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实行“345”工作模式  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中共许昌市建安区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06日15:0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随着撤县设区,建安区的发展目标、发展标准、发展重点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尤其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加之撤县设区时间较短,建安区以往党建工作的重点和优势主要在农村党建方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相对起步较晚,经验不多,前期成效与现阶段城市发展、社会治理和群众需求并不能完全匹配。一是区域内党组织共存但融合度不高。建安区城乡结合、村居交错,出现机关、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在一定区域内共存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作用发挥出现重叠、交错甚至薄弱、真空等问题,党组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党员管理服务覆盖面不广、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欠缺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不足。二是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加大。随着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以及“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格局的不断发展,分散的基层力量和资源难以满足社会管理需要。新形势下,社会各类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与单位的终身依附关系逐渐弱化,大量不同职业身份、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利益需求的社会群体聚居在社区,基层党组织面对的工作对象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三是党建统筹各方的协调机制不够顺畅。部分区直单位、社区党组织对城市基层党建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完全从传统社区党建的观念中跳出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化思路尚未高效统一。同时,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在党的组织上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大多数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党组织联系较少,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支持、积极配合力度不够大,各方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共用,以党建统筹各方共同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还不够强。基于以上情况,许昌市建安区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力求通过“345”工作模式的引领和贯穿,实现党组织、党的工作全面覆盖,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带动社会、企业、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形成撤县设区后各项目标任务相融合、相支撑、相匹配的城市基层党建新局面。

二、做法与经过

(一)坚持“三个引领”,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合力。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真正树立上下联动、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城市“大党建”理念,建安区委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立足撤县设区后的工作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全国“上海会议”、全省、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通过召开区委常委会、印发通报、摘录要点、座谈交流等形式,力促街道、社区及相关区直单位党组织短时间内感知新变化、树立新理念、明确新任务、理解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先后多次组织到上海市、厦门市、武汉市等城市党建先进地区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他山之石”让各级党组织真正掌握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方法论,确保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向一致、步调一致。二是坚持组织引领。按照“组织有力、运转高效”的理念,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构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联动机制。区级层面,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6个区委常委和主抓民政、城建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直34个部门为成员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以最强的力量抓好统筹谋划和推动落实。街道层面,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办公室,实行每月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做好城市基层党建的日常办公和协调指导。在已建成城市社区全面推行区域化、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内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实施兜底管理。三是坚持目标引领。制定《建安区城市基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对27项重点任务全部列出目标要求、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每周定期通报工作动态,加强日常检查;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季度考核指标,根据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暂未完成的适当提高考核权重,每季度统一进行一次考核,倒逼责任落地落实;强化日常检查和季度考核结果运用,直接与年底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相挂钩,做到奖优罚劣、传导压力,确保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系统推进、区域协同、共同发力。

(二)强化“四重保障”,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一是强化队伍保障。成立建安区社区服务管理局,明确机构规格,规范内设机构,先后充实12名专职人员;深入实施“红色头雁”工程,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严格人选标准,拓宽用人渠道,67名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社区“两委”班子;持续加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每个社区2-3人标准选育配齐了后备力量。同时,我们按照每300户增配1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公开招聘、统一考试的形式,先后招录32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不断充实社区干部队伍力量。先后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工作人员到信阳、武汉等地进行培训,实地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到社区建成,人员到位,工作规范、服务优质。二是强化阵地保障。以规范化社区建设为突破口,按照场所集中、功能集成、人员集约、开放共享的原则,采取置换、追交、租赁、整合共享等多种方式,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按照“一有七中心”(即每个社区都要有坚强的党组织、民主的自治组织<居委会>、广泛的社会组织;每个社区都要配备完善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综治服务中心、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四点半课堂>、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标准,高标准建设集办公议事、党员教育、便民服务、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社区综合性服务阵地,打造了镜湖社区、潩水社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全市叫得响、有位次的社区党建“靓丽名片”。三是强化经费保障。把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每个城市社区每年不少于12万元。在此基础上,通过党费划拨、财政补贴、单位赞助等方式,探索设立“红色基金”,有计划地把各部门关于城市社区的政策、资金、项目整合起来统筹使用,通过多渠道解决区域化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同时,明确规定党建经费必须用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区委组织部定期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确保专款专用、规范使用。四是强化技术保障。区委、区政府投资280万元,利用“互联网+”新模式,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了建安区智慧信息平台,开发智慧党建、网格化管理、智慧化公共服务、大数据分析、综合展示、多网融合等6大模块,搭建区、街道、社区、基础网格四级网络管理平台,打破“限时限地限人”的束缚,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及社区管理服务提供便捷信息服务和精准数据支撑。同时,为确保信息平台的规范运行,区委组织部先后10余次组织2个办事处和社区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业务培训,并先后组织到上海市、武汉市、苏州市进行观摩学习,进一步汲取有益经验,开阔眼界视野,真正做到将信息平台建好用好。

