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浙江台州黄岩区:建设“红色街巷” 壮大城市基层党建“血脉筋骨”

中共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7日08: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街巷,是城市运行、治理的基础单位,纵横交错的街巷,组成了城市这个有机躯体的血管经络。浙江台州黄岩区扎实推进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核心要素“微缩”于小街巷,聚力建设“红色街巷”,实现条块资源在街巷融合、各方力量在街巷凝聚,切实壮大城市基层党建“血脉筋骨”,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治理效应。近年来,黄岩区先后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各老旧街巷的城中村改造顺利推进,被评为浙江省“无违建县”创建先进集体。

一、实施背景

黄岩地处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是台州市主城区之一,面积988平方公里,共有8个街道、28个城市社区。截至2017年底,全区城镇人口46.4万,城镇化率达70.3%。近年来,随着城市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台州市黄岩区的城市建设进入裂变期。2017年以来,全区有78个城中村涉及改造,并有孔园、五洞桥等“36街72巷”涉及改造。旧城改建、城中村改造以及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改变了城市传统社会格局,基层治理结构也日趋多元,由此带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环境、对象也发生深刻变化。为此,台州市黄岩区全力贯彻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和浙江省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立足本地实际,牵住城市发展变化中“新街旧巷”这个牛鼻子,实施“红色街巷”工程,明确运行机制、丰富活动载体、提升服务实效,促进社区力量下沉,在“街巷层面”有效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基础,实现城市治理在街巷做强。

二、具体做法

(一)打造“党群中心”,集合资源一站式覆盖。坚持社区主导、街道兜底,新建、改建一批区域化党群服务中心,集聚街道、社区的资源力量,“蛛网式”覆盖周边街巷。强化共建共享意识,以街巷为单位,依托“党群中心”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街道社区、两新组织之间结对共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确定街巷工作要点、实施项目和推进措施等。组建街巷党小组,发挥社区联合党组织指导培育作用,推进各街巷商务楼宇、临街商户、电商等领域党组织建立,并为其提供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如全区28个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中,区消防队开放式基地为周边街巷党员群众提供实地体验学习消防知识,区中医院开放式基地为周边街巷的党员群众开设健康知识讲座。2018年上半年,各街巷共新建20个两新党组织,如一街区新建装饰建材行业协会、义工协会、自行车运动协会等党支部,并将位于该街巷的自力电影院作为周边商户特别是流动党员的党群中心,推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有效提升。

(二)开展“活动联盟”,集聚活力常态化联动。发挥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作用,建立街巷“党建活动联盟”,依托各党组织优势资源开展“一月一主题”系列活动,推动各党组织由封闭单位式向融合开放型转变。在街巷安装智慧党建终端,贯通党组织星级管理、党员干部道德诚信、便民服务等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把城市各项资源纳入到城市基层党建功能建设中来。今年以来,终端记录和实时反馈联动信息1650条,包含人、财、物、地、事、组织等内容,达到城市基层组织网“一网整合”。同时,不断拓展智慧党建平台功能应用,通过融入“微党课”“阵地与活动共享”“双向领办与评价”等功能模块,推动组织联动、资源联用、活动联抓。如西城街道迎春社区将辖区内各街巷的18家个体户、200多名有特长的党员、15家单位和协会组织等集中在一起,定期开展党建联盟活动,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2次,有效增进党组织、党群之间融合互动。

(三)建立“服务驿站”,集成服务零距离输出。坚持一条街巷一座驿站,在党员群众家门口建设小型服务驿站,选优配强驿站管家,针对街巷内工作生活的党员群众实际需求,开展主题式、即时式与周期式服务,内容包括便民咨询、医疗服务、日常维修等。推行在职党员“社区报到、街巷服务”制度,将城市党员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和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组建党员为主体的文明劝导队、平安巡防队、扶贫帮困队等志愿者队伍。实行大众化志愿服务模式,对接96345平台开展“居民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并将党员服务情况与评先评优挂钩,推动党员“亮身份、聚合力、作表率”,逐步形成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在街巷”的党员管理新机制。截至目前,共建立“红色方舟”“护航者”“红心特快”等5支城市党员志愿服务队,3641名在职党员到社区进行了报到,在街巷共开展服务活动9000余次。

三、主要成效

黄岩区建设“红色街巷”,把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建在党员群众的临街上,把党员的先锋形象展示在党员群众的家门口,在街巷这个基础层面,有效解决当前城市治理中存在的服务群众距离远、凝聚群众能力弱等问题,带来了三方面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从“看法多”变为“认可多”,城市凝聚力得到提升。“红色街巷”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社区与两新组织的联系和沟通更加密切,与街巷居民的关系更加融洽,社区党员干部运用民主协商方法开展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参与街巷建设的能力明显提高。同时,桔源街“断头路”全线贯通等一批民生实事的落地,使得街巷党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黄岩区作为全市的主要考察点,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等测评得分不断提高,得分位居全省前列。

(二)从“被动多”变为“主动多”,城市发展力得到提升。“红色街巷”定期开展的协调议事,在街巷范围形成邻里自理、街坊共治,推动党员群众由“要我做”逐步变成“我要做”,形成了街道社区带头推进、驻区单位大力支持、两新组织紧密配合、街巷居民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如西城街道锦江社区“一街四巷”的美丽街巷改造中,党员群众主动配合,仅4个月就完成38处老旧院子、420处直排窨井、85个老旧楼道的改造。在党员群众的配合支持下,2018年上半年全区共完成城中村改造拆除4036户153.26万平方米,考核排名全省第7。

(三)从“意见多”变为“方法多”,城市治理力得到提升。街巷服务驿站在服务党员群众的同时,及时收集掌握群众在城村双改、治水剿劣、消薄强村等方面情况,把各方的意见转化成解决的方案。如东城街道塔苑社区牵头建立“姐妹帮帮团”,在街巷开展驻点服务,协调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邻里纠纷、子女上学等问题,相比以往“干部干群众看”,邻里街坊、志愿社团及志愿服务者群策群力,共同解决柔桥后巷流动摊点夜半扰民等问题56个。

四、经验启示

(一)城市基层党建要因地制宜、靶向施策。从一线城市到落后城市、从工业城市到旅游城市,各个城市都有自身的优势产业、薄弱领域和治理需要。黄岩区作为一个沿海三线城市,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过程中,不追求大而全,强调小而精,从本地党员群众呼声最强烈的底层小街巷切入,瞄准问题,精准施策,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从条块交错向融合互动转变,从上层合力向底层发力转变,从粗放覆盖向精准服务转变,实现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的“探底式”提升。

(二)城市基层党建要打牢基础、扎根群众。如果说城市基层党建是线团,社区、街巷则是线头,“小街巷”关乎城市建设“大工程”。黄岩区建设“红色街巷”,有效夯实了城市基层党建基础,并围绕城市基层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现实热点,形成了系统化、立体化、实效化的扎根街巷、面向居民的管理服务体系,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红色街巷”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城市基层党建要引力辐射、活力共治。城市党建的一个主要瓶颈为各党组织是一个个“围城”,由“大院”和“围墙”等封闭而成。黄岩区在织密街巷“血脉网”的同时,建立党群中心、服务驿站,将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辐射至各街巷,激发共建共治共享原动力,推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破除各自为政障碍、拆除相互封闭藩篱,围绕党建和发展一致目标实现党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