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互联网+”党建小实践开启“零距离”为民大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党工委

2018年11月01日17: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微心愿”是一个在微博上兴起的网络热词。在互联网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发布小小愿望,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帮助别人完成梦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党工委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 推出沪东“微心愿”公益项目平台,积极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坚持人为本理念、以凝聚社会力量唤醒公益意识、传递人文关怀,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愿景,让每一位生活、工作在沪东或关注沪东的个人、团体,都可以通过登录“沪东微心愿”微信公众号许愿或成为“圆梦人”,打破了零距离服务困难群众的壁垒,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多元主体做公益的热情和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社会参与和文化建设, 创新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形式,成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

一、背景与起因

沪东新村街道是上海市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辖区面积5.51平方公里,32个居民区,常住人口约10.2万,流动人口2.3万,在册党员5100余名,在职党员4700余名。作为地处城郊结合部的老街道,面对区域形态、配套设施“老、旧、缺”等先天不足与客观制约,街道党工委亟待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借势借力、搭建平台,妥善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传统的工作方式和静态的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区域形态的多样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传统的“线下”党建工作载体难以做到快速高效精准回应各种复杂问题,特别是在需求提取、议题形成、供需对接、立体参与等方面的局限性日渐突显,传统的访贫问苦式的节日帮困慰问也已满足不了居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互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传统的社会动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并深深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传统的社会动员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掌握新知等各种需求。

根据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1+6”文件精神,沪东新村街道党工委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率先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沪东楼组党建十余年来的坚实基础和功能优势,积极挖潜创设“微心愿”公益平台这一有形有效的载体,通过推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微心愿,整合社区各方资源,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和共治新路径。

二、做法与经过

(一)明晰界定

沪东“微心愿”源于“党员人人做公益”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彰显出党员带头、党建引领的作用。为了更好开展此活动,对“微心愿”进行了明晰界定。沪东“微心愿”是指许愿人渴望的,单凭个人一时又难以达成的愿望。它不是传统的访贫问苦式的节日帮困慰问,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搭建的社区自治共治平台,具有“五个特性”:

1.“微小性”。提出的心愿若涉及到财、物等物质需求的,一般价值不超过1000元,使心愿的提出者和认领者都不会有太大负担。如常年卧病在床老人需要的迷你收音机、家境贫困的孩子需要的文具、编织组团队需要的绒线等。

2.“即时性”。心愿达成速度快,每一季活动开展时从许下心愿到发布心愿、认领心愿,再到实现心愿、传播心愿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有的心愿从发布到实现甚至可以在两天内完成。

3.“互动性”。凡生活、居住、工作在沪东的个人、单位或组织,均可通过联系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居民区或微信等方式参与“微心愿”,每个人既可是心愿的许愿者,也可以是心愿的实现者。如:一名帮别人完成微心愿的工作人员陪同领导到上海新闻综合频道《夜线约见》栏目接受采访,也实现了自己和著名主持人合影留念的心愿。

4.“多样性”。心愿既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团队的、公众的;既可以是物质层面,也可以是精神层面,如:既有困难家庭需要的风扇,也有“右转弯慢行、礼让行人”的公众心愿;既有书画社需要的笔墨颜料,也有小区旗袍队希望提供舞台演出机会的团队心愿等。

5.“网络性”。注重抢借“互联网+”的东风,开通“沪东微心愿”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许愿、审核、发布、认领和实现的OTO运作模式,扩大了“微心愿”的参与面和影响力。

(二)规范操作

沪东“微心愿”活动,每年定期开展两季,分别是:春节前夕的冬送温暖季和“七一”前夕的党员嘉年华季,倡导党组织和党员为百姓送去温暖,用实际行动纪念党的生日。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作为具体承办部门,联手街道阳光驿站公益服务社规范操作,形成了沪东“微心愿”五环工作法。

1.宣传发动。同步运用线下传统手段和线上新媒体手段,通过张贴活动海报、《人文沪东》报专栏介绍、微信公众号宣传、电子屏滚动播放微心愿宣传片等多种方式,为不同群体提供了解微心愿的便捷途径,让“人人都是许愿人、人人都是圆梦人”,不断提高微心愿的知晓率,全面营造活动良好氛围。

