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二七区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02日13: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市街道如何打破与驻区单位之间的“篱笆墙”,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治理的总要求,有效组织和动员辖区内驻区单位和公共资源,形成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五里堡街道通过加强和发挥区域化党建作用,把驻区单位和公共资源联系起来,形成了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开启社会基层治理的“五里堡模式”。
一、背景与起因
五里堡街道位于郑州市核心城区,辖区面积3.37平方公里,下辖18个社区,37家公共单位,共有27个党支部,1个党总支,直管党员1975人。郑州市的6条主干道在辖区交汇,交通便利;拥有近十家大型医院和十几家驻军、市直机关单位,为街道与公共单位共驻共建、沟通互助提供了良好平台。但同时,五里堡街道又属于老城区,存在“五多一落后三难”现象,即:破产倒闭企业多、下岗困难群众多、无主管楼院多、流动人口多、不稳定因素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街道面临着楼院管理难、街区管理难、人群管理难的“三难”问题。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五里堡社会治理几乎是靠街道和社区的有限力量勉强支撑,辖区内公共单位、中小企业、社区居民多为“看客”,“按住葫芦浮起瓢”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街道曾尝试多种办法,但最终效果都不太明显,原因是辖区公共单位各有各的职能、各忙各的事情,无论时间上、人力上都保证不了与办事处有效对接。为此,五里堡街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建立以街道党工委为主体,各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的党建联合体,通过区域化党建这个纽带,把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起来,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当中,使个个“小家”融入到一个“大家”中进行维护与管理。
二、做法与经过
近年来,五里堡街道创新建立了基层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工作模式,构筑起了覆盖辖区所有单位的党建联合体,积极引领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和调动起了各方力量融入到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当中,促进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一方面,坚持网格化管理,着力搭建全域覆盖、互联互动的党建体系。街道以网格为单位将党支部建在社区,将党小组建在楼栋,在楼院里推选出党员中心户,构建起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纵向”组织架构和街道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党组织的“横向”组织架构,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党组织网格体系。同时,持续推进支部建在企业、建在楼院、建在商圈市场,织密组织网络。辖区18个社区党支部、1个非公党总支、5个非公党支部、173个楼院党小组先后成立,广泛开展“客厅里的组织生活会”、“长廊”党员议事会、邻里互帮互助等活动,力争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另一方面,坚持主动作为,建立健全了驻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机制。2016年底,自街道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带领全体班子成员逐一拜访了郑大一附院、郑大三附院、防空兵学院、郑州市警备区、郑州四中等驻区单位,主动上门送“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分包社区领导、社区书记,加强与所辖公共单位的沟通联系,做好服务工作,拿诚心换真心。通过走访沟通,驻区单位党组织更加热心支持街道和社区工作,积极主动加入到区域化党建队伍中来,真心协助街道社区解决难题。
在完善党建体系建设和建立健全共驻共建机制的同时,五里堡街道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深入开展“四联共建”活动,通过与公共单位党组织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品质联抓、党建资源联用,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思想工作联做。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参与者,是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五里堡街道高度重视直管党员、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员的思想意识培养,不断提高他们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政治觉悟,以思想建设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各社区党支部按照年初制定的活动计划,联合驻区单位党组织每1—2周开展一次文体联谊活动,通过活动沟通思想、增进感情,共同加强驻区单位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的“四德”教育(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弘扬社会正能量。在2017年的“双迎攻坚”迎接国家文明委入户调查中,街道做为郑州市四家接受随机抽查小区入户调查的办事处之一,以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入户调查任务,受到国家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在河医国控监测点周边整治工作中街道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带头作战,一周内高质量完成了多年未能解决的76户居民油烟净化装置安装工作,创造了“五里堡速度”;在全区率先开展危房治理试点工作中,完成了棉纺路42号楼40户居民危房整治工作,为全市危房改造提供了“五里堡经验”;主动作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辖区都市领地小区1600多户居民安装暖气,改写了14年无暖气历史,形成了充满温情的“五里堡举措”。
二是公益事业联办。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广泛动员非公企业、驻区单位、爱心人士等捐钱、捐物、捐服务、捐活动,凝聚成惠民暖心的“众力量”,使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街道将党建工作与“温暖二七”深度融合,充分发挥27个党支部和60多支志愿者队伍共计700多人的作用,通过“搭平台、育项目、树品牌”阶梯式温暖项目运作新路子,推进温暖项目和社工组织“双孵化”。街道依托瑞光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了200平方米的“温暖项目”孵化基地,引进5家专业的社工组织开展济残扶困、助老爱幼、公益微创投等10大类温暖项目,开展各类温暖活动200余场次,成功打造了“国学堂红色教育项目”“悦读悦乐书香街道建设项目” “圆梦幸福艺术摄影项目”等多个明星品牌服务项目,持续提升辖区的“温暖”指数。如香榭丽社区的“国学堂”通过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高度认可,被授予国家级全民终身学习品牌。“圆梦幸福艺术摄影”依托各类节日已为辖区不同困难群体免费拍摄系列艺术照50余次,为他们晒幸福、送温暖,体现了“情暖五里堡”活动的人文关怀。
