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穆棱市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26日10: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不仅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出新的部署。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社区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单元,规模大,人口密,新现象多,新问题也多,如何在党建引领下,更好实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成为摆在基层党建工作面前的一道“命题”。
穆棱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全市共有1个市区街道,6个城社区,有社区党组织6个,社区党员762名。全市30.5%的人口,63%的党员,53%的基层党组织集中城市社区。近年来,市委以党建引领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以社区网格自治、多元参与共治、创建载体智治为抓手,在探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把社区基层治理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以社区为主体、以共建单位为辅助的城市基层党建综合治理体系建设,通过织密治理网络、整合治理资源、推进治理创新,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社区治理为主体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成功开出推进社会治理的一道“妙方”。
二、主要做法
(一)织密“一张网”,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全覆盖。坚持把社区网格化管理引入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划定“大中小”网格,推动社区资源下沉、力量下沉、服务下沉,真正实现治理精细化、多元化、高效化。一是上下联动,构建“街道+社区”大网格。建立健全市区街道领导班子包保社区工作制度,将街道干部编到6个城镇社区责任包保体系当中,按照社区区域建立6大治理网格,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定期督导、定期例会等工作制度,推动社区工作质量全面过硬。坚持在社区落实落靠基层治理工作,积极推行街道大党委工作机制,依托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由街道对社区反馈的各类问题进行整体把脉、集中问诊,有效解决各类民生问题,着力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治理体系。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增效,通过梳理承接服务事项,层层向上反馈,有效清理社区服务范畴外的工作任务20余项,为社区工作者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定向促动,织密“社区+小区”中网格。采取逐级下派、定点包保的方式,将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和服务社区工作站成员全部纳入社区网格治理体系当中,由社区书记主任包保辖区内规模最大、情况复杂的小区,同时担任“小区长”,深入开展“我在小区等您”“1带2进网格”两个载体,切实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从社区全面延伸到小区。坚持每周带着社区工作者“全岗通”业务工作手册,深入小区宣讲惠民政策,小到孩子接种疫苗,大到上级各项惠民政策,社区干部用贴近群众的案例、包谷馕式的语言,向大家详解了社会保障、看病就医、妇幼保健、就学教育等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诸多问题,实现民情搜集全覆盖、走访群众无死角。三是内部互动,做细“小区+楼道”小网格。以小区为重点,以居民楼为单位,切实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楼道做细做实,按照“一网格一组织、一楼道一管家”的办法,选派具有较好群众基础和较强管理服务能力的党员担任楼道“红管家”,通过建立楼道“红管家”四清四报、跟踪回访、定期例会等系列工作制度,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行民事民议民决,创新实施“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围绕小区规划、管理和居民诉求等实际问题,由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集中开展“四方”联动议事,妥善解决小区院内私搭乱建、车辆乱停、消防通道不畅通等问题280多件,调解物业纠纷35起,以网格为体系的基层社会治理效应明显增强。
(二)融成“一家人”,适应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大格局。全面探索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协调互动,资源共享,共驻共治的治理模式,构建起区域党组织全面参与,全民协同共建的良性治理格局。一是整合驻区治理资源,深化共驻共建。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市委-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基层党建共驻共建清单管理考核办法,由社区党组织吸纳辖区内各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参与城市共建。通过每月联席,不断充实调整需求、资源、项目“三单”,进一步整合市政市容、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税收管理、便民服务、场地阵地等方面的数据,建立综合信息研判、即时指挥、问题流转、综合巡查的规范化工作机制,形成统一调度、协同作战、跨界合作的工作模式,解决违法搭建、出店经营等各类问题隐患189处,解决社区居民吃水、弃管楼物业管理等群众反映最集中、矛盾最突出问题1247件,为群众提供免费活动场所11000多平方米,驻区单位服务群众功能实现由“幕后”走向“前台”的华丽转变。二是落实双重服务管理,激发参与热情。创新开展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工作,按照在职党员爱好特长,开展“1+N”特色服务活动,即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创新设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医疗救助志愿服务”等特色型党支部,将在职党员分到“社区工作站”,编进“临时党组织”,融入“社区小网格”,形成“一格一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力量配置,充分发挥“一个组织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的先锋引领作用。全市6个社区建立扶弱济困、法律援助、医疗保健等志愿服务党支部39个,有2117名在职党员参与其中,累计清理路旁积雪垃圾14000多立方,修缮巷道800余延长米,打造特色楼道文化21栋69个单元。三是开展特色服务活动,践行党建为民。大力开展“爱在社区、情暖民心”“冬日暖阳”等系列关爱活动,把调动各方力量与参与党内关怀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圆梦群众“微心愿”、贫困党员群众“大走访”等活动,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热情,着力在共驻共建单位与社区之间搭起“暖心桥”。自圆梦计划实施以来,全市108个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3360名在职党员共完成辖区困难群众“微心愿”4556个,累计资金物资总额40多万元,共同开展到社区慰问困难党员、居民趣味运动会、百家宴等活动54次,为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居民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平台。
