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山东济南:探索构建“1+3+N”工作体系 助推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6日13: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自开商埠较早的城市之一,经济社会一直比较发达完善。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类新型组织、新兴业态持续快速涌现,大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集聚在城市街区、楼宇和园区,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园区10个(含3个国家级园区)、税收亿元以上楼宇近50座、大型商圈市场120余家,非公经济占GDP比重40%。“两新”组织及各类新兴业态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正日趋凸显。

当前,以“两新”组织为主的城市新兴业态,是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中的关键领域。然而,由于“两新”组织及各类新兴业态具有分布广、流动快、变化大的特点,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有时难以跟进,容易出现一些“盲区”或“空白点”,从长远角度看,不利于这一领域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近年来,着眼破解这一突出矛盾,济南市委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引领推动“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聚焦园区、楼宇、商圈、市场等重点领域,结合夯实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建组织、扩覆盖集中攻坚,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全面提升,助推“两新”组织等各类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把“创新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服务保障省会改革发展”作为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突破项目,积极构建“1+3+N”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1、突出“统筹引领”。为破解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领导指导不够、政策聚焦不足、统筹推进力度不大等难题,济南市坚持问题导向,将强化党建统筹引领作为一个核心内容。一是调整理顺领导机制。依托市、区县党委组织部门,分别成立两级“两新”组织党工委,切实强化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统筹领导与指导。制定下发文件,明确宣传、统战、教育、司法等委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确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统筹抓好业务主管领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依托工商联、民政部门成立市、区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强化对“两新”组织的兜底管理与服务。市、区县“两新”组织党工委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建立6—10家直接联系点,定期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帮助各类新兴组织解决问题困难、推动健康发展。在112个街道全部成立综合党委,配齐配强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对“两新”组织的兜底管理和跟进服务。二是突出“红领沙龙”作用发挥。“红领沙龙”是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紧密对接的创新方式,既有传统党建活动的内容,又增加了创业课题、时事评论等与“两新”组织发展息息相关的主题,在党性教育的同时,搭建起交流互动的平台,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分级分层加强对“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市级层面每年举办示范培训班,区县结合实际开展分级轮训,提高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建立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微信交流群,定期推送相关政策、外地经验、创新案例,促进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资源信息互通共享、共同提升。区县定期开展政策解读、创业指导、工作通报、交叉观摩等活动,推广“红色大讲堂”活动,组织政治意识较强、党建工作突出的“两新”组织负责人“言传身教”,着力增强各类新兴组织负责人支持、做好党建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党员职工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强化财政支持保障。突出政策统筹引领,不断加强工作力量,市、区县分别建立党务工作人才库,从中选派3400余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到联合组建党组织、未建立党组织,以及党组织作用发挥较弱、活动开展不经常的“两新”组织指导工作。持续强化财政支持,根据全市“两新”组织中已转入组织关系的党员数量,按照每名党员每年300元的标准确定市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今年市财政列支1000万元给予专项支持。研究制定《济南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经费使用方向、拨付程序等,规范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能。今年以来,按照每个党组织2000元的标准,先后为近300个新建“两新”组织拨付工作启动经费。

2、坚持“三级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两新”组织工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积极构建“市级统筹指导、区县跟踪动员、街道协调落实”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加大“两新”组织建组织、扩覆盖推进力度,确保各项党建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市级层面,注重加强制度设计、宏观指导与调研督查,下发《“两新”组织建组织扩覆盖工作说明》,坚持日调度、周通报、月总结、年考核,不断传导压力、落实责任。一方面,摸排建立组织关系在市人事代理党委、区县人才服务中心和社区的“两新”组织从业人员党员“三个台账”,以区县为单位逐一反馈核对、补充,完善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流程,着力用好“两新”组织党员“存量”;另一方面,建立“两新”组织领域发展党员中长期规划,动态提高“两新”组织党员“增量”。同时,探索建立“两新”组织职工亮明党员身份、转入组织关系的工作机制,指导区县把查找未亮明身份党员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做实“两新”组织直管党员这个关键,为建组织、扩覆盖提供根本支撑。二是区县层面,全面部署推进建组织扩覆盖攻坚行动,依托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平台,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督促民政、工商联、工商等相关部门,严把“两新”组织注册关、年审关、评估关,落实“三个同步”要求,确保“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全面规范。建立“两新”组织党工委委员单位直接联系制度,带头包挂业务主管领域尚未建立党组织的重点“两新”组织,定期、定向开展走访,跟踪做好思想动员,积极协调解决“两新”组织在生产经营发展、建组织扩覆盖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强化政治思想认同,帮助尽快建立党组织。三是街道层面,一是组建专门班子,抽调党务工作骨干、社区党组织书记、与“两新”组织联系密切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成立工作组,每个街道工作组成员约10人左右。工作组成立后,及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形成工作配档,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指导能力。二是开展全面走访,工作组深入辖区“两新”组织,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政策规定、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流程步骤等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业主(出资人)关于建立党组织、党员关于转接组织关系的意向。坚持每个“两新”组织明确一名成员专包,公开联系方式,随时答疑释惑,对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建立党组织等工作全程负责、一包到底。三是分类推进组建,针对走访摸底情况,根据每个“两新”组织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推进单独建立党组织、联合建立党组织等工作的初步方案,区分轻重缓急,分步推进建组织扩覆盖工作,确保一个都不漏、一个都不少。

