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四川芦山县:探索小区党建“三进”模式 激发灾后重建城市管理活力

芦山县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01日14:4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芦山县委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基层党建的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以后,县委牢固树立“围绕重建强党建、抓好党建促重建”的理念,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兑现“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的庄重承诺。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及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扩大重建效应,释放重建红利,使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并融入到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芦山县坚持以“一核三治一化”社区基层治理和管理服务体系为统揽,强化组织设置、党员管理、志愿服务重点工作,制发《在县城小区中开展“三进”活动方案》的通知,深入开展党建进小区、组织进楼宇、服务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三进活动”。通过党建示范引领,以小区治理为切入点,在全县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一、背景与起因

(一)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芦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小县,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涌现大大小小的城镇居民小区十余个。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产物,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小区日益成为社会群体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地处山区的城镇小县如何提升城镇治理的水平,如何加强社区建设,城镇居民小区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基层的和谐稳定。

(二)灾后重建的发展需要。“4.20”芦山强烈地震以来,按照重建规划,芦山县共修建了城区4个集中安置点,总面积达47万余平方米,安置群众3800余户。加之原有小区,居住户达到6000余户,占城镇居民的40%。 分配到小区居住的人员有异地安置的农村群众,有拆迁的原址居民,有城镇其他的社区的安置户,人员构成复杂,生活习惯差异大。在现实小区生活中,存在沟通不到位,管理不顺畅,服务不对接,业委会与物业公司无法共融等问题,在各种纷争中更需要具有引导力的党建力量。

(三)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区居民在政治理论学习、精神文化活动、社区公共服务、社会信息传播等方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同时,物业企业提供的单一服务和管理已不能满足灾区群众对灾后重建美好生活向往,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相融的探索上,更需要将党组织力量融入到小区管理中。通过小区基层治理和管理服务体系完善,进一步展现重建成果和实效,提升灾后重建管理水平、助力灾区的长远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延伸设置,创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进小区”。一是延伸组建小区党组织。按照“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发挥作用”原则,我们全面梳理统出小区中党员数量,并建立工作台账。同时,积极优化组织设置,探索优先在重建的安置点小区全覆盖建立党支部或功能型党支部,党支部组织关系隶属于社区党组织。按照“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的工作思路,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抓总,统一管理和指导各小区党支部开展工作,同时通过下派党建指导员,为新成立的小区党支部提供精准化的业务指导。二是创新小区管理体系。在安置点小区内部,通过召开小区党员大会,从退休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配备政治素质好、办事公平、服务意识的小区党组织书记,并由小区楼栋长、网格员、“五老”志愿者担任小区支部委员。同时,创新建立了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协同配合的“1+2”小区管理机制,整合三方力量共同参与小区管理和服务,拓宽小区服务力量,促进党支部核心作用的发挥。三是规范小区党建服务站建设。在4个安置点小区底层选择适当的功能性用房,建立集党员活动室、物业管理室、图书阅览室、纠纷调解室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工作站,面积不少于30㎡,规范设置小区党务、院务公开栏和便民宣传栏,切实将社区党建的触角延伸到楼栋、到户、到人,不断提升社区党建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四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由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民警、居民代表组成的小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开展联席会议,积极探讨解决小区治安环境、房屋漏水、拒交物管费等综合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其中平安苑小区通过联席会解决住户小车充电、搭建车棚等问题88起,逐步完善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在小区管理上形成了信息互通、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管理,提升实效,组织覆盖“进楼宇”。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楼宇是小区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点,是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我们通过延伸小区党建的服务方式,建立“党支部书记负责小区”—“党小组长负责楼栋”—“党员服务家庭”的网格服务责任区,以楼栋为单元,每栋楼建立3名党员组成的楼院党小组,负责本楼栋的管理工作,并选取一名热心公益或德高望重的党员同志作为党小组长,切实实现小区居民楼及家庭全部纳入党组织的有效覆盖。二是开展党建联建。结合“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积极与县级联系部门机关党支部、驻区单位党支部开展结对联建,由小区支部召开党建联席会,主动邀请联建单位参加小区活动,积极征求单位意见建议,将联建事项延伸至小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小区社区共治。针对德沁小区农村群众比较多,县人事劳动局、园区党工委等部门充分发挥联系点作用,积极开展务工就业服务,目前解决21名小区群众的务工就业,得到小区群众的广泛认可。三是小区党员“双报到”。深入推进“双报到”活动,推动住家在小区的党员主动到社区支部,到小区支部报到,利用假日休闲时间参与小区管理,带头参加小区创建工作,积极主动对接小区支部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管理好在职党员,建立党员活动工作台账,对小区党员参加活动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将评分情况作为机关党员的评先评优的依据,服务的情况纳入个人年底考核,全县389名小区党员参与小区管理。

