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河南新密市:实施“四方五联共建”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域化高质量发展

中共新密市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06日15: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今年以来,新密市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构建“全域化党建”新格局、提升城市基层党建质量为目标,突出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地位,以转理念、转方式,抓基础、抓机制为重点,以城市基层党建促社会治理协同化发展为抓手,推动市、街道、社区、驻区党组织“四方参与”,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五联共治”模式,探索符合新密城市形态、发展阶段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一、背景动因

2016年12月,新密市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市,城镇化率59.3%,城区常住人口25万,流动人口5万,城市社区以商品房、村改居和单位型社区为主,村改居社区27个,单位型社区19个。作为县级城市,城市党建可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给城市基层治理和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是理念相对陈旧、认识仍有差距。全市村改居社区比较多,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城带乡模式突出,二元化特征明显,社区干部开展工作还延续着传统农村党建的理念。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归属感、共驻共建意识不强,习惯性思维导致关起门来抓各自的党建,开放、互动、融合度不够。二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群众生活需求难以满足。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各类新兴领域、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城市人口和外来人口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群众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社区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力量薄弱,与日益繁重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和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服务功能发挥。三是管理体制不理顺、社会治理功能发挥不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层级、职能、事务向社区延伸,社区经常性工作包括的大气污染防治、信访维稳等100多项,需开具证明60多项,承担大量的行政化任务,导致社区没有精力迫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

二、做法与成效

(一)抓好组织联建,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合力。一是健全市级工作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组,建立区域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及时帮助解决难题。今年来,先后对社区综合用房清查问题、社区代表大会建立、街道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二是完善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吸纳驻区党政机关、派驻街道职能部门、“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组建城市区域化党组织,统筹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重点加强对街道公共事务的协调和监督,社区“大党委”联席会重点就社区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及居民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民主议事、民主协商。目前,4个街道联合驻区91家单位建立大工委,46个社区联合驻区199家单位建立大党委。三是构建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结合社区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立社区党委或党总支,建立“社区党组织+楼院党支部+楼组党小组”三级服务网络,推动党的组织延伸到楼院、楼组,实现城市党建工作无缝隙、全覆盖。加强资源配置和力量配备,鼓励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推动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教育宣传、服务救助等事务在网格解决。四是健全完善社区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完善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吸纳驻社区单位、派驻街道职能部门、企业社会组织、自组织、居民代表等参加,社区代表名额一般不少于社区总人口的千分之三,在社区大党委的领导下,对本社区群众性的社区事务进行议事、协商、评议、监督。试点街道新华路先行一步,制定出台《新华路街道社区代表大会管理办法》等文件,对社区代表大会的组织架构、主要职责、运行模式等进行规范。目前,全市已选举产生社区代表2029名,其中居民代表1597名、驻区单位代表192名、“两新”组织代表121名。

(二)加强党员联管,激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抓实党员日常管理。探索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对无职党员进行编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确定“10+X”的岗位服务模式,提倡将社区自管党员、驻区单位在职党员一同编组,按照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原则,组织其参加党组织活动。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将党员履行基本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日常行为规范、违纪违法情况等量化为分值,动态管理、量化考评,强化正向激励。二是全面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按照“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要求,结合单位优势、党员特长与居民需要,组织驻区单位到社区认领服务项目,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在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推动社区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与我市正在推进的“三城联创”、居民服务、社区管理的突出问题相结合,社区初步提供服务岗位11个、服务项目22类。三是抓好特殊群体作用发挥。突出针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重点群体,通过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创新,促使其有效发挥作用。新华路街道党工委联合新密市老年体协健步走队和社会各界近千名群众,举办“赤子之心唱红歌 千人健步庆华诞”活动,激发党员群众爱党爱国之情;市委宣传部71岁的退休党员高冠松,主动发挥老党员作用,积极协调解决和平街豫剧团家属院解决院内的私拉乱建问题。

