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云南省通海县:做好资源整合文章 打造共建共享城市基层党建“红色阵地”

中共通海县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29日14:1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云南省通海县国土面积721平方公里,人口31万,是云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2017年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1%,城市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建成区居民8.5万人,土地资源紧缺,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导致城市公共资源分布不均、服务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党员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这些现实问题正考验着党在城市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通海县委及时回应党员群众的呼声,在进行充分调研后,从实际出发,通过做好资源整合文章,打造共建共享的“红色阵地”,不断探索服务党员群众的新途径。

二、主要做法

(一)实施“三个整合”,破解阵地建设难题

通海县通过整合闲置公共资源、服务资源和项目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红色阵地”。一是整合公共资源,把闲置资产“用”起来。通过全覆盖调研,精准掌握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现状,党组织、党员和群众需求,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盘活现有政府或集体闲置场地资源,从集约化和标准化角度出发,对合适的闲置场地进行改造,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在古城区,将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325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改造后,建成秀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作为33个居民小组党支部的集中活动阵地,按照不同社区、不同小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计划,由街道党工委统筹安排各社区各党支部轮流排班使用。九龙街道采取街道和社区联建的模式,整合街道驻地三义社区原居委会办公楼场地资源,打造九龙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是整合服务资源,让服务载体“活”起来。由组织部门牵头,不断挖掘驻区单位服务资源,融入党建元素,打造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服务党员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红色阵地”。依托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资源,按照“立足全县,以服务青少年为主,面向党员群众,促进和谐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领域,建成集党员教育管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禁毒防艾教育、科教宣传等多功能、开放式的县级党群服务中心。三是整合项目资源,使项目效应“溢”出来。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基层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每年都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落地基层。通海县各级党组织在项目规划时提前介入,将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纳入各类项目统筹规划建设,让项目的社会效应不断“外溢”。秀山街道大树社区在实施社区居家养老项目时,社区党总支部提前介入,按照党群服务中心标准规划,科学设置功能室,建成全县首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高大乡普丛村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过程中,创新思路,超前谋划,建成全县首家村级党群服务中心。

(二)建立“三项制度”,强化区域联建共建

在解决阵地建设“硬”问题的同时,通海县抓好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软”实力。一是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上下贯通。形成县委统一指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社区党组织负责落实、党员群众参与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县级层面制定《通海县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县、街道、社区三级抓城市党建工作责任,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设计和统筹推进;各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抓好统筹协调;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负责团结带领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营造了上下贯通联动,共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环境。二是推行“兼职委员”制度,打通不同领域壁垒。推行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制度,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把辖区内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联系松散的党组织的负责同志按组织程序增补为街道党工委委员、社区党总支部委员。“兼职委员”通过参加街道、社区党组织会议,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出谋划策;同时,结合单位职能职责,在服务群众方面为社区提供支持。构建起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领导体系。三是实施“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制度,实现工作量化考核。在做好单位党组织到驻地社区、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双报到”的基础上,建立单位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报告的“双报告”制度,各单位党组织每年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同驻地社区联建双推及服务群众工作的开展情况,在职党员每年向所在党组织报告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同时,建立单位履行社会责任考核、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考核的“双考核”制度,由社区党组织对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单位和党员个人的年终考核成绩。

(三)实行“四化推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通海县通过服务功能设置多样化、服务项目清单化、党群共建一体化、党建工作信息化,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服务功能多样化。在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上把政治属性摆在首位,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实现多样化服务。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均设置“党员政治生活馆”“党建书屋”等基本功能区,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党性教育和“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设置“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室,统筹抓好区域内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实现对全县3039家非公企业、117家社会组织的兜底管理。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基层党组织书记学院”,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基层党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党员实训基地”,为教育党员提供有效平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党员群众差异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引导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拓展服务特色。县级党群服务中心突出服务青少年成长特色,设置“青少年科普基地”“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亲子菜园”等功能。秀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突出服务群众精神文明活动,设置“文体娱乐室”“瑜伽室”“夕阳红乐队”等功能。大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突出服务老年儿童,设置“五点半课堂”“夕阳食堂”等功能。二是服务项目清单化。社区党组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会等方式收集党员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成“需求清单”;各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合职能职责,开列可提供给社区党员群众共享的“资源清单”;通过党建联席会议的形式,由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协商制定党群服务的“项目清单”,让广大党员群众享受到“实打实”的服务。九龙街道大梨社区居民提出的社区绿化美化需求清单,得到了县林业局的支持,双方达成协议,由林业局负责调配绿化苗木支持社区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秀山街道桑园社区居民提出解决小区物业管理秩序混乱、盗窃案件频发问题的需求,得到了驻区单位县公安局的积极回应,县公安局同社区达成协议,对各物业公司安保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强化各小区治安巡逻,确保小区住户的安全。三是党群共建一体化。以党组织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实现党群共建一体化,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以社区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建功服务队、医疗卫生服务队和文艺汇演队等类型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文艺演出、课外辅导、敬老爱幼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四是党建工作信息化。以“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整合拓展为民服务的各类事项,不断优化服务群众的模式。推行群众“下单”、党组织“派单”、相关部门“接单”处理的精细化服务模式,及时高效地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化解群众矛盾。依托玉溪高清互动电视建立“通海智慧党建平台”,开设“十九大精神宣传”“两学一做”“党员教育”“便民服务”“通知公告”“党务公开”等板块,让党员在家里通过电视就能及时学习到党的方针政策,群众在家里就能了解到办理各类事项的具体程序和所需的各种资料,真正实现了高效便民。

三、成效与反响

通海县通过实施“三个整合”、建立“三个制度”、实行“四化推动”的“三三四”工作法,在阵地建设全覆盖、服务载体多样化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方面取得了成效。

(一)实现了“红色阵地”全覆盖

通过将闲置的公共资源用起来,将单一的服务资源丰富起来,将各部门的项目资源整合起来,用最少的投入实现了最大的“产出”,县城范围内已建成县级党群服务中心1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个,基本满足了党员群众对活动阵地的需求。今年以来,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已开展定制组织生活36期,基层党组织书记学院开展培训23班次,共接待党员参观培训1300余人次;秀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14期、社区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贯18期、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3期42人次,各项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实现了服务载体多样化

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中突出政治功能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设置7类基本功能室、6类拓展功能室,满足了上至80岁,下至3岁,不同年龄层次的党员、群众的需求。通过推行党建服务项目清单化,全县12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与驻地街道、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配备街道、社区兼职委员70人,共开列居民需求清单150条、单位共享资源清单134条,建立党建服务项目清单130余项。在各级党组织的引导下,群团工作齐头并进,共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85支、青年志愿服务队76支122人次和巾帼志愿服务队6支40余人次,满足党员群众多元化需求。通过整合“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和“玉溪高清互动电视平台”资源,打造“民情专递信箱”和“通海县智慧党建平台”,有效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实现了便民惠民,真正使党建工作从“务虚”向“务实”转变。

(三)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随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深入推进,全县党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显现,在危急时刻和重大灾难面前越加能够站得出来、顶得上去。今年通海县发生了“8?13”“8?14”两次5.0级地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第一时间响应,85支党员突击队、1072个基层党组织、11000余名党员投入到应急救援和抗震救灾工作中;140余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到各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服务。基层党组织和村(社区)党员参与抗震救灾、服务受灾群众的事迹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党组织真正成为了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