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让“红色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

2019年01月31日09:48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绛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

面前是规划齐整的巷道、粉刷一新的房屋、设施一应俱全的党员活动中心,身后是新搬迁的房子、排列整齐的蔬菜大棚……这是日前绛县举办抓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暨“三基建设”大交现场观摩会时,党政干部一班人在么头村村级活动广场看到的一幕。

2018年,绛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十大工程、农村五项改革,坚持“围绕党建抓发展,抓好党建促发展”,用巨椽之笔描绘出党建、发展之花并蒂开放、交互辉映的乡村振兴图。

党建+队伍建设,党组织活起来

么头村村党支部坚持把抓党建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七化”行动,推进阵地建设标准化,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幼儿园,成立么头村朝峰苗木经营合作社,广泛开展争创“美丽庭院”“星级卫生户”等主题活动,营造起文明和谐的民俗乡风。

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近年来,绛县抓党建,既注重塑魂又着力塑形:软件建设方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开通人才绿色通道,首选政治好、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大学生、年轻人、新乡贤担任村支两委,让他们进入党校课堂“强筋壮骨”。同时,深化“每月一主题”党日活动,坚持“五项制度”,强化党员队伍日常管理,注重“两个突出”,做好党员教育培训;硬件建设方面以推进“支部建设规范化、组织生活经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标准化、教育培训常态化、引领发展长效化”“七化”建设为核心,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落实专项经费用于“三基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五小”基础设施建设。

新庄村党支部坚持用文化做内涵、建书香支部,每年选树好媳妇、好婆婆、好家风典型,为夯实基层堡垒、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氛围。

柳泉村以教育设施为依托、文化设施为阵地,每年举办“关公文化节”、篮球、书画、朗诵等比赛,增强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2018年以来,绛县选树出48个党建综合示范点,通过村“两委”换届,实施“凤还巢”计划,共有108名在外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他们求真务实、敢想敢干,年初许诺、年中践诺、年末兑诺,呈现出争先恐后干事业、砥砺奋进谋发展的良好势头。

党建+集体经济,产业强起来

大交镇浍南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村社一体化’壮大集体经济”为发展理念,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筹资22万元新建占地6亩的2座草莓大棚,成立浍丰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创立了“浍丰草莓”品牌,实现集体收益、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

古绛镇郝家窑村“两委”班子利用本村原有废弃窑洞,建设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基地、植物迷宫及日光温室项目,用“支部+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迴马岭村党支部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还原了革命老区廻马岭原貌,使之成为该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周边县市党员干部前来学习,带领村民吃上了“红色旅游饭”,为集体经济引来源头活水。

“手中没有米,叫鸡也不来。”2018年以来,绛县多方取经调研,积极探索,根据各村实际,在全县推行村社一体化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径,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指导各村党支部立足优势,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公司+农户”“党支部+企业+农户”等多种模式,有针对性地发展起“城郊型”“种养型”“服务型”等类型的村集体经济,盘活了集体资源,涌现出横东村牛羊养殖合作社、冷口乡平道村花椒种植合作社、郝庄乡上吕村种植示范园等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农村党支部。目前,绛县189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已全面破零。

党建+脱贫攻坚,群众富起来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建军,56岁,家里5口人,种植蔬菜大棚时,因缺资金致贫;2016年,在帮扶下,徐建军种植大棚蔬菜脱贫,现有5个蔬菜大棚,2018年人均纯收入1.1万元。

2015年,面对正在上学的两个孩子和患有大病的老人,家里资金入不敷出的窘境,在帮扶责任人、县委书记王宏伟的鼓励下,在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徐建军报名参加了村里组织的蔬菜大棚外出学习,并在归来后包租了村里的3个大棚,第一年大棚纯收入就达3万元,顺利脱了贫。2017年,他用扶贫小额贷款3万元,再承包2座大棚,加上地里种的粮食收入,徐建军不仅当年还清了借贷,一家人年均收入还轻松达到了万余元。如今,他不用出门打工,自己在家门口就当起了万元户,忙时还雇人干活,自己做起了老板,最让他高兴的是——“两个儿子娶媳妇的钱是足足的”。

临近年关,66岁的王建宏在新盖的单元楼里,正哼着小调和老伴在客厅喝茶唠嗑。今年他们一家3口人不仅住进了县里的贫困户集中安置小区,还享受到了医疗“136”政策。“县里和村里还让我们加入养牛合作社,年年分红,再加上儿子的务工、养老金、退耕还林补助、护林员补贴,人均年纯收入达8000余元,现在我们的日子真是好啊。”王建宏爱人快人快语。

和王建宏家一样,续鲁峪村73户175位建档贫困户已全部搬进新居,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好日子。

自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吹响后,绛县响应号召,以党建为龙头,举全县之力,摘穷帽、拔穷根,改穷业、换新颜,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搞清情况,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找准致富路子、帮扶措施、脱贫时序,靶向脱贫。深入开展产业扶贫行动,加大财政和金融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脱贫持续性和稳定性,坚持鱼渔兼授,志智双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千方百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谱写出了一支支脱贫致富曲。

党建+乡村文明,幸福指数涨起来

在大交镇北册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庭院,太阳能路灯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砖头围起的绿化池……这与传统印象中“脏、乱、差”的农村环境有天壤之别。

“原来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到了下雨天,一踩一脚泥,晚上村里黑漆漆一片。你看现在,水泥路面修得多平整,到了晚上,还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在路灯下散步,在文化广场上跳舞。”今年70岁的李贵民告诉记者,他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这两年的变化比得上之前40年的发展变化。

村民溢于言表的喜悦、节节攀升的幸福指数是对绛县党建工作最中肯的评价。为了答好乡村振兴的考卷,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学有标杆、行有示范、赶有目标,该县实施了农村党建“十强百进”行动计划。即从全县选树出28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好、“两委”班子好、党员队伍好、集体经济好、脱贫攻坚好、产业示范好、村容村貌好、乡风文明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好、党建活动资料好的特色党建综合示范村,在农村大力开展党建提升行动,强化培训,提高“两委”干部待遇,规范支部政治生活,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做到由点带面,促进全县农村党建工作齐头并进、齐头向好、美美与共。

文化兴村的柳泉村、红色资源兴村的迴马岭村、产业兴村的下高池村、易地搬迁兴村的山底坡村……如今,走进绛县的各个村庄,呈现出的是一幅幅新时代乡村的美丽画卷。

(责编:吕腾龙、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