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7日10:44 来源:山西日报
侯琦琦(右二)正在查看村民种植的辣椒长势情况。 本报通讯员摄
初夏时节,阳光明媚,沁水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地处县城西南部的樊村河乡景村更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已经不再担任村第一书记的侯琦琦没事就回到村里,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唠唠近来农产品的销售情况。说起当前的幸福生活,大家伙都不禁为侯琦琦竖起大拇指。
侯琦琦是沁水县第二中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2016年初开始担任沁水县樊村河乡景村第一书记。
进村前,侯琦琦是做了些功课的。景村与临汾市接壤。全村由五个自然庄组成,约210人,村里的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常住人口90余人,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村里无集体经济产业,是一个纯农业村。
“四处群山环绕,村民住的还是简陋的泥土房。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每天从沁水县城到乡里只有一趟班车……”侯琦琦回忆初次进村的感受,至今记忆深刻。
“咱这穷乡僻壤的,还能有啥未来?”“没资金、没人才,发展产业不是白日梦?”在第一次村“两委”会上,一片“唱衰声”句句敲打着侯琦琦的内心。“咱在学校能教书育人,在村里也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第一书记。”眼前困难重重,侯琦琦还是给自己鼓了一把劲。
抓党建成为侯琦琦的第一件工作。侯琦琦带领大家学党章、讲党课,开展党日活动,让大家先“外化于行”,继而“内化于心”。渐渐地,村“两委”有了微妙的变化:村民不愿做的事,党员干部抢着做。花钱多的事情,党员干部义务做。哪家遇到难事,党员干部主动上门解决。村民张风林乐呵呵地说:“自从侯书记来了之后,党员干部干劲十足,咱村里都拧成了一股绳。”
“大家有了干劲,就要找准产业,努力脱贫致富。”带着满满的信心,侯琦琦开始设想在村里发展集体产业,以产业为支撑,带动村里脱贫。
经过一段时间调查和思考,侯琦琦发现景村山好水好,自然环境原生态无破坏,那么农作物和土特产品也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可以利用自然优势,借助互联网,让特色产品走出大山。”
确定了销售渠道,侯琦琦便开始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走东家串西家,谁家种几亩地养几只鸡,他心里门儿清;经常起早摸黑,积极对接扶贫办、县农委……几经周折,成立了沁山绿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一具有中介性质的公司,组织贫困户开展“521”家庭种养,成功闯出一条“互联网+中介公司+帮扶银行+贫困农户”的合作之路:即每户贫困户养殖50只土鸡、2头黑土猪,种植1亩有机小杂粮。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并包装农产品,在帮扶单位晋城银行“小城e站”上出售,成功打造了贫困老区原生态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
“为城市的您找个农村亲戚,让您吃上健康放心的食材;为农村的他找个城市亲戚,为他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侯琦琦对景村扶贫模式的总结。目前,鑫源工贸、紫光燃气、顺世达铸业、一九爱心等十几家企业参与到景村及樊村河乡的脱贫攻坚中来,认购了20万元的农产品;沁山绿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贫困户发放了1000只土鸡苗;晋城市慈善总会购买了贫困户7万余元的洋槐蜜;晋城银行前期资助10万元用于大槐树“山村记忆”休闲农业项目前期建设……
时间一晃而过,侯琦琦在景村的两年帮扶期已经到了,现在他又被学校派到沁水县柿庄镇大端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他说,他将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就像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一样,为贫困群众谋取更多的福利。
本报记者 郑璐 本报通讯员 于春燕
记者点评
像培育学子一样去帮扶好每一个村。在侯琦琦看来,不论是校园里辛勤的园丁,还是扶贫攻坚战线上的战士,都要脚踏实地,不求回报,接地气、沉心气,用智慧和汗水带领群众决战贫困,为贫困群众谋福利、办实事,才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释放着红利。
相关专题 |
· 爱国情 奋斗者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