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01日15: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建设街道地处株洲市中心老城区,面积1.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1万,流动人口3.2万,辖区党员527名。辖区单位多、楼宇商铺多、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近几年来,街道党工委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和城市基层治理的新需求,立足实际,以“打造中心商务区,建设宜居宜业新街道”为目标,以“四个一”即:“一统揽、一网格、一商圈、一键通”为抓手,不断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辖区单位党组织众多,隶属关系各有不同,如何发挥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党建的作用,从“一花独放”式的党建工作模式,转变到“百花争艳”、创先争优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实现“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性大党建,是街道党工委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社会深刻变革对传统社会管理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增强,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口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群众对发展社会事业提出新的期待等因素,考验着社会稳定和社会的有效管理。城市基层必须要有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载体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
第三,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建设街道的老龄化率更是达到了17%。社区内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当前社会养老体系尚不健全,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亟待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来解决。一方面政府兴建的养老院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老年人又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栖息之地。如何让急需帮助的人及时得到帮助,不让居民在家因意外而留下遗憾,让老人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是城市基层的街道社区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四,在建设街道辖区范围,“两新”组织众多,在中心广场区域尤为集中,这些“两新”组织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的基本特点和情况差异大、党员行业分布广泛、职业构成多样的实际情况,近年来,随着“两新”组织不断壮大,他们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稳定基础、满足群众需求、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实施“两个覆盖”,不仅是“两新”组织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各行各业持续协调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的需要,更是城市基层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融合文章也是当前街道社区需要重视、探索和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具体做法
第一,坚持“一统揽”
2012年,建设街道将辖区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凝聚在一起成立“大工委”,以党建为龙头,统揽辖区资源、力量和管理,实现同心共进、同频共振,构建了新型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采取“9+11”配置。街道“大工委”在委员配置上采用“9(专职)+10(兼职)”模式设置,即由9名街道党工委委员和10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街道“大工委”定期召开联席会,共同讨论、协商解决区域性的党建、经济、社会、民生、稳定等事务。建立健全委员任职制度、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工作联办制度、矛盾纠纷协调制度、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制度等,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区域性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构建“四共”机制。大事共决:对区域性党的建设、文明城市创建、项目建设、社会稳定等需要辖区单位参与配合的大事进行共同商讨,形成决议。工作共抓:对社区建设、“两新”组织发展、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扶贫帮困、群众性文体活动等,会同辖区单位做到工作一起抓,问题一起解决。资源共享:辖区单位的人才、信息文化、办公场所、活动场地等资源通过大工委这个平台,进行有效整合,共促地区发展。环境共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在人文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等方面,组织发动辖区单位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共同创建。
实行“三制”管理。推行目标责任制、公开承诺制、述职评议制,强化“大工委”成员单位的责任感。目标责任制:即年初“大工委”根据市区工作部署和要求,立足街道与驻街单位之间的工作结合点,制定党建工作目标和责任。公开承诺制:即街道将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收集整理后,反馈给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再结合自身实际,对当年所要完成的实事进行书面承诺。述职评议制:即年度召开述职测评大会,委员单位对年内所作的承诺进行述职,由相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代表、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代表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档进行民主评议。
第二,做实“一网格”
根据“就近就便,易管易建”的原则,把社区划分若干服务网格,将党的建设、人口计生、文明创建等工作纳入到网格中进行管理;同时,将辖区单位在职党员、街道和社区党员干部、楼栋党员纳入到网格中,每个网格成立党小组,明确网格责任人、党小组长、楼栋长、志愿服务队长,开展活动和服务,通过“三联”“三亮”“三评”实现“三落实”。
三联。一是单位联社区。社区实行兼职委员制,聘用辖区单位党建责任人为社区兼职委员,争取辖区单位资源力量支持,兼职委员单位共办、领办社区实事项目,改善社区环境,服务社区居民。二是部门联网格。街道部门分片分组联系网格,网格实行党的建设、人口计生、文明创建等各项社会管理服务一体化,推进党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协调融合,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落脚网格、快捷高效”。三是党员联群众。街道和社区党员干部、楼栋党员根据双向选择和就近服务原则,进楼栋、入住户、找问题、办实事,联系一至两名重点服务对象,实行组对栋、点对点服务。
