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红绿相融”——以区域党建联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委员会

2018年11月01日13: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闵行区区域化党建助力环保工作会议精神,闵行区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吴泾作为国家级特色小镇之一,以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全民参与为原则,推行区域党建联建绿色共治“五大行动”,让基层党组织、区域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争当绿色先锋,把基层党建的组织活力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构筑生态文明建设坚强堡垒,助力特色小镇建设。

一、背景与起因

(一)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现实需求

吴泾,素有崇德尚义之风,黄浦江在此东流北折,转了第一个弯,人称“浦江第一湾”。上个世纪60年代,吴泾是上海市的化工重镇,被誉为“五朵金花”(吴泾化工厂、上海焦化厂、吴泾热电厂、上海电化厂、上海碳素厂),在这样光鲜亮丽称呼的背后,是吴泾老百姓对周遭空气、水质、土壤等深深的忧虑。尽管排放情况在测评后均显示达标,但是那时仍然有一种说法,“走在龙吴路上,闻着气味,就知道是吴泾。”2018年,吴泾获评国家级特色小镇,无疑对于环境保护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促使吴泾区域群众对生态需求日益迫切,破解生态文明滞后等问题,亟需一个坚强的核心发挥引领作用,用好党组织有形之手,修复和提升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引导居民可持续消费,实现良好生态、绿色生产和简单生活的有机统一。

(二)适应新常态打好环保攻坚战的现实要求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其实是很多地方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当下,市委、区委正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作为经济转型升级重点调整区域,吴泾在新常态下打好环保攻坚战势在必行,要坚持围绕区委“515领航工程”,突出“组织力”建设,正确对待矛盾困难,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资源,通过区域化党建“绿色共治”,助力吴泾特色小镇“新作为”。

(三)加强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城市基层党建20条”提出:要加强多层次、扁平化、融合式的区域化党建平台建设,促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实现党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吴泾立足区域化党建这个优势,紧扣当前环保工作发展新要求,把党建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把党建统领效应体现到环保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动区域倡议,强化环保意识,树牢环保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真正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做法与经过

2018年,吴泾正式被选为国家级“科技时尚特色小镇”。为了更好地推进吴泾镇全面转型,也为了守护吴泾的“绿水青山”,吴泾镇按照全国、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闵行区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盘活和利用区域化党建既有资源的基础上,以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全民参与为原则,推行区域党建联建绿色共治“五大行动”,包括推进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碧水行动”;统筹能源、建设、生活等领域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蓝天行动”;扩大垃圾分类覆盖区域的“净土行动”;引领群众自觉参与到低碳生活的“低碳行动”;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推进区域生态廊道和公益林建设的“绿色行动”。

(一)碧水行动:从“红色河长”到区域共治

围绕市、区长效管理的工作要求,构建以“河长制”为基础,配合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养护、多元化监督为一体的河道管理养护新模式。“河长制”由镇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一级河长,镇三套班子其他领导担任联系村、居域内一级常务副河长,涉河村、居主任担任二级河长,“河长”负责牵头开展所负责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巩固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补齐水环境治理体系短板,协调处理河道水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分党建六大片区、六条河道,集结社区、校区、厂区、园区“四区”志愿者共同参与开展“集中打捞+常态化巡查”,进一步区域党员发挥率先垂范作用。

(二)蓝天行动:从“红色物业”到区域联盟

以产业为重点,统筹能源、建设、生活等领域治理,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为契机,推行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和第三方治理,推进餐饮行业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居民区推广使用净化型家用抽油烟机,逐步减少家庭油烟气排放。2018年,吴泾镇的红色物业工作“见行动、有感受、建模式、创特色”,建立居民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盟,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强化居民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引导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把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不断减少居民区油烟排放的知晓率、普及率以及参与率。

(三)净土行动:从“绿色账户”到区域协同

为完善“全程分类体系”前端分流,引导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全镇开展以“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绿色账户”项目,建立绿色账户积分兑换制度,以专项回收活动及绿色积分累积为主要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层党组织专门安排志愿者轮流值班,在指定区域放置了干湿垃圾分类桶,对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予以指导,并为居民的绿色帐户打卡积分。

(四)低碳行动:从“三不行动”到区域联动

把低碳行动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一次生动实践,区域党员带头,引领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低碳生活。机关、园区、企业组织开展一天“三不行动”,不坐电梯、不开车、不喝瓶装水,从身边低碳生活开始做起。除了机关依旧秉持着每周一日的“无电梯日”外,党建联建区域单位中广核等企业党组织也纷纷参与倡导低碳生活,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园区建设,引导园区员工低碳出行、绿色出行,减少外出就餐和外卖。

