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7日14:29 来源:北京日报
1995年7月3日 本报9版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征文栏目刊发杨敏学回忆文章
本报记者 刘冕
12月,杨敏学将迎来百岁生日。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这位18岁就加入八路军,参加过百团大战,解放张家口、太原、石家庄等多次战斗的老兵,会安静地坐着,目光所及,是放在家中最显眼位置的勋章。
“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在杨敏学的眼中,那勋章上,有战友的模样,他们,还是那么的年轻……
今年,老人想起战友的时候更多了。因为70年前,他经历了一个荣耀时刻,但那也被他视作是此生的一大遗憾。
1949年10月1日,30岁的杨敏学受邀观礼开国大典。“流血牺牲,都是为了这一天,要是我的战友能和我一起参加该有多好!”老人喃喃自语,泪湿衣襟。
时隔70年,当年的情景,老人仍然记忆深刻——
10月1日这天,我们早早来到天安门东侧的观礼台上,我特别盼望着能见到毛主席。
下午3点左右,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台上顿时欢腾起来,我和大家一起欢呼着,出生入死12年,为的就是这胜利的一天。
我抬着头,使劲往天安门城楼上看,想看清楚毛主席,可眼泪流了出来,越想看清楚,视线越模糊。
突然,模糊的视线里,我好像看到有人在冲我挥手,是他们,是牺牲的战友们,有1940年8月百团大战中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五团一营一连连长邓士钧;有化装成姑娘混进日伪据点,配合部队一举端掉敌人炮楼的五团侦察连连长韩同福;有告诉我们“日本鬼子投降了!”的晋察冀军区炮兵训练队的队长高存信……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战友,他们就站在观礼台上,微笑着……
我使劲用袄袖擦了擦眼睛,他们又不见了,眼前还是欢呼雀跃的人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主席浓重的湖南乡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随后,毛主席按动电钮,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欢声雷动,我仿佛也听到了邓士钧、韩同福、高存信,还有战友们天南地北的乡音,我四处张望,可找不到他们。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受阅部队雄壮威武,我的脑海里回闪着一张张笑脸,那是一同战斗的战友;耳边是他们的笑声,还有当年的约定:等到全国解放的那一天,我们一起来庆祝啊……
可是,他们已经来不了。
不,我不是一个人参加开国大典,我是带着牺牲战友的重托,和他们一起来参加开国大典。
面向国旗,我抬起右手,庄严敬礼,这是我和我所有牺牲战友们的敬礼。
没有流血牺牲,哪能换来胜利!我们活下来的人,要用千百倍的努力捍卫好新中国,把新中国建设强大起来。这是战友们的遗愿,更是活下来的我们要扛起的责任。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杨敏学有4个孩子,分别取名为“解、放、军、兵”,他忘不了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他更加希望后辈能够铭记当年的历史和牺牲。
1981年,杨敏学在承德军分区司令员的职位上离休,但他的 “战斗”并没有结束。他热心着小区周边大大小小的事儿,阻止菜市场乱摆摊点,劝说周边车辆有序停放,调解邻里纠纷……
老人还热心公益,北京奥运会时当志愿者,汶川地震时捐款捐物,先后被28家单位聘请担任义务监督员……
离休38年,军装,是杨敏学穿得最多的服装;给年轻人讲当年的故事,是他做得最多的事。
老人喜欢写文章,他是多家媒体的特约通讯员,甚至92岁时,老人还开起了微博……
文章和微博讲得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讲的都是前仆后继、不畏牺牲的战友们。
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当年7月3日,北京日报第9版,刊登杨敏学撰写的文章《漂亮的伏击战》,读着老人的文章,仿佛回到了1943年的秋天,看到了与日寇殊死搏斗的杨敏学和他的战友们。
杨敏学小时候上过新式学堂,抗日战争时期,还在部队做过“文化教员”,教战友们识字。老人说,如果不是那场战争,也许自己会是名教师。
离休后的杨敏学,真做起了“教师”,他多次走上了企事业单位、驻地部队、大中小学的讲台。他和年轻士兵讨论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他和企业的年轻员工,讲艰苦奋斗,讲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他给孩子们讲当年的战斗,告诉他们幸福来之不易……
即使年近百岁高龄,杨敏学依然没有停止讲述,“作为一名老兵,我愿意把我们这代人的经历,尤其是抗战的那段经历讲给年轻人听,不仅要让大家知道当时战争的情况,更想让大家明白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如今在这片和平的天空下,如何以史为鉴更好地出发。”
“中国人从来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无论何时,我们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我们的战士!”老人说罢,抬起右手,面冲勋章,敬礼。
(杨敏学口述部分,由赵梅丛整理)
相关专题 |
· 爱国情 奋斗者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