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城南街道:探索“网格建支部” 创新“四大”体系 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

内江市市中区城南街道党工委

2018年10月31日16: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内江市市中区城南街道地处城区腹心地带,是典型的老旧城区街道之一,总面积0.52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常住居民27982人,流动人口4475人。党工委下辖33个党支部(其中网格党支部17个),党员1119名。2016年10月城南街道党工委试点建立3个网格党支部,2017年4月全覆盖建立网格党支部17个,将网格区域内761名党员编入网格支部进行管理。网格党支部建立以来,立足“小网格”、融“微服务”、聚“大民生”,创新组织、治理、运行、服务“四大”体系,探索出一条“一格一支部,支部建在网格上,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矛盾格中化”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子。

一、背景与动因

2016年前,城南街道6个社区的30个党支部,主要以辖区企业、居民小组等为单位简单划分,随着企业改制、棚户区改造、流动人口剧增,致使基层党组织划分元素不明、党的工作覆盖混乱、超级支部产生等问题日趋凸显,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服务、社区与辖区单位之间的联系、社区党组织与党员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出现“盲区”和“空挡”,造成城市基层治理难度加大、群众满意度低。

要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新时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构建以城镇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城南街道党工委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探索“网格建支部”,创新“四大”体系,有效破解了新形势下城市基层治理的系列难题。

二、做法与经过

自2017年4月开始,城南街道党工委科学运用区域网格化党建理念,做强了网格党支部的核心体系,做实了城市基层网格治理体系,做详了网格治理运行体系,做细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解决了居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推进了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新进程。

(一)固本强基,聚焦网格党支部核心引领,健全基层党组织核心体系。一是创新区域化党建体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纵+横”闭合式新型管理运行的协调模式,实现了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的互联互动和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员的无缝对接,很好地解决了网格治理单元中党组织缺位和虚位的问题,充分保证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发挥。二是建立网格支部核心体系,根据“一格一支部、支部建在网格上”原则,建立17个网格党支部,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区域党委、网格党支部“三级”纵向组织链条,构建起以街道党工委为统筹,社区区域党委强管理,网格党支部为核心,网格平台为依托的“一核四治一平台”运行机制(即以网格党支部为核心,以网格平台为依托,推进“居民自治、区域共治、厉行法治、文化德治”相结合)。网格支部书记与网联委主任“一肩挑”,支部委员充实到网联委委员中,强化对网联委与物业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会力量的组织领导,整合辖区清扫保洁、治安巡逻、民间群团组织等力量,建成一支多层次、复合型的自治服务队伍。三是强化夯实保障体系,整合辖区闲置房,通过协调、置换、改建等方式为13个网格党支部落实办公活动阵地;建立后续人才储备库,为每个网格储备2名后续人才;整合原居民小组长、物业人员等补助资金,打捆解决网格支部、网联委运行经费和成员补助,每年以奖代补给予每个网格16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经费支持,每月给予成员350元至550元不等的补助,为68名网联委成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实现“阵地有保障、人员有保障、经费有保障”,确保网格党支部及网格治理良性运行。

(二)夯实基础,聚力网格治理机制创新模式,健全网格治理运行体系。一是破旧立新,破除原有居民小组自治机制,探索推行“1+1+3”网联委模式这一新兴自治机构。(网联委,是网格联合居民小组委员会的简称,是破除原机制后建立的新兴自治组织,承担着引导居民自治和服务的功能;“1+1+3”模式即是网联委主任1名、社区民警或协警兼职委员1名、委员3名),有效整合原部分居民小组长(或助理)、公安网格A岗人员,组建成由17个网格党支部领导的17个网联委和一支85人的网联委队伍。二是融合联动,将居民自治、区域共治、厉行法治、文化德治深度融合,各项治理相互交融,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协调配合。居民自治以建立《网格居民公约》为抓手,区域共治以融合区域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力量为护手,厉行法治以居民矛盾纠纷调解和法治宣传为推手,文化德治以“邻里守望”等主题活动为扳手,有效形成“四治一体”运行格局。三是撬动要害,紧扣社区治理机制短板,构建居民自治的议商、协调、服务“三根”自治链条,做到网格内大小事务凡事必议,凡事必调,凡事必果,两年来17个网格共商议老旧院落改造28处,商议居民水、电、气分户及卫生、漏水等事宜230余次,夯实基层治理运行基础。

(三)立根履职,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多元格局,健全网格治理体系。网格党支部牢牢依托网格平台,坚持“商议、协调”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城市治理多元格局。一是凡事必议,网格平台服务常态化,突出网格党支部牵头抓总。网格党支部牵头制定《网格居民公约》,采取“引导式”参与自治事务“议事”全过程,程序上先提交网格支部讨论后再交由网联委组织居民代表讨论,重大事项由党员大会和居民院坝大会直接讨论后,再由网联委组织实施。沿江路396号院落的门卫聘请、大盛现代城外砖掉落、荷风水岸坝坝舞扰民等居民热点自治问题都按此程序实施。同时,网格党支部引领抓,网联委具体抓,全面开展房屋信息、家庭基本信息、特殊人群信息“三单”摸底,摸清摸实辖区11271户27982名常住居民和4475名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同时不定期进行更新;民情民意收集处置,按“建立台账、掌握民情、协调处置、综合反馈、监督落实”的“五步工作法”实现精准服务。二是凡事必调,以“调”为主绳依法推进情调、理调、法调“三调”原则。坚持小事由网格支部、网联委在网格调,大事由社区党委、居委会在社区调,重大事件由法律法规部门按法律程序调,成功解决老旧院落改造、公共通道阻碍、楼上楼下管道漏水等问题100余个,调处各类纠纷143件,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矛盾格中化”的目标。三是凡事讲法,网格治理推进法治化,突出党员带头引领。网格治理始终坚持“依法治理,依法自治,依规办事”原则,网格党支部和网联委成员实行按程序依法选举产生,网格党员坚持全程融进居民院坝会,参与议商网格事务,引导居民制定自治章程、自治公约,积极参与邻里纠纷调解,采取“结合式”推动法治宣传进网格、进楼院、进家庭的“法律七进”活动,2018年,把“治安巡防”“青少年亲历计划”“法尺论堂”等微服务项目纳入重点实施,尤其是“法尺论堂”用身边真实案例采取“互动式”普法讲座,辖区党员参与率达90%,全面提升党员群众法治意识,推动网格治理法治化进程。