(五)绿色行动:从“生态廊道”到区域格局

不断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推进区域生态廊道和公益林建设,联动区域单位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配合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工厂建设,开展公益植树和公益义卖,引导开发绿色(生态)产品。目前,吴泾镇已完成29.9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建成10条景观河道。滨江森林公园、吴泾公园和分布于全镇的街心公园、社区绿化、公益林已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首选场所。

三、成效与反响

(一)聚焦绿色布局,围绕党建核心探索“吴泾特质”

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是打造兼顾特色与绿色新城镇的根基,吴泾之“特”不仅特在产业发展上选择了科技和时尚两大可持续新兴产业,还“特”在把生态环保原则作为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理念贯穿在党建统全域发展中,以“红色聚力”驱动“绿色发展”。目前吴泾工业区综合整治绿化一期、二期范围内的动迁和绿化工程建设已加快推进。紫竹滨江公园,是一个包含湿地和森林的滨江公园,在黄浦江畔还建起了亲水平台、长堤和栏杆,在这里可以观赏黄浦江美景。位于吴泾镇共和村的放鹤路1号地块上,原先是“五违”用地,今年春天种上了上百棵香樟树、墨西哥落羽杉、栾树等树木,环境综合整治后,绿地代替了拆违之后留下的残垣断壁。

(二)聚焦环保发展,注重传承积淀演绎“吴泾底蕴”

20年前,退休老人王显明开启了“保护母亲河”行动。作为“保护母亲河”的精神起源,他每天带着自制捞杆,到吴泾公园打捞黄浦江的垃圾。党建引领下,吴泾区域党组织组建了“王显明保护母亲河俱乐部”,社区、中小学校、交通大学、华东师大、紫竹国家高新区、氯碱化工的党员志愿者等新生力量加入,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前往吴泾公园黄浦江沿线开展垃圾打捞行动,公参与打捞活动达19万人次,人均服务时间12.3小时,打捞各类垃圾3500多吨,并获得上海市“绿色水滴”奖等环保荣誉。依托党的持续“组织力”,动员区域单位、广大党员、群团骨干积极参与“绿色共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以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让绿色环保成为风尚,让节能低碳成为时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传承区域环保工作。

(三)聚焦特色小镇,坚持生态优先展现“吴泾品格”

顺应地理、水系,协调发展、自然,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既云集符合科技时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市场主体,也绝不落下自然环境美化的环保建设。环境就是民生,绿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未来。从历史上的江边集镇,到昨天的化工重镇,再“蝶变”为如今的特色小镇,从2016年提出蝶变浦江湾、加快转型发展,到2017年成功申报特色小镇、科技和时尚成为两大主要产业,再到今年特色小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一年一个重点任务、一项一个核心目标、一步一个坚实脚印,将区域化党建与特色小镇建设同安排,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特色小镇同部署,使党建红与环保绿同频共振,打造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四位一体,保护好吴泾的“青山绿水”。

四、经验与启示

(一)聚焦着力点,从“单线施策”向“聚力共推”转变

区域党建联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一个“聚”字。运用区域化视角,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聚焦科技时尚特色小镇“一张图”,展开区域融合发展“一盘棋”,做好绿色共治“店小二”,把区域化党建做成内生动力。吴泾有面向长三角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微软、英特尔、中广核等14家世界500强企业和900余家科技企业、研发机构,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知名高校,衣恋、森马、拉夏贝尔等龙头服装服饰的研发设计总部相继在吴泾落户。区域化党建立就是要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朋友圈”,打开胸怀、打开思想、打开工作、打开生活,让党建更聚力。

(二)强化融合点:由“封闭运行”向“携手共建”转变

有人员队伍、有职权管理、有经费保障,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运转起来就更加顺畅了。不同的“条”“块”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不同性质的党组织启动了合作与交流,区域化党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社区党员、园区党员、校区党员、厂区党员认领社区服务岗位,广泛开展以“双报到”“双报告”为形式的微环保活动,形成了工作在单位、居住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共建机制,不断消除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盲区,增强了“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的家园意识。

(三)找准矛盾点:由“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严格意义上讲,“绿色共治”就是我们当下环保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找准基层环保工作的难点热点和党员发挥作用的着力点,用区域化党建这张“网”将各类基层党组织的资源、人才、信息等优势连起来,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并在服务中突显党组织的地位。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唯有通过各方努力、协同共治,才能保证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