三亮。全面开展“党旗飘楼栋,服务百姓家”活动,让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亮身份”就是由社区发动楼栋党员主动登记,摸清党员底子,在楼栋公开党员名单,亮出党员身份。“亮承诺”就是在楼栋公示党员服务承诺,做党的政策的宣传者,做文明创建的领跑者,做安全保卫的守护者,做守法护绿的示范者,做矛盾纠纷的调处者,做阳光计生的监督者。“亮服务”就是根据党员特长和意愿分类,公开党员志愿者服务的内容、服务队伍和服务电话,就近发挥党员作用,让党旗在楼栋高高飘扬。
三评。即对网格责任人、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点的考核实行“组织考评、网格互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就是社区党组织根据平时收集掌握的情况,对上述考核对象进行年度综合考核评价。网格互评就是社区各网格责任人、党小组长、楼栋长对本社区各网格相互评价,实现“工作情况互通、工作方法互学、工作漏洞互查、工作成果互享”。群众测评就是社区组织居民及党员代表对上述对象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评。综合评价结果组织考评占30%,网格互评占30%,群众测评占40%,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确定一定数量的先进和优秀名额,分社区张榜公布。综合评价情况由社区如实反馈到上级党组织、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属街道、社区干部的,与绩效考核挂钩。
第三,做强“一商圈”
芦淞红商圈楼宇党委通过实现党群组织全覆盖,增强党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巩固和拓展了党的执政根基,促进企业的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7个“两新”党支部组成的芦淞红商圈楼宇党委,在组织架构方面,建设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分别兼任楼宇党委书记、副书记,五个“两新”支部书记为楼宇党委成员,将党的工作覆盖到商圈的每个角落。
加强规范建设。一是指派专职党建指导员。将街道9名专职党委委员分派到楼宇党委内的“两新”组织作为党建指导员,指导相关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二是加强阵地建设。与“两新”组织协调,由“两新”组织免费提供给楼宇党委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配备办公设备等。三是加强经费保障。楼宇党委成立以来,市区共投入40多万元工作经费,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街道党工委以“时尚、青春、梦想”为主题,通过服务先行、双向共管、融合发展等方式,在中心商圈打造了“一点二线三馆四区”楼宇主题党建文化,“一点”即一个风景点(红色凝聚),“二线” 即主题走廊、梦想跑道,“三馆”即组织生活馆、红色教育馆、青春励志馆,“四区”即党群服务区、创业示范区、文化创意区、文化活动区,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紧密结合,与商户成长紧密结合的目标。
加强精准服务。芦淞红商圈楼宇党委以服务企业、党员、员工为切入点,开展就业、安全、健康关爱、进楼宇等服务活动,为楼宇中的企业提供如招商、投资、政策咨询等有针对性的各项服务。针对青年员工举办红歌摇滚艺术节及“马克思青年说”等讲座,凝聚了人气、扩大了影响。
第四,做优“一键通”
建设街道的老年人多,许多老人不是缺钱、缺条件,而是缺关怀。近年来,建设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党建为龙头、服务为根本,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居民群众叫好的党建服务品牌。从“一键通”到“一点通”,服务居民的方式更加人性化、多样化和高效化。
1.“一键通”,服务弱势群体。针对辖区弱势群体多的实际,街道为老人、计生特殊家庭、残障人士和留守儿童等重点服务对象免费配发一台专用手机,他们如有需要,只要按下一个预设键,就可接通“180”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及时得到党员志愿服务者和社区24小时义务服务。为做好这项服务,街道成立了“180”呼叫中心,联系辖区内35家相关超市、餐馆、医疗服务点、蔬菜摊点、理发店、水电维修店作为志愿服务点,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便捷服务。许多居民称赞“180”是真心实意的“要帮您”。
2.“壹点通”,提高办事效率。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我们拓展了“一键通”的服务范围,将“一键通”的服务从网下拓展到网上,在沿河社区试点,率先推出“服务零距离,办事壹点通”网上办事大厅,居民只要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号,足不出户便可用手机微信申请下载打印居住证明、无工作证明等多项电子证明。这项新的便民服务举措实现了三个转变: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网上自己取”,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三、成效与体会
通过坚持“一统揽”,党建引领聚合力。大工委的建立,既加强了辖区单位的横向联系、整合了辖区单位的资源和力量,又强化了辖区单位服务地方、服务居民的责任感。近7年来,大工委各成员单位共承办实事126件,投入建设资金600多万元。实现了从“事不关己”到“有呼必应”的转变。
通过做实“一网格”,精细管理常态化。网格在密切联系群众、收集社情民意、为民办实事、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网格实行的精细化管理,让居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无处不在,让“小事不出社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成为了现实。如:针对居民反映的小区设施陈旧问题,街道整合力量对42栋老旧房屋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彻底改造3栋房屋下水设施、1处临江护坡,惠及1532户居民;针对居民反映的“灯不亮”问题,街道争取各方支持,筹集资金为何家坳铁路生活区、四通路等处安装路灯60多盏。居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通过做强“一商圈”,相互融合促发展。在中心商圈打造的“一点二线三馆四区”融入了时尚文化,已成为中心广场的一个景点,过往的旅客、商圈内的商家、顾客都会感受到党建文化的熏陶。在芦淞红商圈楼宇党委的引领下,党的建设、群团工作、文明创建、企业发展协调推进,商圈内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商圈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经济热土”逐渐成为“党建高地”。
通过做优“一键通”,细节关怀暖民心。有效推进和完善便民服务“一键通”工作,有效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居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贫病有人问,困难有人帮,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宿感、幸福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已成为街道社区党员、居民的共识。“一键通”党员志愿服务开展以来,涌现了多个不同的服务群体:以20多个老年人组团成立的邻里互帮互助的“银发帮”、以社区书记名字命名的“西西微公益”、以社区老党员黄鹏飞发起的“Uncle黄”公益联盟、钟鼓岭社区非公党组织组建的红色联盟等党建服务载体,成为享誉一方的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尤其是以“银发帮”为代表的党员志愿服务新模式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向全国推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