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四共四同”谱写城市基层党建新篇章

中共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31日08: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一部分:背景与起因

港闸区是南通市市辖区之一,全区总面积134.23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68个村(社区),城市社区35家。作为南通市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城市副中心,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发展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为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一是小而强。港闸很小,是南通最小的行政区;港闸不小,南接上海、苏州,北通苏北,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硬是将GDP密度做到2.5亿/平方公里,接近全国排名第四的广州。二是小而特。座落在长江之畔、运河沿岸的港闸,孕育出“中国近代第一镇”的百年老镇唐闸,这里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点,一侧是厚重古朴的老镇,一侧是时尚现代的城市,历史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新旧融合造就了独特的魅力。三是小而优。随着沪通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港闸正加速成为南通乃至江苏接轨上海的先导区,开放包容的城市格局日益显现。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过程中,港闸区进一步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完善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手段,不断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和城市文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部分:做法与成效

一、组织共建同管,扩大党建“朋友圈”

(一)创新互联互动组织架构。按照构建城市“大党建”思路,以资源有效整合为中心,以效能最大发挥为目标,深入实施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区委统筹建立5家“5+X”党建惠民街区党委,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惠民餐厅、爱众超市、五分钟文化圈、群乐汇大舞台5个惠民阵地及“X”项特色惠民功能,构建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惠民街区党委为圆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成立社区“大党委”,选聘辖区范围内有影响的3-5家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副书记或委员,组建“家园共建委员会”,共同讨论决定社区党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二)强化履职担当责任体系。区委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职责,定期分析研判全区基层党建状况。以基层党建“2+2”责任制为抓手,每年初各基层党组织制定党建责任清单、履职清单和党组织书记2项党建创新“书记项目”。围绕党组织书记“一轴四轮”(以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轴心”,坚持抓党建、抓富民、抓生态、抓稳定“四轮”驱动)履职要求,制定《港闸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双星”评定意见》。定期举办“基层书记工作讲坛”,搭建“书记问效”工作平台,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评考工作,实施基础评估、季度督导、民意调查“三位一体”评价方式,倒逼责任落实。

(三)注重标准特色齐推并进。一方面,以“提升组织力、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抓手,在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7个领域分类推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围绕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队伍、作用发挥、阵地建设、基础保障6大方面,明确24项工作标准,落实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8项基本制度,目前已选树培育示范点27家。另一方面,针对商圈等新兴领域党组织运行不畅、隶属不清等问题,注重特色化、差异化推进,构建“一圈一品”党建格局。五水商圈通过“五水汇”党建联盟平台,创设“红领创客 智汇五水”品牌,提供小额信贷、就业指导等9大服务,助推商圈发展;北大街商圈通过“N+N”党组织共建模式,采用共建、联席、分类的方式,充分整合区域资源,综合体与社区共同参与的商圈融合党建路径;工农北路商圈建立“一轴三翼三汇聚”工作机制,通过党员示范引领、星级商户评比、诚信氛围营造,持续推进诚信商圈建设。

二、党员共抓同育,下活党建“一盘棋”

(一)强化教育引导。依托基层党校、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服务室、党性教育基地4类资源库,在全区社区、机关、“两新”组织挂牌成立64家“领航站”。专业化推进。组建“政治宣讲团”“专家智囊团”“先锋帮服团”3支专业团队,举办各类宣讲活动500余场,受众近3万人。同步开办“网上领航站”,推送微党课216场。常态化运行。建立场所维护、队伍建设、活动预告、服务纪实、评价反馈、考核激励6项工作制度,将运行情况纳入 “2+2”责任制考核体系,实行月督查、季排名、年评星,评选出优秀示范点12个。

(二)畅通渠道优化“领头雁”队伍。坚持“选聘、选派、选拔”并举,建强社区带头人队伍。注重选优配强。充实新生力量,选拔5名85后年轻干部到社区任书记,目前社区书记平均年龄39.5岁。实施“3050”计划,3年选优培强30名优秀社区书记和50名书记后备干部。注重能力提升。将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借助市北新城大讲坛、青年讲坛、成长联盟等载体,完善与党校、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的协作机制。注重激励保障。畅通上升渠道,截止目前共有21人享受事业编制同等待遇,3人享受副科级待遇,18人进入街道事业编制。7人定向招录为街道公务员,3人进入街道领导班子,其中1人近期被提任街道正职,社区工作岗位吸引力明显增强。

(三)从严从实做优党员管理。把加强党员管理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基础工作。标准化规范管理。全面推行“我是共产党员”记实管理,建立党员政治生日“专访、探访、私访”和“谈责、谈纪、谈心、谈话”制度,相关做法《组织人事报》报道。党性教育“季度交流、半年讲评、年终质询”做法被《江苏组工信息》推介。差异化分类管理。针对外来流动党员实施“磁铁工作法”,通过“强化组织覆盖、聚焦磁吸目标,注重关爱激励、落实磁吸措施,激发内生动力、彰显磁吸效果”三步走,把党员凝聚在党旗下,磁吸在组织中。探索离退休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管理模式,建立非建制性银发党支部,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有效平台,让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常态化从严管理。深入实行“343”工作法,将“党的生日、主题党日、周五会客日”3个活动日固化,围绕“党性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4项内容开展支部生活,健全“民主评议党员、每月谈心谈话、党员动态管理”3项制度规范,全区11870名党员参学情况“积分制”全程纪实。

