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勇探新路,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

2019年01月02日09:0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勇探新路,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

1990年召开的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我们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形势怎样变化,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才会有可靠保障。

活力就是生命力,是党的队伍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天天向上的旺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从1990年的“三配套”经验到2018年的“一引领三提升”思路,在28年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莱西市委坚持不懈地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活力,使基层党建迸发出来的活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

一支队伍的活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赢得的。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热火朝天的发展场景,农民们纷纷打起背包告别土地,劳动力纷纷外出,导致农村发展活力不足,也对农村基层党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莱西市委和基层干部的思考是:劳动力流失是由于土地经营收入低,村民没有摆脱贫困。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在乡村发展上做文章。乡村有发展空间,就能够吸引人才回流,吸引各种资源向农村流动。于是,莱西市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在“一引领三提升”的总体思路指引下,探索出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模式。那么,这一模式又是怎样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呢?

一是把党建资源不断向基层倾斜,激活“神经末梢”。莱西市多次组织高素质、年富力强的市直机关干部下沉基层开展帮扶活动,近年来开展的“强基固本村村行”活动就是一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强基固本”就是加强基础,巩固根本。

过去一些年,资源向城市过度流动,造成乡村层面资源贫瘠、底子薄弱。要夯实基础,需要各种政策、人才、资本等资源的导向性投入。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生命体,党建系统是这个生命体的神经网络和血脉系统,基层党建就是系统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只有不断地输送养分使神经末梢活起来,整个生命体才能持续充满活力。

二是因地制宜,实现党建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莱西市在发展生产上注重研究本地特色。“田园综合体党委”就是一个创新,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有效增强党的政治引领,实现“农业生产在哪里、基层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使党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更好地组织农民跟党走、跟市场走。

各地基层党组织都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这是共性;但各地的做法又有差异,这是个性。发展个性需要创新,深入实际找到亮点;发展个性需要整合,把零散的、或强或弱的各种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以创新的思维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就是投入足够精力,下大力气,找出适合本地的发展之路。

三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将精神推动力转化为经济推动力。近些年来,莱西市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和教育品牌,使之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而另一方面,莱西又让红色资源从精神推动力转化为经济推动力,把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结合起来、与生态产业结合起来,使红色文化催生出更多的生产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村级集体增收入的良性互动。

四是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如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所说,“基层党建的本质,就是为了更好群众服务”。座谈会已经过去28年,这期间,农村基层社会在组织机构和组织职能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现代农业的集约化、智慧化生产就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整合资源、对接市场”等新要求,这些变化促使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定位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迅速转变。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终端”,是打通党同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组织保证。因此,做好为广大农民的服务工作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使党员在为群众的服务中有成就感,也会更加主动亲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诚帮助群众。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对党组织就更有向心力和归属感。

(作者:张德友,系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谢倩、黄瑾)
相关专题
· 专家辅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