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江苏省句容市崇明街道:推行社区和谐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

句容市崇明街道党工委

2018年11月01日14: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几年来,句容市崇明街道党工委在城市社区普遍推行以“居民群众说事、社区干部理事、联席会议议事、驻区单位办事、群众代表评事”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和谐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努力构建社区和驻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社区、单位党建实现互联互动、共建共享,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倾力打造平安和谐的幸福家园。

一、背景与动因

崇明街道地处主城核心区,现有社区13个,管辖人口12.07万人,专职工作者91人,平均每个专职工作者服务群众1300多人。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加强社区管理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成为社区的重要工作,社区管理服务“人少事多”的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早在2012年年初,市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就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社区内现有驻区单位106家,个别社区驻区单位多达11家,而真正建立共驻共建关系的却较少。为有效发挥驻区单位的职能优势,推动驻区单位社会性、公益性资源向社区开放,在市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和指导下,街道选择了2个社区试行社区党建工作议事会和轮值主席制度,通过“社区干部问事、联席会议议事、驻区单位办事”的方式,不仅畅通了社区、驻区单位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而且有效整合了单位资源优势,先后为居民办理实事好事12件,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到当年底,“五事”民情工作法逐渐推广至句容城区13个社区。因此,从实践的层面看,推行社区和谐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是完善共驻共建机制,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有效手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议精神,街道党工委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效路径,不断创新完善社区和谐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健全共驻共建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城市基层延伸,厚植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全面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推基层治理、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为重点,在开放中推进社区党建、单位党建互联互动、有机融合,提升城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动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

二、做法及成效

和谐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是一套内涵丰富、流程清晰的管理服务体系,宗旨是“以民为本”,抓手是“和谐共建”。从多年的实践效果来看,社区和驻区单位沟通协调更加顺畅,居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组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拓宽民意渠道,方便居民说事。依托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各社区专门设立居民群众说事场所,根据实际每周确定一天为“居民说事日”,集中听取居民说事。深入开展“百名社工、网格员进万家”大走访活动,成立14支志愿者服务队,采取“一卡一档一簿”的形式(发放一张社区干群联系卡、建立一份社区民生档案、记录一份社情民意登记簿),定期到居民群众家中走访,主动问需于民。中凌、红旗、茅山等社区为方便居民说事,相继开展百家讲坛,邀请专家、教授、驻区单位代表、关心社区工作的居民代表等针对社区工作、百姓生活开展一系列的讲座,同时通过在楼群院落悬挂说事信箱、开通说事热线、在网上建立说事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不断拓宽居民说事渠道。今年以来,各社区共举办“居民说事日”活动400余次,走访居民23000多户,全部发放了民情联系卡和建立了社区民生档案,收集居民各类意见意愿3214条,集中整理归纳为218条,目前已解决135件,正会同共建单位着手解决的13件。

定期梳理汇总,社区干部理事。每月末,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将收集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矛盾纠纷、文化娱乐生活、便民利民服务等四大类,每大类再按照轻重缓急,分为即办类、说明类、商议类三个小类进行分理会办。所谓即办类是指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能够自行处理的,都要及时给予解决;所谓说明类是指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向居民解释清楚,以免造成误解,引起矛盾;所谓商议类是指拟提交社区党建议事会讨论的事项。社区“两委”班子每季度末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群众关注程度,初步确定4-6件为民服务事项。

搭建互动平台,联席会议议事。每个社区都与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党建议事会,会前由社区与议事会成员单位联系,就为民服务事项提前一周征求相关单位党组织及主要领导的意见。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并按照社区党建议事会章程有关规定,确定轮值主席、副主席,轮值主席根据社区提交的为民服务事项,听取各成员单位代表的意见建议,经讨论协商后,采取票决方式,确定为民服务事项,明确承办单位,并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内公示。街道13个社区与106家驻区单位确定的为民服务事项每年都达120多件。

整合多方资源,驻区单位办事。社区党建议事会成员单位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按照承诺实事联办、党建阵地联建、弱势群体联助的要求,及时落实承办事项,做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办理要求和办结时限“五个明确”。先后涌现出中凌社区邻里守望服务队、“爱心超市”让爱心传递、梅花社区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村社区红袖标义务巡逻队、葛仙社区 “七色花”服务队、河滨社区“彩虹桥”工程等服务品牌,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好评。去年,各驻区单位共筹措资金近130万元,帮助社区修补小区路面40余处,维修疏通下水道50余处,铺设自来水管道近2000米,举办大型文艺惠民演出活动20场次,慰问帮扶困难群众170余户。

突出服务成效,居民代表评事。为避免为民服务事项出现决而不行、行而不实的问题,由市委组织部专门下发意见,要求对已经办结的事项,由相关责任单位主动联系社区,听取居民的意见,对居民不满意率超过1/3的事项,责成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每个轮值周期结束后,通过社区党建议事会轮值主席向居民代表做专题报告、发放为民服务事项办理情况评价表等形式,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对驻区单位履诺践诺情况进行集中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年底党建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已完成的为民服务事项居民满意率全部达95%以上,其中马扎里社区为民服务活动用房建设、东门社区打造“800平米市民学校”等事项居民满意率达100%。

三、思考和启示

推行社区和谐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组织共建实现全覆盖,活动共建常态开展,资源共享基本成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更加完善,在增强党员宗旨意识,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更大程度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社区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在理事环节分类不准、办理不及时;有的驻区单位参与共建工作积极性不高、方式较单一,等等。针对上述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一要强化基础保障,提升推行“五事”民情工作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分析在居民说事、社区干部理事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主要在于居民参与的广泛度和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要强化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立足网格化治理模式,建立“街道—社区—院落小区—楼栋”四级党建网格,并绘制社区党建网络化管理分布图,确保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不留空白,实现组织体系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责任主体、小区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为问事单元、党员中心户为服务骨干的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民情收集网络。要强化队伍建设,积极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鼓励社区干部参加全国社工职业资格考试,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二要坚持以民为本,增强推行“五事”民情工作法的实效性和互动性。实施“五事”民情工作法旨在整合社区和单位部门资源,共同解决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注重发挥驻区单位的职能优势,经常性地为社区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也可以从加强居民的教育,通过举办节庆日联欢、社区邻里节等活动,逐步提高居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社区居民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要推进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实现社区服务向门栋、向家庭延伸。要努力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建氛围,挖掘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典型单位,激发驻区单位、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热情。

三要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推行“五事”民情工作法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根据社区党建议事会“轮值主席”制度和章程的规定,会前要规范执行民情调研、民情分析等制度,做到居民群众说事、社区干部理事有章可循。会中要落实为民服务事项票决制和“公开承诺”制,避免出现服务事项议而不决的问题。会后要强化督办,坚持轮值主席述职和居民代表评事制度,确保驻区单位承诺事项落到实处。要落实驻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职责,按照“联述、联评、联考”的要求,在政风行风评议、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将各单位参与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从而推动驻区单位主动支持、配合社区各项工作。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