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岑溪市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24日11: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近年来,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广西岑溪市各种类型的党员向城区集聚,大部分城市社区管辖人口数量都超过1万人,部分社区管辖人口甚至达到3万人以上,给城市社区管理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有效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岑溪市紧紧围绕打造“山水宜居桂东南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通过探索实施“四联四化”工程,在组织建设、城市治理、作用发挥、制度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了社区、机关、两新等领域党建工作互联互融,推动形成符合现代化城镇特点和规律的中小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二、做法与成效
(一)突出组织联建,在政治引领上体现区域化。高站位理顺城市基层党建体制机制,着眼于解决城区各种组织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等问题,构建“一核多元”的城市基层组织架构。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将工作责任压实起来。深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针对城区乡镇难以管理城市社区的实际,创新成立城市社区党工委和城市社区管委会,全面加强市委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在原来11个社区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增设8个城市社区,使社区区域设置适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求。二是建立社区大党委机制,让主导作用发挥出来。针对社区各种组织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实际情况,坚持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整合社区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商圈市场等各领域党组织,组建“社区大党委”,在网格成立党支部,在楼宇小区成立党小组,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社区党组织和共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三是建立多方共建机制,让辖区单位参与进来。由“社区大党委”定期召开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辖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大事务,通报社区工作和共建成果,协商解决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建立责任管理机制,让党员和群众行动起来。构建互联互动体系,各社区依托社区党支部和党小组,在每2—4栋楼成立一个邻里理事会,保证每个楼栋至少有1名党员理事,将36家企业、9家市场、56个社会组织纳入到社区大党委进行分片区管理。
(二)突出服务联办,在作用发挥上体现多元化。坚持以党建统领提升服务功能,针对居民群众的需求,在创新服务上下功夫,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开展组团式服务。整合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的力量,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服务项目,组建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打通党员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开展项目化服务。围绕社区治理重点,分类开展项目化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各社区开展以整治行政效能、整治社会环境、整治市容市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内容的“三整治一提升”活动,推动全市党员干部通过采取简政放权、民事村办等有效措施,服务事项月办结率98.23%以上,办理提速76.26%。三是开展智慧化服务。结合“智慧城市”创建工作,把八桂先锋app、岑溪党建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整合起来,为社区居民提供微心愿对接、网上政务等线上+线下“零距离”贴心服务,实现区域互动、数据共享、信息互联。
(三)突出党群联动,在协同治理上体现常态化。强化组织引领,深化共建互补,用好社会力量,实现条块联动,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引导他们为社区作贡献。一是开展深化“双报到”创建“美好社区”活动。协调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双报到”单位,按照“文件清单、报到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评价清单”五个清单工作法,积极开展宜居、平安、人文、和谐、智慧等“美好社区”建设。二是探索“双治理”模式。探索实施居民自治和社团共治的“双治理”模式,组建居民志愿服务组织,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居民互助服务。通过居民议事会协商、居民代表会议决策、社会组织参与、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模式,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让决策更符合居民需求。三是实施“双亮分”制度。对社区内的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群众事项纳入积分范围,激发党员和居民的奉献意识。
(四)突出机制联创,在运转保障上体现长效化。针对阵地不足、队伍薄弱、经费短缺的现象,岑溪市在建立健全机制上下功夫,整合各方资源,高标准落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保障。一是建立一项标准规范的阵地建设机制。建立“三优先”机制,即对涉及社区党建阵地建设的事项优先安排,优先审批材料、优先划拨经费、优先采购配备。整合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1个1000平方米以上的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和3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按照“三站两室一中心”的标准,对19个社区进行规范化建设。二是形成一套科学可持续的队伍培养机制。通过基层选拔、社会选优、组织选派的办法,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招录选聘优秀大学生到社区担任社区党建组织员。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选派社区第一书记,并向社会招聘一批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使每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达到10-13人。三是完善一个扎实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市、镇、社区“联投、共管、递增”三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整合各部门有关城市基层的政策、项目、资金资源,“捆绑打包”集中落到社区。每年为每个社区落实社区办公经费5万元,落实党建工作经费2万元,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0万元,确保社区有钱办事。
三、探讨与启示
(一)必须进一步完善社区“大党建”格局。因地制宜建设副科级的社区“大党委”,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社区党组织资源,以区域党建新格局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新格局。研究制定《社区“大党委”运行规则》,设立议事会和监事会,与居委会分别行使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强化党委议事功能,构建社区民主自治新机制。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签订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落实社区党建工作任务。
(二)必须进一步拓宽党组织服务群众途径。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党的工作网络,帮助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灵活设置社区网络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等各类功能型党组织,将本社区内的各行各业的党员组织起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三)必须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保障。通过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规范会议和台账等举措,推动社区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完善城市基层党建责任落实机制,社区实行党员责任区和党员责任岗制度。完善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化和市场化力量投入为补充的保障机制,加强对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监管。对社区兴办的各种有偿低偿服务项目实行减免税费政策,增强社区自身造血功能,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