(三)建立“五项机制”,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建立运行管理机制。构建了“1235”工作体系:“1”即建立一个区级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发挥城市社区服务管理局工作职能,依托智慧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和社区管理服务的统一调度指挥;“2”即推行区直单位、街道办事处两级干部力量“下沉”,实现群众服务无缝衔接;“3”即划分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网格,实行网格长、网格员、党建指导员“一长两员”规范化、精细化管理;“5”即完善街道—社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在城市社区范围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动态延伸、全面覆盖,真正让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社区、在网格、在楼栋、在群众心坎上,把辖区居民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二是建立赋权减负机制。探索赋予和落实街道党工委五项职权:对区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参与权;对区职能部门派驻街道机构负责人任免前征求意见权;对街道、社区建设规划制定、公共设施布局的参与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对街道公共事务综合管理中的由相关职能部门及派驻机构负责的重要事项的参与督办权。完善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探索实行街道统一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比,推动社区减负增效。三是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按照“街道社区服务驻区单位,驻区单位服务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全体党员共同服务居民”的思路,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根据各自资源情况和彼此需求,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确定共建项目。例如,新元街道办事处组织引导下辖社区与尚集产业聚集区企业建立“党建联盟”,并与11个区直单位结成共建对子,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区教体局、文广局积极参与镜湖社区建设,提供体育设施、图书等,开展书画展览、送春联等社区活动,着力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新元街道、许由街道分别组织举办了史丽娟文艺工作室新春雅集、“兰亭杯”第三届社区文化周等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四是建立多元服务机制。实施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培育组建计怀友书法工作室、常亮工作室、舞蹈模特队等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120多个,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传播正能量。开展志愿服务,实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组织带动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爱心超市、道德讲堂、“给我一个愿望,我们帮你实现”等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温暖。目前,全区共有705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在此基础上,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实践,拓展服务方式。如新元街道办事处与北京盛泰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所属3个社区利用云医院系统开展远程诊疗;与柏恩众禾公司合作,建立智能云图书库和云端存储教学视频,方便居民学习、娱乐。五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在尚集产业集聚区和许昌城南物流园区成立园区党委,明确要求其担负抓发展抓党建的双重责任。实行企业入园手续申办、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接转、企业党组织书记选配和企业党组织建立“四个同步”。依托城南商会成立了城南商圈党委,建立18个企业支部、3个市场支部和4个联合支部,做到辖区内所有企业商户全部纳入组织覆盖,为城市党建工作开辟了“新边界”;围绕做好流动党员、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管理,以“寻找党员、亮出身份、示范引领”活动为抓手,实现商圈235名党员全部挂牌上岗;真正建好用好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教育培训、评比表彰、党员建言等一系列活动,有效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连续2年开展“党员示范店”评选活动,每年集中评选,实行动态管理,全部亮牌经营,在今年摘牌8家的基础上,拟新评选24家,商圈党员示范店总数达到48家,助推党建工作与商户经营有效融合。不断加强教育、卫生等行业系统党建工作,每年定期开展全区中小学党建工作观摩活动,为学校党建融入和服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探索路程、积累经验。

三、成效与反响

(一)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实行“345”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将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纳入到大党建格局,统筹力量、资源,加强横向联系,实现了党建资源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融合,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基层党组织统筹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少部分“沉睡”的党组织也被唤醒,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同时,通过推动街道社区赋权减负,逐步实现街道权责一致、统筹有力。

(二)基层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得到完善。通过党建引领,将区域内各党组织有机联合起来,打破以往属地内各党组织“各自为政”的壁垒,初步实现了撤县设区后城市党建和社会源配置的优化、组织效能的提升。通过在区、街道、社区全面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点工作,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共同商议办法措施,促进了党组织力量统筹和沟通常态化;通过推行驻点联系制度,在社区专门设立“书记谈心点”、“部长会客厅”等功能室,由区委书记、组织部长、街道党工委书记定期驻点办公,打通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沟通渠道,实现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流通和精准对接。

(三)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提升。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骨干。一批城市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活动,统筹资源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同时,通过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加大基层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投入,充分拓展其综合服务功能,满足群众活动、学习、生活、娱乐等需求,全区13个城市社区全部高标准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加之多方参与又提供了软件和硬件上的双重支持,促使原来零星的服务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服务项目,打造了高效精准的15分钟便民服务工作圈。

四、经验与启示

(一)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抓好城市基层党建,首先要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服务功能,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综合各类资源力量,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共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二)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大力提升街道公共服务能力。社区是城镇居民生活的场所,居民不论职业、单位如何变化,最终都要落脚到社区。传统的“单位人”已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在此过程中,只有主动转变街道职能,积极推进赋权减负,强化一线力量,提高干部素质水平,从根本上提升街道公共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居民群众,有效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公信力,真正意义上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三)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有效凝聚社会各界强大合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涉及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的齐抓共管,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只有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合力,才能真正将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期望的幸福港湾,将城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五、探讨与评论

建安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效,得益于立足实际、认真总结、探索实行的“345”工作模式。从转变观念入手,在凝聚共识中抓谋划、抓布局、抓联动、抓责任,做到组织有力、目标明确;不断强化队伍、阵地、经费、技术等各方面保障,提升了党组织引领改革发展和基层治理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形成了用制度管事、管人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有力推动了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融入街道社区,实现资源平台共建共享,日常活动共同开展。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