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创新“1455”城市基层党建机制 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创新

中共乌拉特前旗委员会组织部

2018年11月01日10: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党领导下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乌拉特前旗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构建起“以‘1+N’联合党委为核心,以‘四个党建联盟’为纽带,以‘五微并举’为途径、以‘五小事务’为牵引”为一体的“1455”工作体系,形成“统筹联动、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化大党建工作格局,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建设背景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治理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个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稳定。

乌拉特前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辖15个社区,有城镇人口12万人,建立4个社区党总支、11个社区支部,有各领域党员6800人,占全旗党员总数的41%,其中社区直管党员719人。有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党组织295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105个,小区、楼院党支部28个,各类党建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涌入城镇的居民日益增多,使得城市的社会结构、组织形态、交往方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的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单一的社区服务主体和传统的党建模式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辖区众多的机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党建资源由于条块分割,难以找到服务群众的平台。辖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缺乏载体,形不成合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此,乌拉特前旗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树立统筹整合、协同发展的理念,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推行了以乌拉山镇党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的“1455”工作机制,建成城镇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将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由单打独斗转变为集团作战,充分激发更多的主体发挥作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将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服务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以“1+N”联合党委为核心,压实党建责任。大力推行“1+N”区域化党建模式,1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联合党委,压实了各方党建责任。“四方联动”抓协调。印发了《关于调整旗领导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城镇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30名处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社区党组织,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旗领导、团长单位、社区、共建单位四方联动、齐抓共管局面。“六联共建”抓推进。联合党委成立以来,按照“六联共建”(辖区资源联合共享、基层党建联合共抓,辖区事务联合共管、先进文化联合共育、美好家园联合共建、辖区问题联合共处)方式开展活动,有效推动了各单位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上半年共计开展“固定党日”活动68次,进行党员民主评议16次。“两项制度”抓落实。联合党委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度召开会议,议定活动事项。督考联动机制促进联合党委规范化运行,推进工作落实。上半年召开联席会议40次,承诺帮扶资金12.3万元,开展轮值活动52次。

(二)以“四个联盟”为载体,深化区域党建。整合辖区各种党建资源,统筹协调,建成了“四个党建联盟”,构建了条块协同、整体推进的大党建格局。一是建成了社区与共建单位党建联盟。15个社区与202个共建单位分别建立了党建联盟关系,共享阵地、信息、文化等各种资源。上半年举办各类联盟共建活动58场次,收到帮扶资金3万元,慰问救助困难群众763户,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群众5000余人。二是建成了社区与辖区党组织党建联盟。105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28个楼宇商圈党组织全部与社区建立党建联盟,形成社区、企业共驻共建模式。例如,东兴一社区每月15日与辖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共商社区建设事项。乌化公司党委累计为社区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实施了居民区亮化、美化、硬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基础条件。餐饮企业欢乐牧场为社区残疾人发放免费就餐卡,关爱弱势群体。三是建成了社区与社区间的党建联盟。根据社区定位、服务群体的不同,按照以强带弱的模式,每3个社区组成一个联盟体,在党建创新、服务居民、开展交流活动、建立大讲堂等方面实现互促互赢。四是建成了社区与村级党组织党建联盟。围绕全旗重点工作,将15个社区党支部与乌拉山镇7个村支部结成共建联盟,开展“六共”(资源共享,党务共建、活动共搞、问题共决、经验共学、服务共做)活动,社区干部深入村社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整理内业资料,农村党组织为社区提供民主议事、居民自治经验,使区域化党建范围由社区拓展到城郊农村,实现了城乡之间党建资源有机配置、优势互补。

