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安徽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党委书记郑李龙
沉默的“宽肩膀”

2018年11月14日10:2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沉默的“宽肩膀”

“不好意思,书记正在群众家中走访,待会儿才能回来。”抵达安徽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桥镇郑李龙办公室时,已近下午6时,他仍然在忙碌地工作。很长时间以来,郑李龙没给自己安排一天休息时间。有群众需要上门走访,养殖基地需要考虑进一步扩大,脱贫攻坚也还有不少事要做……

沉默,是这个朴实的“老乡镇”身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只是努力让乡亲们过得更好,在岗位上站好每一班岗,没有做什么值得报道的事儿。”

28年,从偏远乡村到临江新城,不变的是基层的广阔天地,项目建设前沿、滚滚洪流面前、服务群众一线,都留下了他坚守的身影,这位不善言辞的汉子用行动铸就了一副担当的宽肩膀。

筑起不倒的堤坝

姥下河河堤上,挖掘机正在平整堤岸,平静的河流上渔船翩然而过,两岸田间劳作的农民往来穿梭。往昔的惊涛骇浪只留存在大家的回忆中。

2016年7月7日凌晨2∶05,正在郑蒲港新区太阳河大堤巡查的时任姥桥镇镇长郑李龙接到电话,得知唐桥段发生了大面积塌方,他立即赶往出险地点。“塌方比较严重,裂缝长六十米。”郑李龙在大堤上讲道。

“天门中断楚江开”,万里长江在流经马鞍山水域时,流向由东西变成南北,流速变慢,水位升高。塌方大堤离长江主航道仅仅600多米,一旦江水倒灌,两岸大片农田和港口用地都会变成一片泽国。

怎么办?郑李龙跟镇里的老水利员商量,针对性拿出一个方案,一个是要打桩,另一个就是要抛石。打桩不仅是个体力活,更需要人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经受住挖掘机压桩和河埂随时溃堤带来的危险。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郑李龙第一个跳入水中。一根桩六七米,下水以后有一二百斤重,水底下必须要有两个人抱着,堤岸上一个人撑住,不然倒下来容易砸到人,郑李龙和老水利员先下去了,岸上其他人撑着,保证桩子打下去。

“当时郑镇长就一直在水里面泡着,这期间他多次让我们还有其他村民到岸上歇一歇,他自己却始终待在水里打桩,险情排除了才上来,我们当时看到他的脸色十分苍白、浑身还在冒冷汗。”姥桥镇居民杨为传回忆。

那个时候,郑李龙刚刚做过肠息肉手术,连续7天指导着排除姥桥镇防汛大堤上大小险情200多起。即便如此,他仍然在洪水里作业6个小时,打下了230根木桩。“郑镇长总是跟我们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他作为镇长,在防汛抗洪中就应该冲在前面。”时任镇长助理李有成说。

“拼命三郎老郑”

十月中旬,长江上的风已经有了一丝凉意,郑李龙步行来到郑蒲港新区镇淮花园小区王长永家。王长永像老朋友一样,将郑李龙让进了宽敞的客厅交谈起来。

当初为了动员王长永家搬迁,郑李龙没少和他谈心。

2012年11月12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马鞍山郑蒲港新区,这是马鞍山利用自身航运交通便利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步。但对于在综合保税区项目区内姥桥镇杜姬庙村居住的王长永一家,就需要搬迁。

一辈子在家种地的王长永顾虑颇多:“没了种地收入,征地款迟早会被坐吃山空;老房子拆了,新房子指不定啥时才能住进去;夫妻俩岁数大了不好找工作,还要供孩子上大学……”

征迁任务重、时间紧,面对这个让很多干部伤脑筋的任务,郑李龙并不一味催着王长永签征迁协议、搬家。他耐心地和王长永谈综合保税区项目情况、解释征迁政策,细心询问他的难处、了解他的想法,还带他到现场去看正在建设的新房子,消除他的顾虑。最终,王长永主动签了协议,并于3个月后拿到了新房子。经郑李龙牵线搭桥,王长永当上了安师大附属学校保安,爱人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保洁工作,夫妻月收入5000多元。

王长永家的客厅里,挂着在南京上学孩子的照片。“虽然开始不适应,但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他乐呵呵地讲道。

征地拆迁往往会引发信访问题。郑李龙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心平气和与群众交流,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忧。在郑李龙的示范带动下,姥桥镇干部事不避难,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见到老郑,说上几句话,心里就舒坦多了。”姥桥镇一名信访户说。

在郑李龙带领下,姥桥镇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马鞍山市综合保税区3000余亩征地、600余户拆迁房屋的工作,没有发生一起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上访事件,创造了征地拆迁的“郑蒲港速度”。

幸福乡村,一个都不能少

姥长村服务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忙碌地为村民办理业务,社保、户籍等都可以在村里办理。这就是郑李龙设立的“村民大管家”平台。

“区里的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时候群众办事准备材料不足,一来二去耽误不少时间,我们就建立了‘大管家’服务平台,把服务送到群众门上。”郑李龙说。

“大管家”平台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党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党员为骨干力量,通过24小时热线电话、网格党员走访收集等多个渠道汇集群众诉求、服务信息,将诉求分类管理,派送各个基层网格员或者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处置。

郑李龙深知,新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受益。他把目光聚焦在了美好乡村建设上,一个一个网格跑。有一次他出去办事,路过一个低洼地,有600多亩,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他灵机一动,认为可以用来发展小龙虾产业,把地给村民做水产养殖,如今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

对于贫困村民,郑李龙一样没有忘掉。按照“订单销售+定金受益”的模式,他引进国有农业企业投资发展石斛种植产业,引导133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入股,每户每年能够增收5000元。

村级事务越来越多,郑李龙探索建立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管理,将村级重大决策、招投标管理、财务管理、集体资源资产处置等3大类51项以清单流程化形式固定,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正是这种公开,让我坚定了投资的信心。”姥长村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说。

目前,“大管家”平台累计受理转办各类诉求1972件,办结1894件。在郑李龙努力下,群众住进了新楼房、乘上了公交车、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大家都说,家乡越来越有城市样了,昔日的江边小镇正在变成“幸福镇”。(记者 雒艺甍)

(责编:谢倩、黄瑾)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