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内蒙古康巴什区滨河街道:区域共融 凝聚党心 着力构建“大邻里”党建新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滨河街道

2018年10月30日10: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康巴什区滨河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主动适应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一核心三融合”和区委“党建引领精准服务”机制,牢固树立“全域党建”理念,以兴旺社区为试点组建“大邻里党建联盟”,加强区域统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引领力,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共建共享,努力构建“大邻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格局。

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机关、学校、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的精神”。

2017年7月,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提出了“城市基层党建”的概念。当前,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街道社区原有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基层党组织共存但融合度不高,存在力量整合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作用发挥不理想、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为此,作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最基层,滨河街道党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上海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以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为契机,结合市区力量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探索实践全域党建新模式,有效凝聚了基层党组织合力,力争实现社区服务管理与居民多样化需求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做法与经过

围绕“重心下沉、服务前移、转变作风”,康巴什区滨河街道实行“瘦街道、强社区、去机关化”街道社区体制改革,将街道原有10个科室精简为“三办三中心”,2/3的工作人员下沉到了社区一线,在社区设立了“一委、一站、一居、一中心”,通过人、财、物的下放,使社区成为了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一站式”中心。兴旺社区党支部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凝练形成了“睦融邻里”社区党建品牌,滨河街道以兴旺社区为试点创新建立“大邻里党建联盟”。

(一)科学设置邻里,组建党建联盟,凝聚党组织合力,共同“管事”。以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在社区搭建了“1+N+X”的跨区域组织架构:1是指社区党支部;“N”是指区域内邻里党组织,一方面按照“地域相近、楼栋相连、资源相通”原则,将辖区内机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党组织,以路、河、标志性建筑等为界划成若干个邻里单元,另一方面,对党员人数较少达不到建支部标准的单位或组织,采用联建的形式组建联合党支部;“X”是指区域外党组织,包含市直结对联系党组织、区级包联单位、多数职工在本社区居住的党组织等。在此基础上,组建“大邻里党建联盟”,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联盟组长,每个邻里推选较大行政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等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每个成员单位配备一名党员作为联络员。目前“大邻里党建联盟”共吸纳了区域内外20家成员单位的参与。

(二)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联盟运转, 提升党组织能力,共同“办事”。一个好的联盟,需要一套好的制度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起草了《“大邻里党建联盟”章程》,明确联盟目标、联盟条件、职责任务等内容。同时,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细化具体事项,建立五项工作机制,推动共驻共建由“感情化”维系变为“契约化”管理。一是联席会议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建联盟大会,共同研究讨论党建工作、协商解决工作难题。二是轮值共建机制。联盟内部实行轮值制,每季度一个轮值单位,并推选一名轮值书记,牵头策划开展“六个一”共建活动,即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一次党建沙龙活动、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一场社区文化活动、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形成一批合理化建议,比如社区党支部书记与轮值书记共同策划开展了“爱心共建”党建沙龙和“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有效凝聚联盟合力,提高了党员党性修养,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三是党员共管机制。在教育方面,推出“个性化组织生活菜单”,依托“新时代先锋讲台”、社区党校等平台,策划不同党员教育课程。在管理方面,实行“双报到、双管理”制度。四是党建互助机制。由社区党支部带动联盟内机关、非公企业等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开展“交流式”互学互鉴、“现场式”实地培训和主题党日联办、档案资料互查、干部挂职交流等互助活动,努力实现“双规范”“双提升”。五是典型引领机制。将联盟内党建工作突出的成员单位确定为“共驻共建引领点”,形成党建辐射作用。向上、向外宣传和推送共建成果,评选“优秀联盟单位”“共建先锋”等并进行表彰,从而有效促进区域共融。

(三)横向联动到边,纵向服务到底,激发党组织活力,共同“成事”。“大邻里党建联盟”在组织建起来、制度立起来的基础上,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解决社区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吸纳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服务居民群众。一是建立“服务需求清单”。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将“便民服务大厅”登记的群众需求数据、入户走访收集的意见建议、社区日常工作中收集的问题和联盟成员单位的需求意向进行综合梳理,分析评估需求特点和突出问题,形成“服务需求清单”。二是建立“服务项目清单”。针对“服务需求清单”,研究制定政策宣讲、帮扶救助、文体活动、亲情代办、小区治理等6个类别“服务项目清单”,通过“项目化”方式让成员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点单”认领,两个清单对接,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务。三是开展“组团式”和“个性化”服务。“组团式”服务主要依托“大邻里联盟日”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针对不同群体举办“老年生日汇”、慰问困难儿童等活动,最大限度满足了困难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情感需求。“个性化”服务一方面是借助社会组织运用专业社工方法策划实施社会化党建、小区治理等项目,康巴什区至善社工服务中心以丽日家园小区为试点组建小区环境整治志愿小组,量化了3类12条工作任务,协助开展品质小区建设等工作,推动居民自发成立自治组织,逐步实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一方面是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服务形成常态化,目前共有150余党员志愿者主动到社区报到并参与志愿服务。

三、成效与反响

(一)全域共建初见成效。通过组建“大邻里党建联盟”,把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以及联系松散的党组织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城市基层党建由“社区抓”变为“大家抓”,大邻里党建联盟内的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明显增强。

(二)党建引领治理创新。通过组建“大邻里党建联盟”,各驻区单位党组织、包联小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按照“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模式,共同谋划社区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事宜,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品质小区建设、扫黑除恶宣传,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三)融合共赢普惠民生。通过组建“大邻里党建联盟”,不仅盘活了驻地机关、企业等党组织的力量资源,给他们提供了接触群众、服务基层的途径,还带动各类群团参与,推动了“党建共同体”格局的构建,从过去各层级、各系统的“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了现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

四、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围绕中心统筹兼顾。做好城市基层党建,要把城市改革发展与基层党建工作职能有机结合,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提升党组织引领改革发展和基层治理的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城市基层党建涉及主体多、涵盖范围广,要充分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好地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形成完整配套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避免出现靠基层抓基层的现象。

(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做好城市基层党建,要强化对各类组织和人群的有效服务和管理,引导其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要坚持以重心下移凝聚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让群众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中增强对党的认同。同时要紧跟时代要求,结合城市人群、组织、社会结构等呈现出的新特点,与时俱进创新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模式。

(三)坚持条块结合共建共享。城市基层党建涉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区域单位拥有智力和专业优势,要强化利益联结、资源整合才能有效实现各主体统筹联动。各行业主管部门也要加强总体管理,推动其融入城市党建“大家庭”,亮出资源优势,亮出行业风采,与街道社区党建实现双规范、双提升。

五、探讨与评论

构建“大邻里”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是滨河街道新时期基层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实践探索。新的时代赋予基层新的使命,滨河街道党工委将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大邻里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拼搏,努力开展服务发展新局面。  

(责编:宋晨、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