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福建福州市:从“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到整体系统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嬗变

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24日15: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福州别称榕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会城市,辖六区六县,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1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757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313万。福州是“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发轫之地,近年来,福州市坚持与时俱进,以整体系统的思维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围绕抓共建强融合、抓重心强服务、抓标准强规范、抓创新强治理,探索形成了“1235”工作路径,即做强街道一个“轴心”、做活“五在社区”和“红色领航”两个载体,做实队伍、阵地、技术三个支撑,做优党的基层组织、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制度规范、责任落实五个体系,初步实现了从街道社区党建到城市基层党建的嬗变。

一、背景与起因

(一)街居党建工作为福州城市基层党建奠定了基础。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实施“堡垒工程”,强调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理顺条块关系,力量下沉基层,并通过区域共建等形式来优化街道的综合协调功能;提出街居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逐步实现‘一居一支部’,并逐步理顺党支部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等等。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实践为福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三个如何”为福州城市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2012年,福州市总结推广“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军门社区时,充分肯定福州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做法,并希望社区“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福州市在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实践中,总结提炼“13335”军门社区工作法,由民政部在全国推广。

(三)“上海会议”为福州城市基层党建拓宽了思路。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指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服务质量服务”。福州市立足建设新时代有福之州的实际,认真贯彻上海会议精神,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开放融合力度、夯实基层保障基础,初步形成“1235”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路径,努力为把福州打造成为中国幸福第一城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主要做法

(一)做强一个“轴心”,发挥街道统筹协调功能。一是明主责。开展街道权责清单梳理,做到“能减则减、能优则优”,共梳理出权责清单事项111项,鼓楼区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街道权责清单样本”。引导街道将经济发展职能从招商引资、协税纳税转移到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等主责主业上来。二是优机构。加快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将“前台”整合为一个党建服务中心,“后台” 调整优化“基层党建”“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公共管理”4个办公室,并可根据需要增设1-2个工作机构,形成1+4+N模式,强化了街道开展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工作力量。三是赋权能。赋予街道党工委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建议权,特别是对区直部门派出机构人员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扩大街道的各项话语权,并建立与其职责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实现每个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10万元,服务群众的专项工作经费不低于20万元。

(二)做活两个载体,丰富城市基层党建内涵。一是“五在社区”让居民群众更宜居。深化以“安居在社区”“友爱在社区”“和谐在社区”“欢乐在社区”“幸福在社区”为内容的“五在社区”创建活动,构建文明和谐社区,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红色领航”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大力实施“红色领航”工程,通过加强“红色引领”、推进“红色覆盖”、建设“红色阵地”、开设“红色讲坛”、激活“红色细胞”、亮出“红色身份”、开展“红色服务”、过好“红色生日”、记录“红色瞬间”、弘扬“红色文化”等10项措施,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城市各领域、各行业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城市发展格局。

(三)做实三个支撑,提升基层党建保障水平。一是做实队伍支撑。完善“社区工作者-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编制社区党组织书记-街道副职”和“社区工作者-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双轨培养成长链,全市有5000多名社区工作者取得上岗资格证书,73名社区党组织书记竞聘入编为事业编制人员。分批选配千名专职化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者,并在街道社区、“两新”组织之间交流使用,破解基层党务人才紧缺难题。二是做实阵地支撑。实施社区场所“达标升级”工程,打造社区“一老一少一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少儿成长服务站、文化普及服务站)公共服务平台,全市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平均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建设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党员政治生活馆、党建服务中心和街道党校,实现“一区一馆”“一街一中心一党校”。三是做实技术支撑。推动“党员e家”“福州党建”“一线福州”等党建信息平台和“智慧福州”、“平安福州”、“e福州”等政务信息、城市管理平台多网联动,打造城市基层综合管理服务网络。仓山区建设“掌上社区”,实现党群“全天候”互动、“零距离”服务。

