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组织部

2018年10月30日13: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家门口”服务体系,是浦东新区在社会治理领域进行的一项创新,在村居层面建设一个资源整合、功能集成、机制有效、群众参与的平台,并以此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提供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七大类基本服务(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打造15分钟服务圈,实现“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

一、背景与缘起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8年来,经济和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经济大发展、市场大开放、社会大转型、人员大流动的新的区域化特征,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就是浦东新区主动作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夯实基层基础的需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基础”既是街镇一级,更是村居一级。某种程度上来讲,在直接服务区域居民这个方面,村居一级比街镇一级更重要,因为村居一级直接面对群众。要夯实村居党组织,通过村居党组织来实现工作覆盖,引领村居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就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把区、街镇层面的资源下沉到村居服务站,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提取服务需求、形成服务项目,让村居党组织有更多的资源提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感知度的服务,让村居党组织有直接的抓手引领自治共治,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夯实我们党的基层基础。

第二,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要求,浦东新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发展好教育、卫生、就业、住房等社会事业的同时,把握城乡社区这个重心,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做到部门围绕街镇转、街镇围绕村居转、村居围绕群众转。实现这些必须有抓手、可落地,“家门口”的服务体系就是重要载体,下沉资源、服务、管理力量到村居“家门口”服务站,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需要。浦东新区多年来在服务群众上大胆探索,持续完善,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远”,虽然每个街镇都设立了“三中心”,但由于浦东区域大,特别是郊区农村,很多村居享受不到“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二是“散”,村居虽然有一些服务功能和资源,但分散在各个条线,居民办事往往找不到对应的点、对应的人。三是“虚”,有的居委会牌子挂了二三十块,但很多是“有牌子无服务”,服务不落地,群众对此有意见、有抱怨。构建村居层面“家门口”服务体系,就是为了实现“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主要做法

“家门口”服务体系按照“规范村居功能,畅通为民服务”的原则,提供“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社区管理服务”七大类服务,确保满意在基层实现、服务在基层提供、力量在基层汇聚、资源向基层倾斜,努力构建特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新模式。

(一)资源整合,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家门口”服务体系集成7大类服务资源、19个区级部门42个服务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一是共性项目和特色项目相结合。服务项目的选择关键在贴近群众需求,一方面,共性项目做到全区统一,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满足群众最基本、最常用、最突出的需求。另一方面,特色项目因地制宜,由群众作为主体参与,形成各个服务站的个性项目,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体现针对性实效性。二是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相结合。在“家门口”服务站中,政府资源的下沉和整合是主导,同时也通过政府资源撬动了社会资源导入,发动了社会力量、市场力量、专业力量共同参与,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打造了开放度高、功能齐全、上下联动、左右互通的综合服务平台。三是线上线下服务方式相结合。兼顾不同人群享受服务的方式。对老年群众、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着重做好线下服务,服务内容写得通俗易懂、清楚明白。对上班族、年轻白领,突出做好线上服务。精心打造相关微信服务端,把党建信息系统、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系统拓展到村居,推动“家门口”服务延伸到“屏幕前”,让群众不出村、不出社区就能把事情办成办好。

(二)功能集成,项目化服务群众

“家门口”服务站综合七大类基本功能,通过项目化的运行方式,精准化、便利化服务群众,实现“日常服务、就在身边,应急服务、一键办成”。党群服务,推送党员教育服务、党员志愿公益服务、群团服务进村居。政务服务,从服务群众、便利百姓的角度出发,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将政务服务延伸至村居,为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体提供服务,增强获得感、便捷度和满意度。生活服务,以日常、就近、便利为原则,对接市场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对养老、家政等日常生活服务的需求。法律服务,以民主法治村居创建为抓手,依托新区“律所和街镇、律师和居村”双结对活动和“一般矛盾不出居村、疑难矛盾不出街镇、矛盾不上交”工作,深化村居法律服务、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健康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以健康小屋为载体,推进健康服务进村居,全科医生每周一次进村居巡诊,带动社区医护志愿者为居民开展健康咨询、简单体测、健康宣教等服务。文化服务,大力推进文化服务进村居,包含“送戏到村居”、电影下村居、村居图书室等项目。社区管理服务,完善村居警务室建设,推进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村居工作站建设,将网格管理与应急服务相结合,推动管理从街面进入村居、进入小区,确保基本区域全覆盖,逐步消除治理盲区。

