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分享到:

广东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4+”工作法为网企党建升级迭代

中共清远市清新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7日15: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为推进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业等新兴领域党建,探索不同类型的特定功能区域城市党建整体建设创新模式。2014年9月成立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这是一家汇聚农业电商企业及产业链企业的新型产业园区,由清远市稻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清远市稻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寻乡记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致力于构建区域农村产业发展生态,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整合农业生产、流通、旅游、文创、金融等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丰富优质的农旅产品、透明愉悦的购物体验和快捷简便的物流等服务。公司组织开发了企业门户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平台、清远鸡大数据平台、农产品食品追溯系统、线上线下整合分销平台、微商分销平台等系统,逐步形成区域农旅产业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现已被清远市政府、深圳农产品集团等客户采纳。公司积极参与广清一体化进程,以广东农业大市清远市为基地,先后投资运营了广东省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寻乡记创新谷等6个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园区,已入驻企业超300家,年交易额超6亿元。公司建立农村产业服务体系,累计培训各类农村产业人才近10000人次,为各类企业和创客提供服务30000多次,引导扶持3000多人进入农村电子商务行业创业就业。

近几年来,公司经历了由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变强的转变,为适应发展需要,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创始人积极探索“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发展理念,从2015年开始每年两次对清远市电商行业及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进行调查摸底,2016年申请成立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党支部。成立初期由于党支部覆盖清远六个创新创业园区,存在企业分布广,党员流动性强的特性,衍生出党员管理难、组织学习难、开展活动难、服务群众难“四难”问题。党支部迎难而上,积极创新探索互联网企业党建“4+”工作法,有效破解了互联网企业的党建“四难”。同时,积极实施“头雁工程”,培养高素质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2018年根据企业项目发展需要,园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部,下设4个党支部,地跨3个县(市、区),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党员就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党员队伍由最初的3名壮大到36名。

二、主要做法

(一)“本地+流动”升级党员管理服务。针对六个创新创业园区覆盖的企业多、员工多、流动党员多的特点,党组织以“本地+流动”的工作思路,对党员进行管理服务的强化升级,从人文关怀、双向培养、混合管理上着手,破解党员管理难问题。一是从人文关怀上入手,实行流动党员与本地党员同步管理。党组织从增强党员的归属感为切入口,发动本地党员积极影响流动党员,在学习培训、岗位工作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给予流动党员大量支持和帮助,通过提供技术帮扶、心理咨询服务、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用真情实意服务流动党员,用行动鼓励引导30名“口袋党员”亮身份,让更多的“两新”组织党员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二是立足企业“本地”,建立党企共建人才培养“流转”机制。党组织主动发现和培养人才,注重将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在企业创始人、项目运营负责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中重点培养党员,同时把党员培养成敢于争先的强手、应用科技的能手、把握航向的舵手,把党员企业创始人、项目运营负责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培养成党支部书记。2016年以来,共吸收企业创始人、优秀人才成为入党积极分子14名,其中发展成为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今年有4名企业创始人或项目运营负责人被选为党支部书记。三是在党员管理服务中,实行“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完善“本地+流动”混合管理模式,为各类党员发挥作用打好基础。党支部委员带头组织本地党员、已经纳入本支部管理的流动党员“一对一、一对多”结对联系新流入的流动党员、口袋党员,定期向党支部汇报结对联系流动党员情况,流动党员凭证在产业园与园区本地党员共同参加组织生活。党支部通过“支部+电商+服务中心+产业园+协会”的形式,广泛开展活动,探索建立农村电商企业党员积分制,开展党员评星定级,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流入地党支部定期向流出地党支部报送流动党员参加党支部活动情况。

(二)“虚拟+实体”突破培训党员空间限制。针对园区业务广、地域覆盖面大、跨区域分布,较多党员长期在外拓展业务,组织党员学习培训难问题,党组织积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虚拟+实体”的学习机制,有效打破了空间限制。为了便于开展党员学习培训,党组织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党建知识学习云盘,通过定期上传优秀党课视频、党课讲稿、形势政策等资料,为党员创造网上学习空间;通过云盘定时布置学习作业,党员下载并完成作业后上传到云盘给党组织书记批改,其他党员也可以浏览观摩学习党员优秀作业;利用问卷星等网络工具制作党建知识问卷,党员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直接答题。同时,党组织还认真组织开展线下的学习培训,在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基础上,增设党支部活动中心、党建工作展示厅、党群建设活动室等区域,营造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并依托清新区青年网上创业服务中心、清远市青年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电商行业从业人员及党员、团员青年开展电子商务、农村电商、电商创业、电商渠道开拓、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培训,培育一批“新农人”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头人。

(三)“线上+线下”丰富活跃组织生活。如何有效组织外出党员和流动党员开展组织生活是互联网企业党组织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破解开展活动难的问题,党组织探索出“线上+线下”的组织生活方式。在“线上”,党组织充分发挥自媒体时代网络优势,依托清远市人才网、清远市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官网、寻乡记梦工场微信公众平台、电商产业园QQ群微信群等清远本地电商网络服务体系,建立建全互动载体,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同时为电商党员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创业致富、基层党建、电商政策等相关知识的在线分享推广。在“线下”,通过成立“党支部+互联网+”创业办公室,明确分管责任和牵头负责专人,公开办事流程、服务制度、服务项目,在产业园党组织服务点为党员和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帮办服务,将服务引入日常工作,将服务融入点滴生活。另外,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党员下乡为村民提供维修电脑、维护网络线路、讲授农产品网络销售技巧和宣传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等志愿者服务。

(四)“圈内+圈外”深挖党组织发挥作用途径。党组织注重对外强化自身,对外拓展服务,建立“圈内”与“圈外”互动交流机制,促进协调发展,促进作用发挥。在“圈内”,依托各创新创业园区,实行支部主题党日与商业营销主题联动,组织企业主和党员互动交流,探索化解互联网企业发展难题。如通过举办“微特农商节”、“金门香瓜节”、“水西芦笋节”等活动,在促进农副产品销售流通、促进农村电商落地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党的组织活动实践。在“圈外”,通过党支部结对帮扶方式,为农村发展产业和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突显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针对笔架林场坑口村自然环境优越,茶资源丰富,但销售渠道较窄,制约发展问题,园区党组织结对帮扶坑口村党支部,为坑口村提供线上销售电商服务;针对石潭镇联滘村芦笋种植扶贫项目致富成效不够明显问题,为其建立电商销售渠道,并引导其打造芦笋科普基地和芦笋文化广场,创建品牌,发展芦笋文化产业乡村旅游经济;针对天湖家电实体店受大企业实体店冲击影响问题,以党员带头为其探索打造的家电维修服务为主打的家电网上销售渠道,稳定了市场业务。

三、成效启示

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坚持“项目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实行园区建设与党的建设同步抓,根据电商产业园互联网企业跨区域分布的特点,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实行“党总支部+项目地+党支部”设置,园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部,统领园区党建工作。党总支部打破传统党建模式,创新探索互联网企业党建“4+”工作法,通过以“本地+流动”工作思路升级党员管理服务,以“虚拟+实体”学习机制强化党员教育培训,以“线上+线下”活动机制活化组织生活,以“圈内+圈外”交流平台促进党组织作用发挥,有效破解互联网企业的党建难题,架起了党建工作的新支点。目前,互联网企业党建“4+”工作法已初显成效,在党总支部的带动下,6个产业园已有4个单独成立党支部,300多家农产品企业迅速发展壮大,2017年园区总营业收入达6亿元人民币,为清远市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动能。

(责编:黄瑾、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