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组织部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工作委员会
2018年11月02日14: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中,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为此提出了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要求。
营门口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标准化,引领社区治理规范化,坚持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打造“核心型、服务型”党组织,运用“六强工作法”,建立和完善社区新型基层治理机制。
二、做法与经过
营门口街道以党建引领(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区域化党建工作、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建阵地建设)为核心,通过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调动居民骨干的主体能动作用,撬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自我实现,自我管理”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党组织建设
一是选优配强班子成员。在社区党组织班子的建设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党员的现实思想和表现,确定选举候选人,把那些政治信念坚定、工作积极努力,愿为群众服务的党员选进党组织班子,做到班子结构合理、人员素质优良、成员责任明确。
二是通过开展培训、会议的方式,增强“四个意识”。要求每一个党员,从自身做起,增强政治意识牢记政治责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诚党的事业,为党担责、分忧,尽心尽力为党工作;严明政治纪律,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首要任务,对学习不深入、贯彻不到位甚至做选择、打折扣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树立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突出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带头讲政治、守纪律、讲规矩,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上来。
(二)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从严选派党建指导员。按照自愿申请、单位推荐、组织审查的程序,以熟悉党务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为“主力军”,将部分优秀退居二线干部、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干部等纳入遴选范围,建立社区党建指导员库。
二是开展党员教育。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同时,根据辖区特点组织党员进行网络学习,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以及改革开放的先进地区进行学习参观,增强党性意识。
三是党员佩戴党徽进行宣誓。在党员中全面落实党员“佩戴党徽”活动。积极推行党员“三亮”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成果。组织党员每年七一,重温党章,向党宣誓活动,新党员入党后及时组织开展宣誓活动。
四是进行党员积分管理。为了提高党员队伍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利用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制定了党员积分考核细则,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三)区域化党建工作
一是提升社区党组织资源整合。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签订服务项目;搭建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网上资源共享提供和使用预约平台,实施发布资源共享和使用情况动态信息;完善驻区单位参与共建共享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社区与驻区单位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激励考核机制;年底开展区域共建共享示范单位评选,对辖区内选出的示范单位给予表扬奖励。
二是开展区域化项目及共建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党组织依据志愿者专业知识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志愿者走进医院提供志愿服务,医务人员志愿者走入社区、院落开展志愿服务。比如由社区提供场地,组成由辖区医院带队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前往社区开展系列医疗志愿服务;为社区困难家庭提供入户体检、诊疗服务,需要来院治疗的开通诊疗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志愿者积分制度,制作志愿者专用就诊卡并与志愿服务信息相结合,对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挂号费、诊疗费等激励方式,不断扩大活动辐射范围和社会影响。
(四)严格党内政治生活
一是坚持三会一课。社区党组织把坚持“三会一课” 体现在工作落实上。按要求定期召开党组织会议、党员大会和小组会,党组织书记带头上党课,与党员谈心谈话,帮助党员解决问题,拉近干群之间的距离。并且要以基层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在组织开展政治学习的同时,组织党员围绕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建言献策,积极引导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参与扶贫帮困,参与公益。同时,在党建工作的考核中,改变以往那种查记录、看笔记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通过民调、问卷等方式,以党员对党组织的满意度评价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让“三会一课”在新形势下成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有效途径。
