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河南郑州市上街区:打造“四网一化五联”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中共郑州市上街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29日11: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7年以来,郑州市上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充分结合区情实际,坚持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通过探索构建以“四级联建网”为基础、以“项目化运作”为载体、以“五联”为抓手的“415”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水平。

一、背景与起因

探索构建“四网一化五联”的“415”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是上街区在认真学习上级精神、深入研究区情实际的基础上,谋划提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一)全域城市化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随着上街区全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机关、社区、村改新型社区、驻区国企和“两新”组织等党组织不断纳入城区范围,出现了基层党组织设置和作用发挥重叠、交错甚至薄弱、真空等问题,党组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党员管理服务覆盖面不广、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欠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随着商圈、互联网、“两新”组织等的不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流入,大量不同职业身份、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利益需求的社会群体聚居在社区,使基层党组织面对的服务对象呈现多元状态。而原来分散的基层力量和服务资源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迫切需要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党组织的力量统筹整合起来,使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实现最大化。

(二)城区党建资源丰富但整合利用不充分。目前,在上街区城区范围内,除区委下属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外,还聚集着5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4家大型国企党组织、91家非公企业党组织和59家新社会组织、420家工会组织和43家共青团组织。其中,4家驻区国企党组织的近6000名党员,整体素质较高、技能特长突出。近些年来,上街区个别街道社区党组织在整合资源方面虽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但多属自发、零散的资源整合,既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又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存在不规范、难持续等问题。从整体情况看,上街区党组织条块分割、党建资源分散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仍需要以整体统筹的视野、系统性的思路,为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和力量搭建一个广阔的党建平台。

(三)街道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亟待强化。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大单位还是小单位、楼宇还是商圈,都要落地在街道。因此,在城市基层党建中,街道党组织是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只有街道党组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才能推进区域内党建资源的科学有效整合。但从实际情况看,上街区街道党组织“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还不够突出,重经济轻党建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在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方面缺乏有效的工作载体、有力的工作抓手和有效的制度保障。这就需要通过完善街道党组织功能、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打造统筹协调的工作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强化街道党组织在区域内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其统筹协调功能。

二、做法与经过

(一)以“四级联建网”为基础互联互动。坚持用区域化的视野和系统性的思路统筹谋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建立四级联建网和联建机构、制定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建强了区域内各类党组织之间开放性的互联互动纽带,构建了区、街道、社区、楼院四级联动体系。一是分级构建党建联建网络。以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楼院党支部(党小组)为核心,通过区委与驻区4家大型国企党组织联建,街道与辖区内影响较大、党员较多的驻区单位和驻街道各类基层站所联建,社区与辖区内各级各类驻区单位党组织、群团组织联建,在符合条件的楼院全部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并与楼院范围内各类商户尤其是党员商户联建,分别签订规范化的党建联建协议,明确各自的权责义务,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党建联建关系,构建起区、街道、社区、楼院四级党建联建网,为统筹开展党建工作、深度整合党建资源奠定了基础。中心路街道针对个别社区辖区内无驻区单位的问题,发挥统筹协调功能,以2至3个社区为一个片区,建立联合片区党委,既便于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调配党建资源,又便于社区党组织之间以强带弱、共同提升。二是科学设置党建联建机构。为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统筹协调功能,督促各街道建立了专职党建办并配备不少于3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并在不改变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原有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分别在四级党建联建网建立了“区级区域党建联合会-街道区域党工委-社区大党委-楼院党支部”的四级区域化党建工作机构,由属地党组织主导,各联建单位党组织为成员,专职于统筹协调区域内的各项联建工作,为区域内党建联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开展搭建平台。同时,将村改新型社区纳入区域化党建体系,以区域化的视野,打破原有村组界限,创新了社区党总支领导下的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经济合作社党支部、流动党员路段党支部的“1+3”组织设置模式。通过分别明确“1+3”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管理和运行机制,使新型社区各类党组织既各司其职又互联互动,促进了原各村组党建资源和服务力量的深度融合,强化了新型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三是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坚持“条条和块块双向用力”,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保障党建联建工作常态深入开展。建立健全双向沟通机制,通过建立区、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每月一次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相互通报情况,协商调度,加强属地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双向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双向评价机制,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时要征求驻区单位尤其是业务关联部门的意见建议,驻区单位党员干部的提拔使用和评先评优也要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意见,并作为重要参考;建立健全双向考核机制,在机关委局有权对街道相关工作评比排名考核的同时,赋予街道对机关委局派驻街道基层站所及其党员干部年终考核时的评价权和评先评优时的“一票否决”权。通过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制度,赋予街道社区党组织更大的发言权、参与权和评价权,进一步强化了统筹协调功能。

