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一核引领 多网融合 四治共促 精准服务

山东济宁市: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济宁路径”

中共济宁市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8日14: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动因

济宁市共有城市街道26个,城市社区239个,全部成立党委,社区“两委”成员共1904人。当前,我市“一城五区”已经拉开框架,人口正向城市社区加速集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同时,城市还聚集了全部的机关党组织和绝大多数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党组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来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落到街道社区,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逐步落到街道社区。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矛盾的集聚点,也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市管理重心不断下移,街道社区承担的任务愈来愈重,已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主要依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把日益分化的社会重新凝聚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社会整合功能,用强大的组织力量促进发展中的改革,用强大的组织资源化解改革中的压力,用强大的组织网络维护稳定的发展大局。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基层社会面临诸多风险矛盾,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挑战,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近年来,济宁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突破项目,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直面基层社会治理诸多难题挑战,积极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探索实践了“一核引领、多网融合、四治共促、精准服务”模式,坚持以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实施网格化管理、区域化统筹为基础,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为抓手,为群众提供精准化零距离服务,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提升党组织领导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二、主要做法

1、明确职责,夯实基础,着力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围绕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街道社区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履责干事的能力,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力量的能力。一是规范明确职责,聚焦主责主业。规范明确城市街道党工委8项职责、社区党组织6项职责,将街道党组织的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社区党组织的重心转移到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上。全面建立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厘清区街两级职责权限,强化街道对公共服务事项的综合管理权,优化调整街道职能、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二是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细化准入事项清单。对职能部门委托社区承办的事项,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办理。社区不承担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经济创收等任务,切实为社区减负,使社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服务群众和社会治理等本职工作。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增强工作力量。突出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优先选拔重视党建、熟悉党建的同志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党务工作人才库,遴选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人员、热心居民群众等,充实社区工作力量。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专职化管理,社区党组织书记享受街道中层正职7—9级职员待遇。推选宣传社区工作者先进典型,推荐参加各级评选表彰,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今年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被推荐为全省城市社区“担当作为好书记”。四是注重资源整合,确保经费保障。市、县(市、区)设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2、织网连心,全域覆盖,形成沉底到边的网格化管理组织体系。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相互融合,一网兜起区域大小事。一是纵向到底,建立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组织体系。优化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设置,采取“专职委员 + 兼职委员”模式,吸纳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以及有代表性的党组织负责人作为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建立网格党支部,以楼栋或院落为单位划分党小组,构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四级组织架构,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角落。共设立网格党支部986个、楼院党小组3460个。二是横向到边,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依托街区、片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居民小区等划分网格,建立起社区结“网”、街巷连“线”、小区布“点”的全覆盖网格体系,将生活、工作在辖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支部管理。在现有党建网格的基础上,整合组织、综治、卫生计生、安监等部门单位在社区设立的网格,推进“多网融合”,打造各种信息依托网格统一收集汇总分理、全方位服务的“工作网”。三是兜底管理,实现区域性党组织全覆盖。在商圈市场、各类园区、商厦楼宇等“两新”组织集聚的地方组建综合党委,建立65处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优化设置党组织,织密扎紧城市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组织网络体系,为加强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群众提供组织保证。

3、四治互促,统筹联动,健全完善多方参与治理机制。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作用,加强对辖区内自治组织、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的领导,把各方资源力量整合起来,调动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凝聚起城市基层治理的合力。一是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围绕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商民主、居民自治机制,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主导下,居民代表、街道社区干部、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居民说事”制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今年以来,全市239个社区已组织“居民说事”1300多次,共协商解决背街小巷绿化少、小区停车难、广场舞扰民等事项980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把一大批矛盾问题化解在了最基层。二是注重德治的先导作用。挖掘儒家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在社区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将传统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作为推动地方善治的重要力量。广泛开展“邻居节”“济宁好人”“四德文明榜”等各类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厚植基层社会治理的道德底蕴。任城区70多岁的退休党员干部谢立亭, 作为社区“红色宣传员”坚持义务宣传20多年, 先后编印红色名片70多种4.5万多张、红色小册子50多种2万多册、红色歌曲近百首,到机关、企业、社区作报告500多场次。在他的带动下,任城区先后建立了红色宣传点10个,“五老”学习宣传服务小组15个,成立了“谢立亭党小组”130多个,发展“谢立亭党小组”志愿者1000多名。三是强化法治的保障作用。选聘律师担任街道社区法律顾问,组建律师宣讲团,开展形式各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实行民警联系社区、民警包保网格,助推社区建设法制化、正规化。加强社区与司法所、派出所和基层法庭等专业力量的调解协作,吸纳社区老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利用“熟人”优势做好“身边事”调解,打造了“李大爷调解工作室”等调解品牌。四是用好智治的支撑作用。强化“互联网+”党建平台,以县(市、区)为单位,整合党建、民生、卫计、综合治理等信息资源,统一建立综合性、智能化的区域化信息平台。结合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O2O线上线下同步”“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等举措,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真正实现“群众点单,信息跑路”,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赢得了群众满意。以智能化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活力和效率。

