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烟台市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01日10: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烟台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15个支点城市之一,被山东省确定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三核”之一。近年来,市委聚焦提高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这一目标,坚持以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为牵引,积极构建市区街社上下联动、各个领域互融共进、区域资源聚集联享的城市基层党建“资联网”,通过党建资源的有序流动、有机循环、有效利用,持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一、背景动因
当前,城市发展站到了新的更高起点,而城市基层党建仍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一是上下资源不贯通,“单纯靠基层抓基层”倾向明显。驻城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大多呈现“两高两少”特点:完成业务工作水平高、自身党建规范程度高,党组织与基层联手开展活动少、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少,许多党员“八小时之内当标兵,八小时之外无作为”,导致社区事务日益繁杂而上层优质资源相对闲置。尽管组织开展了“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但由于未上升到制度和机制层面,缺乏经常性载体和刚性化约束,仍未能从根本上打通“上层”力量和资源常态化下沉社区服务群众的“通道”。二是核心任务不聚焦,“冲淡主业疲于应付”问题突出。以往街道都需承担经济发展职能,经济指标考核占了大头,党工委的工作重心仍然没有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每个社区8名左右工作者,服务居民上万名,承担政府公共服务近百项,且自管党员年老体弱和下岗失业的较多,许多不具备参与管理服务的能力,社区党组织疲于应付各类事务,没有足够精力用于应负职责。三是区域共享共建不充分,“优质资源集中难集成”现象普遍。许多辖区单位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相互沟通不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大量资源难以协调、相对闲置,对街道社区支撑补充不够,虽“集中”了大量资源,却远没发挥“集成”作用。对此,市委主动顺应城市基层党建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的新趋势,聚焦整体效应,突出上下联动,抓强街道社区,致力资源落地,着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资联网”。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一盘棋”,构筑全域统筹四级联动党建格局。一是一体谋划部署。坚持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战略之举,研究确立并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共驻共建”“城镇地区融合带建”“经济园区集聚联建”三种模式,指导各县市区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年度实施方案,各街道(园区)制定落实年度推进计划,逐项推进落实;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城市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实施了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三步走”提升计划,制定了《城市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基本标准》,对组织体系、工作运行、监督管理、组织生活、基础保障等5大方面22项工作内容,提出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工作标准,2016年和2017年规范提升了159个社区,2018年将规范提升156个社区,实现所有315个社区全面提档升级。龙口市抓住“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利契机,坚持全域一体谋划,街道社区、“两新”组织、农村三大领域统筹推进,着力构建“全域联动、三域一体、区域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与新型城镇化融合推进的工作格局,2017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二是配套联动推进。坚持党建统领一切,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联动起来,把驻区单位、新兴领域的资源力量统筹起来,同心同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23个成员单位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整合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以书记突破项目为抓手卡实各级责任,党建领导小组积极履责,“两新”工委、机关工委等各负其责,开展“基层党建百佳示范单位”创建,形成大抓城市基层党建生动格局。在中心城区建成3000平方米、全省首家五位一体党员组织生活馆,创新研发艺术党课、圆桌党课等新形式,为基层党组织定制组织生活套餐,带动各领域党建互融共生。三是强化信息互通。注重运用“互联网+党建”思维和智能化手段,打通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层级隔阂和领域壁垒。在用好省“灯塔—党建在线”“烟台网络党校”和烟台党建网等资源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推动工作的路径和载体,不断提高工作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为城市基层党建注入新内涵新动力。福山区创新建设覆盖区、7个镇街、254个社区(村)三级互联互通的基层党建远程可视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对基层单位和党员群众的远程教育培训、远程指导监督、远程办事服务等功能,使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焕发出新活力,助推福山区全省群众满意度测评名列前茅。
(二)聚焦“强轴心”,塑造街道“龙头”和社区“堡垒”。着力建强街道党工委“龙头”、社区党组织“堡垒”,使其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成为联结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和联系引领群众的桥梁纽带,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对街道,进一步明责赋权。着眼增强街道统筹协调能力,出台推进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加快转变城区街道职能定位,明确城区街道突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要履行好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区域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领导基层自治、维护安全稳定、动员社会参与等7方面职责,取消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及相应的考核指标,提高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等考核指标权重,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党的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上。