚栽的小树苗如果不及时浇水就会旱死。于是,阎忠拖着伤脚担上水,一瘸一拐地往山上走。脚实在疼得走不动了,他就干脆扔掉扁担,跪在山坡上,用膝盖一点一点往上挪,愣是把水运上山,给小树苗浇了水。
“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正是我们抢种树苗的好时机,山里雨水金贵,越是下雨的时候,我们越要背着树苗往山上去。”阎会说。
山路原本崎岖,下雨的时候更加难行,还要背着树苗带着镐,难度可想而知。种完树苗下山,他们身上的汗水交织着雨水淋了个透,胶鞋里也灌满了泥。
“脚扭伤是常有的事,自己揉一揉,擦点儿药就好了。”说起因种树受过的伤,张贵桃轻描淡写地说。在阎万玉和张贵桃看来,种树时受的那点儿伤算不得什么,他们更关心的是树长得好不好、壮不壮。
这些年跟着爷爷和父母,耳濡目染,植树护林早已成为阎会的自觉行动。为了护林,他放弃了外出打工能换来的更好生活;为了护林,他在山上学会了拉风箱做饭,莜面、糕、熬菜样样拿手;为了护林,他把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抛在山下,却把一棵棵树苗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
“我们结婚不久他就上山了,家里根本指望不上他。”阎会的妻子黄玉芳说,“他在山上的时间比在家里长,我自己带着孩子,公公婆婆从山上给我们送下来一些菜和柴火,卖了山杏接济我们生活。”黄玉芳说,2003年8月儿子出生时正赶上松树种植的关键期,阎会已经在山上住了1个月,是婆婆上山把他换回来的,可是儿子出生的第3天,他又回山上了。
“当时真的特别委屈,埋怨他。”嘴上说着委屈,但是每当看到阎会为了植树护林辛苦地付出,特别是自己上山给阎会送饭时看到满山的绿树,听到清脆的鸟叫声,黄玉芳心里的委屈和埋怨逐渐化解了。
妻子的理解给了阎会坚持下去的勇气。
美化家乡守初心
黄花洼纵深三四公里,林区累计绿化面积已达1500余亩。其中,乔木林地600余亩,灌木林地400余亩,散生灌木500余亩,林木蓄积量达到11300余立方米。
根据林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1500亩林地年吸收二氧化碳1.8万余吨,释放氧气1.3万余吨,水源涵养量达3万余立方米。
数据跃然纸上,成果撼人心魄。
对当地百姓来说,他们更习惯用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来描述黄花洼从荒山到林海的变化。
“我经常到黄花洼去砍荆条编箩筐,秋天则到林子里去采蘑菇。蘑菇一年比一年多,环境一年比一年好。”66岁的村民邢文义在黄土梁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对村子周边环境的变化最有发言权。他还记得阎忠当年带着村民上山开荒的情景,“当时响应国家植树造林号召,阎会的爷爷带着几个人就进沟了。那会儿的黄花洼连条路也没有,全是石头。你看看现在,沟里那些大树都是他们当时栽下的”。
“我们种树是美化家乡、造福子孙,心中没有遗憾。我们就是爱树,看着这一片荒山经过我们‘捯饬’变成了绿油油的林地,心里特别舒坦。”阎会说。
如今,在阎会一家的带动下,黄土梁村义务植树、义务护林蔚然成风,黄花洼附近的韭菜沟、黑土湾沟等30多条荒山沟也全部披上绿装,洗马林镇树林面积达到15.8万亩,林木绿化率达75.5%。
三分种七分管。“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对山林进行维护和管理,其中防火是最重要的一项。最近1个月,我每天都进山看看。”阎会说,他守护的是林,更是守护从爷爷那一代就传下来的初心。
从阎忠到阎万玉夫妻再到阎会,对于这一家三代来说,这片山林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相关专题 |
· 爱国情 奋斗者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