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浙江湖州市:创新“四色”民情服务机制 构建“同心共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中共湖州市吴兴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9日11: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求,吴兴区以网格党建为突破口,创新“四色”民情服务机制,有效整合多元力量,实现知民情、解民忧、赢民心,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实效。

一、工作背景

吴兴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是湖州市的中心城区、首府之区、全国百强县区,区域面积872平方公里,人口62万。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居住人群逐渐多样化,利益诉求趋向复杂化,由此带来的基层治理瓶颈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为止,吴兴区以“四色”民情服务机制为抓手,以网格党建为依托,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引领功能,有效整合多元力量,认真绘制民情地图,全面掌握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广泛凝聚社会正能量,努力实现党建网、综治网和民情网的“三网”融合,确保服务对象更精准,服务举措更有力,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主要做法

1.绘制“四色”民情地图,画好共治“同心圆”。一是构建精细化服务网络。按照“便于管理、界定清晰、区域集中、不留空白”原则,依托住宅小区、楼栋楼群、商业街区等,以200—500户为划定标准,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每1-3个网格成立党支部,共组建网格党支部252个、网格党小组148个,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到每个治理网格。二是建立多元化服务队伍。健全“三联”机制,形成区级部门联社区、街道和社区干部联网格、党员联居民的包片联户模式,并在“三务”公开栏公示服务承诺和走访情况,全面落实联系责任。健全社区“大党委”,63个社区实现“党建联盟”全覆盖,吸纳各类驻区单位、共建单位187家,整合居民代表、在职党员等资源,按网格建立400支“小红砖”党员志愿服务队,进一步扩充服务力量。三是开展精准化排摸走访。健全常态化走访机制,推行一专多能、全岗都通、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全岗通”工作模式,明确每周走访不少于3天、每月走访不少于50户,让社区干部“走得出,走得勤,走得好”,让党建工作“进户头,见人头,入心头”。根据走访了解的家庭情况和困难诉求,将社区居民细分为社区矫正人员、重复越级上访人员等“红色”转化群体,贫困、残疾、孤寡等人员“黄色”帮扶群体,退休老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海归和留学人才等 “绿色”资源群体,其他人员等“蓝色”放心群体,分别开展周访、月访、季访和年访。截至目前,排摸出“红色”转化群体108人,“黄色”帮扶群体2011人,“绿色”资源群体3520人,“蓝色”放心群体213318人,按照“一户一档”建立63073份“四色”民情档案,方便随时查阅,精准开展服务。

