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江苏阜宁:“1+N”联动协作 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2019年03月22日15:5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江苏省阜宁县纪委监委将监察职能向下延伸“建立镇级监察机构”作为探索性举措,通过“1+N”联动机制创新增强监督合力,推动制度优势迅速转化为治理效能,打通基层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抓实首责 形势所趋 扩增监督辐射面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是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的基础。从重要性和工作量来看,监督既是“前头”,也是“大头”。监察体制改革后,阜宁全县17个镇区监督对象增至6049人,其中还包含400多名科级干部,是原来的4倍,相比之下监督力量显得捉襟见肘,监督方式亟待改进。

一根手指力量单薄,五指联动方能攥成拳头。监察体制改革后基层监督对象数量的增加,前后台分设后监督职能的强化,尤其是监督对象的高度重合,既对执纪监督与监察监督的协作配合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条件。

过去,非党村干部一直是监督的盲区,法办够不上,党纪不适用。监察体制改革后,将非党村干部也纳入了监察对象,从制度上扫除了过去对非党村干部监督不到位的局面。通过联合镇区、街道纪(工)委开展对党员、公职人员的日常监督,把对监察对象的监督同党内监督衔接结合起来,破除了旧有的束缚和掣肘。

改革后,五个监察员办公室主要负责对联系范围内的监察对象的监督检查,各镇区、街道纪(工)委主要负责对本地区范围内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一个执法、一个执纪,在作用发挥上能够互为补充。同时,镇区、街道纪(工)委书记和纪检监察干事又兼任监察员办公室的兼职监察员,可以在监察员办公室的统筹下行使部分监察职能。对涉及具有党员身份的公职人员信访举报办理、问题线索处置等,以镇区、街道纪(工)委为主,兼职监察员“贴身”监督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联动协作 优化组合 提升监督靶向力

监察体制改革前,部分农村工作室对自身职责定位不准,对镇区、街道纪委疏于指导、协调和联系;一些镇区纪委日常监督存在能力不足、方式不多、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前后方“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常监督的实效。

坚持问题导向,该县纪委监委探索制定《跨镇(街)联动使用监察力量使用办法》,明确监察员办公室开展工作可以按照“人岗相适,合理搭配”的原则,实行“一案一指定,一事一授权”工作协作机制,通过异地办案、联合办案,最大程度上提高案件查办效率,防止人情干扰。对重要案件线索和复杂问题由监察员办公室统筹使用所联系镇区、街道监察力量,开展联动协作,实现执纪与执法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更注重将联动协作机制贯穿到日常始终,第三监察员办公室定期组织联系范围内的兼职监察员对异地村级财务状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各村居报支的发票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抽查,以开展村级财务监督检查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提升村级财务人员的法纪意识,着力从源头上治理农村基层干部腐败易发多发的问题。

拓深纵横 标本兼治 构建监督同心圆

经过六个多月以来改革试点,在农村低保五保、政策性安置、扶贫资金、惠农补贴等容易滋生的“微腐败”领域,农村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基层政治生态逐步向善向好,据首次问卷调查分析,群众满意度测评高达93.3分。

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该县联合派驻、巡察、专职监督部门力量,着力打造县、镇、村三级监督网络,在厘清职责权限和权责边界基础上,建立问题线索快速移送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互通,监察员办公室在监督网络中充分发挥上下、左右衔接的“圆心”作用。协作机制不限于个案操作的层面,更向治本领域延伸。五个监察员办公室将走访问情、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统一登记管理、列出问题清单,建立问题线索综合研判机制,定期召开专(兼)职监察员交流研讨会,将联系范围内各镇区、街道已办案件和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仔细分析,认真研判违法问题发生的特点、原因、趋势,找出监督缺失、制度漏洞,督促镇区、街道纪(工)委进一步研究对策,从源头上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对照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从人、财、物的各个环节对监察对象进行全面“把脉”,以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为切入口,直面群众“痛点”,把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始终保持高压反腐态势。

(江苏省阜宁县纪委宣教室供稿)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