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在京发布

2019年01月21日16: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高巍 摄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月21日电(谢倩 黄瑾)1月21日,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正式在京发布,6位个人、2个团队获得这一荣誉,这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次评选表彰这一殊荣。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和风,中央组织部人才局副局长牛伟宏,中央宣传部宣教局副局长孔德龙,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建军等领导同志出席发布会,并为年度人物及团队颁发证书。人民网对本次发布会进行了全程直播。

侯建国在发布会上表示,全院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向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学习,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实现“四个率先”目标要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要求,2018年中科院党组在全院部署开展了“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主题活动,通过建立一批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深入挖掘老一辈科学家对党忠诚、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了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开拓进取,争当先锋,中科院组织开展了“一所一人一事”先进事迹征集评选活动和2018中科院年度人物及团队的评选,通过大力挖掘选树身边人的先进事迹,让爱国奋斗精神成为全院的时代风尚、价值追求。

本次活动于2018年9月开始,20个人物与团队获得提名,经会议初评、网上投票、中科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等多个环节的严格遴选,最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田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新荣、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王敏、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体细胞克隆猴团队、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获得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荣誉。

2018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及团队事迹简介

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创新人物

田野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这位中国数学界的新秀,第一次对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BSD)猜想这个“千禧问题”给出了接近最终答案的线索,被国际同行评价为“中国继陈景润之后最好的工作”、“将会是鼓励很多中国青年数学家的典范”。

田野却认为,自己并非天才,能走到今天得益于对数学发自内心的兴趣和长期辛勤的积累。

田野办公室的墙壁上有两块大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学验算公式,经常到了深夜,他的办公室也依然亮着灯。据田野的博士生导师张寿武讲,田野经常会在半夜睡梦中突然有了思路,然后马上拨通电话和他讨论。

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田野拒绝了国外优越的工作邀请,毅然回到偶像陈景润工作过的地方——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从事基础数学研究工作。在田野看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倡导的,不是追求发表文章,而是攀登科学高峰,对人类的知识、对社会作出贡献。

在这样的环境里,田野如鱼得水,文章虽然不多,却每一篇都是解决问题的“大”文章。2017年至今,他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并获得了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年会(ICCM)首届最佳论文奖。

2012年至今,田野带领团队在数论、算术代数几何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比如在有千余年历史的同余数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对相应的椭圆曲线证明了BSD猜想,被称为“数论最古老未解问题重要的里程碑”。他说:“这是我研究状态上最愉快的6年。”

作为中科院的研究人员,田野是“国家队”的一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是一名先锋战士。2014年初,因一个学术会议的行程取消,田野终于抽出几天时间去医院做了一个拖欠已久的手术。当术后麻醉的手刚刚可以活动时,躺在病床上的他便急忙拿出床头的资料埋头演算起来。术后三天,他便召集学生在病房里进行讨论。一从医院出来,他就坐着轮椅来到办公室,又紧张地工作起来。

十几年如一日,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心驱动着田野不断前行。今后一段时间,田野和团队将继续研究同余数问题的Goldfeld猜想。

陈云霁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陈云霁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主任,是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芯片的研发者之一。寒武纪的智能处理能效“秒杀”传统芯片,能大大提升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效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华为、曙光、联想等公司的产品中。《科学》杂志称其为国际上该方向公认的引领者和先驱。

在学习和工作道路上,陈云霁一直“脚踩油门”:9岁入读南昌市第十中学,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24岁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8核龙芯3号主架构师,29岁成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5年,32岁的陈云霁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的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

陈云霁却认为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得下苦功夫。

在研发寒武纪之前,陈云霁已在处理器研发领域深耕多年,曾师从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参与龙芯处理器架构设计,还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姚新等进行人工智能研究。

从2013年至2015年,陈云霁与合作者的数篇学术成果相继在国际顶级会议中发布,在业内初露锋芒。

2013年,陈云霁所在团队与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合作,设计出世界上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结构DianNao(电脑),该项工作获得了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SPLOS的最佳论文奖,也是亚洲首次在顶级国际会议中获奖。2014年,陈云霁与合作者关于DaDianNao(大电脑)的研究获得了MICRO最佳论文奖。随后几年中,陈云霁与合作者继续在多个世界顶级会议上发布第三代和第四代加速器架构ShiDianNao(视电脑)和PuDianNao(普电脑)。

2016年,陈云霁以及其所在团队为一大类神经网络加速器设计了一套名为Cambricon的指令集,在2016年的ISCA会议中获得了同行评议的最高分。同年3月,经过正式注册登记,其所在团队孵化出了中国的AI独角兽——芯片方案供应商寒武纪。该公司聚焦于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硬件支持,以及设计能耗表现优异的专用硬件加速器,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