2.审核把关。对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热线电话、上门登记、居委登记等方式收集而来的微心愿,由党建中心专人根据微心愿界定标准进行逐一审核,在充分保护许愿人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许愿人的身份、家庭经济条件通过居住地居委进行核查,并将审核结果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许愿人。

3.发布认领。在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报等多渠道发布心愿,接受各方爱心人士的线上认领、电话认领的同时,街道层面以大型综艺活动的形式适时举办“微心愿”启动仪式,现场通过手机摇一摇方式,增强心愿认领的现场感和趣味性。

4.实现心愿。心愿被认领后,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工作团队会及时与认领人和许愿人取得联系,协助双方及时完成心愿。对不能亲自前来实现心愿的爱心人士,可由党建中心或委托居委会代为实现心愿,并通过“党徽闪耀在楼组”微博展示心愿实现过程,确保心愿的实现。

5.总结传播。每一个心愿的实现,组织方都尽可能陪同或委托居委陪同并留下资料,注重捕捉微心愿实现过程中感人瞬间、典型事迹,并发布至微信公众号、微博、社区报等宣传平台,弘扬传播社区正能量,不断放大微心愿的辐射效应。

三、成效与反响

自2014年7月以来,沪东“微心愿”活动已成功举办九季,共计实现心愿1108个。每一季沪东微心愿一经发布,迅速得到辖区在职党员、小区党员志愿者、居民群众及驻区单位等关注和认领。沪东“微心愿”成为沪东社区居民交口称赞的暖心工程,并给社区治理带来了“四种改变”:改变了参与主体;改变了百姓对党员和干部的认识;改变了街道治理社区的思维和理念;改变了社区参与氛围。

(一)困难群众得实惠。“一位特困家庭的小朋友,希望过年有一件暖和的羽绒服、一双崭新的运动鞋;一位年迈的独居老人,希望有一台便携式的电子血压计,这样不用麻烦居委干部每天跑上跑下为其量血压……”在很多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对于社区特困群体来说,恰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心愿。一位擅长木工的热心居民,为一对困难老夫妻更换了家里厨房坏掉的木板台面;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80多岁老伯,通过电话方式一下子认领9个心愿,同时,表示自己岁数太大,无法亲自上门帮助有需要的人,所以委托工作人员购买了血压计、球拍、运动鞋等物品,代其送到需要帮助的家庭。一个外来职工家庭的女孩喜欢拉丁舞,希望有一场自己的舞台秀,街道“达人秀”活动筹备组第一时间和孩子取得联系,帮助她在“达人秀”的大舞台上圆一个舞蹈梦。

(二)社区党员受教育。“微心愿”活动开展后,一位长期靠轮椅代步的“渐冻人”,想要一条护膝毯,坐轮椅上晒太阳时能挡风寒;一位家境贫困、与年迈爷爷相依为伴的孩子,希望有一盏护眼台灯,既能保护视力,又能在晚上复习功课时,不影响爷爷休息……当这些“微心愿”一经发布,迅速得到了辖区在职党员、小区党员志愿者等关注和认领。长岛苑小区一党员志愿者一下子认领了4个心愿,购买了电风扇等物品,及时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还有更多不愿留下联系方式的党员和群众,将爱心包裹寄来,希望街道相关部门帮助他们为许愿人圆梦。这些心愿的实现,温暖了众人,也为党员和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沪东派出所建立起“爱心池”对接微心愿,每个党员多交一个月党费,每个团员多交一个月团费,用筹集到爱心资金,认领了3个团队微心愿,帮助居民区的文体团队进专业录音棚过了把歌星瘾。无论是一次性爱心资助,还是长期的上门提供便民服务,参与其中的党员,在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贴心帮助的过程中深受教育、获益匪浅。

