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昆明市级机关工委
2018年10月23日15: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 一公里”,昆明市市级机关党员和党组织持续深入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机关两项志愿服务品牌,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充分展现了新时期机关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不断拓展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新空间。
一、背景与起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施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尤为重要。
机关在职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其发挥作用往往是在工作单位,在此之外发挥党员作用不够明显。为搭建机关在职党员八小时之外发挥作用的平台,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着力解决机关干部对基层群众感情浅、对基层情况了解浅、服务群众意识浅等“四风”方面问题,昆明市机关开展了“万名党员进社区”“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机关干部进社区、入河道,增进与社区群众的感情。
二、做法与经过
(一)固定活动日,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以“万名党员进社区”“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两项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深化“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的理念,依托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学雷锋广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站点等阵地,形成了以全市83个机关单位党员志愿者为主体,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格局。“万名党员进社区”每个单位每个月开展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半天,主要围绕“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参与社区环境卫生整治;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点亮“微心愿”;体察社情民意,征集社区群众对创建文明城市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议;广泛宣传滇池保护治理的意义、方法、成效,动员社会各界了解滇池、关心滇池、关爱滇池”等方面开展活动。“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每月第一个周六上午9:30至11:30,主要围绕“巡查河道“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提供“六部门”联动执法线索;劝阻污染河道的不文明行为;宣传滇池保护的法规、政策;征集市民保护滇池的意见建议”等方面开展活动。
(二)规范管理,实现“单位—社区—岗位相适”全覆盖。一是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为确保党员报到率,制发了“一信三表一卡”,即《在职党员介绍信》、《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登记表》、《在职党员社区活动登记表》、《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社区党组织与机关党组织建立起沟通联系机制,实行“数据反查”,社区对已报到的在职党员填写《报到回执》反馈给所在单位党组织,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安排在职党员结合“主题党日”开展活动。二是实行“网格化”规范管理。根据机关单位在职党员人数和分布情况,采取就近、自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将全市83个机关单位的在职党员纳入“网格化”规范管理。全市统一部署形成一张网,每个单位成立“在职党员服务队”形成83个“网格”,各市级单位机关党组织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活动,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对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和部署。“在职党员进社区”各单位每次活动参加人数不得少于在职党员和职工人数的五分之一,每次活动结束后3天内将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图片上报上级党组织。“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各单位全年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人数不得低于单位在职人数的80%,每次到志愿服务点开展活动的人数不得少于在职在编人数的五分之一,每次活动时需使用联络员的账号和密码登陆昆明河长制手机APP软件,实时反馈参加人数、现场照片图片、意见建议等活动情况。三是科学划分挂联对象及服务岗位。根据机关单位以及党员 “地缘、业缘、趣缘”情况和社区居民需求,将单位科学划分到社区,全市83个部门挂钩97个社区35条入滇河道。社区设立了环境整治、治安防范、便民服务、帮困助残、法律援助、文化建设等多个岗位,通过单位选派、支部定岗,使参与活动的单位结合职能业务提供服务,使在职机关党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了全市机关、在职党员服务范围全覆盖,形成“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新模式。
(三)建章立制,强化考核监督。一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把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季度党建督查内容,适时跟踪活动开展情况;制定下发了《基层党建目标考评清单》,把“万名党员进社区” “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两项活动情况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市委目督办加强督促检查,把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进行过程考核。社区党组织每年向单位反馈党员参加活动情况,党组织书记述职中增加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情况专题汇报。二是抓实志愿者网维护管理。各部门每周四前上报活动周报,并严格按《志愿者网上注册等相关工作流程》要求做好服务项目发布、服务时长记录。明确三个必须达标指标,即注册志愿者人数占比必须达到13%,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必须达到70%,注册志愿者每年人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必须≥25小时,全市形成了良好的志愿者管护格局。三是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和活动记录档案,让在职党员与联系户结对子、交朋友,做到思想上勤沟通、生活上多扶持。对于热心服务居民群众的在职党员、积极组织活动的社区党支部进行表扬,激发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探索多样化服务形式,确保志愿服务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在全市统一部署的基础上,各单位结合职能特点,积极开展活动。市科技局全面摸排掌握不同群众需求,建立了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汇总、每季一通报的推进机制,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形式和对象,实现了“定向”“精准”提供志愿服务。市旅发委文明旅游志愿者通过向市民和游客发放旅游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劝阻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扫二维码下载APP体验“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景区建设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出行,宣传文明旅游理念,进一步提升昆明旅游品牌。市发改委坚持“党建+价格普法执法”理念,将做好《价格法》二十周年宣传活动与“万名党员进社区”活动结合开展,深入到五华区黄土坡社区开展《价格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的专题宣传活动,在社区设点向社区群众宣传讲解价格法相关知识。市滇管局向社区群众宣传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动员社会各界了解滇池、关心滇池、关爱滇池。市城管局开展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城乡清洁工程”“法制宣传教育”“关爱滇池”“数字城管12319热线宣传”“安全生产月宣传”等为主题的多种形式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广泛开展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障人士等重点群体为主,精准帮困,党员志愿服务逐步精细化。市财政局组织党员、团员赴呈贡区第一敬老院对老人进行慰问、打扫卫生、亲情陪伴,积极配合呈贡区医院医生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协助老人参与常见疾病的义诊。