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先锋人物

李新荣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

1997年,博士后出站的李新荣放弃了留在中科院植物所的机会,回到了以“草方格”治沙闻名于世的沙坡头,从此在这里扎根二十多年。

“草方格”是沙坡头独创的治沙技术,一块块纤弱的“草方格”成功地阻止了桀骜不驯的腾格里沙漠的入侵,结束了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1989年“包兰铁路沙坡头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是中科院建院50年最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之一。

但是,李新荣担任沙坡头站站长后清醒的认识到,沙坡头站基础研究相对薄弱,不可能一辈子吃老祖宗的饭,也要给后人栽树,留下一片荫凉。他带领团队开展长期观测和系统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学科动态,提出沙化草地恢复的理论假说,揭示了干旱沙区土壤水循环的植被调控机理,回答了降水小于200毫米沙区能否通过人工生态恢复的重大科学问题;系统研究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水文功能,开展了人工培养拓殖技术研究,大大缩短生物结皮形成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空白。

李新荣热爱野外工作,常教导学生:“我们从事野外生态学的研究,与实验室的研究有所不同,论文不仅要发表在杂志上,而且还要写在广袤的大地上”;“大自然就是一本丰厚的教科书,处处皆学问”;“科研生活寂寞,要耐得住坐冷板凳,抵御外面纷繁世界的诱惑”。

在这样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精神下,他带领的团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沙坡头站获得了中科院“野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科技部首批国家重点野外台站和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他本人也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等,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真正成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沙漠中”的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曾馥平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为“真扶贫”的曾馥平1987年7月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1994年7月他第一次来到环江县开展科技扶贫,从此开始了他20余年的科技扶贫人生。

一到环江县,曾馥平立刻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开始了考察取材工作,晚上伏案整理资料,着手对比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生态移民扶贫试验区,构建了“科技单位+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企业化科技扶贫创新机制,并和同事一起在精准扶贫道路上围绕石漠化治理和岩溶山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开启了新的里程碑,打造的“肯福”示范区为全区实施40万环境移民提供了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撑。

曾馥平现任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副站长,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科技副县长(挂职)。他坚持“扶贫先扶智”,从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着手,引进新技术、孕育新思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区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6年的9226元,生活水平已经超过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

1996年,曾馥平主持编写的《河池地区广东帮扶异地安置主导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自治区评估论证,为河池市顺利实施20万环境移民提供了依据。他参与创立了三方共建、对外开放的建站模式,促使环江生态站的建设步入快车道,并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和西南喀斯特区域唯一的国家野外研究试验台站。以生态研究站为技术支撑,促成了一大批国家、中科院和广西重大项目在环江的启动实施,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精准扶贫,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和技术依托。曾馥平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20年中国科技扶贫杰出贡献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副职”等称号。

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感动人物

王敏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

“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一日有四季,风吹盐沙跑。”这是人们对青海柴达木盆地恶劣气候环境的生动概括。王敏却在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主动请缨到祖国西部的青海盐湖,深入柴达木腹地,与沙漠、盐碱和黄土为伴,坚持不懈30多年解决了高镁锂比盐湖提锂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碧波万顷的千吨级盐湖提锂项目的达产。

1986年,王敏在选择就业志愿时,5个志愿全都填写的是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一时成为全校轰动的焦点人物,受到学校和北京市的表扬。

青海柴达木盆地,世界第三大、中国第一大盐湖地区,蕴含极其丰富的钠、镁、锂、钾等矿产元素。但直到20世纪末,由于我国没有掌握分离提取技术,不少矿产元素的市场一直被国外垄断。

攻坚时刻,一群年轻人深入到柴达木盆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王敏就是其中一员,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王敏忍受着风寒日晒,孤独寂寞,远离亲人,远离家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默默无闻的工作,执着不懈地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产业化研究工作。

2001年10月,原国家计委批准的“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东台吉乃尔盐湖的开工,王敏也开始了她的野外工作生涯。经过8年艰苦的努力后,该项目终于在2007年年底全面建成投产,整个碳酸锂提取工艺的完成,填补了该领域世界空白,标志着青海在高镁锂比盐湖提锂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结束东台的野外生活后,她将科研的重心放在了紧密结合地方资源与开拓创新上,尤其是盐湖丰产元素能源材料研究与开发工作,为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基础。

近几年,王敏不断超越自我,承担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地方科技厅及企业十余项研究课题,2010年获得青海省省级先进个人“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16年所在的团队获中科院科促奖;多项成果荣获省部级奖项。

