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

辽宁鞍山市铁东区建立模范人物牵头党建工作室机制

服务群众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2018年10月25日09:21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服务群众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冯永庆(左二)帮助居民协调解决下水问题。 资料片由铁东区委组织部提供

每个月,冯志国工作室理发小分队都到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

鞍山市立山区曙光街道的十幢居民楼经常出现下水问题,这些居民楼大多是弃管楼。10月18日,有群众找到位于铁东区的冯永庆工作室寻求帮助。冯永庆二话没说,立即赶往现场查看,并约来立山区住建局分管物业的副主任到场协调解决问题,记者随同前往。“这种事很常见,我们工作室每天都起码为群众做两三件事。”冯永庆说。

近年来,鞍山市铁东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思路,本着“小小工作室、服务大民生”的工作理念,对全区服务民生、关爱百姓典型人物进行系统挖掘、积极引导,成立一批(首批9个)以模范人物牵头的“党建工作室”。各工作室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通过开展服务群众活动、提炼服务群众经验、推广服务群众做法,铁东区织就“一个榜样树起一面旗帜,一间工作室带动一方群众”的基层党建工作网络。

榜样带头,工作室成为基层组织战线生力军

2016年,鞍山市铁东区委组织部精选一批群众公认的模范人物,创建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服务群众光靠少数社区党员干部是搞不好的。”铁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杜文斌对记者说,“这些模范人物本身扎根群众,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工作方法,身边又聚集了一大批人,具有号召力。成立工作室,有利于这些人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更好地服务群众和带动群众,工作室起到了基层组织战线生力军的作用。”

首批工作室成立后,铁东区坚持各种资源向工作室倾斜,帮助工作室联系场地,解决办公设备问题,为提升工作室的凝聚力、创造力提供保障。

冯永庆工作室位于铁东区胜利街道胜利社区。冯永庆告诉记者:“社区把老的办公室让给我作工作室,区里编制预算装修房间,街道帮助解决午餐问题,这些支持使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开展工作。”

铁东区还在全区15个街道设立5个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配备5名站长,以“强指导、夯基础、树品牌、见实效”为目标,指导帮助工作室发挥作用。

今年71岁的老党员冯永庆从铁路系统退休后主动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只要大伙找他,他都愿意倾尽全力。对于这样一位已经坚持十几年的便民服务带头人,和他打过交道的市政部门负责人从心底里感到敬佩。哪里的马路沿石块脱落,哪个小区的下水井返脏水无人维修,马路上的人行道信号灯被树木遮挡……什么事都逃不过冯永庆的眼睛。他常常自掏腰包为百姓解忧,苦点累点他认为都值得。有了工作室后,他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有党组织作后盾,依托工作室,可以吸引更多有才能有爱心的人加入服务队伍,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现在我的干劲更大了。”冯永庆说。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冯永庆每天都在奔忙。10月3日,冯永庆赶到铁西一个小区,帮助协调解决煤气未通的问题。4日,忙着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楼下道路问题。5日,继续协调煤气问题。6日,回到工作室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7日,又接到某处一根电线杆倒地的消息……

冯永庆告诉记者,工作室成立近两年来,他每年都能解决1000余件民生问题。

头雁效应,服务群众从以党员干部为主到居民共同参与

“干部走访时,一开始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群众怀疑是作秀,甚至‘脸难看、门难进’。”铁东区山南街道福康社区党委书记马凤侠说,“有了工作室情况就不一样了,都是群众,大家平等,更好交流,你真为他办事,他也真心服你。”

在鞍山市提起马凤侠,几乎无人不知。作为社区的当家人,马凤侠将社区52栋居民楼与89家辖区单位划分为26个管理网格,实行“一岗三员”管理机制,“三员”即网格员、协管员、监督员。网格员每天都抽出两个小时入网走访,从而实现群众呼声在一线倾听,百姓问题在一线发现,居民困难在一线解决。同时,发挥群众力量,让居民自己参与社区管理。

马凤侠还在社区创设为老餐厅,开办阳光课堂,创建5个“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了居民基本生活不出社区。

社区成立“马凤侠服务居民工作室”后,马凤侠把一批社区干部聚集起来,敲开百姓门、聊起知心话,研究群众工作新方法,探索服务居民新途径,努力把党务工作、志愿服务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通过工作室引导党员感染并带动群众,志愿服务从党员“独角戏”变成群众“大合唱”。如今,马凤侠工作室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已从原来的3支增加到15支,每支队伍人数由原来的三四人增加到十余人,真正实现志愿服务以党员干部为主到以社区群众为主的转变。

工作室将每月5日定为党员活动日,党员志愿者义务为居民提供理发、修脚、照相、修理小家电、磨刀、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几年来,党员志愿者共为居民修理楼门16个、感应灯500余个、家电200余件,维修健身器材32件、围栏50余米,更换自来水管12次,种植花草树木2000余平方米。

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冯志国退休后,来到铁东区东长甸街道综合社区任第一书记,冯志国带头整合社区各种服务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打造“互联网+居家服务”平台,将健康、养老、家政、社区保洁、社区保安等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一站式居家服务。

工作室成立后,冯志国将自己的爱心团队落到这里,从此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们有了做公益事业的根据地。“冯志国在鞍山有威信,每天到工作室来求助的人很多,不管谁来找我们,我们都想方设法让他高高兴兴地回去。”冯志国工作室的志愿者王秀文说。

依托工作室,跟随冯志国志愿参加爱心团队公益活动的约有2000人, 这些人汇聚成一股爱心洪流,他们从乡村助学,拓展到城乡困难家庭救助和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参与。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是冯志国爱心团队这些年活动的重点,他们帮助一个个陷入生活困境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和信心。这些年,他们筹集善款170余万元,开展扶贫帮困、义务宣讲等公益活动2000余次,为失学儿童、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等5000余人圆梦。

“有事情找我”,激励党员当好服务群众的排头兵

在鞍山市铁东区常青街道九处社区,居民们经常念叨“有啥麻烦去找赵红菊,马上就办”。赵红菊是这个社区的党委书记,在她心里,党员要敢于对群众说“有事情找我”。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党委建立了“马上就办”责任体系,每天有一名社区干部在“马上就办”工作室值班,在专门负责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的同时,还承担代理居民到上级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办理有关事务的工作。只要居民找到“马上就办”,凡居民口头或书面申请办理的事项,属于代理服务范围内的,均予受理。

成立工作室后,赵红菊将这项工作进一步拓展,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组织志愿者队伍、组织协调党员干部和驻街单位为居民提供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为居民代办涉及需要跑办事处、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办理的繁琐事务;协助街道办事处、政府部门搜集和反馈居民需求信息。

依托工作室,赵红菊还开设“小巷讲坛”,围绕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以讲党课、时事课的形式,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小巷讲坛”每年开课12场以上,受益居民数万人次。

“社区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做好群众工作就能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我们这个小小的工作室作用并不平凡:激励党员当好服务群众的排头兵,把党的基层组织建在群众心里。”赵红菊说。

两年来,铁东区党建工作室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铁东区委因势利导,围绕工作室,整合各类组织资源,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两年来, 铁东区注重发动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和社区居委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帮助工作室形成共同参与推进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现在,铁东区党员普遍实行实名登记,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积极参与邻里守望、应急救援、医疗卫生、绿色环保等各类公益服务活动,全区1万多名在职党员以个人和集体两结合的方式,走进社区、走近居民,开展绿地认养、结对帮扶、法律援助、修理管护、微心愿等活动。(记者 王云峰)

(责编:王玥芳、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