(四)紧扣培植,推进“三大项目”落地生根,健全网格治理服务体系。一是紧扣培植“微服务”项目的触动。17个网格共推出为老服务、幼儿关爱服务、妇女关爱服务、特殊群体关怀服务、绿色环保志愿服务、夜巡喊话提示、居家安全等22项服务项目,服务网格内群众达1020人;17个网格均成立便民服务站、流动人口之家、青少年之家、“430”课堂等,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服务4534人次,实现居民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2018年引入内江九五医院、内江云安群等志愿者队伍为385名老人免费义诊、理发。二是紧扣培植“文化活动”的互动。网格党支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导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寻找最美家庭”,评选“好家规”“好儿女”“好媳妇”,引导居民崇德尚善、邻里相望、和谐互助。2017年以来,以“邻里守望”为主题开展“粽叶飘香庆七一”“忆苦思甜喝米粥”“喜迎十九大”等各类文化活动110余次,累计参与5500余人次。围绕“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主题活动,在网格内组建合唱队、腰鼓队、健身队、太极拳队等各类居民活动团队22支,举办坝坝宴、迎春座谈会、道德讲堂、健身舞表演等社区文化活动180余场次,增进了邻里感情,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三是紧扣“重点服务”项目的示范。重点培育和开展了“法尺论堂、治安巡防、青少年亲历计划”三大服务项目。采用互动式授课的方式开展法尺论堂,邀请内江师范学院法律专业老师及律师事务所律师在网格授课21次2220余人次;3个网格党支部从4月起带动党员、发动群众开展辖区治安巡防42场次;大力实施社会组织“培育引导计划”,结合需求成立社会工作协会1个,将5名专业社工引进网格参与服务,将红色基因贯穿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5月开始,城南社工协会协助网格党支部深入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活动,参与儿童174名。

三、成效与反响

通过探索“网格建支部”,街道党工委创新建立了“组织、运行、治理、服务”四大体系,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一)网格建支部,释放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新活力。坚持“一格一支部,支部建在网格上”,完善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的“三级纵向”组织体系,变松散疏漏为无缝覆盖。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了地域明晰、无缝对接,很好地解决了社会管理单元中党组织缺位和虚位的问题,保证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二)居民自治服务体制、自治服务路径、自治服务力量的变化,演绎量变到质变新天地。网格党支部解决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服务功能延伸的“触角”,实现了居民大小事务从无人管到有人管的“落地”。居民服务由原来由上而下的“被动”式服务转换成了如今由下至上的“主动”需求服务,实现了原来单一服务向组团式服务的转变,居民矛盾纠纷等问题由管理向治理转变。

(三)居民自治服务能力培育和提升,开启党员带动、居民群众主动、社会力量联动新气象。形成了凡是公共事务重大事件均交由网格党支部引导居民召开议事会来讨论决定,“做不做、做什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以及由谁来做”等都是由居民议事来决定的长效治理机制,坚持“走动式”服务,及时与居民沟通、商量的做法,在最大程度上遵从了民意,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参与度,居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明显增强。

四、经验与启示

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需要坚持以问题为突破口,打破原有不合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格局,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以点带面逐步构建新型治理和服务体系。

(一)坚持党建为统领,建立网格党支部,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之本。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的核心、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各类基层社会组织的领导核心,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以“小网格”为平台的“微治理”全过程,推行以网格党支部为核心引领,无疑是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之本。

(二)坚持多元化服务为合力,推进城市多元共治,是增强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之法。实践证明,不论是社区治理还是以“小网格”为平台的“微治理”,绝不是党组织的“独角戏”,而是网格成员的“大合唱”。党组织只有凝聚共识,才能推动发展,实现“诸多转变”。网格党支部的搭桥和成员的落地,切实解决了党组织服务功能有效延伸的“触角”,实现自治服务体制的转变。居民原来的服务是由上至下的“被动”接受服务,如今是由下至上的“主动”需求服务,实现自治服务路径的转变。人防、物防、技防的大力整合,汇集了党员、社区协警、社区居民和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实现自治服务力量的转变。充分发动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及时解决问题和纠纷,实现了由“管理”向“治理”、单一服务向组团式服务的转变。

(三)坚持活动融合为支撑,倡导互动因子,是营造基层治理氛围根本之策。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广泛开展党员的组织活动和志愿服务,关心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帮扶困难群众和环境整治等活动,在党组织的引导和志愿者的带动下,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党员的组织活动和志愿服务的开展,使得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多了“左膀右臂”,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城市基层治理氛围。

五、探讨与评论

通过探索“网格党支部”,“四大”体系的创新实践,最大限度整合社区党建资源,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营造了基层治理氛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一是让基层治理科学化。通过“组织、运行、治理、服务”体系的建立,有效夯实了基层治理中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提高了城市基层治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二是让基层治理具体化。网格党支部的建立,明确基层治理的目标任务,同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格中化解”的目标。三是让基层治理更加民主化。网格党支部的建立,平台的搭建,QQ和微信工作群的建立,让居民有更多的参与权、话语权、监督权,实现基层治理民主化。

(责编:宋晨、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