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22日14:4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案例背景
银海区面积475平方公里,辖49个村社区,2017年底常住人口约19.53万人,流动人口约10万人。作为北海市城市化建设南移东扩的前沿阵地,大批住宅小区于近年在银海区建成,大量外来人口迁徙到此。尤其是因坐拥4A级银滩景区而驰名中外的银滩镇,得益于滨海城市优越的生态环境,每年冬天都会吸引数万名游客到此过冬,形成特有的“候鸟”群体。候鸟族群的逐步壮大,促成了“候鸟”经济的兴起,但同时也为当地的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基层服务体制建设迟滞。外来人口主要聚居在新建的住宅小区,虽然归属城中村基层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管辖,但当前基层组织不论是人员能力结构、服务理念,还是单一的党群活动阵地都与现实需要有较大差距。
二是服务主体存在缺位。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公安、卫生、人社等多个部门,外来党员的管理还要归口到组织部门和基层党组织。具体工作责任落在基层党委、政府上又受限于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导致工作措施不深不细,造成外来人口“谁都能管,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三是对公共资源的占用导致公共产品的供应紧张。外来人口消耗了诸如公共交通、医疗保障、文化娱乐设施之类的大量公共资源,从而间接引发了排队长、乘车难等问题,进而加剧了本土人群和外来人口的矛盾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
四是候鸟群体中的优势资源缺乏组织行为的变现渠道。候鸟群体不乏老党员、老领导、老专家,更不缺乏矢志于建设北海这个第二故乡的专家人才。但由于基层组织在服务外来人口整体功能上的弱化,党员找不到组织,人才找不到阵地,不少缺乏官方接触正式渠道的“候鸟”欲报到而无门,外来人才在智力、经验、威望方面的优势较难转化成为推动当地发展的资源。
二、做法成效
健全和完善外来人口服务机制,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发动。针对上述问题,银海区党委以银滩镇为试点,立足候鸟群体的生活特点,以健全党群服务平台整体功能,构筑服务网络为重点,以服务优质、管理有序、自愿参与为原则,充分整合党建、行政和社会多方资源,创建荟萃北海党群服务平台——“银滩镇候鸟驿站”,以构筑服务网络、组建工作室,打造红色家园、红色课堂、红色管家三个红色工程,不断推进服务外来人口的水平提升。
(一)突出多方参与,构筑服务网络。候鸟驿站设总站、分站和服务点三级机构,建站对象包括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党组织、住宅小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目前建立的24个主要站点中,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0个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心、4间酒店和1个社会公益组织,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共同组成了候鸟人群服务网络,履行外来党员接收和管理,登记备案、租房资质审核、活动场地提供、医疗保障指引、文体活动组织、矛盾纠纷调处、法律问题问询等服务,建立起活动共办、阵地共享、互通有无的区域工作协同机制。目前各站点累计服务人数达到10000人次。
(二)强化培训教育,打造红色课堂。候鸟驿站对外来党员实行身份信息和党员信息双报备,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微信群等形式,组织外来党员参与“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银滩大讲堂活动,定期宣讲政治理论,打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平台。推动候鸟人才上讲台,到村(社区)、学校和企业进行宣讲,组织各类文化研讨、座谈交流活动,形成双向交流的沟通机制,促进候鸟群体融入当地。提倡体验式教育,组织开展重走习近平视察北海路线、北海文化名城游等系列活动,让候鸟群体从文化视角认知北海。
(三)规范阵地建设,打造红色家园。规范化开展各分站点阵地建设,依据自身行业特点提供差异服务。村(社区)进一步完善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接待和文娱等功能。配备驿站办公室、标准化图书室、棋牌室,提供阅读、聚会交流服务。党代表联络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向候鸟群体开放,接受纠纷调处和法律咨询等服务。建立小区物业和酒店红色书吧,游泳池、健身房的设施无偿或以相应折扣方式提供使用。聘任党员志愿者担任图书室管理员和卫生监督员,增强候鸟群体对参与当地建设发展的黏性和积极性。
(四)强化自我管理,组建工作室。以兴趣爱好为指引,由候鸟群体自我发起,组建“古道热肠”“找房租房”“歌唱爱好者”“读书看报”“谈古论今”“志愿服务”“琴棋书画”七个虚拟工作室。工作室由外来党员担任负责人,候鸟驿站给予场地和经费支持开展活动。候鸟群体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参与工作室开展活动。如古道热肠工作室专门由外来党员志愿者担任涉及候鸟群体的矛盾纠纷义务调解员,按照早发现,早解决的原则,在当地调解部门介入前提前处置矛盾纠纷,使候鸟群体离家不离乡,遇事有人管。依托工作室的建立,候鸟群体按照兴趣爱好进入工作室接收归口管理,形成了紧密的联络节点网络。
(五)推动服务提质,打造红色管家。村社区分站点在便民服务站专设外来人口服务窗口,落实四个一工作法和首问负责制,加强对各村社区分站点在服务外来人口工作上的监督力度,推动外来人口服务同等化有力提高。重点推介“阳光红页”和“农事网通”系统,公开业务办理流程,让数据跑腿代替候鸟跑腿。推动服务下沉,在住宅小区分站点建立便民综合服务点,公开村(社区)的服务地址和服务信息,发放一次性告知书。村(社区)每月定期安排人员上门服务,实现候鸟群体家门口办政。整合物业、医院、公益机构的资源,开展“百场公益进小区”活动,提供免费义诊、建立健康档案、推拿按摩等服务。编写驿站服务手册,涵盖党组织关系转移、医疗保障指引、公共交通、异地就医政策、旅游景点和美食推荐等内容,打造北海生活“一本通”。
(六)加强引才工作,打造人才小高地。建立候鸟人才专家库,完善候鸟人才专长信息的登记工作,对接市级部门落实荟萃北海外来人才景点门票免费、免费乘坐公交等十项优惠措施,让候鸟群体从旅居变定居,游客变居民。建立外来人才志愿服务站,组织有艺术特长和教育专长的外来人才参与村(社区)的“四点半课堂”项目,充分发挥外来人才的智力资源。健全外来人才工作听证制度,建立外来人才民主议事平台,专人负责收集意见建议,打通外来人才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渠道。
三、 经验启示
对于外来人口服务和管理,我们在总结分析北海市银海区“党建+驿站”的服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中村、城市社区带来的管理服务难问题,我们主要围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三个方面启示。
(一)整合资源,集聚服务力量。基层党组织要服务好群众,就要把组织资源统筹起来,把各领域党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探索建立社区大党委,发挥好社区驻村单位、所辖非公企业和两新党组织、物业党组织等的优势互补、共促共进的作用,探索“党支部+网格”的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做好外来党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践行宗旨,提升服务理念。在外来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当中,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寓管理于服务当中,把服务工作推进到外来人口服务的“前沿阵地”,把服务站点、办公场所尽可能地设置在群众最近的地方,形成服务“直通车”,避免了外来人口因不熟悉情况导致的“办事难”问题,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三)依托载体,创新工作机制。当前服务外来人口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人群分布较分散,但社区管理人员少,给管理和服务带来难题。所以必须创新管理和服务载体,以网格党组织为单位,组建以外来党员为骨干,外来社区群众参加、服务内容广泛、形式灵活的外来人口服务队、党员服务队等,发挥好外来人口中党员、专家学者、热心居民的作用,倡导外来人口的自我管理,引导他们主动融入社区建设,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
相关专题 |
· 全国党建案例库 ·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