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探索实施“241”工作体系 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向纵深发展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8日09: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青山区行政区域面积280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2个镇,54个社区、21个村,人口52.4万。作为包头市主城区之一,驻区大企业、大专院校、市直部门等党建资源丰富,近年来商务楼宇、工业园区、商圈市场相继涌现、作用逐渐凸显,如何有效整合这些经济主体党建资源,如何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当前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新形势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经济业态、组织形态、阶层群体不断涌现,对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是协调各种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强调,“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四个更加注重”对强化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扩大新领域党建覆盖、搭建区—街镇—社区—网格四级联动体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青山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的工作中,青山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区干部人员不足、待遇不高、流动性大,承担了许多繁杂的行政事务工作,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还远远不够;二是驻区单位、辖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融入度不高,存在“水油两张皮”的问题,地区需求、资源匹配度低,造成资源闲置、需求得不到回应。三是区域单位之间彼此“孤立”,联动仅停留在共同开展活动的层面,互联互动效果不佳。这些不足的存在,使得青山区的城市基层党建在资源的统筹、力量的整合、体系的建设和效应的发挥等方面都与中央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做法与经过

为更好地巩固党建工作基础,提升区域联动效应,青山区结合地区实际,构建城市基层党建“241”管理服务体系(即“两力驱动、四级统筹、一体推进”),最大限度地凝聚各类优势资源,将党建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一)横向上“两力驱动”,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内涵与外延双提升

近年来,我们着力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在传统的建制性党组织的基础上,依据“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把辖区内没有隶属关系的不同单位党组织联合起来建立非建制性党组织,促进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两力”包括内驱力和外驱力,即以街镇、社区党(工)委为代表的建制性党组织形成内驱力,以区域划分而成的区域集团党工委、社区联合党委等非建制性党组织形成外驱力。街镇、社区党组织等建制性党组织,重点从抓党务工作入手,充分发挥力量充足、基础扎实、程序规范的优势,通过与各领域党组织交叉任职、观摩学习、共同组织党建活动等方式,形成可参照、可借鉴的标杆和样板,提升区域整体党务水平。将青山区各个街镇、社区、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医院高校等资源按照区域划分形成非建制性的区域集团党工委、社区联合党委,非建制性党组织工作重心放在“抓党建、促发展”上,通过开展地区党建项目、定期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例会等形式增强互联互动效果,重点解决怎样实现党建统筹城区资源、怎样实现党建引领地区发展等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整合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充分运用到区域治理工作当中。

(二)纵向上“四级统筹”,实现城区各类资源深度融合

城市基层党建是一个全新概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类型多、任务重,很多工作不是单靠基层组织部或街道社区党组织就能做好的,必须强化统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青山区切实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强化“四级统筹”,在区、街镇、社区、网格四级体系的基础上,以党组织为核心,将区域内的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党建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互联互动网格。依托区—街镇—社区三级党建服务中心,将“虚拟”的互联互动变为“实体”运营,形成“联动+互动+自动”的“三动效应”,促使青山区范围内各类党组织充分融合联动。

区级层面,在区委的组织领导下,成立“青山区城市基层党建促进会”,以“开放、包容、共享”的态度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发展论坛”,每年召开1次,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各类优秀人才集聚一堂,对涉及地区发展的目标思路和重点项目进行交流研讨。

街镇层面,针对区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实施“区域集团化”运作。综合考量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医院高校等资源分布情况,按照“地缘相近、协调便利”的原则,整合7个驻区大单位和10个街镇,划分形成“东南西北”4个区域集团党建“共同体”,分别设立“区域集团党工委”,并由区委常委任党工委书记,每季度召开1次例会。下设党建发展中心,日常运作由集团内各街镇党(工)委按年度轮值负责。

社区层面,在全区共成立49个社区联合党委,负责推进落实具体工作任务,整合调动辖区单位、结对共建机关党组织、在职党员等,以凝聚党员、强化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开展党建服务工作。

社区网格层面,以社区居民网格划分为基础,实行“大网格”制,将网格内的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同时成立网格执行小组,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及其他各行各业“能人贤士”,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帮助解决群众临时性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有效延伸党建触角和服务范围。