二是开展群众思想工作。首先,开展党员谈心活动,建立年度社区党员谈心谈话记录本,对社区两委成员及辖区所有党员的学习情况、党群关系情况、参加学习教育感想等方面进行谈心,及时了解党员的现实思想,增强了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其次,开展与群众谈心。与群众谈心成为党组织工作的一种常态,特别是注意对残疾人家属进行谈心,为群众讲解怎样疏导、缓解残疾人的心理以及怎么样照顾精神残疾人等知识,切实做到服务群众,走进群众生活中去。最后,开展党群结对活动。要求每个党员与所在单位、院落内的职工群众进行结对帮扶、重点关注,重点开展工作。
三是组织党员参加社区治理。党组织把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各个院落、各条街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党组织组织社区党员与居民骨干在社区内开展植树节爱花护草环保主题活动,党员和社区居民一起整理小区花台,栽花种草,美化院落环境。这样可提高社区居民的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小区群众的活力、凝聚力及团队精神和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同时也可以调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参与性。
(五)党建阵地建设
一是加强党建档案管理。积极推进党员档案规范化管理,强化党员资料室建设,纠正以往党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丢失材料、保存分散、人档分离等问题。
二是加强党建文化长廊建设。精心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宣传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宗旨理想性质奋斗目标,适时开展党的历史教育,教育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三是加强室内党建活动室建设。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好室内党员活动室,通过建立图书阅览室并免费向党员、居民开放,丰富党员与居民的业余生活。
四是加强党建宣传栏建设。根据形式任务的变化、及时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栏让党员、群众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动态。
三、成效与反响
营门口街道以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增强了社区党总支的服务功能,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解决群众民生诉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突出
一是密切了党群关系。基层党组织的建立,重构了一套党组织与城市小区居民之间的新的组织模式。积极吸纳院落中的党员加入自治队伍,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并将其上报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对这些意见进行认真研讨并协调大管家成功解决问题。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党群关系的连接者。
二是完善了居民自治体系。基层党组织需积极向楼栋居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制意识,带头执行小区管理规定;及时向院落党组织反映居民需求,协助院落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并按时参加例会;推动楼栋居民的能力建设,培育楼栋居民的社会共治精神等。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为了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二)基层党组织服务覆盖范围更加全面
一是保障了社区安全。基层党组织通过巡视、定期检查维护楼栋治安,协助院落党组织、居民小组,做好安全、维稳等工作;协助做好院落的公共事务,搞好院落居民的公益事业和文体活动,组织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楼栋微建议、微组织、微项目、微互助、微治理活动等。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了社区安全的维护者。
二是构建了社区和谐。基层党组织作为具有一定群众号召力的居民代表,比较熟悉居民家庭情况、生活状态与性格特点等,能够及时发现居民矛盾。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居民矛盾的调解者。
三是树立了优良家风。基层党组织积极发现典型家庭及良好家风,在各院落广泛进行宣传,切实发挥典型家庭的示范作用。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家庭教育的示范者。
(三)基层党组织服务手段落地更加精确
一是改善了社区形象。基层党组织需定期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督促居民保持社区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序,及时制止不文明现象。如楼栋大管家组织开展院落环境治理活动6次,开展清扫院落垃圾、清理楼道乱推的共享单车、清除牛皮癣广告、栽花种草美化家园活动等。组织召开了狗患治理坝坝会商讨如何规范养狗问题。查出院落不安全隐患(吸毒、偷盗)近10起,劝导不文明行为100余次。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为了社区环境的维护者。
二是丰富了居民生活。基层党组织需要协助做好院落的公共事务,搞好院落居民的公益事业和文体活动等。比如大管家队伍就为社区居民策划了丰富的社区活动,如春节百家宴、国庆、中秋、端午、重阳等10多场节日活动,参与居民达2000余人次;青少年类活动5场,参与的青少年及其他居民达300余人次;老年类活动6场,参与居民达100余人次。这些活动让居民们不再沉迷麻将桌,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休闲文化生活。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为了社区活动的组织者。
三是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文化营造和优秀传统文化宣扬方面都起着带头示范的作用。比如大管家队伍秉承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努力构建孝文化,带领居民亲自上门看望高龄孤寡老人30余人次,组织青少年尊老敬老类活动5次;组织节庆文化活动7次,居民参与有1000余人次。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先进文化传播者。
四是营造了好人新风。基层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营造社区和谐氛围。如大管家队伍目前已发现并推选出院落守护之星、好邻居、热心公益居民、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优秀典型共30人,并向周围邻居积极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充分发挥了“好人”榜样示范作用。由此,基层党组织成为了社区好人宣传者。