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的力量和职能,统筹机构编制资源,综合设置街道党政工作机构和事业单位,实行扁平化管理,统一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挂便民服务中心牌子),目前65个街道全部建立党建工作办公室并配备专职人员257名。赋予街道对市县部门派驻当地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制定建设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参与权、对综合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和考核督办的综合管理权、对辖区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对派驻机构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参与权等5方面权力,较好解决了街道党工委管理权限“掣肘”问题。严禁部门以签订“责任状”、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等形式,擅自将工作任务责任转嫁街道。逐步建立与街道履行职能相适应的财政保障体制,街道取消招商引资职能及相应考核指标后,其人员经费和运转经费等必要支出纳入县级预算管理,予以全额保障。对社区,进一步减负强身。制定落实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引导社区党组织履行教育监督管理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主要职责,突出抓好强化政治引领、领导社区治理、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等5项具体工作。制定公共服务事项进社区准入、社区开具证明材料清单、做好居委会减负增效工作等配套制度要求,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社区居委会24项职责清单、27项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大力加强社区“两委”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去年以来,选派12名社区书记到杭州挂职锻炼1个月,从优秀社区书记中考录7名公务员,指导县市区公开招聘190余名社区工作者,平均每个社区的工作者达到8.2人。
(三)加大“硬投入”,健全“四个统筹”保障支撑体系。一是统筹工作力量。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制度化,深化在职党员接受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和登记活动党支部双重管理、履行岗位工作和群众工作双重职责为主要内容的“双管双责”机制,健全完善“3个三”制度,组织报到党员至少做到每季度开展一次走访宣讲、每半年参加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每年认领一项为民服务项目等3项要求,并通过动态调整力量分布、纳入党员量化积分管理、纳入干部管理综合研判等3项措施,以及强化有人办事水平、经费保障力度、服务场所支持等3项保障,推动5.1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认领办结服务项目3.8万个。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社区全覆盖,本着让“大机关”帮“小社区”、变临时性为常态化、由单向“索取”到双向共赢的原则,开展以联班子促提升、联项目促发展、联企业促服务、联群众促和谐、联信访促稳定、联党建促活力为主要内容的“六联六促”联系服务社区工作,推动305个市直、918个县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社区党组织全覆盖。芝罘区结合“六联六促”将102个区直部门单位分配到116个社区定点联系,分别确定1名班子成员担任社区“一线书记”,并从机关择优选拔52名青年党员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深入开展以“学先模人物、学先进经验,进重点项目、进党建工作”为主题的“两学两进”行动,让优秀党员干部沉到城市一线干、跟着党建项目转,为城市基层党建注入新生力量。二是统筹工作经费。加大财政刚性投入,保证社区工作经费全部按照每千户不低于2万元、每年不低于6万元标准落实,所有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经费按20万元标准落实,有的区还按30万元标准落实,平均达到21.26万元。注重集体经济自筹,协调村改居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成立的改制公司,为社区提供公共福利设施投入以及社区治安、环境卫生、办学补贴等公益性经费保障。同时,把各级各部门投入到城市基层的经费、项目、资源,特别是上级提供给社区的资金,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进行统筹整合和落实,让群众明白惠从何来,使承接落实资金资源的过程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凝聚人心、树立威信的过程。三是统筹场所阵地。采取“四个一批”措施(规划建设留一批、置换整合调一批、辖区单位借一批、筹集资金建一批),实现社区场所面积全达标,65个街道和17个省级以上经济园区全部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并实行外观标识、功能布局、服务流程“三统一”。去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协调民政、卫计、体育、规划、国土、住建、财政等7部门组成专门班子和工作小组,一体化推进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标准化卫生服务中心、群众健身活动设施等4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统一设计规范外观标识,统一归社区党组织统筹使用,既增强了统筹服务能力,又打牢了党的印记。四是统筹共驻共建资源。抓实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从较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选聘204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65个街道的党工委兼职委员,并健全定期例会、研究议事等运行机制;吸收976名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和社区党员民警等,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合力研究解决社区共建事项。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互学互评”机制。组织双方开展多层面互学,坚持党组织班子成员定期互访交流、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和党员联谊联学;实施开放式互评,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按干部管理权限反馈至县市区和驻辖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作为评先树优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去年以来,驻社区单位为社区解决难题700多个,“小社区”调动“大机关”成为常态。莱山区黄海路街道立足全域城市化特点和社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实际,充分发挥驻地高校密集,党员队伍综合素质高、专业特长明显、年轻有活力等资源优势,与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等3所高校30余个院系开展共驻共建,组建特色党支部20余个,开展慈善、义诊、法律咨询等活动220余次,有效解决了街道社区自身服务资源不足的难题。