(三)整体上“一体推进”,激发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地域性、整体性、系统性、融合性,是城市基层党建的最大特点。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靠各级党组织自觉,但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制度的刚性约束。青山区准确把握城市基层党建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开放整合的基本定位,建立将党建内容、载体、资源、管理考核等“一体推进”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一是建立交叉任职制度,打破原有的行政壁垒,吸纳各类人才交流融合,街镇党工委吸收驻区企业、机关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兼职委员;从社区民警、执法部门人员、企业员工、离退休群众、高校毕业生中选拔热心地区发展的优秀人才,担任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或社区特约网格员投入到基层党建治理工作中,共同参与解决基层难题。

二是建立清单式管理制度,4个区域集团综合考量党建、教育、医疗、文体等场所阵地、活动设施、人才队伍的“供需”情况,分别建立资源、需求和项目三份清单,各自“亮出家底”,在区域集团内部、全区范围内进行需求与资源对接,实现各类资源高效联动。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梳理需协同推进的“供需”任务,形成区、街镇、社区三级党建共建项目,由不同责任主体分块认领,形成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实施的工作模式。

三是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制度,通过安排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工作,将机关力量融入社区联合党委,借助机关资源优势,服务辖区单位和党员群众,提升基层自治和社区共治水平。机关党组织到社区主要了解社情民意,当好居民群众、社区与各级党委、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以实际行动帮助社区解决发展建设中的问题、难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通过完成一项微工作、参与一次微服务、认领N个微心愿来增强党员意识,主动联系服务群众、改进作风。

四是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年底由“城市基层党建促进会”对所有城市基层党建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针对驻区单位,由区域集团党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向其所属上级党组织反馈服务情况和评估结果。针对区直部门和街镇社区,考核结果折算一定分值计入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分值中,进一步提升抓工作落实的责任意识。

三、成效与反响

一是提升了城市基层党建质量。城市基层党建一体化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架构、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通过构建“241”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三级党建服务中心,青山区从理念、制度、实体阵地等方面进行创新完善,有效地凝聚各领域党员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居民的思想觉悟,切实把党员群众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实现了各领域党建资源的整合共享,强化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从根本上加强了党对城市建设发展、治理服务的全面领导。

二是提升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城市基层党建一体化融合发展为加强城市基层治理构建了新框架、探索了新路径。一方面,通过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工作,使各类机关单位下移工作重心,畅通了机关单位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发挥了机关单位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交叉任职制度,密切了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外其他组织的联系,增强了街道社区的统筹协调能力,实现了城市基层治理目标路径的集中统一,充实了基层治理力量,促进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三是提升了城市基层服务效能。城市基层党建一体化融合发展是各类基层组织服务效能的集合,通过对区域内各类人财物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各级党组织服务群众由“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力”,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增强了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能力。同时,通过广泛吸纳各类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调动了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畅通了服务诉求收集渠道,丰富了服务内容事项,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提升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实现了服务力量的有效集中,发挥了“1+1>2”的效应。

四、经验与启示

一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注重融合。城市高速发展导致城市资源分配紧张、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把街道社区驻区大企业、市直单位、大专院校、医院、金融机构等基层党组织的力量统筹起来,形成组织、资源、功能的最大化。例如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机制,切实解决机关事业单位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问题,将“双报到”情况作为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更好地激发了机关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实实在在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活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行业领域基层党组织定期报送资源需求清单,由区域集团党工委进行匹配,形成区域共建项目,增强了区域融合度。

二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注重强化多方联动。城市基层党建涉及区域、系统、行业、楼宇等多个方面,需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建立建制性党组织和非建制性党组织“两力驱动”,区、街镇、社区、网格“四级统筹”的联动机制,推动各类资源下沉,为城市基层大党建体系的快速建构提前搭桥探路。例如建制性党组织以自上而下,非建制性党组织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反馈反映各地问题、共商共议、协调解决地区党建民生发展问题。分层建立党建共建项目,以共同承接党建项目的形式促进各领域党组织联动频率和内涵,促进各领域党组织联动作用发挥实效、真正融入到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三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要求注重完善工作机制。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是一个有机整体。城市基层党建不是社区党建,也不是区域化党建,而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层面来谋篇布局、统筹推进,要按照“全架构、强枢纽、畅运行”的思路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全架构就是要从组织体系、资源分配、力量动员上做到点—线—面一体的整体设置。例如构建城市基层党建“241”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两力驱动、四级统筹、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强枢纽就是要充分发挥关键节点、关键群体、关键资源的主体作用和带动作用,例如街道、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统筹协调的作用,驻区大单位、大企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示范引领其他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中;畅运行就是要通过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机制、“三项清单”管理制度和项目化运作制度等运行制度的建立,推动整个城市基层党建系统的高效有序运转。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