三、治理共推同促,勇担发展“稳定器”

(一)划分网格精准定位。以居民小区300-500户为基本单元,全区共划分364个基础网格和402个专属网格,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位一体的党建网格模式。社区“大党委”党组织书记或委员担任网格长,选聘政治素质、文化水平、业务技能、服务意识、责任担当、纪律作风“六个过硬”的党员担任网格居民服务员和社情民意联络员。把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驻区单位党员等全部纳入网格体系,构建“1+N”组织联动体系,形成支部引领网格、党员融入网格、群众聚合网格的“多网融合、一网联动”新格局。

(二)资源下沉协同治理。以“江海先锋领航服务站”为引领,坚持党员融入社区、组织融入区域、先锋融入群众、服务融入民生的“四个融入”,社区党组织借力先锋党员作为领头羊,大力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社区共建、共管、共治。推行社区事务“四议两公开”,开设“135”民主议事厅、党群会客厅,按照“分类办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整体配合”的原则,引导域内单位、居民以民主协商方式先后研究解决小区停车难、乱搭棚毁绿等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便民晾衣架”“民生110”等亮点工作。

(三)条块结合融合推进。建立以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为核心,律师事务所、派出所、司法所共建的“一核三所”治理模式,打破部门职能“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叠加,提升了基层依法治理、合力共治的水平,集成矛盾信息反馈、问题合力化解、法律资源服务等功能,“三所共建”模式被中央政法委作为江苏典型向全国推广。建立“红色物业”行业大党委,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已建立江苏幸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华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等19家物业党支部。在机关、社区、两新等党组织中选拔48名优秀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和物业服务质量监督员,12位物业负责人交叉选聘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通过合力推进,顺利解决了装修垃圾临时堆放点、墙体剥落、电瓶车充电等安全隐患问题,齐力完善物业服务186项,推动社区治理与物业服务双促双强。

四、服务共谋同享,打出民生“组合拳”

(一)落实落细保障措施。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实施政治引领、引智强干、党员先锋、正风肃纪、惠民共建“六大工程”,设置47条子项目、115条具体要求。以“5+X”党建惠民街区为主阵地,把隶属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联系相对松散的党组织联结为紧密的党建共同体,为街区群众提供6大类53项便民服务。累计落实城市社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1140万元,直接转化为1028个为民服务项目,做到信息共通、阵地联用、活动合办,实现组织共建最优化、效能发挥最大化、工作成本最低化。

(二)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常态开展“走帮服”活动,推行社区群众点单、党组织下单、在职党员接单“三单制”工作模式,全区1878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认领亲戚户2366户,认领群众微心愿3750个,慰问困难群众2600余人,发放慰问金452余万元。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党员干部在回应群众诉求、代理具体事务、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社区治理四个方向精准发力,相关情况被省委办公厅《情况与建议》推介。积极开展“周五会客厅 与民面对面”双访活动,目前全区已开展“双访”活动268场,搜集问题518个,解决401个。

(三)做亮便民服务品牌。针对安置小区管理难的问题,推行“三式服务”惠民机制。“管家式”精细物管,推进社区、物业、居民三方互动;“联动式”便民服务,创新睦邻墙绘、共享雨伞、便民储物间等服务项目;“融入式”教育引导,以“好人来吧”“爱心邻里”等活动,促进社区和谐。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推出“微孝i家”服务品牌,打造“微孝健康屋”“微孝发屋”“微孝餐厅”等孝老阵地,以社区党员为基体、带动辐射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针对低年级孩子放学后无人照料问题,开设“四点半学校”,“大党委”成员单位学校教师志愿者在区内13家“四点半学校”为学生开展课业辅导、情景体验等活动,增强了家长们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第三部分:经验与启示

港闸区树立“四共四同”党建工作理念,强化组织共建同管、党员共抓同育、治理共推同促、服务共谋同享,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根基力量。区委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港闸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区630个基层党组织、11870名党员,约80%集中在城市。区委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将人员配备、经费保障、阵地建设向基层一线倾斜,真正推动党建工作中心下沉、资源下沉、人才下沉。

二是注重互联互通是激发发展合力的主要路径。城市基层党建不是社区党建,也不是区域化党建,而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区委注重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层面来谋篇布局、统筹推进,强化街道社区统筹协调功能,推动驻区单位、企业等各方力量的融合,以共驻共享共治共建为要求,构建“小街区、大党建”格局,从而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向开放、联动、融合迈进。

三是深化自治共治是提升城市效能的重要抓手。将党建融入社会治理,推进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优化治理方式、完善治理体系,是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力的关键。港闸区多角度增强“同一屋檐下,同是一家人”意识,多渠道发动辖区党员、驻区单位共同参与治理,以党的组织力量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商户诚信守法经营、居民协助小区治理,使得党建“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硬支撑”。

四是推行精准服务是强化基层党建的核心目标。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谋划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核心。港闸区在城市基层党建的实践中,紧扣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态化开展“走帮服”,落实好“双访工作”,精准把握服务需求。以党组织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综合运用窗口服务、协同服务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精准、便捷、优质和多样化的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编:宋晨、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