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定了干,带头干——记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

2018年11月19日10:1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定了干,带头干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在茅坪乡神山村,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多亏了我们刘书记!”

面对井冈山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现状,身为井冈山管理局党工委书记、井冈山市委书记的刘洪毅然扛起“守山人”的重任,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如今,帽虽摘,行不止,刘洪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而他带领井冈山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却更加坚定……

不畏难,立下一年率先脱贫“军令状”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茅坪乡神山村,村民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打扫庭院、准备农家乐的饭菜、加工竹器、打糍粑……一切都是为了迎接即将进村游玩的一批批游客。看着眼前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村民左香云几乎不敢相信:就在一年多前,神山村还是井冈山众多贫困村中的一个。

“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刘洪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他的带领下,井冈山市委、市政府毅然选择了申报第一批脱贫摘帽县,立下了率先脱贫的“军令状”。

“一年的时间要率先脱贫,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压力非常大。”井冈山管理局风景名胜局局长尹少志道出了众多干部群众的心声。刘洪没有退缩,他率领全市党员干部翻山越岭、进村入户,“一访、二榜、三会、四议、五核”,不但精准摸清了贫困底数,还宣讲了政策、统一了思想。

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住房和就业问题成了井冈山脱贫路上最大的两只“拦路虎”。

“一定要整体搬迁出去,让老百姓住上像样的房子!”在井冈山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西坪村,刘洪带领干部步行10余里山路来到村里,看到村民世世代代走的是泥土路,住的是土坯房,他当场下定决心。之后,他又逐户上门了解情况,与大家一起想办法、找点子,制定了整体搬迁方案,在山下罗浮建起了一个移民小区,短短三天,使18户贫困户全部乔迁新居,一举脱贫。

“让群众搬得出、住得好,还要稳得住。”刘洪反复强调。在罗浮移民小区,贫困户邓国平不仅和母亲住上了楼房,还被安排到长古岭林场上班,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林场当护林员每月有900元的工资,林场为我提供了养路的公益性岗位,每月能拿700元,平时我还在护林站点养牛,一年的收入少说也有2万元左右。”他掰着指头喜滋滋地算了一笔账。

刘洪深知,发展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一户一块茶园,一户一块竹林,一户一块果园,一户一人务工”,按照他提出的“四个一”脱贫思路,神山村全村20户贫困户每户筹集产业发展资金2.2万元入股黄桃合作社和茶叶合作社,发展农家乐16户,2017年共接待游客22万人,山区变景区。“村里家家户户开起了农家乐,卖起了竹筒。随着旅游人次翻番,我们的收入也翻番了。”左香云笑呵呵地说。

不止步,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每一个来井冈山的人都会被这里深深吸引:巍峨壮丽的大山一眼望去满是绿色,大山深处,一处处红色遗迹点缀其中,一个个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在“守山人”刘洪眼里,红绿交相辉映正是井冈山最大的自然禀赋和优势。

“率先脱贫摘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刘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创造性地提出“红色引领、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红色培训、绿色观光、休闲康养产业,擦亮“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的“三最”品牌。

井冈山大大小小的红色培训机构多达300多家,如何将红色培训发展为富民增收的一大产业?刘洪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路子。

吃一顿红军餐,重走一次“红军挑粮小道”,观看一次红色实景演出,互动性和体验感十足的红色培训让井冈山名声倍增,参加培训的学员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景区门票收入实现了三年连涨。

红色培训不仅带来了井冈山红色旅游的迅猛发展,更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他们有的在培训机构打工,有的开农家乐做起了红军餐,有的扛起锄头就成了大型实景演出的演员……“坝上村‘红军的一天’红色培训项目,使贫困户户均增收2.3万元。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让600多名农民年均增收7000余元。”刘洪语气里透着自豪。

眼看着红色培训带火了一个个村庄,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一些村接待能力有限,其他村却因为缺乏红色旅游项目而发展遇冷。刘洪提出了“全景井冈、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农家乐三级旅游体系,辐射带动更多村庄和群众增收致富。

闲置农宅被改造成咖啡屋、休闲民宿,荒山开发成了四季果蔬采摘园,不少农户办起了豆腐坊、酿酒坊。在刘洪的大力推进下,大陇镇案山村一改过去“脏乱差”的落后面貌,通过创新设计、功能再造,摇身一变成了乡村旅游的新兴胜地。“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现在我在家开民宿、卖米豆腐,既能照顾父母,又有稳定的收入。”被村里的发展前景吸引,村民龙白忠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

发展中,刘洪时刻不忘井冈山新“三问”:一问“村集体经济收入如何”,二问“农民人均纯收入如何”,三问“贫困发生率如何”。为此,他多次深入现场办公,为案山村设计出了一套“1+8+48”抱团发展模式,让1家旅游公司联合8个村集体带动48户贫困户,搭建村民、政府、公司三赢的合作平台。“8个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村内相关从业人员月均收入达4500元左右,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3000元一跃增至6400余元。”大陇镇镇长熊斌兴奋地说。

带好头,凝聚干事创业正能量

“井冈山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保姆式的服务,更是妈妈式的服务。在最关键的时期,刘书记几乎每天都要到现场调研,向我们了解困难。”说起井冈山的干事创业氛围,江西蓝海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伟峡赞不绝口。

蓝海芯公司一期项目于去年2月签约,10月投产,创造了井冈山工业发展史上的“火箭速度”。“书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有他带头,我们能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吗?”井冈山市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张新图干劲十足。

“定了干,带头干”,是当地干部群众对刘洪的一致评价。为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刘洪在井冈山推行重点项目调度机制,通过责任落实、定期调度、督查通报、考核激励等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这样的设计不行,重来!”“要坚持安全、质量、效率、成本。”井冈山旅游发展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爱民还清晰地记得刘洪亲临项目现场指挥的身影。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停车难问题成了制约井冈山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井冈山适时启动了“茨坪1928停车场”的改造升级项目,明确主抓领导和责任部门,坚持“一月一调度、两月一通报、一年一考核、全年交总账”。“有这样的协调推进力度,我们业主单位干起活来一点不累。”李爱民感激不已。

选人用人是最强的指挥棒。在脱贫攻坚中,刘洪将精兵强将投入脱贫战场,先后选派了112名第一书记、300余名工作队员和3000余名党员干部下到基层一线,实现乡乡都有帮扶团、村村都有工作队、户户都有责任人。脱贫摘帽后,先后有62名干部被提拔,200余名党员干部被嘉奖表彰。

“我和刘书记平时接触很少,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被提拔。”熊斌之前在茅坪乡任党委副书记,因为在脱贫攻坚中实绩突出被提拔为大陇镇镇长。“只要踏实苦干,做出了成绩,就一定不会被遗忘!”他信心满满。(记者 吴叶柳)

(责编:谢倩、黄瑾)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