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随着“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深入开展,广大知识分子自觉扎根西部、服务脱贫攻坚

把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19年03月22日13:4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把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63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西部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用爱国情怀和满腔热血谱写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消息传来,无数知识分子热血沸腾。

如今,随着“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广泛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正成为广大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和行动指南,指引着优秀人才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薪火相传,让“西迁精神”历久弥新

宣讲“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胡奈赛教授这几年最乐意做的事,虽已85岁高龄,她依然精神矍铄,在台上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不喝水不打磕绊,兴起时甚至“手舞足蹈”,让台下的师生们目不转睛。

“我们上一代的使命是救国,这一代是建国,下一代是强国,但都离不开爱国奉献的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胡奈赛教授希望以亲身参与西迁的教师身份,生动形象地向师生传递“西迁精神”,督促青年教师踏踏实实做好立德树人的本职工作,引领学生做纯粹的、有家国情怀之人。

“交大西迁既是一段毕生难忘的峥嵘岁月,也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永不磨灭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对于后来人更是有着说不尽的教育和启迪。”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坦言。在西安交大,“西迁精神”已成为深深根植于广大师生心中的文化基因。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电气学院院长邱爱慈对于这句话记忆深刻。在她看来,“西迁精神”已融入血液,成为支撑她挚爱事业的巨大精神力量。“交大1908年开创了我国电气工程教育的先河,110多年的沧海桑田,我们一直是中国最好的电气工程学科之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更需要在精神层面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使交大的电气工程学科永葆青春活力、引领发展潮流。”

回忆起西迁教授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往事,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蒋庄德至今仍历历在目。“我的导师赵卓贤教授指导我从几何量测量开始从事科研工作,当时他有病在身,还一直坚持认真修改我的论文;已故的屈梁生院士当时家里冬天还点着炉子,雪夜约我到家里长时间讨论动态数据处理……”蒋庄德深情地说,“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传承好这些老师的精神力量和无私奉献。不忘初心,就是要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杰出的人才,将西安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薪火相传,“西迁精神”在众多交大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1956年随校西迁的沈世恩毕业后一直为了祖国航天事业奋斗不息。他说,是母校教给他知识,也是母校培养了他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西迁精神”指引他在工作中报效国家,使他终身受益。西安交大上海校友会秘书长、上海陆家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拜晓东表示,“西迁精神”在新时代谱写出的奋进华章令他震撼无比,也激励他建功立业,追寻青春梦想。

“西迁精神”的宣讲热潮席卷中华大地,广大知识分子被深深震撼着。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臻感慨万千:“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数以万计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更应该不断汲取这种优秀的精神文化,为祖国培养更多的‘西迁精神’新传人。”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范文慧说:“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以‘西迁精神’为激励,心有大我,常怀至诚报国心,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家国情怀,不畏艰难困苦、甘于扎根奉献,在新时代有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今天,“西迁精神”依然催人奋进。在去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安交大主持的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其承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在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换平台,为西部发展提供新的智慧引擎。

“西迁的历史与精神是老一辈交大人的,更是新一代交大人的。”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生陈冰清说,新时代赋予“西迁精神”新的内涵,每个交大人都应勇做“西迁精神”的新传人,让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根植心中,融于血液,指引前行。

扎根西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63年前,正是怀揣这样的信念,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如今,在“西迁精神”的感召下,一批批青年学子毅然选择扎根西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西安交大理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张磊就是其中一位。2008年,从西安交大毕业后,张磊取得国家的资助,赴美国接受博士学业联合培养,之后,又在学校的支持下在美国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短短几年内,他在生命物质的结构功能领域取得了重大原创突破,并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实验体系,被领域内专家评定为“实现了结构生物学家长期以来追寻的梦想”。

“这时,母校说:‘回来吧,学校需要你。’于是,我回到母校,一切从头再来。”张磊回忆。自2015年9月回校任教以来,他一年中至少有三百天每天凌晨两点才洗漱休息,节假日无休,硬是从零起步,建设起了一流的特色科研平台,并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实现了相关设备的完全开放共享。