(三)建章立制,实现常态长效管理

着眼于今后的常态长效管理,在构建“家门口”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三大类机制。一是为民负责机制。结合“全岗通”推广,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提上来的问题,由首个接待的个人承担首问责任。实行指定责任制,面对村居群众遇到的疑难问题,需要多方协同解决时,指定牵头负责人,其他条线配合推进,形成合力。实行兜底负责制,已经明确的牵头负责人承担兜底责任,全过程地做好联络协调、统筹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二是分类的项目服务机制。党群服务建立健全了“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双向认领、双向服务”机制,“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居民区“大党委制”,居民区与业委会交叉任职双向进入机制。政务服务建立健全了错时工作、延时工作制度、“全岗通”服务制度。生活服务建立健全了居村工作人员定期走访居民群众制度,为民服务公开制度。法律服务建立了律所与街镇、律师与村居“双结对”签约服务机制,法律工作者志愿服务机制。健康服务建立了全科医生巡诊进村居机制。文化服务建立健全了文体辅导员制度和文体团队文明管理制度。社区管理服务建立健全了民警社区巡查制度、城管进社区机制、联勤联动机制。三是工作支撑机制。建立健全自治共治机制,进一步完善“1+1+X”基层自治机制,通过听证会、协商会和评议会,落实“两个自下而上”机制。推广“全岗通”等模式,打破以条为界的工作格局,推动村居委干部“一专多能、全岗都通”,“一人在岗、事项通办”,着力提升全方位服务群众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基层约请制度,推进分级约请和直接约请相结合,推进平等协商和合作处置相结合,约请主体与被约请对象共同推进解决社区“急、难、愁”问题。完善“走千听万”需求提取机制,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听取社情民意,提取居民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四)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群众力量

运用多种手段广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将重大任务与自治共治相结合,“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吸纳群众全过程参与共同治理,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评价治理效果的最终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细心关注群众需求。“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的互动,改变了以往政府单向“派单”的情况,从群众中获取他们所需服务的内容和种类,从群众的关注点着手,找准兴奋点,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用心丰富活动内容。在摸清不同群体的数量、类型和需求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项目,与构建15分钟服务圈相结合,提供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活动内容,提供更多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发挥“三会”机制优势。一方面,依托“家门口”服务站的平台,通过运用“三会”制度,形成依靠居民自治推进各项大小民生事务的共识;另一方面,通过参与“三会”,不断提升老百姓对“家门口”服务的感受度、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队伍增能,有效提升服务品质

基层社会治理,核心在人。“家门口”建设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基础直接相关,坚持通过培训与考核激励相结合,提高基层社会治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一是发挥队伍力量。充分发挥村居党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村居书记的核心作用,涌现了一批对“家门口”服务推进充分认识、对群众需求充分了解的优秀党组织书记,保证了“家门口”服务站的建设质量和品质。突出社工的全岗通作用,培养了一批把“家门口”服务当成事业、把群众当成家人的优秀金牌全岗通社工,提升了群众对“家门口”服务的口碑和影响。激发核心团队的自治作用,发现了一批对“家门口”服务开展充满热情、把社区工作当成舞台的群众团队和骨干力量,解决了“家门口”服务涉及的诸多自治问题。二是发挥培训作用。围绕村居各类服务项目和团队,分层分类开展指导培训,提高社工对民政、党建、调解等各条线应知应会内容的熟悉程度,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发挥考核效能。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形成自下而上测评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把考核结果和社工薪酬待遇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六)智能运行,建立信息化支撑

在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科技的有效运用和综合利用,加大一站式“互联网+”管理服务在村居层面的应用。依托线下服务实现服务事项下沉,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党建服务上,打造“i党建”平台,进一步完善党员管理教育功能。在便民服务上,结合“浦东云”建设,推进政务自助服务,通过“浦东易生活”线上线下平台,为村居民提供精准便利的生活服务。在综合管理上,积极发挥“浦东e家园”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村居委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信息资源融合共享。

三、基本成效

(一)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自治共治是现代治理的重要特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不仅是中央、市委的要求,也是解决城市快速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需要。浦东将“家门口”作为自治共治的支撑和基点,把推广“三会”制度作为增加社区自治共治能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方式,初步形成了以居民自治为基础,社区、社会和政府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模式,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实践探索。“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商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搭建了平台、发挥了作用,让居民尝到了“甜头”。如,浦兴街道银桥居民区组织种植队,打造了“家门口”小花园;塘桥街道塘东居民区为缓解双职工家庭学生放学后看护难,开设了“爱心三点半”课堂;周浦康泰居民区通过居民自议,自筹自建了便民电梯等。