4、共建共享,精准对接,以服务实效赢得群众满意。健全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发挥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的主体作用,把群众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一是贴近居民需求开展服务。健全落实社区“两委”成员和专职工作人员工作制度,推行服务事项“前台一个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等模式,开展清单式、菜单式服务,建立需求、资源和服务“清单”,推行党建项目认领,群众点单,社区服务,实现了需求和服务的无缝对接。二是全面推行部门联系社区、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协商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相互提供需求和服务清单,明确共驻共建工作内容。配合支持街道、社区重大工作,下沉到包保网格开展服务活动,积极认领微心愿,参与“微公益微志愿微服务”。启动机关青年党员和团员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全市1.9万名机关在职党员全部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活动。三是借助专业化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服务群众。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培育扶持生活服务类、社会公益类、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同步培养发展党员,推动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党员“一体三孵”。注重加强社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239个社区全部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多形式志愿服务活动。任城区竹竿巷社区成立“爱心驿站”,创建“七彩服务、阳光社区”党建服务品牌,组建7支志愿者队伍,涌现出了“爱心大妈王福银”等一批五星级志愿者。四是打造“红色物业”服务。积极推动物业服务管理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融入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在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推动建立党组织,由社区党组织对物业服务进行评价,反馈给物业监管部门,把社区物业公司打造成为党组织的一支“红色工作队”。

三、成效

坚持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方式途径,建立“一核引领、多网融合、四治共促、精准服务”工作机制,以党组织为核心,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赢得了群众满意,夯实了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1、强化了党的领导,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显著增强。通过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解决了街道、社区党组织职责定位不清晰,街道、社区责权利不统一、不对等等问题。规范城市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职责,明确责任权限,指导街道社区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党组织协调各方、组织动员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018年,市财政列支5667万元,全部安排到社区,由社区党组织提出统筹使用意见,落实到位。全市26个城市街道、239个城市社区全部建成党群服务中心,面积500㎡以上的占85%,统一为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政务、便民等“一站式、一门式”服务。

2、健全了治理体系,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多网融合”,解决了以往不同部门在网格管理中各自为战、用力分散的问题,织密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纵横到边、全域覆盖的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相互融合,以“小网格”实现“大治理”。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共促”,构建起了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公司、党员群众和志愿者多方参与的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党组织领导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3、赢得了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通过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社区党组织、借助专业化社会组织、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有效解决了原来由党组织一家用力服务群众,无法满足群众个性化需要的问题。适应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服务合力,开展个性化、精细化服务,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越来越强,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从而把群众更加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四、启示

1、必须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根本,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表明,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就弱。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就要扩大党在城市各领域的组织覆盖,完善组织体系,提高组织能力,从体制机制上全面加强党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要着力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成为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成为联系引领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确保基层治理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2、必须把统筹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作为抓手,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领导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要把社区居民和单位组织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必须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改变原来大小事均由社区党组织包揽管理的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各类组织敢于领导、善于领导,全面统筹、开放融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做到党组织统一领导、辖区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参与。

3、必须把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要深刻认识城市基层党建的为民导向,发挥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的主体作用,以党组织为纽带,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力量,共同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要适应群众多层次、多样性需求,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健全服务网络,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做到普惠服务、公共服务与精准服务、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赢得群众满意。

4、必须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突破口,不断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基层治理途径。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才能推动发展。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深刻把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方向,深入分析研究城市基层党建的重点难点问题,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瓶颈问题,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努力实现新突破。济宁市在实践中,从单一网格化管理到“多网融合”、从党组织“一家用力”到“多方参与”、从“各自为战”到“统筹联动”,就是一步一步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实践问题,不断推进工作创新的过程,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不断创新发展,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