(三)区域单位有活力。沪东微心愿用“互联网+”手段,为区域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搭建起了想参与、乐参与、能参与的公益平台,拓展了社区自治共治新空间,也让区域单位绽放了活力。交巡警四大队警官陪同中风瘫痪在床的68岁老人圆梦世博园。沪东辖区外位于金杨街道的金桥国际广场为瘫痪病人送去尿不湿,金高医院认领了东方丽景居民区儿童服务站的心愿,承担起儿童日常保健咨询责任。百通项目咨询管理公司、文峰广场等“两新”党组织,也纷纷认领心愿,为社区残疾、瘫痪群众送去迷你收音机,为独居老人安装报警器等,拉近了区域单位与社区百姓的距离。辖区内的商家絮语咖啡馆接连认领“光盘行动”、“零钱公益”等公众心愿,成为微心愿活动众多参与者中一道靓丽风景线。

(四)人文沪东出形象。“微心愿”认领人涵盖了驻区单位、外区单位、部队、白领、普通社工、小区居民、在校学生等,认领人中群众比例的快速上升也彰显了党员示范效应的日益显现。辖区一家较大规模的私企老板主动认领微心愿,并找到街道党组织交来了入党申请书。一些认领者在购买“心愿”的过程中,当苏宁电器大卖场知道是去实现别人的心愿,店商毫不犹豫给予了最优惠价格。“街道妇联联手各小区妇代会,倡导沪东每个家庭成员,每天开卷1小时,养成爱读书、常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共建‘书香沪东’。”辖区内文峰广场、絮语咖啡馆等商家,以及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公益,响应“零钱公益”,让随手公益成为沪东人的行为自觉。如今,心愿内容早已由当初的即时满足、可操作、价值不超过1000元的实物需求,拓展到了精神层面的心愿,折射出 “人文沪东”的丰厚内涵。

四、经验与启示

沪东“微心愿”公益平台,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现代网络信息的技术、综艺活动的手段、市场营销的方法,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辖区内各级党组织的作用,补充完善了基层党委和政府的常规救助帮扶工作,成为了社区各级组织、各个团队坚持党建引领,聚合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甚至不同地域人们参与的大平台。沪东“微心愿”曾荣获了2016年上海市社区治理优秀十佳案例、2017年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奖。在探索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三点启示:

(一)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关键在于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随着社会需求结构和利益结构快速分化,传统的以行政体系为主要依托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已难以适应。沪东街道“微心愿”以其鲜明的政治属性、服务功能和社会化的运作机制,成为连接党群、社群关系的纽带,并以更加开放的格局促进社会治理创新要素有序流动,不仅为社区群众提供了更贴近主体需求的服务,也让区域单位找到了融入社区、服务群众、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和载体,为党组织引领社会、服务社会、凝聚社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新时代的社会治理要善于应用“互联网+”思维,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社区治理中的助推作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能加快了组织之间、组织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使社会治理实现精准化。沪东街道党工委正是利用“互联网+”思维,依托APP和微信等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微心愿”公益服务的线上平台,有针对性地自动推送服务信息,将群众需求嵌入网格移动终端,一旦采集满足条件便自动推送,这种智能化服务实现了社区资源的高度整合,为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微心愿”引入“众筹”式的传播模式,有助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众筹”式传播更具开放性,要求重视众筹参与者的心理感受,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供优质的回报。沪东街道“微心愿”一方面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信任、合作、互惠等形成良性互动,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规范参与“微心愿”项目,通过合理投放需求资源,大力开展菜单式、代理式、互助式项目,充分发挥社区多元服务实体辐射作用,使个人或单位在向公众表达自己愿望的同时,很快得到各方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帮助并满足其他需求。

五、探讨与评论

(一)把“互联网+”技术优势转化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是沪东“微心愿”的最大亮点。街道党工委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推出沪东“微心愿”公益平台,把技术优势转化成了政治优势,实现了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这也是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尝试。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评价道:“把互联网+思维运用于基层党建当中,社会基层治理当中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二)坚持公益至上、价值引领是沪东“微心愿”持久开展的内生动力。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引领是最有效、最持久的动员机制和工作方式。沪东“微心愿”源于“党员人人做公益”,也为社区群众、区域单位做公益搭建了可参与、乐参与的平台。人民网评价“沪东微心愿点亮社区爱心,让‘冷漠’邻里变都市乐土”,是“公益项目的样本”。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顾丽梅教授评价道:“沪东微心愿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沪东微心愿平台对打造社区互帮互助的文化、对社区价值观的引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编:宋晨、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