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山西省侯马市:以“359”工作模式不断拓展城市基层党建新内涵

中共侯马市委

2018年10月22日09: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的根本目标。侯马市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为着力点,积极构建“359”工作模式,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创新干部思维培育大视野大格局,转变理念方式开展精服务细服务,强化基础保障提升凝聚力吸引力,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功能,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背景与起因】

侯马是山西南部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区位优越,商贸繁荣,自古就有“南来北往商埠地,千车百货旱码头”之美誉。全市总面积约220平方公里,设3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辖76个行政村、30个社区,总人口29.6万人,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5.8万人,暂住人口5万人,农村人口8.8万人,是山西省城乡联接最为紧密、城乡人口倒挂和城镇化率较高的县级市。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群体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环境、对象、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前来办事“盖盖章”、日常组织“跳跳舞”、协调邻里纠纷等“老大妈式”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广大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呈现多元化的向往和需求。在实际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责任义务多、权力职能少,事务杂务多、专职服务少,群众需求多、服务项目少,单独斗多、联合作战少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做些小事没有空余时间、做些难事没有职权能力、做些大事没有统筹资源的被动局面。为适应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发展的新要求,市委紧密结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的有利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临汾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探索构建“359”工作模式,即以“三强”为基,以“五联”为纲,以“九大行动”为要,集中打造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有效联结机关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的“三位一体”党建联盟,不断拓展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做法与经过】

一、立足“高站位”,强化党的领导

1、高起点谋划。分市委常委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组、组织部和街道社区等多个层面学习传达“上海会议”“太原会议”“临汾会议”精神,力求科学把握城市基层党建的时代内涵,提升理性认识。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北上太原、南下深圳学习考察,选派优秀社区干部赴昆山进行集中培训。市委书记深入街道社区专题调研,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组织部长利用到杭州培训、到常熟送挂职干部的机会,学习先进做法,组织经验分享,增强感性认识。分层次组织城市党建工作学习观摩活动12次,开展城市党建专项调研、座谈23余次,将理性和感性认识融入实际,搭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框架,促进认识升华。

2、高规格统筹。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副书记,市人大、政协正职和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其他副县级领导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和工作机构。领导组定期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分析困难问题,商讨推进举措,持续推动工作落实。26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联一个社区、一个机关单位和一个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经常深入一线指导,确保城市各领域基层党建不断档、有成效。

3、高标准推进。开展手册式指导,汇编重要论述、指导文件、领导讲话、标识指引、操作模板等,印制《侯马市城市基层党建“359”工作模式指导手册》,为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参考样”“对照单”,保障“359”模式规范落地、扎实生根。紧抓清单式落实,明确18个牵头单位、60项重点任务和完成时限,做到对单领责、照单落实、查单考核,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组织调整和处理。

二、构建“新模式”,强化工作支撑

1、“三强”为基。强化“三级责任”落实,构建市、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领导工作机制。市委是“龙头”,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履行主体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整体布局、指挥协调、组织实施、督查指导,发挥好“指挥部”作用。街道党工委是核心,发挥统筹推进、抓好落实作用,履行直接责任,推动传统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有机融合,发挥好“作战部”作用。社区党组织是一线,发挥组织动员、服务管理作用,履行具体责任,实行兜底管理,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2、“五联”为纲。立足组织联动、党员联管、活动联抓、资源联享、服务联办,在街道层面建立大工委,在社区层面建立大党委,全市共有15个市直单位、9个驻地单位、6个“两新”组织纳入街道大工委组织体系,29个市直单位、26个驻地单位、27个“两新”组织纳入社区大党委组织体系,共同研究辖区内各项事业发展,共同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三亮三诺三服务三评议”活动,探索建立报到登记、服务纪实、考核激励、双向评价等制度,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管理机制。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划小覆盖单位,依托商圈、市场等设立区域性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设立行业性党组织,依托乡(街道)和村(社区)对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兜底管理,在市商贸市场党委建立了商圈市场党建工作指导站,不断提高“两个覆盖”质量和水平。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理念,13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建立了共驻共建关系。

3、“九大行动”为要。实施三大领域九大行动,做到各领域整体联动、协同推进。在街道社区开展阵地建设标准化、载体活动特色化和队伍建设专业化“三化”党建凝聚行动,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共建责任双向落实、共建活动双向参与和共建成果双向评价“三共”双向发力行动,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参与城市基层党建,积极推动资金项目、干部人才、场所设施、信息技术的共享。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开展创新组织覆盖、创优治理服务和创设社会组织孵化“三创”贴近融合行动,使他们主动贴近、融入城市党建,真正把党的工作做进去、把资源要素带出来。

三、提升“服务力”,强化品牌建设

1、创优服务环境。赋予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单位的考核权、建议权和综合管理权,以及对市属职能部门派驻机构的指挥调度和考核监督权。理顺街道社区与职能部门的工作“边界”,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建立社区承担公共事务目录,让社区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

