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守好神圣国土 建设美丽家园——记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党委书记达娃

2018年11月23日10:29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守好神圣国土 建设美丽家园

要见到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的达娃不容易,需在大雪封山前翻越好几座大山。特别是翻越途中的日拉雪山时,需在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的盘山公路上小心翼翼地行驶1个多小时方能到达玉麦乡——这个到去年年底才仅有9户32人的我国人口最少乡。

自2011年担任乡长到如今的乡党委书记,7年间,达娃扛着自己的职责,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人、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达娃真的是“走进”玉麦的。他至今也忘不了2011年6月13日,这是他来到玉麦的日子。那一天,达娃到玉麦赴任,当时虽是6月,可大雪封山之困依然没有解除。车子开到日拉山顶就再也不能行驶了,在足有四五十厘米深的大雪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两个多小时后,达娃终于来到了玉麦。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玉麦都是有名的“3人乡”,桑杰曲巴老人和他的两个女儿卓嘎、央宗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达娃的到来,不仅结束了玉麦50多年来没有公务员的历史,更给这个长期闭塞、信息滞后的乡村带来了新变化。

在来到玉麦之前,达娃已经在隆子县的边境乡村工作了好几个年头,算是比较了解基层工作的。可是玉麦的落后程度还是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以前也听说过玉麦,但到了这里才知道当地的艰苦。”达娃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本是学农机监理专业的他甚至学会了兽医的本领,并凭借这个技能为当地百姓解决了很多难题。上任伊始,达娃便治好了卓嘎家里一头生病的牦牛。那时,玉麦的人口已增至8户30多人。从那以后,乡亲们的牲畜有了毛病就都来找他,达娃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牛乡长”,也就此打开了工作局面。

在玉麦工作,就是为祖国守边疆。融入玉麦后的达娃带领大家一起巡逻守边。每次巡逻都要五六天时间,脚趾走破是常事,坡度大的地方,只能借助绳索攀爬。

光融入还不够,达娃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带领全乡发展。玉麦地处边境一线,方圆3600多公里,为摸清玉麦情况,2015年已经升任乡党委书记的达娃带领乡里干部将当地具有发展徒步旅游潜力的山林都考察了一遍。当时,正值雨季,密集的雨水给行进、定点、里程测算都带来了较大困难。达娃一行人每天天没亮就出发,到了天黑才找地方安营扎寨,饿了就只能吃凉饼子。正是凭着带领全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达娃一行平均负重60斤,6天翻越了十来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绘制出了第一张定位准确的“玉麦乡边境无人区里程图”,为制定山林旅游路线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

达娃还积极推进玉麦天然饮用水厂、茶叶试种、藏香猪养殖、蔬菜大棚等产业项目,为玉麦建设美丽家园奠定基础。目前,投资5000余万元的天然饮用水厂已经确定了选址,蔬菜大棚也在搭建中。

在水厂的选址地,记者见到了这个略显瘦弱、皮肤黝黑的乡党委书记。原来,水厂建设用地和修路用地间存在一些争议,达娃正带着乡干部来现场协调。

得益于西藏开展的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通往玉麦乡的公路正在升级改造,同时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产业配套项目也正在紧张布局,有时候修路和产业项目方之间会出现一些摩擦,这时达娃就需要协调各方,给大家做工作。

“再难的事只要是有益玉麦的发展,作为乡党委书记都应该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带领大家建设幸福美好的家园。”达娃说。

如今,玉麦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原来的9户人家和即将搬迁到玉麦的47户人家,就要搬进由政府部门统筹修建的崭新院落,户户通水通电通路通网。截至2017年底,玉麦乡的年人均收入也从2012年底的1.19万元增至5.53万元。在乡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村民们通过开办家庭旅馆、餐馆、商店等走上了致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记者代玲)

(责编:王珂园、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