四、经验与启示
为全面提升社区发展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效促进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和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实际情况,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组织部在营门口街道创新运用“六强工作法”引领社区治理,以“楼栋大管家”组织形式为社区开展服务。
(一)运用“六强工作法”引领社区治理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让党群“动”起来。首先是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 ”,党员自觉佩戴党徽,亮出身份,让全体党员浮出水面。其次是调动居民骨干的主体能动作用。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居民骨干志愿者队伍,通过自荐、他荐方式,推选出为居民服务的基层组织。最后是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发挥支撑作用。通过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将培育孵化与项目服务融为一体,最终实现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多元化、全面化。
二是强化社区转型,让社区“和”起来。社区两委主动转变思想意识,提升业务水平;社区工作重心向服务性、亲民型社区转变;帮助辖区居民融入社区生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三是强化文明创建,让楼栋“亮”起来。通过社区党员积极参加,从微小的、居民关心的事情着手,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动作用与楼栋自治组织的自我造血作用,将基层治理单元由社区向小区院落向楼栋延伸,提升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
四是强化文化活动,让居民“乐”起来。首先是宣传传统文化,宏扬民族精神。通过有专业特长的社区志愿者,带动社区居民参与的方法,组建社区文体活动自组织,组织一系列活动。其次是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社区魅力。通过开展活动,突出社区当代居民的精神风貌,让居民融入到社区特色文化活动中,建设和谐幸福社区。
五是强化微治理,让工作“细”起来。助力培育“微队伍”、实施“微项目”、开展“微治理”,创新开展“微组织”、“微建议”、“微行动”,努力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
六是加强平安建设,让社区“稳”起来。针对社区特点,引进专业的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平安队伍建设,不断培育大家的安全意识、应急意识以及常用的应急安全方法。包括组建社区应急队、基础硬件建设、组织课程学习、开展消防演练、开展科教活动。
(二)运用“楼栋大管家”开展社区服务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组织部通过经过调研探索,在营门口街道下辖的茶店社区建立了“楼栋大管家”。即从每栋每个单元选出三个楼栋大管家,建立楼栋大管家队伍,并从中推选出“总管家”。通过“楼栋大管家”,激活社区治理的细胞,召开大管家例会、讲座培训、参观学习其他社区志愿服务模式等方式,发掘并撬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居民参与院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大管家的服务内容包括:积极向楼栋居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头执行小区管理规定;掌握楼栋居民的基本情况,并及时向社区反映居民需求;策划开展促进居民融合的各类活动,树立家庭教育理念,树立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传;化解院落矛盾和探索化解矛盾的机制,促进和谐院落建设;带头维护楼栋治安和环境卫生,及时制止不文明现象。
其工作流程包括:首先是收集信息。楼栋大管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掌握院落居民的需求和院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分析研判。通过分析研判,分别对应生活服务、邻里关系、院落建设、文化建设进行归类。再次是解决问题。根据能否自行解决的类别,选择协调解决或是上报。最后是结果反馈。需求或问题得到落实解决后,大管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并通过不断总结,逐步完善院落管理机制。
此外,为了促使大管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其设立了一系列制度与活动,包括楼栋大管家例会制度、楼栋大管家积分管理制度、楼栋大管家能力培训、大管家志愿服务活动和文化活动等。
五、探讨与评论
营门口街道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始终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和相信人民群众,抓好党员骨干和群众骨干两支队伍。根据不同社区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创新出不同的工作方法与社区微治理方法,让居民群众都能自觉自愿参加到社区治理之中。
一坚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根据我们党的法宝“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来解决问题。”营门口街道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和相信人民群众,通过广泛的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
二依靠:紧紧依靠党员骨干、群众骨干。使这两支队伍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党员是社区治理的引领者,让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能成为社区治理的带头人,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影响发现群众中的骨干力量。通过群众骨干的言行去影响身边的居民,最终实现让全体居民都能自觉参与社区治理的目标。
三创新:创新工作法、基层党组织、社区微治理。基于实际情况,按照市区关于社区治理的总体部署和目标,探索出一种社区治理机制;基层党组织是以居住在辖区内的居民为主体,打牢社区治理的基础;微治理模式是从群众生活工作的环境,及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所实施的微队伍、微服务、微项目,让人民群众能真正感受到社区治理共建共享的成果。
相关专题 |
· 全国党建案例库 ·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