(四)做优五个体系,放大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一是做优基层组织体系。抓纵向延伸到底,推行“社区党委—网格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网络,在科学划分2826个社区网格的基础上,建立1600多个建制性或“兼合式”小区党支部,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抓横向覆盖到边,发挥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市两新组织党建促进会、互联网企业党建联盟、数字党建(网龙)学院等平台,统筹推进商务楼宇、园区、商圈市场和互联网业等领域党建有形有效覆盖,实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6.9%、85.2%。抓点上规范提升,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军门社区为标杆,深入开展以“学军门、争优秀”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创星”活动,加强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被评为“五星级”“四星级”的社区党组织达83%。二是做优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建强“市—区—街道—社区”这一“动力主轴”,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和重点任务,持续提升市、区两级党委的领导力、组织力和牵引力。健全多元共建机制,市、区、街道、社区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推广设立街道党建促进会、社区“党建联盟”,选聘830名党员干部任社区“兼职委员”,推动1200多个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融合发展。完善社区协商机制,明确由社区党组织收集协商内容、确定协商议题、主体和方式,将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和居民反映强烈的困难问题、矛盾纠纷等作为主要协商内容。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经过民主协商,鼓楼区老干局宿舍有效破解了老旧小区利益协调平衡难题,顺利加装了35台电梯。三是做优服务群众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托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站点)、园区党群活动中心等平台,综合提供党建业务办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便民代办、民情收集、创业就业等各类服务,推广错时延时、预约上门等做法,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全市1.5万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28.9万名党员志愿者常年活跃在街道社区,2017年以来参与各类志愿服务11.3万场次,助力福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成功举办“数字中国”峰会。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社”联动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先后引进以金太阳老年服务、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等310多家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四是做优制度规范体系。注重系统性谋划,市委加强城市基层党建顶层设计,出台“1+N”配套文件,把城市基层党建纳入市委工作部署和党建总体规划来统筹推进。注重标准化建设,落实“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实施标准,推广军门社区“13335”工作法,指导鼓楼等城区制定城市基层党建标准化工作手册,为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提供基本遵循。注重流程化管理,出台专门文件,细化“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步骤和具体流程,增强各领域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仪式感和严肃性。五是做优责任落实体系。严格一线考核推动,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实行跟踪问效、奖优罚劣,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严格双向述职评议,建立健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抓党建互通联动机制,定期双向沟通会商党建工作,双向听取单位“一把手”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并参与评议。严格“三个清单”管理,完善项目清单、问题清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以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领办项目的形式,将城市基层党建中的重难点问题具体化、项目化,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主要成效

(一)党建工作由“同心圆”变成“共同体”,各领域党组织间的互联互动更加立体开放。福州市大胆跳出传统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在做实社区核心堡垒的同时,着力将街道党组织打造成为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进而带动驻区单位、“两新”组织和新兴领域党组织形成紧密型、立体化、开放式的党建“共同体”。通过打造党建“共同体”,较好地实现了各方的利益联结、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各领域党组织也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中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组织力。

(二)社会治理由“利益链”变成“价值链”,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参与主体更加多元。福州市注重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推动了新时代城市社会治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共融转变。靠街道社区单打独斗、忙于协调处理各种利益问题的局面成为了过去式,更多的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行业系统主动参与辖区治理,并由简单的利益联结体,进化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共同体。从“对手”多到“帮手”多,从“被动”多到“主动”多,从“看法”多到“办法”多,福州的多元共建机制为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创新带来了可喜变化。

(三)服务工作由“普惠性”变成“精准化”,党对城市基层治理的服务引领进一步加强。福州市坚持以政治功能引领服务功能,引导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中,时时处处体现党的色彩和主张,让群众不仅看到社会组织的活跃,更听到党组织的响亮声音。我们通过以党建为龙头,有机融合社会治理网格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两张大网”,整合线上线下各类资源,将过去为群众提供的普惠性、粗放式服务转变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让城市基层党建更具生命力、更接地气。

四、启示

启示一:筑牢堡垒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城市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福州市通过深入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和基层党支部“达标创星”工作,有效提升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筑牢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推动形成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各领域党组织同频共振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启示二:以人为本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一贯追求。加强城市基层党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群众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中增强对党的认同。福州市紧紧围绕“三个如何”的时代命题,立足社情民意,倡导“党员干部勤动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增进了群众的福祉,让群众真正领党情、记党恩、跟党走,更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启示三:统筹推进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鲜明特点。城市基层党建内涵丰富、外延宽广,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共驻共建、开放融合的格局。福州市通过改革街道管理体制、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街道大党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建设专职化党建工作者队伍等做法,重塑工作“轴心”,打破条块藩篱,聚合多元主体,真正实现以系统思维设计、从整体层面谋划,推动城市各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联结。

启示四:改革创新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动力源泉。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自我变革,以新理念新视野全面加以审示和创新。福州市在“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1235”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路径,就是响应中央新要求、顺应城市新变革、呼应群众新需求,与时俱进创新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实践。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