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山东威海市:实施“一联五化”工作机制 构建“城市大党建”新格局

中共威海市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8日08: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年,威海市在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基础上,提出构建城市党建大格局理念,制定目标任务清单,连续召开全市城市党建工作会议,推动城市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领域不断融合互动,形成上下贯通、领域联动的城市党建大格局。

一、背景

威海市现有城镇人口61.7万户、183.25万人,街道27个、城市社区254个,机关事业单位1668个、“两新”组织4673个。据2017年底党内统计,城市街道、社区党员40892人,其中:城市社区党员17371人;城市社区设党委2个、党总支211个、党支部41个,社区党委、党总支下辖各类基层党组织1239个,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803个,配备专职副书记的城市社区166个。随着“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加速向城市聚集,发展重心加快向城市转移,威海市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6.46%,城市基层党建也到了亟需整体谋划、重点推进的新阶段。

二、做法

一是强化整体推进,着力建立“立体式”联动新体制。始终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作出“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战略部署,2015、2017年市委连续召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出台了重点任务清单40条,明确城市大党建工作目标。建立了市、区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谋划推进措施,强化一体推进,形成了上下贯通、四级联动的工作体制。27个街道全部推行“大工委”,254个社区建立“大党委”,吸纳803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共商解决难题。同时,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书记突破项目列入“一把手”工程,市、区市党委书记带头认领重点项目,并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

二是强化全面覆盖,着力健全“网络化”组织新体系。以建立“纵到底、横到边”组织体系为目标,致力织密城市基层组织之网。纵向上,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组织设置;在非公企业,建立了“两新”工委—街道综合党委—非公企业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在社会组织,建立市、区市社会组织双创园(孵化园)党委—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党总支—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支部的指导体系;在行业上,建立了市、区市组织部—行业协会党委(总支)—“两新”组织党支部模式,依托18个市直行业党委和25个区市行业党总支抓好有效覆盖。横向上,针对新兴领域、新型业态、新生力量大量涌现的新形势,采取区域统筹的方式推动商圈市场、各类园区、商务楼宇等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已成立区域性党组织162个。

三是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探索“系统化”治理新路径。把加强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作为贯穿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的一条红线,发挥党组织“龙头”作用,以党建统领全局、凝聚人心。健全标准引领机制,市委出台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意见“1+7”指导文件,明确城市、“两新”组织、国企等领域党建工作标准,推动工作规范提升。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将纵向上的街道、社区、楼栋与横向上的楼宇、园区、商圈等划分为1800多个网格及党组织;建立“两新”组织区域性党组织39个,管理基层党组织265个,党员4577人;由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的两新组织至2993个;推行党建网格与管理网格“多网融合、一网统筹”,配备服务管理团队,广泛开展互动活动。健全社会信用管理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信用应用为重点,开展诚信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发挥联合奖惩体制的调节作用,将信用信息与经济价值、社会效益挂钩,威海入选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健全居民自治机制,在通过民情恳谈会、党群议事会、重大事项听证会等听民声、汇民意、集民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功能,推行问需、问计、问效“三步共商法”,已协调解决停车难、商铺地带卫生清理难等问题1200多个。

四是强化共建共享,着力构建“开放化”运行新格局。坚持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入手,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实行开放式组织生活,在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制度的基础上,采取“跨支部、定主题、开放式”等模式,确定年度组织生活“菜单”,广泛吸纳党组织、党员共同参与,已开展“薪火相传红色教育”等1860多次。深化共驻共建,推行双报到、双认领、双报告、双评价的“四双机制”: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组织驻区单位和街道社区开展互联互助活动;每年底将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参与工作情况,分别向单位上级党组织和党员所在单位报告;表现优秀的作为文明单位创建、评先选优等依据,已有1218个驻区单位、3.5万名党员到254个社区报到服务。推进信息开放共享,用好灯塔党建在线等智慧党建平台;推行“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公安、人社、工商、国税等综治资源,提供查询服务2000多万次,实现了区域互动、信息共联、数据共享。

五是强化基层投入,着力完善“制度化”保障新机制。采取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等方式,强化基层基础保障。骨干队伍逐步配强,建立了790人的党务工作人才库,择优选派担任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等;实施“城市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已组织360多名党组织书记到复旦、浙大等高校进行培训;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岗位专职化管理,在全省率先招聘3名优秀社区书记进入事业编;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培养,出台激励奖励政策,全市持证专业社工近900人;47名社区工作者被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经费投入逐步增加,对“两新”组织,每年按照市级不低于55万元、区市不少于20万元的标准落实工作经费;对城市社区,落实每千户不少于3.6万元的运转经费及全域社区20万元的为民服务专项经费。红色阵地逐步建强,下发《做好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工作通知》,全市已建立党群服务中心259处,2018年在建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50处。