(二)筑牢15分钟服务圈的基层基础

浦东区域大,特别是远郊地区,以前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感受度较差。现在,对15分钟社会事务圈和15分钟生活圈的研究规划,是以“家门口”为支点,以15分钟为半径,以便利化、均衡化为标准,来配置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以及商业、交通站点、助残等资源的。把各类民生资源、实施项目集聚到了村居,做到寓基本服务于日常生活与休闲之中,寓日常管理于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基本服务之中,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也为进一步构建均等、普惠、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带动干部职能作风的持续转变

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始终强调面向群众,在站点布局上,不走“一人一座一电脑”的老路,做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把更多的空间腾出来为群众服务;在项目清单上,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发力,通过广泛征集、分类提取,做到“群众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制度设计上,延时制、错时制和首问负责制、兜底负责制、指定负责制等相继出台,让群众少跑一次路、少走一扇门;特别在服务标准上,以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流程,确保政务活动的规划和便捷,促进了精准服务、高效服务、周到服务。有效带动干部队伍智能作风的持续转变。

(四)构建新形势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浦东新区已形成党建服务中心、党建服务站和党建服务点的三级服务平台,这次浦东站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高度,依托党建服务站,通过“家门口”建设,强化了党组织对基层的政治引领,增强了党组织的组织力、动员力和协调力,是三级党建服务体系的延伸,是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通过“家门口”,更好地整合了党建资源、更广泛撬动了社会资源、挖掘了社区内生资源,带动了更多的党员、代表委员和统战人士参与,发现培育了更多的能人达人,为构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深化基层参与式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展现了新的气象。

四、探讨与启示

(一)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将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紧密结合

发挥党建对“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作用,健全党建服务网络,将“家门口”作为解决基层民生和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本质上,“家门口”服务站就是村居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阵地,也是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共治的工作阵地。浦东新区通过“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实现以党建带群建、促社建、推创建,把中央要求和上级指示精神真正落实到基层,在这块阵地上,党的领导是核心,居民群众和社会力量都参与进来。强调党建引领,让群众感受到,享受的服务来自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使之更好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志愿者、引领者,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到“家门口”服务中,不断提升党建显示度。通过基层党组织,将区域内各条线、各区块党建资源凝聚起来,实现资源与需求的顺畅对接,不断提高资源整合度,最后达到共建共享。

(二)坚持综合统筹、联动共建,探索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位一体”机制

“家门口”服务站的建设坚持综合统筹、系统集成,与村居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相结合,运用“基本功能+拓展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自上而下注入资源+自下而上生成项目”,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将村居“家门口”服务站建设成为具有综合性功能的平台。一方面尽可能地把资源下沉到百姓身边,另一方面,把下沉的资源整合进“家门口”服务体系,着眼于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提供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服务,做到“生活小事不出村居、教育服务就在身边”。在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过程中,社区治理方式从行政命令式转为依法协商式,逐渐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位一体’机制,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重要基础。

(三)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处理好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在“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基本服务上,区层面建立框架、形成样板,增强显示度。各个村居结合自己的特点,在突出服务主导的同时拓展个性服务功能,不断挖掘社区资源,形成自己的服务项目清单,建设成富有特色的“家门口”服务站。比如,“家门口”服务站一般设在村居,依托村居党建服务站挂牌;也有些村居结合实际,在块区层面设立“社区‘家门口’服务园”,统筹建设,创新发展。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关系,更好地通过基本功能的标准化带动服务的规范化,通过服务项目的个性化更好解决需求的差异化。同时,要注意避免行政化机关化、避免重展示轻功能、避免有管理无痕迹、避免布局僵化不灵活,将“家门口”服务体系真正建成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有载体。

(四)坚持运用大数据提高治理水平,将“家门口”与超大城市管理紧密联动

“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给群众带来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更要有力地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现代化,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上海这种超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这么精细”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强化数据共享,对已有的区级平台推动破除信息壁垒、做到全面共享,同时也制定统一的智能化建设标准,加强监管。强化功能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居家养老、停车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运用,特别是推动城运中心与“家门口”服务站有效整合、联勤联动,避免重复浪费。强化群众参与,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手段,在发动引导全区上下特别是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同时,更加充分地撬动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更好发挥现代科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