2、创优服务标准。统一设计、全面推广党建徽标(Logo),在社区门头、户外导视牌、版面版头、办公室标识牌、工作台卡、工作人员马甲等全面使用党建徽标(Logo),凸显服务标识,展现党组织形象,让群众能够找到社区、找到组织。推行“一窗式”服务和错时延时、坐班值班、预约上门等服务,让群众少跑腿、一次办。

3、创优服务品牌。以“暖心工作法”党建服务品牌为指引,全面实施“一支一品,一区一特”党建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服务居民群众能力和水平。如市府北巷社区大力开展“三联五服务”活动(即联结辖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三方资源,打造就业服务、文化活动、扶贫帮困、文明建设、养老服务五大平台),七所社区打造“七色服务·多彩社区”工程(即红色党员凝聚服务、橙色孝老敬老服务、黄色扶贫扶弱服务、绿色助学助幼服务、青色民事调解服务、蓝色文体娱乐服务、紫色卫生健康服务),新民巷社区实施“45610”为民服务法(即凝聚党员党心四必到、关爱弱势群众五必访、日常固定特色服务六条线、周末集中志愿活动十个面),东街社区开展“筑家”工作法(即以党建引领为顶,以联系居民为基,以和谐稳定为柱,以文化惠民为梁,以便民利民为窗,以民事调解为门,构筑党员之家、居民之家、爱心之家),这些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务品牌,凝聚整合了各方资源力量,满足了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特色化服务需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打造“升级版”,强化基础保障

1、确保社区工作者队伍力量。以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拔了一批年纪轻、有文化、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进入“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了年龄、学历结构。面向社会公开选聘45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加强了社区队伍力量。

2、确保场所建设提档升级。通过开发配建、驻区单位援建、村社共建、调剂机关事业单位闲置办公用房等多种途径,推进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提档升级。2018年全市共投资900余万元,用于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已经打造出市府北巷、东街、七所等高标准示范社区,年底前全市所有社区场所均能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均统一标识设置、统一外墙风格、统一机构门牌、统一服务窗口、统一版面,并按照“一站六室”标准,统一设置功能区。

3、确保工作经费保障有力。按照不低于10万元标准,向办事处拨付运转经费;确保每个社区工作经费不低于10万元,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到10万元;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足额落实社区“两委”主干基本报酬,工作人员的工资全部列入财政开支,“五险一金”全部落实。

【成效与反响】

半年多来,通过开展经常性活动把党员凝聚起来,把组织活跃起来,形成了“聚民—暖民—安民”的良性循环,切实夯实了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基础。

一是凝聚了党心民心。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建立,壮大了工作力量,强化了党的领导。街道社区党组织从服务切入,向引领用力,通过开展特色化品牌化载体活动,吸引了大批党员到社区报到,大量的居民向社区靠拢,切实提升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把社区当成家,常回家看看,已经成为许多党员、居民自觉不自觉的行为习惯。

二是增进了民生福祉。为辖区老年人、困难群众和下岗职工建立“爱心档案”,发放“爱心卡”,提供政策宣传、医疗救助、敬老爱老、技能培训等全方位、点对点的服务,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组建社区模特队、健身操队、排舞队、戏剧票友、中老年合唱团等多支文艺队伍,定期举办书法、刺绣、剪纸、烫画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沙龙,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利用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日,以集体聚餐、孝老敬老、善行义举榜、最美家庭评选等多种形式,融洽了邻里关系,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巩固了社会稳定。以党的建设带动了城市治理创新,激活整合了各类资源,完善了多元化治理体系。各社区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万多件,常态化帮扶弱势群体1万余人,遍布全市的社区管理服务网格、志愿者服务团队和居民社会组织,每年调处矛盾纠纷5千多起,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路西街道东街社区是全市的回民聚居区,他们以协调民族宗教事务为切入口,通过建立民族议事厅、居民调委会、“我爱我家”志愿服务队等,积极协调解决辖区乃至全市的民族矛盾纠纷调解,影响力甚至辐射到绛县、闻喜、稷山等周边县市,真正将各类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经验与启示】

1、思想重视是前提。建立分级负责的城市基层党建责任体系,把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党组织的力量统筹整合起来,力求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责任人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2、工作模式是关键。“359”工作模式,既抓住了责任主体,逐级明确了工作责任,又确立了工作目标,指明了工作方向;既打破了行政隶属壁垒,拆除了相互封闭藩篱,又整合了各方的资源和力量,做到了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有效推动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

3、理念创新是动力。新时代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需要赋予新的理念和新的内涵,只有更加注重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开放融合,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推进资源下沉优化组织设置,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探讨与评论】

一要推进社区减负增效。明确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建立社区承担公共事务目录,推进社区减负增效,确保社区把精力集中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让社区由“忙事务”向“抓服务”转变,让社区回归服务自治本位,促进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提升。

二要壮大社区工作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允许县一级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或者由省、市统一为基层招聘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并逐步向专职社会工作者过渡。

三要提高履职能力水平。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作推进的质量和效果。要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指导,提高他们对“三社联动”等先进理念的思想认识,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举措,保障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因地制宜、精准推进、成效显著。

(责编:黄瑾、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