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借力互联网技术 做优新时代党建——上海静安区积极探索“掌上党建”新模式

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01日16: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政务微信公众号日趋成为党政部门信息发布的新媒体、政民互动的新渠道和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总书记指出:“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系列文件实施以来,静安着力挖掘整合行政、市场和社会等各方资源,努力打造以微信公众号为主体的线上线下党建工作集群,致力于使其成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沟通凝聚平台、完善规范党建基层基础的管理运作平台、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实现共治的协调推进平台,促进静安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的完善、跨越。

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静安始终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坚持把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不断健全、充实服务网络,统领、指导辖区内服务站点,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还存在一些与党员群众需求不相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党建阵地打造不全面,党建服务中心等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在新形势下难以满足党员群众的各类需求;资源整合能力不够强,服务对象单一,不能有效整合各类分散资源,精准有效满足党员群众各类需求;党群联系不够顺畅,广大基层群众对密切党群联系、干群关系充满了期待,迫切需要搭建起党组织、党员沟通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和渠道。

因此,静安着力打造以“五星微语”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区(1个)—街镇(14个)—居民区(198个)三级微信公众号联建,专业性+综合性微信公众号联动的一体化平台,强化各方沟通交流、创新活动方式、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共同参与、协同管理、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共建共享共治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快节奏传递信息、无障碍互动交流、零距离联系党员群众”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制,构筑立体化、多维度、广覆盖的党建宣传矩阵。结合区域实际和特点,不断探索利用新媒体做实党建宣传信息化阵地,提升吸引力和凝聚力,着力打造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品牌,保证党员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党内相关资讯。通过党建微信矩阵为平台相互联动,增加了网格化党建的最新元素,深化了党建工作与新媒体融合的工作架构,夯实了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力量和载体,成为党员教育的新窗口,党建宣传的新阵地,组织工作的新载体,服务党员群众的新纽带。例如,静安寺街道自2013年创设“同心家园”微信公众号,不断完善新媒体工作组织机制、管理机制、督查机制和安全机制等“四项机制”,探索建立以“重点项目专题策划制度”“日常信息报送制度”“工作资料备份制度”“信息考评奖励制度”等为内容的新媒体工作体系。南京西路街道为实现垂直化整合、形成宣教合力,将居民区的党建微信平台全部纳入“福民南西”,将重要内容、信息的统一发布、推广,形成自上而下的“微信矩阵”。

(二)凝心聚力,促进党组织及党员“亮身份”“树新风”“做表率”。微信公众号采用实名制登录的形式,鼓励党员带头参与服务认领,以及“创全”、“两学一做”等知识竞答活动等,通过党建服务中心线下认领、公众号线上认领以及联席会议现场摇一摇认领三种形式,鼓励驻区单位践行社会责任,凝聚区域合力,旨在将群众所需出现一批消化一批,真正用行动打造“国际静安、圆梦福地”的静安梦。例如,江宁街道“宁盟派”全面整合街道的工青妇、精神文明等条线资源,充分利用驻区单位的优质资源,推出“儿童医院导医志愿者”、“暑托班志愿者招募”、“天空农场志愿者”等公益项目,通过“公益众筹”项目和线上福利,网聚社区里有意愿参与公益活动的党员志愿者,在社区中营造“党建+公益”的浓郁氛围。

(三)资源共享,工作服务向“网络式”“共享型”“众筹化”转变。通过公众号及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搭建线上线下“共享互动”平台,让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的“需求”与“资源”对接更为便捷、高效。例如,共和新路街道利用在原有居民区与驻区单位结对共建的基础上,将所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专业特长”及“现实所需”在公众号平台上整合为“助学帮困、家园美化、平安志愿、快捷便民、文化传播、普法维权、银发关爱”七大服务主题,形成“资源”与“需求”项目,所有成员单位均可“在线”认领或申请,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能以“众筹服务”的方式得以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利用形成最大化集约。考虑到以往的单位党建常常是“单一封闭”的活动形式,在每个街道打造一个党建“品牌化”项目的基础上,将社区内的党建项目在公众号平台上公布,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及党员均可点击加入项目活动,例如,北站街道四环共建、宝山街道“喜迎十九大我为社区奉献一小时”等,使每位党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社区家园”的一份子,真正树立起“社区共同体”理念。

(四)打破壁垒,打造开放型、集约化、一站式的云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推送是保持平台活力的主要功能。但是单纯的消息推送与互动在本质上并不相同,对于互动功能来说,消息推送只是开始,要转变垂直式的服务模式为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枢纽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级和水平,使更多的党员群众自发、自主、自由地参与其中。例如,大宁街道“宁聚荟”微信公众号通过完善指尖课堂、党建地图、组织关系转接、活动预约等互动模块,开通“微心愿”、“网络支部日记”等交互功能,把原本在“线下”开展的党员教育、志愿公益、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等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至“线上”,实现党员群众需求和党建服务之间的精准实时对接,有机融合地建设互联网党建阵地,有效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契合度,极大提高了党建工作的牵引力和时效性,充分显示和增强了党的活力与党建的效果。

三、工作成效

(一)零距离沟通,工作有“助手”。公众号发布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工作经验等,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搭建起组织和党员之间的互动平台,增强信息互通渠道,真正实现线上党建。同时,社区党建工作实现可视化操作、全面化推进和精准化服务,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

(二)针对性学习,教育有“触角”。微信公众号聚焦十九大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建工作开展等,让原本枯燥的学习更接地气,使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加油”、“充电”,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成为了党员群众“家门口的党校”。

(三)广泛性宣传,宣传有“阵地”。加大对志愿者团队、好人好事等宣传,吸引了大量关注,志愿服务队伍也日益壮大;对 “美丽家园”建设、实事项目等工作的宣传,使得居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社区事务。通过公众号的宣传引导,向上向善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居民心中,真正做到“小”载体,“大”道理。

四、经验启示

(一)思想引领是平台运作的主要理念。互联网时代,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运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思想信念,把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有机融入,有效传播,努力扩展思想引领的覆盖面。

(二)资源整合是平台运作的重要保障。微信公众号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挖掘区域内各类资源,将行政、社会、驻区单位的各类资源融合汇聚,面向党员群众推出服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定期排摸党员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各式服务,切实做到问需于民,实事惠民。

(三)项目设计是平台运作的主要手段。用服务留住人心,以活动集聚人气,以实用课堂、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各类项目为抓手,吸引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各类活动项目,让党员认识到两大平台的重要功能,既能获得各类服务、资源,又能借助两大平台帮助他人,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和组织的凝聚力。

下一步,静安党建微信公众号集群还将进一步探索“互联网+党建”的新模式,通过打造智慧党建平台推动静安党建,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党员群众,抢抓舆论引导的“最先一公里”,打通党建网上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既巩固夯实基层党建根基,也有效发挥出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带动作用,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