(二)以“项目化运作”为载体整合资源。针对街道党组织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缺少载体和抓手的问题,坚持“双向服务”原则,创新设置“项目化运作”载体,围绕党建工作突出问题和联建双方的迫切需求,有目的、有重点地联建一批党建项目,推动区域内党建资源整合。一是“双征双议”提出项目。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党建联席会议、群团组织负责人会议、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双向征求联建单位和辖区党员群众意见,确定要实施的联建项目,并通过双向商议,明确联建项目实施的共同目标、方法路径、联建双方需提供的资源和承担的任务等。目前,全区共确定联建项目186个,其中,重要项目56个、一般项目130个,涉及党建阵地共享、党员教育管理、社区服务优化、党建标准化建设、基层治理创新等五大类。颐苑社区联合片区党委通过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和联建单位意见,以“五园一心”共建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联建单位职能优势,以共建“学习、红色、爱心、康乐、和谐”五个“家园”为目标,先后与联建单位实施了社区网络学习室建设、组建七彩党员志愿服务队、共创“就业创业储蓄所”等17个“心连心”工程项目,深受党员群众好评。二是“三级联动”推进项目。实施联建项目台账式管理,一项目一台账,并建立健全跟踪督查、每月报告、每季调度的全过程管理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党组织积极发动群团组织、党员群众代表跟踪项目进度,街道和社区党组织每月召开党建联席会,报告项目进展并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区委每季度对各联建项目实施集中调度和观摩评比,确保联建项目落地见效。中心路街道区域党工委邀请辖区优秀党务干部、机关领导干部、特长党员等,建立了党建引领指导、街道建设发展、综治调解等10个专题委员会,定期为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并观摩督导联建项目实施,为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多方评议”验收项目。联建项目完成后,街道社区党组织及时组织联建单位和辖区群团组织负责人、党员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以实地察看、查阅资料、民主评议等方式进行验收,并提出做好项目后续工作的意见建议。验收结果记入台账,作为双向评价、双向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以“五联”为抓手深化党组织联动。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以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用、活动联搞、服务联做的“五联”为抓手,推进区域内党组织互联互动。一是以资源开放促共建共享。结合党建标准化建设和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分区域打造了五云、颐苑、三湾、通航等8个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并面向全区党员群众开放,带动全区133个党建服务阵地全部或部分开放了功能馆室。把社区专项党建工作经费提高至每年3万元,并为每个社区提供每年20万元的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让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党员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从全区各社区精选了255个优质服务项目,以“共享清单”形式向全区开放,让党员群众无论居住在哪里都可免费享受清单中的服务项目,有效促进了服务资源整合、提升了服务效率。丹江社区是石咀和马固两村合并而成的新型社区。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社区党委利用阵地文化厚重特性,面向全镇党员群众开放了社区高标准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并联合区人社局、妇联等单位成功举办了月嫂、育婴师、驾驶员、麦秸秆作画等多种培训班,吸引大量贫困村群众前来受训,推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绘画产业,既助推了脱贫攻坚,又打造了辖区群众就业创业的培训基地。二是以双向管理促力量下沉。严格落实“社区报到、认领岗位、公开承诺、上岗履诺、积分评星、表彰激励”的党员志愿服务“六步工作法”,全面实行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建立健全定期报到、双向反馈、公开承诺、积分评星四项机制,大力督促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开展服务。目前,全区共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336支,参与党员3000余名;为特长在职党员建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服务工作室43个,建成爱心交换站5处,政府出资分别为五云中心社区和朱寨新型社区购买了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并引进了10个社工服务岗位,壮大了社区服务力量,提升了服务水平。区委与驻区国企长城铝业公司党委联管该公司的18家离退休支部党员,在社区就近为离退休支部提供办公和活动场所,既解决了企业离退休支部无活动场所、工作不规范问题,又带动1000余名国企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服务。三是以智慧党建促资源互通。为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促进区域内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互联互动。以“上街先锋”微信公众号和上街党建云平台为主站点“1”,将N个红色网络教育家园、远教站点、微信公众号、党员服务阵地作为分站点,通过整合党建信息系统、党建网站、各单位手机微信公众号和党建地图等,实现了对各项党建信息数据的链接、融合及提取,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能够实时感知基层党建动态,促进彼此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互联互通,为区域内党组织互联互动搭建了一个主站引领、多网并行、立体互动的“1+N”智慧党建平台。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1+N”智慧党建平台,广泛开展网上意见征集、网上组织生活、网上学习讨论、网上共享服务资源等,使党员只要触网就能随时随地参加党的各类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了基层党组织横向上的互联互动。