(三)创新载体,因地制宜,志愿服务“进家庭”。一是建立清单台账。小区党组织采取户籍查询、上门登记等方式摸清小区居民户基本信息,根据居民具体情况分类建立困难家庭、居民需求和存在问题等相关台账,开展入住一户登记一户工作,实现对整个小区居民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开设好关心关爱服务窗口,平安小区针对留守儿童,组织芦阳三小的党员教师利用下午无课时间,轮流到小区辅导学生作业。坚持“灵活、适度、实效”的原则,为党员设立政策宣传岗、公益服务岗、环境美化岗、信访调解岗、治安维护岗等岗位,引导党员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公开承诺,并在小区党建公开栏公示,切实发挥党员作用,以党员的示范引领,把群众力量聚集起来,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力量。二是组建服务队伍。根据党员特长和居民需求,积极引导小区离退休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社区党员等组建矛盾调解服务队、邻里互助服务队、文体活动服务队和民意收集服务队等队伍,通过入户宣传、文艺活动、走访慰问等活动,营造起全民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小区年轻党员群众的优势,组建小区工作交流微信群、QQ交流群,通过网络收集群众的社情民意,对群众关注高的私搭乱建、乱停车辆等问题及时关注,通过线上收集,小区党组织线下解决。跟踪发布各级便民信息,方便快捷解决群众需求,真正搭建集教育、宣传、服务于一体的网上宣传阵地,切实让广大居民参与小区建设和管理,共同维护美好家园。三是开展志愿服务。结合传统节日、社会事件、群众需求及上级要求,以“民生工程”为重点,组织楼栋党员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开展政策宣讲、文艺表演、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矛盾纠纷调解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建立党组织的小区共调解纠纷500余次,开展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走访慰问490余人次,文艺演出活动110次,惠及居民6380余人。同时,依托全县“共产党员示范行动”的开展,党员将服务延伸到小区外,实施“清河护河”行动、邻里守望“敲敲门”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丰富了楼栋党建活动,增强了基层党建活力,筑起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的“连心桥”。

三、初步成效

一是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在城区安置点小区建立党组织,延伸了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党的组织覆盖范围,构建起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小区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新建的小区党建制度,让党员在社区中、在邻里间,做到亮明身份、以身示范、服务群众,也提醒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主动兑现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将机关党员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参考,实现干部考察从“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激发党员干部参与社区事务的内生动力。

二是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通过党组织宣传、党员活动的开展,小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将党的宗旨落实到楼栋、党的声音传递到楼栋、党的活动开展到楼栋、党的温暖输送到楼栋,突出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群众感受到党员的身影时时可见,党员先锋的事迹处处可现,密切了党群关系,传播了党员的正能量,激发群众的感恩之心,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凝聚力,传播了正能量,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是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小区党建网格服务将“人、地、物、事”串联起来,使每一个管理网格成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使基层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管理各方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使小区居民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社区建设给居民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发挥灾后城市建设的作用,不断增强了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社会治理进一步优化。党员干部围绕群众关注的民安、民利、民难、民怨等问题,自觉开展服务,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矛盾的苗头,在第一时间安抚群众激动的情绪,在第一时间受理群众合理的诉求,最快速度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消除不和谐因素,真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尤其是灾后重建期间,通过小区党组织及时解决各类信访问题134件,有效的防范了各类群体性事件发生,有效促进了社会治理,确保了社会稳定,为灾区的绿色发展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健全党组织网络。抓好城市基层党建,首先要搭建坚强的党组织网络。芦山县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通过小区党建“三进”模式的实施,编织起全面覆盖每一名党员居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力量、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党组织网络,强力助推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是必须整合党建合力。面对重建后期的现实需要,面对当前城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如果单靠街道、社区党组织“孤军作战”,作用非常有限。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基层落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整合功能,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握指成拳、五指合力。

三是必须精准衔接供需。城市党建工作的好坏,广大居民群众满意度是根本衡量标准。要以居民群众为主体,认真听取居民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针对百姓所急所需,既有物质文化上的需求,又有精神文化上的追求,根据小区居民的特定,及时提供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使居民充分体会到“组织就在身边、党员就是邻居”,从点滴小事中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最终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精细化、精准化,群众满意最大化。

四是必须拓展党建领域。城市党建,既要解决“有没有”问题,更要解决“强不强”问题。要不断拓展党建阵地,延伸党建服务领域,丰富服务方式和服务载体。在打造平台上下功夫,建设开放式、集约性、共享性的创新服务平台,在以点带面上下功夫,注重培树典型,培育一批能够示范带动党员自愿服务、群众自主治理的小区先进典型,在守正出新上下功夫,在总结实践经验,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丰富党建治理模式。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