黄晖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头顶烈日,脚踩波涛,与珊瑚为友,与虾贝为伴……多年来,黄晖的足迹遍布福建、广东、广西沿海,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环礁等有珊瑚礁分布的我国海域。只有溺过水的人,才能明白潜水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而她潜水近三十年,用这种独特而危险的方式,科学考察了我国辽阔的东南海域,在国内首次实现珊瑚人工幼体培育,为人工修复满目疮痍的珊瑚礁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1996年9月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以来,黄晖一直从事珊瑚生物学及珊瑚礁生态学研究工作。她在科研岗位上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多次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引领和带动了珊瑚礁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在她的带领下,建立起了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大力促进了我国该学科的发展。目前,他们已较为清晰地掌握了我国珊瑚礁生态状况,在应对珊瑚礁生态研究与管理各种问题时以数据说话,为科研和决策引导正确的方向。

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压力对我国珊瑚礁的影响及其响应模式,黄晖及团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沿海及海南岛沿岸珊瑚覆盖率在近三十年下降了80%以上和我国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的结论,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面对全球范围的珊瑚礁退化,以及我国珊瑚礁生态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黄晖提出人工修复受损珊瑚礁的宏大构想并摸索出适合不同类型珊瑚礁恢复的技术方法,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研究掌握了我国海域20多种常见造礁石珊瑚有性繁殖过程,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人工幼体培育,为珊瑚礁人工修复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黄晖在西沙群岛和南海南部共建立300亩修复示范区,可培育珊瑚断枝4万株。

黄晖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珊瑚礁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积极推动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建立并晋升国家级,为福建东山珊瑚礁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提供了科学支撑。她还积极推动了我国和国际珊瑚礁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我国珊瑚礁生态科研整体水平,也推动了我国的珊瑚礁生态科研成果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

2018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体细胞克隆猴团队

2017年年底,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体细胞克隆猴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John B. Gurdon发表评论:“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美联社、路透社、《时代周刊》等300多家国际一线知名媒体进行重点报导,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引领了国际脑科学研究的新方向。

20多年来,国际上多个顶级实验室尝试攻克体细胞克隆猴这个难题,但都铩羽而归。世界公认的克隆专家米塔利波夫前后用了1.5万枚猴卵,却仍以失败告终,国际上一度悲观地认为体细胞克隆猴不可能成功。体细胞克隆猴团队却毅然接下了这一重任。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体细胞克隆猴团队另辟蹊径,创新性提出了“蚕食”的方法,并不断试错,夜以继日地坐在实验台前,用废弃的卵进行训练,努力攻克细胞“去核”这只拦路虎,在5年中体验到数不清的失败,但是依旧锲而不舍向科学目标发起一次次冲锋。

体细胞克隆猴团队始终坚持本土培育青年创新人才,他们没有一位具有留学背景,但个个“身怀绝技”,都是各项技术环节的顶尖人才。孙强和刘真义无反顾地放弃国外进修机会,抱定研究“大问题”的信念,把自己最黄金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平台位于一个荒岛,体细胞克隆猴团队和一群猴子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大家没有周末、少有假期,经常四五个月没有个人时间。团队成员孙强夜里骑电瓶摔断锁骨,为了不浪费来之不易的猴卵坚持实验,导致锁骨错位需要断开重接。2016年太湖水位超过警戒线1米多,团队所有男性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在平台,不愿放弃猴群和设备,积极实施搬迁和抢救工作,他们认为在这里“找到了使命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正是在这种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同心协力、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撑下,团队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

中科院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

自2014年以来,新疆分院先后派出9批116人次干部驻村,局级干部12人次,处级干部40余人次,现有27人坚守驻村岗位,党员干部占多数,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驻村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新疆分院分党组和各所台党委共同组建驻村维稳和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覆盖6个村的基层党建体系,6个村的工作队队长同时担任了所在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驻村后,协助县、乡党委从严整顿基层组织,壮大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并着手建章立制,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

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分院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舍小家,顾大家,踊跃报名参加驻村工作。当前,分院机关有近1/3的党员干部在开展驻村工作。

几年来,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农村局面明显改观,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村民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很大转变。每周一早晨全体村民升国旗、唱国歌蔚然成风,学习国语热情高涨,积极参加科普教育和文体活动,宗教极端思想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干部群众“发声亮剑”,誓与“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村里社会氛围焕然一新。

新疆分院驻村联合党支部为村里修路、打井、修渠、架桥,实施了中科院“西部之光和田专项”和一批“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发展设施农业,组织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广泛开展了捐资助学,帮助墨玉县建立了天文科普基地。使得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驻村工作队连续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工作队,18名工作队员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队员并获得表彰和奖励。阿依玛克村党支部获墨玉县委“先进基层党支部”、“和田地区2017年度五星级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责编:谢倩、黄瑾)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