(四)强化“微治理”,创新做实“三化”管理服务机制。坚持宏观把握向微观操作转变、粗放管理向精细运行转变,组织引导各层面各领域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延伸到千家万户,实现工作上无缝化衔接、诉求上立体化响应、服务上精细化提升。一是网格化管理。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见》,指导各级探索深化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效机制。依托街区、居民小区、商务楼宇等,按300户左右合理划分网格并配备网格员,同步建立2100多个网格党支部、4400多个楼栋或院落党小组,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党建工作体系。将社区自管党员和报到党员进行合理搭配、优势互补,编组分布到各个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中,努力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力求做到社区管理网格化、网格管理精细化。烟台开发区在全区范围设立“城市型”“安置型”“农村型”三大类网格,共划分网格516个,配备655名专兼职网格员及1960名网格协管员,把社区所辖范围内的企业、商户、社会组织、“九小”场所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把党建、综治、民政、环保、安监、公安等部门职能和资源整合进网格,逐步形成“一家搭台、大家唱戏”的工作格局。二是项目化服务。在掌握准群众诉求的基础上,将个性化、易解决的“小事”设置为常规项目,由党员干部自主认领,或由社区定向交办解决;将党员个体和社区解决不了的“大事”设置为重点项目,实行“社区—街道—县市区—市”四级联办;将群众反映集中的医疗、教育、法律等“面上的事”设置为共性项目,组织各系统专长党员组建服务团或工作室,定期开展组团式、专业化服务。芝罘区幸福街道以“每月二十八、关爱无距离”为主题搭建“幸福28”服务平台,每月28日组织教育、卫生、司法等方面党员人才到社区认领服务项目、开展惠民活动,并且提前在《烟台晚报》刊登预告,近两年共开展活动1900多场次,直接受益群众5.6万人次,“28号,到社区去”成了居民的口头禅和习惯。三是多元化共治。着力健全城市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牵头、社会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拓展“一核引领,多方共治”有效途径。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协商什么、由谁协商、如何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作出规定,以民主协商汇聚民智民心。坚持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建立“四社联动”统筹推进机制。牟平区新城街社区党委联合辖区8个物业公司成立社企联合党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完善“居委会协调管理、物业公司服务管理、业委会自治管理”三方联调机制,搭建社区、物业和业主的对话平台,今年以来协调解决业主与物业矛盾纠纷60余起。针对社区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数量众多、管理服务缺少实在抓手的实际,积极发挥街道综合党委和社区党组织凝聚作用和党员“磁石效应”,把这些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兜”起来、管起来,变“管理负担”为“服务帮手”。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采取活动冠名、资金赞助等方式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党组织开展服务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在社区的资源与需求之间搭建起新的服务平台。芝罘区大海阳社区党委建立全省首家社区党建基金,社区大党委单位、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23家单位共捐赠44余万元。积极开展党建引领公益创投活动,福山区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及开展公益服务项目创投,连续三年举办“党建引领·创益福山”公益创投大赛,今年评出46个优秀创投项目全部落地社区、惠及居民。
三、经验启示
烟台市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有机整体来谋划推进,形成上下联动、开放融合、共建共享的工作体系,有效增强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和服务功能,促进了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烟台市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位居全省前列,荣膺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七届荣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八届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取得显著成效。实践中有以下启示:
1.坚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成统筹联结区域各类组织的核心枢纽,是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首要基础。面对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居民利益诉求更加多元,街道社区“兜底”功能日益凸显的实际,必须科学谋划并着力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做到长期有规划、年度有计划、阶段有项目、分步有提升,确保其成为联结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联系引领群众的桥梁纽带,使各类要素集成于基层、多方力量凝聚于基层,支撑和保障城市基层党建顺利推进。
2.主动把握并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总体工作,是拓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空间的重要机遇。城市基层党建服从和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既是组织工作原则,也是重要宝贵机遇。烟台根据“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一重大战略和全市城市化工作会议、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部署,进一步确立了分类推进中心城区共驻共建、城镇地区融合带建、经济园区集聚联建3种党建工作模式,使党建工作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软环境”。
3.致力于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积极有效作为,是增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城市基层党建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应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动员各类党组织和党员从政治、组织、能力、机制上引领广大群众,在凝聚思想共识、服务人民群众、维护和谐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最大限度汇聚各方面智慧力量,使党建工作成为基层一线“润滑剂”“吸铁石”,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
4.注重从制度机制层面加以设计完善,是确保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常效的可靠保障。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功能、做好城市基层党建,不能过多依靠社区党组织“一事一议登门协调”,不能过多依靠辖区单位“自觉自发友情赞助”,长效的制度机制必不可缺。烟台以市委文件、重要会议等形式,推动落实街道社区职能转变、党员“双管双责”、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社区等一系列刚性制度措施,赋予街道社区党组织在评先树优和干部任用等方面更多“话语权”,以此深度整合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自治组织等各类资源,打破上下不通、横向割裂、条块难融等“壁垒”,汇聚起共驻共建、互联互动的强大合力。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