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扬州市广陵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8日15: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广陵区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主城区、核心区之一,全市5.09平方公里的古城以及旧城都集中于此。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变迁,广陵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基层党组织迅速扩展。截至目前,广陵城区范围内共有4个街道党工委和44个社区党组织,包含以古城旧巷为主的老城区社区、以中高档住宅区为主的新建社区、以拆迁小区为主的安置社区等多种类型,古城、旧城、新城、商圈、市场等各类城市区域错落交织,也为广陵区的城市基层党建探索创新提供了丰富样本和实践平台。得益于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广陵城市社区党组织周边分布着较为丰富的驻区单位资源:市级以上机关部门36家,各类学校、医院等70余家,大型商贸企业20多家,行业协会、楼宇商户等540余个,其中,既有苏北医院、市人医等享誉地方的综合性医院,有育才小学、扬州中学等首屈一指的知名学府,有金鹰国际、1912街区等较为发达的商业中心,也有众多规模较小的行业协会、商圈商户等,这些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同构成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基础,也为广陵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助力。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指出,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近年来,面对城市发展新形势、基层党建新要求、城市居民新期盼,广陵区始终把选优育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作为关键,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社区“主官”社会化招聘,持续注入“源头活水”,推动郑翔、李华等一批优秀社区书记脱颖而出。其中,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扎根社区13年,将问题多发、矛盾突出的拆迁安置社区建设成为“安定、安乐、安宁”的和谐社区,先后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务工作者”,她的经验总结——“郑翔社区工作法”,也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参照、可借鉴的鲜活经验。
2016年,扬州市专门出台加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20条意见,这为广陵区加强社区书记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为了放大典型效应,推动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持续涌现,广陵区推出了新生代社区书记“五名行动”,围绕名师结对、名社锻炼、名校培训、名城考察、名家研讨五项专题行动,构建选、学、议、干、考“五位一体”模式,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交流研讨、动态考核等有机融合,为社区书记队伍注入动力活力,推动社区党建持续创新发展走在前,引领古城、新城、商圈、园区、驻区单位等城市各领域互联互通、共促共进。
二、做法与成效
社区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城市基层的“领头羊”,肩负着贯彻上级部署、联结驻区单位、联系服务群众等重要任务。广陵区社区书记“五名行动”坚持“实战锻炼、实绩检验”原则,旨在构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优秀社区书记培育路径,推动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军人才不断涌现,引领带动城市基层党建各领域持续创新创优。
一是“名师结对”,“选”好苗子夯基础。坚持上下联动,经过自愿申报、基层推荐、征求民意、组织考察等程序,遴选出10名区级重点对象和一批街道联动培养对象,真正将有潜力、有想法、有作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好苗子”选进“五名行动”。充分发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先进基层党务工作者”郑翔等知名社区书记引领示范作用,知名社区书记与新生代书记组队协作,开展定向结对、定期指导、定点会商,帮助解疑释惑、加快成长。
二是“名社锻炼”,架好梯子重实“干”。每名“五名行动”参训学员对标市内外知名社区,每年安排至少1个月时间,开展“师带徒”实岗锻炼,到文昌花园社区、琼花观社区等先进社区挂职锻炼,近距离感受郑翔、李华等老一辈社区书记思路谋划、实务操作、接待交流等工作能力,并选派7名优秀代表赴江苏无锡、浙江杭州等地知名社区驻点锻炼,“浸入式”体验社区党建全方位工作,对标找差,取长补短,切实提升实践能力。
三是“名校培训”,搭好台子“学”真功。坚持外引内援,一方面先后赴上海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开设班次、深造学习,与知名专家学者请教对话,强化城市基层党建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立足全国典型文昌花园社区,集中力量升级打造全市唯一的社区干部培训学院,为“五名行动”参训学员们提供“家门口的课堂”,“以学带干”成为常态。
四是“名城考察”,“议”好路子拓视野。组织“五名行动”培养对象赴上海、苏南、浙江等地区参观考察,到上海陆家嘴街道、自贸区、南京仙林街道、无锡水秀社区等享誉全国的城市基层党建典型参观取经,紧跟社区党建先进水平,追赶时代“潮头”,进一步开阔眼界、更新理念、激发动力。
五是“名家研讨”,定好尺子“考”实绩。开设“新老书记面对面”论坛,党建专家、知名学者、知名书记等与培养对象议路径、谈心声、解困惑,形成共商共议、借鉴交流的常态机制,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新生代社区书记们与广大居民共同倡议,请郑翔将群众眼中的“十九个变化”带到十九大,得到《人民日报》多家主流媒体点赞。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为新生代社区书记们设置考核指标,包括党建课题、民生项目、居民满意度等,明确“一人一项目”,并实行动态考核、末位淘汰,使“五名行动”培养对象带着压力出发、更有动力前进。
2016年以来,广陵区通过“五名行动”重点培育35周岁以下的新生代社区书记17人,影响带动230多名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参与联动培育,“四个一”目标已初见成效。一是构建一条优秀社区书记培育路径。以长效为目标,构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路径,为城市基层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培育提供指导。二是培养一批有潜力的社区书记。以榜样为指引,带动年轻社区书记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推动刘君、张雪松等新生代社区带头人加速成长,成为引领城市基层党建发展的核心力量。三是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城市基层党组织。以实绩为检验,一批新生代社区书记引领的社区党组织开拓创新,在社区党建、服务居民、共驻共建等方面得到了各方认可,如天顺花园社区“世学教育”迎接中组部调研,旌忠寺社区阮元家风学堂创成省级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玺园社区创成全市“十佳社区”。四是打造一批有知名度的城市基层党建特色品牌。以创新为动力,新生代社区书记们参与的“五联十问”新时代文昌商圈党建联盟、老城区网格化党建模式、拆迁安置社区党建标准化工程等脱颖而出,“五名行动”成为城市基层党建求新求变的聚焦点。