“放眼西安交大,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很多。我想,这就是交大人‘西迁精神’的血脉传递,这就是一代代‘西迁精神’新传人的奋斗成长。”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徐宗本看来,“西迁精神”内涵极为丰富,但其实质是心系国家、服从大局。“在当今地区发展仍然严重不平衡、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仍然存在显著差异的现实条件下,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坚持扎根西部的定力,提高服务西部的能力,磨炼愿吃苦、能吃苦的毅力,立足本职,力求实实在在地为西部建设、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电信学院院长管晓宏1995年留学归国。面对多所东部高校伸出的橄榄枝,他毅然选择回到母校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

当时西安交大的生活和科研条件还较为落后,他就找了间废弃的老房子做实验室,30平方米的空间“塞”进了20多名师生。就是从这间小屋起步,管晓宏带领团队一路奋进,建成了拥有500平方米的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迁精神’鼓励大家为发展西部、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对我们交大‘西迁人’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同时对现在的年轻大学生也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期望,期望他们扎根西部、服务西部,为西部建设做出贡献。”作为交大西迁的参与者之一,李怀祖教授见证了西安交大的成长和发展。他认为,“西迁精神”的蔚然成风将对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西安交大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就业。西迁63年来,西安交大累计为国育才25万余名,其中留在西部地区建功立业的学生超过40%,培养出的33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成为西部建设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勇担重任,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昔日西行的足音依然清晰可闻,今朝奋斗的步伐愈发铿锵有力。

随着“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不断深入,广大人才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承担时代重任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印刻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之中,“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了新的华彩。

“青春献高原,无为誓不归”。“85后”援藏干部张卫善,是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2016年7月起在阿里地区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藏医疗任务。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严重的高原反应,张卫善没有退缩,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全院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有计划地开展放射科医师“三基”培训,跟随援藏医疗队在阿里地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义诊和疾病防治宣传活动。这是用实际行动对“西迁精神”的传承与践行。

援藏援疆、脱贫攻坚,在国家重大战略的战场上,处处涌现着“西迁精神”新传人的身影。每年暑期,西安交大都有数十支社会实践团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自2002年开始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以来,学校共派出136名优秀毕业生分赴内蒙古、西藏、云南、陕西等贫困地区支教。

秦岭深处的平利县,留下了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博士生林舒进奋斗的身影。在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他和西安交大科技扶贫博士团的同学们一起,联合当地10余家企业,组建了平利县扶贫产品众创联盟,以当地的黑土豆等农产品为原材料,研发出15项相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预计总产值可达3.75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深激励着我。我们是‘西迁精神’的讲述者,更要做‘西迁精神’的传承者。”林舒进说,“脱贫攻坚是当前国家的大事,我们应该到基层去学以致用、发光发热。”

祖国的需要、人民的期盼就是时代的呼唤,就是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在爱国奋斗精神的指引下,一批批人才主动投身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不断丰富着“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宁夏,来自农业、医疗、卫生等各行业的500余名专家,采取项目化方式,组成知名专家组团服务项目17个、行业专家对口服务项目8个、乡土专家自助服务项目25个,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深入贫困县区开展为期半年的送智下乡、送技下乡、社会调研等活动,在帮助群众、服务基层群众中增进对爱国奋斗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在四川,围绕45个深度贫困县产业发展需求,74个服务团、370余名专家人才投身脱贫攻坚,针对畜禽、蔬菜、水果等20余个产业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提供对口帮扶、技术指导、咨询服务。

在贵州,根据贫困村主导产业,省市县三级分层分类组建专家库,将13000余人次的农业专家精准匹配到7000多个深度贫困村主导产业链上,鼓励支持专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

“针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针对西部开发、乡村振兴的重大需求,面对西部跨越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科技工作者要更努力地践行‘西迁精神’,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历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国家“万人计划”专家、贵州大学教授杨松信心满怀。(记者 吴叶柳)

(责编:谢倩、黄瑾)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