(三)以“五微并举”为途径,创新治理方式。着眼于满足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聚焦创新体制,从小处入手,从细节抓起,通过各种微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微”措施,加快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是建立“微组织”,拓展服务主体。15个社区共划分了142个党建网格,成立爱心医务室、阳光托管班、民间“小法庭”“红领巾驿站”等微型组织36个,培育志愿服务队伍68支,成立小区支部和特色支部25个,成立业主委员会15个,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强化服务力量。二是点亮“微心愿”,满足群众意愿。在各社区全面推行了点亮“微心愿”活动,广泛征求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共建单位、在职党员、辖区企业和爱心人士等主动认领,共计征集“微心愿”456个,帮助群众圆梦 328个。三是用活“微载体”,提高服务效率。依托手机、网络等新型媒体,在居民住宅小区和街坊共计建立居民“微信群”、QQ群120个,搭建了群众沟通交流平台;各社区全部开通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地传播各类信息和惠民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效率。四是建立“微课堂”,提升居民素质。各社区全部建成了“学习讲堂”,定期开展“讲政策理论、讲文化道德、讲健康知识、讲家庭教育、讲科普知识”“五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培训,借助手机、网络、微信等信息平台,开办政策需求、心理咨询、健康养生、党的建设等贴近居民生活的宣传教育栏目,形成居民“点单”、社区“配菜”的良好氛围。五是实行“微管理”,推进民主自治。建立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方共议”机制,通过居民代表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组织群众议事90余次,着力构建“有事大家议,有话大家聊,有难大家帮” 的工作机制,制订了《居民文明公约》《小区文明三字经》等一系列共同约定,推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四)以“五小事务”为牵引,推进暖心服务。乌拉特前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居民造福居民作为社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五小事务”,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观。一是化解小矛盾安民。依靠各小区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队、居民议事会等平台,深入居区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保障社区和谐稳定。一年来共化解供热、排污、邻里纠纷等各类信访矛盾560件。二是解决小困难为民。依托社区爱心超市、百宝箱、圆梦墙等服务平台,广泛发动机关在职党员干部、社区服务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日常生产生活小事入手,如积极帮助贫困儿童解决上学经费、为残疾人送物上门,为居民排忧解难。一年来各社区共计为各类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382件。三是做好小事情便民。推行代办、预约、互助、分类等一系列特色服务项目,发放居民“相知相助联系卡”2200份,发放老年人“家政服务卡”28户,解决户口、就医、家政服务等小困难508件,代交话费、社保费、收快递等事项1200件。林海社区运用现代媒体手机、网络等载体,开展“互联网+”服务,在社区开设了微官网便民服务APP,联系300多家电商进入社区官网,让社区居民实现了网上点餐、配送、购物、读书等各类服务。四是开展小活动乐民。坚持社区搭台、居民唱戏,依托社区活动阵地,按照“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安排,举办“德润乌拉特”“学习十九大”等主题活动88次,开展趣味运动会、家庭才艺表演、书画展、科普周、摄影展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凝聚党心民心。五是争取小项目惠民。发挥旗领导联系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辖区企业区域共建的优势,积极争取了背街小巷改造、垃圾池和公用卫生间建设、广场硬化、污水井建设等各类便民利民小项目,加大社区基础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宜居环境。共计争取到维修道路、安装路灯、安装健身器材等各类小项目126项,涉及资金104.5万元,极大地便利了群众,提升了群众满意指数。

三、取得的成效

(一)构建了社区共治共享新格局。以联合党委为核心,通过四个党建联盟,将共建单位、辖区组织、居民群众等各种社会力量联合起来,统筹协调社区治理各项事务,提升社区治理的组织化程度。对社区需要共商共议的“大事”、关系群众利益的“实事”和单一主体无力解决的“难事”进行协商共治,增强了各级单位、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局面。

(二)更好地强化了对群众的服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让群众增强对党的认同。 “1455”工作机制中的落脚点是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通过“五微并举”措施,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情”“小困难”“小麻烦”等“五小事务”都得到了及时解决,让居民更直接地体会到了便民、惠民实效,提升了群众满意指数。

(三)有效地搭建了服务群众载体。推进区域化党建办法就是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让党组织和党员伸出的“服务之手”和群众伸出的“需求之手”互相看得见、拉的上、握的住。通过“四个联盟、五微并举”等措施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服务群众、发挥作用搭建了有效的桥梁和载体,实现了由党建到服务的无缝对接。

(四)加快了社区设施建设进程。各共建单位及党员进社区开展服务,增加了社区服务力量。各单位采取“分块认领、分头打造”的形式,帮助社区进行基础建设和特色化服务,保障了办公活动场所建设顺利达标;拓展了社区经费投入渠道,保障了有钱办事,使得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社区服务供给能力。

四、启示

启示一: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我旗聚焦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主责主业,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把社区党组织建成坚强堡垒。成立的”1+N’区域化联合党委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党组织力量,将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落到实处。我旗建立党建联席机制,推动了社区和各种单位、组织和社会力量有效融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启示二: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理念。城市基层党建涉及主体多、涵盖范围广,社区、驻区单位、各个行业等党组织,虽然同处同一区域,但各自为政,各抓各的,这就需要树立区域化发展理念,从整体层面来谋篇布局、统筹推进。我旗建立的“四个党建联盟”,有效地将各种党建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了“大党建”模式,形成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真正将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作用落到实处。

启示三: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健全制度体系,使基层党建制度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我旗建立的1455工作机制中配套建设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各联盟单位的权利义务、职责任务,让党建工作有抓手,好操作,能持久。

(责编:宋晨、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