新生代社区书记们借助“五名行动”平台,在广陵区城市基层党建发展深化的过程中,依据各自社区特色和资源禀赋,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一是以网格化理念推进“大街道”模式。在东关街道党工委联合破题老城市治理难问题,将整个街道合理划分为75个网格,坚持网格划分与组织功能相融合,以各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把各方力量统筹整合起来,形成“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驻地单位党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的共建机制,与驻地单位、结对挂包单位、“两新”组织等党组织结成“党建共同体”,全街道10个社区已与消防中队等55家驻区单位、市地税局等20家市区两级挂包单位和26个社会组织组队协作,联合开展“党员在社区、服务老百姓”、“四防联动、平安到家”等13项党建集中服务活动,服务家庭逾4500户,帮扶困难群众两万余人次。二是以区域化理念建设“大社区”模式。在汶河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联结驻区单位课题,围绕“项目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创”的大党建思路,打破以往“垂直管理”的模式,将街道9个社区分成3大片区,通过党建统领、分片结对、挂包帮带、捆绑考核,深度整合融合社区、驻区、辖区党建等资源,以荷花池、四望亭、皇宫社区等明星社区为龙头,抱团推进党建工作,实现社区党组织、商家、百姓人家以及驻地企业间的共驻、共建、共创,构建纵横交错的融合互通的“大社区”区域化党建管理模式。三是以特色化理念探索“大商圈”模式。立足文昌商圈,突出“金色商圈,红色名片”主题,皇宫社区、四望亭社区等通过组织统筹共建,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建立“商圈党建联席会+特色街区党组织+主导行业党组织+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体系,着力发挥商圈党建联席会作用,围绕商圈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建立商会、企业家沙龙、青年企业家联合会等平台,加强信息互通,引导错位竞争,促进和谐共赢,推动商圈党员商户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三、经验与启示
在“五名行动”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重心在社区、难点也在社区。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小巷总理”、“马路市长”,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心骨”,城市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对在基层默默奉献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我们要礼敬善待、关心支持,做到有定位、有名分、有政策,用事业激励、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机制培育,才能打造一支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作风纪律强的“四强”型城市基层带头人队伍,才能切实强化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使之真正成为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各项任务、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堡垒。
一是进一步激发城市基层党建“原动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街道社区党组织单打独斗已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以共驻共建工作为例,现行机制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已不太匹配,尤其是对驻区单位缺乏硬性约束,“原动力”有所不足,大多数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之间的合作往往“蜻蜓点水”,未能建立起常态长效机制。此外,受上级考核导向影响,许多机关部门,更愿意将资源倾注于自身结对挂包的社区,与所处辖区的社区党组织合作有顾虑、有保留,即使社区党组织想要发挥“引擎”作用,也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指导、强化保障,为社区党组织解除后顾之忧,推动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集聚、人才向基层靠拢。
二是进一步凝聚城市基层党建“粘合力”。社区党组织理所应当成为城市基层党建的“桥头堡”,成为驻区企事业单位、商圈市场、楼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虽然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风尚持续向好,但仍有极少部分单位还存在难进门、难沟通的现象,社区党组织也常常苦于没有畅通的联系渠道,与驻区单位打交道方式单一、联系滞后,这也反映了部分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对共驻共建工作还是不够重视,“无形的墙”依然阻挡在社区党组织面前。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升社区书记与驻区单位沟通协调、策划推动的能力,让社区党组织真正产生“向心力”,吸引驻区单位粘合以来,深化合作共赢。
三是进一步增强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力”。不同社区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水平不尽相同,往往依赖于社区书记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水平,不少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思路理念、方式方法等还不够新、不够活,这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思想大解放”要求,打破传统固定的模式,以创新思维、扎实举措,探求城市基层党建的新路子,真正发挥出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既要打造社区党建的“盆景”,更要以点带面,形成优秀典型的“花园”。
相关专题 |
· 全国党建案例库 ·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