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门市新会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9日15: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东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社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多种诉求的相互交织,对城市社区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更好的挑战。目前,新会区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达到1:3,城市人口加速增加,大量的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不断涌现,特别是以广东中车为代表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等一批省级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落户本区,大批产业技术工人党员、流动党员等向城市聚集,加之进城务工农民工党员、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等迁入社区,令社区党员的结构日趋复杂,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管理难度逐步增大。过去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方式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甚至已经阻碍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进程。怎样以党建引领推动传统行业党建与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中小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成为新会区亟需解决的课题。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会区坚持“城市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本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汲取轨道交通具有“全覆盖、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特点,结合本地党建实际,创设“红色干线”的党建模式,从“点、线、面”全方位布控健全党建网络,及时有效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群服务传导至城市各个基层组织的神经末梢,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统筹联动、共建共享。
二、做法与经过
以位于城市南、北两端的两条党员群众服务街为动力核,以“红色干线”贯穿城市南北两端形成党建“主动脉”,干线派生支线,并以“功能站”、“分站点”布局城市党建网点,沿线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服务平台、组织体系、惠民工程建设,促进城市党的建设、民生服务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建设“服务平台”,打造城市党建全覆盖“红色站点”
一是在城市南北两端建设“枢纽站”。“北枢纽站”以“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切入点,依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北门社区党委面向老城区的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旧居民小区等传统领域组织和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党群服务;“南枢纽站”立足“区域统筹、互联互动”目标要求,依托新型社区民和社区推进珠西枢纽新城的省级工业园区、科研孵化基地、楼宇商圈、新型住宅小区等新兴领域组织“两个覆盖”工作并提供专业服务。南、北枢纽站均设有“党员群众服务街”---汇聚党员服务中心、区义工服务中心、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康园中心共五个服务中心,面向全区党员、群众、企业人才、社区家庭、特殊群体等提供专业性的帮扶服务,“枢纽站”功能从城市南北两端向整个城市延伸辐射。比如,党员服务中心定位“党务工作服务窗口、党员教育培训阵地”等功能,运行以来共转接党员组织关系7650多人,接待党员群众1350多人,举办“党员爱心学堂”“党员爱心漂流活动”等活动共服务党员群众超过36700多人次。二是依托社区资源建立“分站点”。升级建设19个街道社区公共服务站,作为“红色干线”的“分站点”,整合各级各部门在社区设置的各类机构、牌子、平台等,统一形象设计和标识指引,为居民群众提供政务服务类事项和众多生产生活服务类事项。三是在新兴经济领域打造“功能站”。在商业繁华的会城街道南新区建设“美吉特站”——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大型商业体住宅小区提供服务;在商务楼宇中科创新广场建设“中科站”,为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党务政务服务;在陈皮村专业市场建设“陈皮村站”,为行业协会党员搭建温暖家园。“枢纽站”“功能站”“分站点”三类“服务平台”一起构成覆盖整个城区的“红色站点”,为城区党员群众提供全覆盖服务。
(二)推行“3+3+N”模式,激活城市党建各领域“红色细胞”
推行“3+3+N”工作模式,即健全三级联动体系、建强三支社区工作队伍、整合“N”个基层党组织。一是实施三级联动。区委发挥“指挥部”作用,统筹谋划、督促落实整体工作,结合驻点联系工作,每季度对城市社区中收集到的区级问题台账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研究解决措施;街道党工委发挥“龙头”作用,提供“人、财、物”保障,重点做好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协调工作;社区构建“大党委”运行机制,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沟通。二是建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社区工作者”三支队伍。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社区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创新开展“红土地”城市党建工程,每年配套专项资金120万元,通过购买服务为城市社区选聘熟悉社区工作、党建业务知识扎实的同志担任党建指导员,专职负责驻点社区的日常党务;定编社区工作者,每年注重从持证(社工证)人员中重点选聘,并按一定比例选聘外来人员担任社区工作者,共同参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三是整合“N”个基层党组织。整合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类基层党组织党建资源,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打造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两新”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共商共治的社区“大党委”工作模式,定期召集驻区单位研究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联做、区域资源联享、服务问题联解。如北门社区党委联合辖区18个区直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家、住宅小区管理公司等组建社区“大党委”,今年以来先后召开联席会议5次,为辖区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3个。
(三)实施“三大工程”,提供城市党建多方联动的“红色服务”
针对城区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社区管理难度逐渐加大这一现状,实施“三大工程”,有效解决社区群众反映的卫生、出行、养老等各种难题,也使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一是实施“社区管家工程”。根据社区服务对象、服务户数、服务面积等情况,按照一个网格500户的标准,将城区的19个社区划分为221个网格,网格划分做到不留空白区域、不交叉重叠,实现全覆盖。搭建起“社区班子+网格长+网格员+协管员+楼栋长(志愿者)”的五级服务网络,实现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二是实施“双报到、双服务”工程。组织全区60多个区直单位党组织共88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主动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或单位“创文”挂点的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区直部门职能优势和党员专业、职能、兴趣爱好等优势,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特色的专业服务,形成了“微心愿?爱到家”“安心电、党员送”“安心水、党员送”等党员服务品牌。活动开展以来,全区机关在职党员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8万多次。三是实施“线上+线下”民生服务工程。把“互联网+”融入到城市社区管理服务,建设圭峰会城社区居民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该平台预约各种生活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已接听热线电话300多个,为200多位居民推荐了服务商家,提供了贴心社会服务;依托微信“村级党务e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为社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实现社区“多元共治”和社会管理“协同善治”。