2.精准服务“四色”群体,铸就党群“连心锁”。一是获得“红色”群体认同感。建立由街道联系干部、社区干部、辖区民警和律师组成的专门调解队伍,实行“定人、定点、定时”的“三定”联系法,在中秋、端午等节假日,主动串门子、拉家常、聊心事,重点沟通个人思想情况,及时传递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努力帮助解决就业等问题,并在物质上给予适当的救助,确保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有关怀,真正从思想根源上引导从抵触抗拒党委政府转变为拥护维护党的领导。二是增强“黄色”群体满足感。制定出台党内常态化关爱十六条,建立党内关爱基金,每年从党费中拿出72万元用于“七一”和年底集中慰问。组织36名区领导、43个区级部门领导干部、579名街社干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包干到户,发放印有联系干部和社区干部姓名、联系方式的“民情联系卡”,确保所有黄色群体都有干部结对、都能随时联系到干部。积极创新帮扶举措,龙泉街道为辖区90名残疾人专门建造阳光庇护中心,每周一至周五开设康复训练、生活常识等课程;爱山街道定期组织街社干部到结对居民家中“同吃一锅饭”,增进干群情。三是加强“绿色”群体归属感。对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或选举为网格党支部书记,或推选为“道德医生”“道德护士”,或聘请为“小红砖”宣讲员,为他们参与社区各项事务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实现“退休不褪色,夕阳更生辉”。对复退军人、优秀返乡大学生等,挑选其中对社区工作感兴趣的,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导师帮带制和试岗锻炼制,提升政治素质和服务能力,将他们从“局外人”变成“一家人”。在今年的社区组织届中“回头看”中,已从“绿色”资源群体中吸收70名人员成为后备干部。对在职党员,全部编入“小红砖”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挥特长优势,开展特色服务。四是提升“蓝色”群体幸福感。结合该类群体最旺盛的需求,大胆探索统一的项目化运作模式,创新“三点半课堂”“老年食堂”等服务项目,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老人在家没人管、孩子放学没人接的后顾之忧。每逢传统佳节,社区统一组织“猜灯谜”、“包粽子”等各类庆祝活动,开展书画展、象棋赛、趣味运动会,丰富居民业务生活,让居民在欣赏或比赛中陶冶情操、增进友谊。飞英街道吉山四社区退休老党员刘祖鸣自发成立合唱团,每周坚持为群众教唱歌曲,累计教授215首,丰富了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3.全面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大家庭”。一是开创“道德门诊”上门解决问题。每个社区推选和聘请以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党员志愿者为主的6—9名“道德医生”和“道德护士”,一方面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 “道德门诊室”, “道德医生”和“道德护士”轮流坐班制,受理居民群众的咨询、反映和投诉,另一方面组建“道德寻访团”,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对社区干部在“四色”走访中提供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及邻里之间的一些矛盾纠纷上门进行“诊疗”,着力引导居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今年以来,“道德门诊”共接待群众7800人次,调处矛盾纠纷1569件。二是实行“四方会谈”协商解决问题。针对“四色”民情档案中记录的居民反映比较集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每月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召开由社区主职干部、街道联社干部、物业公司项目负责人、业委会或者居民代表参加的“四方”交办会议,谈问题、讲举措、定时限,会后由参加人员填写《物业管理交办单》,并在社区公开栏公示,进一步优化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朝阳街道都市家园社区面对小区停车难问题,1个月之内连续召开4次交办会,完成285个停车位改造。在街道,成立物业公司联合会和业主委员会联合会,吸纳18家物业公司代表和20个小区业委会主任代表,建立议政会制度,每季度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召开办事处、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区级联系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统筹解决各社区居民关注度高、落实难度大的事项。三是开通“民情直通车”快速解决问题。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建立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居民可围绕“环境卫生、维修养护、停车管理、服务规范、绿化养护、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对物业企业的“一键直通”功能,并随时查阅处理情况。飞英街道余家漾社区在微信公众号中开放“随手拍”功能,与党群服务中心电子大屏连接,居民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实时上传,社区和物业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4.满足居民多元需求,唱响幸福“主旋律”。一是精神上“富足”。围绕“红色楼道”创建,全面推行“党员家庭户”“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主动亮家规家训、晒服务承诺,有效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以优良的党风促进家风、民风、社风。大力发现和宣传党员群众中的善行义举,培育“中国好人榜”、省道德模范7人,评选区级幸福家庭498户、文明家庭7020户。爱山街道安定书院社区成立全省首家“好人馆”,形成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组建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12支“小红砖”宣讲团,用群众视角和群众语言开展宣讲,传达上级最新精神和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今年以来,宣讲团累计宣传最新政策法规12096条次、身边先进典型567人次。二是行动上“自足”。根据党员群众志愿者岗位专业特长,细分为“家园先锋”“家园卫士”“家园文工”“家园医生”“家园园丁”“家园顾问”等6支志愿者分队,提供针对性服务。累计吸纳党员群众志愿者3.58万人,今年以来已集中开展了健康义诊、普法宣传、清洁家园、垃圾分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志愿服务1008场次,让居民生活更舒心、城市更亮丽。将每月8号和15号定为社区志愿服务日,提前一周发布服务预告,组织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开展特色服务,涵盖家电维修、就业指导、法律咨询、身体检查等方方面面,真正让红色阵地接地气聚人气激活力。三是生活上“满足”。牢牢扛起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促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重要使命,区委区政府将“中心城区提质行动”作为今年“八大行动”之一,围绕文明城市创建、禁燃禁售烟花爆竹、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广泛引导动员辖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各条线党员干部敢下火线、冲锋在前,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全力建设“幸福家园”。今年以来,新建6家幸福邻里中心,创建6家省示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中心城区90条主次道路精细化提升,新增停车位1423个,有效缓解了居民日常出行拥堵和停车难问题。

三、实际成效

1.进一步织密基层治理网络,增强了党的领导力。创新网格化党建,将63个社区划分成332个党建网格,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由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员骨干分别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积极推动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和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进”网格,建立了400支1.3万人的网格队伍,让党员干部面对面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让居民群众时刻能听得到党的声音、感受得到党的力量。

2.进一步建强基层干部队伍,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创新“四色”民情服务机制,真正将街社干部“赶出”办公室、“深入”群众中,大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的实践锻炼中、在各类复杂问题的处理中充实业务知识,提升履职能力,加强自身建设,已累计培育区级先锋示范社区党组织14个,省“千名好支书”10人、市“最美社区书记”4人,省市社区工作领军人才5人,社会工作师263人,市区“两代表一委员”60人。年底述职评议时,居民群众对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满意率普遍达到了95%以上。

3.进一步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四色”民情服务机制,促使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依托社区服务阵地,搭建协商平台,创新服务载体,按需拓展服务内容,拓宽了服务的空间和领域,积极应对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年以来,全区共梳理出各类问题3567件,解决3282件,居民的安全指数、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不断增加。2017年助力湖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6年达到浙江省平安区标准,捧得“平安铜鼎”。第三季度“平安三率”抽样调查中,治安安全感达到98.29%

四、经验启示

1.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根本保障。吴兴区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鲜明红线,通过创新“支部建在网格上”“四色”民情服务、党建服务联盟、“四方会谈”等做法,在基层治理中时刻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的组织、活动和影响在区域内全覆盖,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根本定位。吴兴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始终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初心和使命,积极应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牢牢把握城市居民群众成分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切实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真正做到城市治理为人民。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推进基层治理的不二法宝。建立“四色”民情服务机制,目的就是要让基层干部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中,与群众同坐一张桌、同吃一锅饭,用汗水脚步赢得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激发群众共建共享的热情,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4.坚持与时俱进是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我党在持续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进程中增强组织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法宝。吴兴区积极在内容、形式、载体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创新,使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变化形势相适应,与人民群众需求转变相适应,不断焕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激发城市居民内生动力,提升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水平。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