(三)注重活动联搞,推动多方融合共建。一是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坚持“一社区一品牌”思路,新建社区重点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引领,探索在小区物业上成立党的组织,推广“四点半课堂”“健身中心”等特色活动,强化沟通联系,促进情感融合。单位型社区重点推进共建共管和多主体参与的社区服务社会化,着力加强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村改居”社区重点完善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管理能力。新华路新惠街社区与驻区单位以七夕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情暖七夕、和睦邻里”美食节活动;金凤路社区与东方娃幼儿园联合,由社区提供场所、幼儿园提供师资,共建“四点半课堂”,为社区子弟提供放学后托管、辅导服务,受益学生达210人次。二是联合过好组织生活。持续深化“4+5”组织生活模式,依托“7+N”主题党日,融合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市委坚持“一月一主题”,鼓励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同开展主题党日。今年以来,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先后明确“新支部、新使命,新思路、再出发”、“对照先进找差距,理清思路创新篇”、“群策群力查不足,献言献策促整改”等主题,驻区单位与社区党支部共谋社区事务、共绘发展蓝图,形成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强大合力。三是开展区域共驻共建。推动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契约化”共建,推动资源共享。在上海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印制《区域化党建工作项目汇编》,倡导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开展“手拉手”活动,着力培养驻区单位的地缘感情和参与意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一体化发展。商运街社区与人保财险新密支公司联合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免费为辖区70岁以上老人送西瓜、矿泉水;郑煤总医院免费为矿区办事处50余名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多年来从未间断;幸福街社区组织沿街商户为环卫工提供免费茶水供应点。

(四)强化资源联用,筑牢街道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一是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每百户4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综合用房”的要求,街道社区联合规划、城建、国土等职能部门采取边普查边督促移交的办法,着力解决规划中的社区综合用房移交不到位问题。目前,已对2010年以来涉及31家房产企业的41个开发项目清查综合用房2.86万平方米,移交到位10405平方米,初步达成移交协议2820平方米。全市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场所统一使用“党群服务中心”名称,规范地标立柱和主标识,并与“中国社区”标识结合起来,突出党建元素。二是充实社区干部队伍。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力量,选派街道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抓党建,鼓励引导现有社区干部报考社工师考试,加强后备干部培养。村(社区)“两委”换届结束后,市委第一时间对新任村(社区)社区党务干部557人进行集中培训,提升开展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113名,平均年龄33.9岁。三是加大经费保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社会支持、单位赞助等辅助性的经费保障体系,每个社区每年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到20万元以上,有效缓解基层“无钱办事”的困扰。

(五)深化服务联做,全要素服务城市发展。一是增强社区服务能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推广“一站式”服务和错时延时等,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微心愿”服务,积极组织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开展服务,充实社区服务力量。幸福街社区为方便群众活动,延长社区功能室开放时间至晚上21点,得到党员群众好评。二是发挥社区群众性自组织作用。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因地制宜组建文体活动队、兴趣小组等社区自组织,通过社区引导群众性自组织开展活动,利用自组织把群众重新组织化,提升社区党组织组织力。目前,全市共排查出戏迷协会、健身舞协会、健步走协会等各类群众性自组织、团体协会142个,成员3400多人。仅新华路健步走协会就把1100多名群众吸纳到了党组织周围。三是推进新兴领域党建与服务工作融合。在17个工商质监所设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指导站,强化完善工商局个体劳协对个体工商户的党建指导职能,明确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四个100%的工作目标(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两代表一委员”所在企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着力推动党的工作全覆盖。

三、经验启示

(一)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必须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凝聚起全市上下抓城市基层党建的共识。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城市基层党建是一个新命题,而不是新问题。抓好城市基层党建,要坚持理念思路一起转,机制方式一起转,从社会治理的视角来思考党建工作,自觉强化城市党建意识,系统思维看待城市基层党建,深刻把握城市基层党建规律,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力量转化为发展力量。

(二)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必须放宽视野、优化结构,建设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工作者是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骨干力量。要充分认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突出梯次建设、分类培养和能力提升等举措,健全内育外引、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正向激励手段,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从源头上解决社区骨干队伍人难选、人难留的问题。

(三)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必须系统谋划、上下贯通,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城市基层党建不同于以往的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市委是“一线指挥部”,履行第一责任,街道党工委是“龙头”,履行直接责任,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是“战斗堡垒”,履行具体责任。要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大党委、大工委等载体,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实现共驻共建、互联互动奠定组织基础。

(四)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必须融合共建、互联互动,构建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五联共治”模式。城市在开放中发展,基层党建也必须在开放中加强。互联互动、共建互补,是影响城市基层党建的瓶颈问题。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涉及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多元主体,必须要遵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党组织的特点和规律,找到利益联结和工作抓手,加强共驻共建;必须发挥党组织的整合社会功能,善于用党的资源撬动社会资源,求得党建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以推进区域化党建为方向,强化街道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强化利益联结、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同时,创新覆盖方法,提高覆盖实效和质量,把各类组织凝聚到党的周围,参与区域共建共治共享。

(五)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服务载体,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多样,核心任务是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抓城市基层党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让群众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中增强对党的认同,通过贴心周到的服务,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要强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及时总结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先进做法,为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树立标杆。要关心了解群众诉求,健全完善需求菜单,以服务实现引领凝聚,最终获得群众认同。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