市残联通过发放残疾预防宣传材料,服务身体残疾和智力残障人士,解决残疾残障人士就业问题,上门提供家政服务,并以各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为依托开展学雷锋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残障人士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市防震减灾局在官渡区太和街道双龙桥社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围绕主题,突出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社区干部群众表演歌舞、保健操、诗歌朗诵等节目。三是积极开展困难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慰问。市委政法委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五华区顺城社区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帮扶助老、文明交通、宣传道德、打扫环境卫生、完成微心愿等志愿活动。市国土局支出24000元走访慰问24名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市委政研室到盘龙区明通巷社区入户慰问10位空巢、贫困老人,与他们交心谈心,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四是建设现代型支部。运用微党课、故事党课、“双语”党课等方式,广泛开展“百名典型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系列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
三、成效与反响
(一)推动机关在职党员全员走进社区。全市97个社区党组织与市级机关在职党员所在83个单位通过建立沟通联系机制,把在职党员管理纳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加强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形成了“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机制。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均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 2万余名机关党员全部走进了97个社区。
(二)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机关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各单位机关党组织定期公示党员服务情况,强化了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形成了自觉接受监督,自觉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氛围,推动机关在职党员服务群众意识空前高涨。活动创新服务载体,把服务群众落实到党员的经常性活动中,增强了市级机关各单位党员服务基层的意识,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机关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发挥了党员志愿者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
(三)推动在职党员服务群众的成效更加明显。机关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通过组团式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共建活动,积极为社区建设出点子、想办法,帮助理清思路,完善机制,理顺关系,加强管理,有力促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提高。领导干部带头走进社区开展义务劳动、爱心捐助、扶贫帮困等活动,在职党员联系群众,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市机关在职党员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关爱滇池 春城志愿者在行动”活动2万多次,走访慰问居民群众13565余人,成功化解群众矛盾1400余起,解决邻里纠纷1080余件,反映社情民意21100余条,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24322件,提供滇池治理“六部门”联动执法线索1345条,劝阻污染河道的不文明行为2465起;发放宣传滇池保护资料23454份,征集市民保护滇池的意见建议1212条,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2018年,昆明市党员志愿者联合会注册志愿者6742名,志愿服务时长完成207579小时。
四、经验与启示
(一)“志愿服务”模式推动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是加强党员管理的新途径。
一是开辟了从严管党、治党的新途径。通过加强对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管理考核,对机关在职党员一言一行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业务精干、奋发有为的党员先锋队伍的基础更加牢固。让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加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向管理和监督,是确保机关在职党员能够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约束自己、规范言行的必要措施。二是延伸了党员管理的时空范围。通过加强对“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考核,延伸了新形势下党员管理的时空范围,通过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沟通反馈,有助于建立自觉服务群众效应。三是拓展了党员管理的渠道。通过加强对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管理考核,建立了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双向互动机制,打开了党员管理的新渠道,不论是作为“单位人”还是“社会人”,都时刻处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时刻都提醒广大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志愿服务”模式推动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新载体。
一是开辟了密切党群关系的新途径。机关在职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发挥作用往往是在工作单位。通过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完善了在职党员与群众联系交往的形式,在社区这个最基层单元中,可以更加深入、直接、全面的与群众交往交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也更加直接、直观,也更容易被群众接受,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二是丰富了党群互动的方式方法。通过运用“志愿者服务平台”,改变了传统的党群互动方式,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群众的意见反馈更加及时。三是巩固了党的基层执政基础。通过强化对机关在职党员的管理、监督、考核,全面推进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通过亮明身份、树立形象、强化服务、密切关系,满足了基层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期待、强化了对机关在职党员的监督管理、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水平,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三)“志愿服务”模式推动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是促进社区党建的新力量。
一是改变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原有格局。在全面推进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中,广大在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和工作特点,积极认领社区志愿服务岗位,加入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通过他们智力、人脉、资源优势的发挥,一改社区党建工作的单一和单调,逐渐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二是壮大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力量。通过全面推进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在职党员组团到社区报到,一大批文化程度高、视野开阔的党员加入到社区党建工作中来,为社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思想、新资源、新思路,为社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调动了社区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盘活了现有资源。三是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活动水平。通过全面推进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在机关工作的广大在职党员积极发挥自身特长,在参与社区组织的党建活动的同时,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一些长期以来想开展而不能开展、不会开展的活动相继组织起来,广大在职党员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组织和生活圈的双重认同和归属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