三是环境品质联抓。街道以多元共治的社会力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辖区环境品质,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商户自治、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街道将党员议事会、路管会、商户自治会与搭建的商户自治示范街智慧平台作为“路长制”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门前新三包”,率先打造棉纺路“商户自治示范街”,每10户推选出十户长、每50户推选出联户长、整条街推选出自治会长,同时积极发动公共单位、商户、辖区居民等组建城市管理志愿者队伍,引导他们在人、财、物、智等方面为街道城市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共同营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
四是党建资源联用。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引领带动作用,整合运用好辖区各单位场地、人才等资源优势,更好地为辖区党员群众服务。仅去年以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积极沟通,解决了6个社区增加近4000平方米办公用房的问题;街道还将党的“红色基因”不断融入到辖区非公企业中,在瑞光公司整体搬迁后,街道党工委就积极与公司对接,积极谋划和开展了“党员归巢”“青年心?创业梦”“倾听心声共促发展”等多项活动,同时,瑞光文化创意产业园也为街道提供了2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用于搭建“党员活动室”和“温暖项目”孵化基地,共驻共建共同开展党建、温暖活动。
三、成效与反响
经过探索实践,五里堡街道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模式成效凸显、成绩显著,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健全联动组织体系,形成了党建工作“一盘棋”。街道大工委吸纳了郑大一附院、郑大三附院、郑州四中、防空兵学院等37家驻区单位,发挥好引领带动、统筹协调、立体推进的“轴心”作用;18个社区党支部也吸收了辖区公共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均建立起了社区大党委。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联动起来,整体系统推进,形成了共商共议一个平台运作、多个力量协调推进的党建工作“一盘棋”。二是通过健全联动责任体系,形成了督导问责“一体化”。在共驻共建工作中,街道明确责任分工,每年年初与大工委成员单位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责任清单,每季度抽查、半年集中督查,年底开展成员单位述职,并由辖区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评议考核,将考核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成员单位,构筑好了明责、履责、问责体系,各负其责、协同用力。三是通过健全联动制度体系,基层治理“环形”效应凸显。制定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制度和跟踪问效制度,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每季度牵头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通报各个成员单位按照目标责任书开展工作情况和创新成果,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共同研讨协商破解基层治理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辖区37家公共单位主动认领“红色项目”,为民服务由“社区内循环”逐步向资源整合、效能优化的“区域外循环”转变,区域共商、动态覆盖、多方联动、和谐有序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全面形成。
近年来,五里堡街道先后荣获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郑州市优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郑州市社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党工委书记王彬同志作为全市推出的两个乡办书记之一,就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在实践中的感悟在全市基层党建示范培训班上进行了授课分享。街道及其所属香榭丽社区党支部、汇金社区党支部、瑞光产业园党总支等多个基层党组织多次作为全市观摩点接受省市区领导现场指导和调研观摩,各级领导和党员群众给予高度好评。
四、探讨与启示
五里堡街道从辖区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以区域化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不仅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定有序和谐的环境,而且也对城市街道尤其是老城区街道党建工作创新和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带来了深刻启示。
一是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有效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现象,一定程度上滞后了党的工作、弱化了党的领导。五里堡街道则通过组建党建联合体,打破级别界限、统一归属管理,把辖区所有党组织“一揽子”组织起来,共同领导和参与辖区社会治理,既发挥了党组织统揽全局作用,也为其他各项工作中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是只有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才能焕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建工作的创新。五里堡街道以社会治理工作为抓手,通过区域内党组织形式创新,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功能、利益代表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等,都集中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上来。这种在党建联合体统领下,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的改革,无疑为城市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现实参考。
三是只有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街道通过区域化党建模式,紧紧抓住党组织、党员这条主线,把不同隶属关系的单位、常驻和流动人口聚拢起来,积极发挥公共单位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掘单位和流动人口、沿街商铺中的党员,将他们统一纳入到社区大党委平台中管理,大家在无主管楼院管理、街区综合治理、商摊卫生管理等方面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不仅构建了单位和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而且也为同类地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四要只有不断加大社会治理力度,才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动力支撑。社会治理的目标导向之一,就是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五里堡街道通过社会治理模式、框架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借助高科技手段,搭建“智慧平台”,推进三级视频监控中心建设,实现网络与网格、服务与管理、线上与线下、督人与督事的有机结合,促进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粗放向精细、无序向规范转变,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使辖区公共事业、社会治安、信访稳定都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专题 |
· 全国党建案例库 ·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