(三)做好“一件事”,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主动适应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结合实际探索实施“四部一网”“四室联动”“五小五早”工作方法,建立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一是开通“四部一网”,开展联盟便民服务。成立社区便民服务联盟,分设“四部一网”(居家养老服务部、物业管理服务部、综合服务部、商盟服务部和社区便民服务网站)、六支服务队、19个便民小屋、245个网格,通过整合社区内各类服务资源,城区服务全覆盖。以城区内的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老旧(弃管)小区等为服务主体,通过便民联盟一站式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平台、便民服务热线电话等途径,承办物业管理、居家养老、商盟服务、综合服务等八大类57项具体服务项目。几年来,社区便民服务联盟共接待居民、对接服务、提供政策类咨询2640余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30余件。二是推行“四室联动”,构建依法治理体系。依托服务群众工作大厅,大力整合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治理资源优势,同步建立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实行集中办公、集中受理、集中服务。依托社区现有人员架构,由社区大党委书记担任第一责任人,支部委员主抓综治工作,社区网格长对接社区工作中心,把上级惠民政策延伸到网,把社会服务的神经末梢触及到户,把平安创建的政策落实到人,搭建起“职责清晰、责任明确、协调联动、高效运作”工作平台,建立起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新格局。几年来,四个工作室与社区网格联动,化解各类信访案件286件,无民转刑事件、越级信访事件发生。三是实施“五早五小”,优化社区治理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建为统领,在抓“小”靠“早”上下功夫、赢先机,围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隐患、小纠纷、小诉求、小信访、小案件”,通过不断织密防控网络,建立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体系,拓宽便民服务渠道、推动司法资源下沉等方式,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介入、早解决、早受理”,最大限度地将不和谐因素消除解决在基层萌芽状态,以服务为先,从小事做起,从苗头抓起,将不和谐因素消除解决在基层萌芽状态,解决了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穆棱市创新“五小五早”“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成为全省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综合试点,得到中央政法委社会基层治理局认可。实施“五小五早”工作法以来,累计排查社区纠纷隐患121个,调节信访矛盾98件,解决群众诉求387件次。
三、成效与反响
1、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规模不断健全和完善。穆棱市根据社区规划和城区发展定位特点,提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网格化全覆盖治理模式,明确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总目标,确定了街道下沉到社区,社区延伸到小区,小区治理到楼道的“分层运行、分级解决”网格事件解决的原则。通过把驻区单位、街道干部下派到社区,让社区工作者下沉到小区,党员群众参与到楼道管理,层层织密治理网络,从街道社区面临的城市建设、环境卫生到小区层面遇到的物业管理、邻里矛盾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切实提高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和水平。
2、基层组织和党员作用得到有效调动和发挥。通过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参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半径扩大到城市发展建设的各行各业,按照隶属区域、行业特点、部门属性,将入驻在城市社区中的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合理编排到各个城市社区,设立服务社区工作站,开展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双向服务反馈清单,通过建立常态化帮扶联系机制,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进社区、察民意、寻需求、促攻坚,发挥市、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党建联席会议作用,将社区自治上升到市级治理,全方位解决社区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
3、辖区群众充分享受治理带来的红利和实惠。穆棱市把服务群众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方位构建起多元参与和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便民服务联盟、多部门联动构建治理体系、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等手段,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类服务资源,调动各方优势,实现部门职能与社会服务无缝隙对接,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为民服务效能、预防化解矛盾、城市综治维稳等功能得到强化,辖区群众充分享受到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便利和好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社区环境温馨向好。
四、经验与启示
启示一:抓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在党建引领下,构建精准细致,覆盖全面的工作体系。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于有力的领导和科学的工作体系,实践证明,加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精准自治,覆盖全面的工作体系,必须坚持民需导向,做到靶向定位、有的放矢。要把构建网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实行的各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当前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意识不强、彼此联系较弱、协调运行不顺畅,党员发挥作用缺乏有效约束等问题的重要媒介,自上而下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启示二:抓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借助各方力量,统筹治理资源,攥紧拳头攻克治理难题。要转变以往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的“单打独斗”角色,有效整合利用驻区单位共建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进一步探索把社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都纳入到党建“契约化”共建范围,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机关部门(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新社会组织”“社区党组织+商户”等多种共建模式,提高共建覆盖面。要围绕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整合各方力量为社区所用切实做到思想工作联做、辖区治安联防、基础设施联建、公益事业联办、群众文化联动、社区发展难题联解。
启示三:抓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积极探索行之有效途径。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创新基层治理必须紧盯基层这个点,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治理的核心内容,大力推动街道社区职能转变,驻区单位服务资源下沉,纠纷排查调处关口前移,通过探索组建“便民服务联盟”,推行“四室联动”,实施“五小五早”等工作方法,建立适应城市治理需要、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治理载体,进一步推动部门与社区衔接互动,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发挥基层在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推动基层治理科学发展。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