三、工作成效

通过实施“四网一化五联”的“415”城市区域化党建,不仅盘活了各类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力量资源,也在互联互动的过程中,强化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和领导核心地位,推动形成了大党建格局,增强了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引领作用。

(一)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通过构建四级党建联建网、设置联建机构,真正在区域内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形有效覆盖,消除了党建工作的盲点和空白点。通过签订常态化的联建协议、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使区域内党组织之间形成了稳定的联建关系,推动联建工作由感情化维系向机制化规范转变。同时,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各项联建工作中居中统筹协调,既强化了自身党建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增强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又有效引导区域内党组织打破行政壁垒、拆除封闭藩篱,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从相互分离走向了相融共生,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盘活了区域内各类优质党建资源。通过党建联建,使一大批原本处于“沉睡”状态的优质党建资源被发掘出来,促进了党建资源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共同体”,明显增强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资源的能力,壮大了服务群众的力量。如区委与驻区4家国企联建后,一大批专业技能特长突出的国企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服务,如今已成为不少社区的骨干服务力量。通过大力推动社区服务阵地面向更广泛的区域开放,使社区阵地的服务范围不再仅限于本社区党员群众,既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对社区阵地的服务功能进行重新规划布局,让党员群众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享受到更丰富、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项目,又有利于解决部分社区服务阵地人满为患、供不应求而另一些社区服务阵地人气冷清、资源闲置的不均衡问题。

(三)强化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街道党工委书记兼职街道区域党工委书记,成立专门的党建办并配优配强党务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三个“双向”机制,赋予街道对联建单位党员干部提拔使用的发言权、对驻街道基层站所的评价权和评先评优的否决权,有效增强了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区域内各类党建资源的主体地位,强化了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除与各驻区单位党组织联建外,还积极邀请辖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代表参加党建联席会和联建项目的动议、督查、验收评比等工作,使各类群团组织在党组织引领下共谋发展大计、共商重要事务、共同服务群众,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另外,通过党建联建,一批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等积极参与共驻共建,壮大了社区服务力量,更好满足了群众学习、生活、娱乐等需求,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党建工作局面。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纷纷结合各自实际,围绕“五联”内容,通过共同开展党员活动日、共享服务阵地和服务项目、打造“双向”服务品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使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服务不断加强、开放融合度不断提升。如在今年的“双迎”攻坚工作中,各驻区单位党组织发动党员干部深入联建社区清理积存垃圾和各类小广告、协助开展“六小”门店巡查治理等,有力促进了“双迎”攻坚工作的开展;“七一”期间,各社区党组织与联建单位共同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诵红诗、集中志愿服务、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等活动,使党建工作局面更加生动活泼,党建工作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8月31日,区教体局党委专门组织30多名民办社会组织负责人实地观摩颐苑、通航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督促民办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共驻共建,及时融入城市党建工作大格局。

四、几点启示

实施城市区域化党建,建立联建关系是主要方式,整合党建资源是核心内容,强化党组织功能是根本目的,必须站在区域高度,统筹考虑、系统谋划,紧紧抓住关键点和关键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一)要着力强化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街道党组织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统筹协调功能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从“内”和“外”两个方面强化其统筹协调功能。“内”的方面,要督促街道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机构和力量。“外”的方面,要营造浓厚的区域化党建氛围,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自觉参与共驻共建;要赋予街道党组织对驻街道基层站所有关事务、涉及街道的有关规划和公共事务的发言权、参与权、评价权,便于其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真正使街道党组织成为区域内党建工作的“大本营”和“调度室”。

(二)要打造务实管用的党建资源整合载体。党建资源整合,说易行难,面对隶属关系、职能性质、力量资源均有不同的各类驻区单位,如何充分发掘其优势资源并与基层需求有效对接,形成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是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绕不开的重要课题。我区通过实施“项目化运作”,让基层党组织能够针对党员群众需求,有方向有目的地向联建单位寻求资源,再按照项目立项、分解责任、推动落实、验收评比的步骤规范实施,即可实现资源与需求的对接,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效益,为基层党组织由小到大地实施联建项目、由浅入深地整合资源、由易到难地深化联建提供了务实管用的工作载体。

(三)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的联建机制。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有赖于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不断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增强共驻共建的行动自觉,但根本的还在于制度的刚性约束。我区通过在横向上建立健全双向沟通、双向评价、双向考核三项机制,有力推动了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之间的互联互动,为联建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联建工作由“感情维系”向“机制规范”转变、由“援助式”向“共享式”发展。为保障“项目化运作”的规范实施,我区在纵向上建立健全了跟踪督查、每月报告、每季调度等管理机制,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职责任务的上下衔接和协调联动,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