六是强化幸福引领,着力提升“一体化”服务新水平。坚持以“幸福党建”为坐标,突出以政治功能引领服务功能,通过党组织搭平台、党员带头服务,推动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推动产城融合协同发展,以“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契机,开展党员先锋突击队、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立功竞赛活动,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发挥建筑、旅游、卫生、教育等行业优势,为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新型城区保驾护航。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围绕“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实施“红色助力”工程,采取“行业化组团、区域化组团、融合化组团”等方式,集聚科技、工商、税务、人社等职能部门资源,开展专业化、零距离服务5000多次。推动居民群众福祉提升,实行项目化运行机制,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办法》等,采取协议认领、创投招标等方式,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分别认领、跨界合作,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党组织星级评定”“党员先锋指数评价”量化考评,实施各类党建项目1.2万多个,群众满意度多年全省领先。

三、启示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将重点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增强整体意识、统筹意识、开放意识,健全上下联动体系,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着力构建“城市大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进一步健全上下联动体制机制。城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但要避免就基层抓基层、靠基层抓基层。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区市党工委是“一线指挥部”,街道党工委是“龙头”,社区以及各领域党组织是“战斗堡垒”,健全上下有机衔接体制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良好格局。在联动组织体系上下功夫,市、区市完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发挥好城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加强总体设计,整合各方资源,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动落实。城市社区“两委”换届后,重新选优配强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共商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联动职责任务上下功夫,对照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组织各级列出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推进措施、工作目标、完成时限等,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指导区市、街道党(工)委书记建立“三张清单”,结合实际认领突破项目,推动难题化解。在联动督查落实上下功夫,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推进,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同时,要健全督促检查、调度通报、定期评估、动态管理等制度,做到发现问题不迟缓、解决问题不拖延、根除问题不反弹,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按照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的部署要求,落实强化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的要求,深化街道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夯实基础保障,着力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聚焦工作重点,规范明确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建立健全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面实行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出台减轻城市社区负担的措施办法,制定依法自治、依法协助、可购买服务及负面事项清单等,在条件成熟的街道推行工作职能转变,把街道党组织的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倾斜政策措施,区市加强工作统筹,承担街道基本支出的兜底责任,引导区市逐步将辖区内公共服务实施规划的建议权、对上级派驻机构履行职责的考核权、对部门职能进社区的征得同意权、对上级公共服务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权等赋予街道党工委,增强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功能。提升工作标准,全面实施“党建+标准化”工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要求社区全部建立党组织星级评定、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严格落实,推动工作规范提升。下沉工作力量,统筹整合用好各级各部门投入到城市基层的经费、项目、资源,研究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的措施办法,推行街道后备干部和新录用人员到社区挂职锻炼政策,强化社区工作力量,持续用活优秀社区书记考录公务员、进入事业编政策,按照区市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工作水平确定社区干部工资,真正让干得好的受尊重、有奔头;按照“务实管用、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使用力度,以区市为单位规范建设标准,统一外观标识、功能布局,搭建敞开式、全天候网上智慧党建平台,为辖区内党员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

三是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社会治理不是简单的维护社会秩序,而要把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保证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实现党领导基层治理、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街道社区党组织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定好位、把好向,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各类组织参与治理的举措,把党组织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让党组织成为团结凝聚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核心,成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城市大党建的思路,把党组织覆盖到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实现“一网联动”、同频共振,深入组织开展“城市党建联做、基础设施联建、群众文化联兴、公益事业联办、社会治安联防”活动,引领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精细推进、精准有效。深化居民自治机制,健全民情恳谈会、党群议事会、重大事项听证会等制度,创新居民自治内容和形式,及时听取意见建议,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协商解决诉求问题。完善“社区参与”民主协商机制,探索“开放说事、分类理事、民主议事、明责办事、公开评事、追踪查事”的微治理六步法,推动居民参与社区共治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建立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和公募基金,采取项目化运行办法,通过委托、购买、授权等形式交给社会组织承担,既为社会组织成长提供必要的成长空间,又为居民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深化社区物业联建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物业管理部门的行业职能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健全由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做到“与居民同心、创温馨家园”。

四是进一步抓实共驻共建共享工作。推进城市党建工作,既要遵循各领域、各行业党组织的特点和规律,也要强化系统思维方法,打破行政隶属、级别、领域限制,整合组织资源,推动各领域融合互通、共建共享,提高工作整体效应。坚持共驻共建,积极探索组织链接、利益链接的有效方式和载体,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社区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建立区域化党建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采取服务项目双向认领、“契约化”共建、认领“微心愿”等方式,做好区域内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社区活动;开展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探索创新,强化结对共建,市级适时评选宣传一批“奉献社区好单位”“奉献社区好党员”“奉献社区好书记”,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互利共赢,围绕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在条条块块构成的“坐标系”中,找到横向纵向交叉点,做好融合互动文章,可通过开展“党建助力”活动,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街道社区、“两新”组织“结对创优”,既推动本单位本行业发展,又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坚持开放共享,深化实行开放式组织生活,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现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开放式转变,增强党组织、党员、群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同时,探索以“互联网+党建”为载体,打破以往“限时、限地、限人”束缚,建立网上党建便民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服务,以信息互联、数据共享推动区域互动。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