(四)加强新兴领域党建,构建城市党建互融发展“红色共同体”
着力寻求城市党建工作与新兴经济领域发展的结合点,整合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资源,打造“红色共同体”,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是构建“红色+商圈”组织共同体。打破行业类别、党组织隶属和行政区划限制,由会城街道党工委牵头,在商业繁华的南新区成立商圈党委,整合周边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商务楼宇的党建资源,形成商圈党建共融共创的“共同体”,统筹推进城市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二是构建“红色+人才”服务共同体。在经济开发区的中科创新广场设立人才驿站,建立服务大厅和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为园区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工商注册、税务办理、人才服务、投资服务、党员教育等服务,实现“足不出园”即可办理所需的相关行政审批业务和开展各项党建活动。三是构建“红色+行业”发展共同体。加快建立专业市场党组织,在陈皮、红木、香业和水果等4个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行业市场建立党组织,以党建引领“小个专”经济发展。抓住“小个专”党建工作和商户发展的“共振点”,链接党组织、市场、商户等资源,助推专业市场不断发展。
三、成效与反响
(一)整合了资源,凝聚服务群众的最大合力。新会区“红色干线”这条城市党建主动脉,带动、辐射了城市社区综合性服务资源和治理功能的开发和整合,目前全区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单位超过60个,参与志愿服务的党员超过8000名,社区居民志愿参加社区活动超过5万人次。社区党组织发挥平台优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发挥行政优势,商家企业党组织发挥资金优势,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技能优势,通过整合城市各类基层党组织资源,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和党群服务。在主动脉这个“发动机”的引领下,全区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二)细化了项目,搭建服务群众的最优平台。党员群众服务街的五大服务中心、各社区的公共服务站、遍布城区的221个网格,其直接开展的以及其整合延伸开来的活动服务项目多达百余项,从收集公共利益诉求的党代表接待,到社区居民服务平台的日常服务诉求,再到弱势群体帮扶等,绝大多数能得到满意解决或确切指引。“红色干线”搭建的服务网络,成了服务群众的最优网络、最优平台。
(三)巩固了基础,形成促进城市发展的最强动力。城市基层党建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由于进城务工农民工党员、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以及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都得到有效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推动社会矛盾持续减少,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决定,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优化,社会治安不断改善,等等,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近年来新会区获评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国家级示范区、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区等称号。继获评全国和谐社区之后,2016年7月会城北门社区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经验与启示
(一)城市基层党建的理念要“实”。抓好新时期的城市党建工作,必须采取“实打实”的举措。建设党群服务平台、实施“三大工程”等都是务实的党建理念的很好体现,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求实效”的党建宗旨。正是“实实在在”的理念和举措,让城市党建工作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城市基层党建的方式要“联”。新时期的城市党建工作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必须充分发挥各类基层党组织的资源优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联合党群力量、共同配合支持,才能不断提高城市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城市基层党建的队伍要“强”。新会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离不开各类基层党组织的班子队伍、离不开强有力的党员队伍、离不开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也离不开社区党建指导员和社区工作者队伍,正是党组织班子的领导有力、党员的示范带动,才能保障各项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五、探讨与评论
(一)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树立“一盘棋”的战略思维。城市基层党建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多元、更加丰富。从领域上看,既有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传统领域,又有各类“两新”组织;从区域上看,既有城区、街道、社区等行政区域,也有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新兴市场主体;从党员来源上看,既有干部、工人、知识分子等传统组成部分,又有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抓城市基层党建,一定要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坚持各领域统筹、多方面联动的“一盘棋”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新形势下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好路子。
(二)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墨守成规搞城市基层党建,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围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党员容易接受,让群众乐于接受。比如,针对城市流动党员比较多、年轻人喜欢使用微信的特点,新会区创新工作思路,狠抓“互联网+”的工作思路,搭建起“社区党务e平台”,广大党员群众都能很快地接受这样的一个服务平台,党员群众参与度很高,经常互动,推动管理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出成效。
(三)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必须有完善的机制作保障。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一套完善、管用的机制作为保障。离开了机制的保障,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不可能长久开展。新会区从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开始,就注重边探索、边做、边完善工作机制。从开始建立党员群众服务街的时候,就健全了区、街道、社区的三级联动机制。为了保持服务街的正常有序运转,又建立起党员群众服务街的联席会议制度,各中心坚持每个星期碰头研究服务街相关事宜。在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方面,建立了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在开展服务方面,完善了“双报到、双服务”机制等。在人财物保障方面,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在破解难题方面,建立健全每个季度的基层治理分析研判机制等等,为“红色干线”的有序运作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