3、强化“N+”服务。针对不同业态、不同行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点,济南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创新“N+”服务模式,切实保障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改善城市营商环境等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嵌入式管理。依托“两新”组织发展链条精准优化党建工作,将“党建+”嵌入“两新”组织发展中,形成一系列创新实践成果。在园区楼宇,试点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的“1+4”运作模式,即“党建+理念”“党建+项目”“党建+公益”“党建+社团”。通过开展企业培训、职工活动、社区公益服务等,实现“两新”组织的资源集聚和抱团发展;在街镇,试点开展“两新”组织联谊活动,利用联谊契机通报“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及服务发展情况;在“两新”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员技能大比拼、党员宣讲、党员课堂等活动,鼓励党员在岗位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新睦邻化服务。依托“两新”组织自身资源建立“服务圈”,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精准指导,积极打造“铸魂耕心”“益网情深跟党走”等精品党建项目,创新党建服务活动,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在园区,探索实行以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制度联建、保障联筹和党建工作区域化为主要内容的“五联一化”模式;在楼宇,推进党务服务、政务服务、社会事务服务和志愿服务“四进”楼宇活动;在市场,开展党员“亮职责、亮身份、亮承诺”的党员“三亮”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示范点引领。研究出台《济南市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突出典型带动,实行递进争创,按照“领导班子强、党员队伍强、服务发展强、工作机制好、基础保障好、社会评价好”的标准,市、区县每年重点培育一批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市培树100家左右市级示范点、500家左右区县级示范点,逐步形成类型多样、覆盖广泛、各具特色的省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体系。今年以来,先后培育打造了大智教育、韩都衣舍、九阳股份、漱玉平民等“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53家,使“两新”组织党组织真正学有示范、赶有目标,引领带动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三、实践成效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济南市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推进“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日趋浓厚,为引领推动省会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人民网》《领导科学报》《济南日报》等各级媒体,先后对济南市的相关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主要成效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城市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是基础。济南市通过构建“1+3+N”工作体系,形成了一套以管理、服务、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推动区县、街道把建组织、扩覆盖变为工作自觉,推动城市各类新兴组织把抓党建作为政治认同,实现了从消极被动建到积极主动建的深刻转变,有力助推了全市“两新”组织建组织扩覆盖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全市城市新兴领域累计新建党组织400余个,累计新覆盖“两新”组织近1600家;10个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建立了综合党委,推动园区内951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覆盖率接近91%;同时,把商务楼宇作为“竖起来的社区”,先后在26个商务楼宇设立区域性党组织,推动850多家“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

二是“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日趋显著。实践证明,只有把党组织建起来,把组织生活搞起来,党员才能真正参与进来,“两新”组织的凝聚力自然就会强起来。济南市以“两新”组织建组织扩覆盖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丰富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比如,山东大智教育集团将党建工作与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党员组织关系统一纳入人事管理档案,党员积分管理纳入人事管理制度,采取党组织关系转入与薪资、评优挂钩等措施,确保了企业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率100%。在党组织的影响和感召下,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攻坚克难、带头示范、凝聚群众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市“两新”组织中职工申请入党的比例不断上升,大量“两新”组织业务骨干、经验管理人才发展成为党员。

三是党建引领、服务、保障新兴领域发展更加有力。加强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归根结底是促进市场主体繁荣活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济南市以区县为单位试点探索“两新”组织“公益账户”,将“两新”组织创新创业、招才引智、服务发展、回馈社会等情况纳入账户管理,引导“两新”组织把开展党建工作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两新”组织和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全面推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项目“双向认领”等有效做法,引导“两新”组织党员进街道、进村居,在老人帮扶、幼儿教育、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项目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带动形成了韩都衣舍“无穷花开公益项目”、历下区金融超市“公益集市”等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切实在全市形成了“两新”组织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互动的良好格局。

四、经验启示

一是推动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系统思维、融合理念。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两新”组织等新兴领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握规律性、关联性、耦合性,以系统思维精准谋划推进。从“两新”组织管理主体上来看,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归属多个部门管理,且非公有制企业与经济口部门关系密切,不能单靠组织部门力量就“党建”抓“党建”,必须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两新”组织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关系上来看,必须将“两新”组织党建放在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中谋划推进。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打破原有分散布网、单兵作战方式,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实现各领域党组织从相互分离走向相融共生,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以济南市为例,2017年城镇化率已超70%,多数“两新”组织聚集在城市,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顺应城市基层党建发展的新形势,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突破以往传统封闭的单一领域党建模式,引导“两新”组织在组织建设、资源发挥、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等方面与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主动衔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二是推动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思想引导、凝聚共识。实践证明,对党建工作重视的“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由企业主、社会组织负责人直接兼任或者由决策层成员担任,各项工作开展比较顺利。与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群团组织等事业单位不同,非公企业负责人和社会组织出资人许多不是党员,系统接受党的理论培养的机会相对较少,有的“两新”组织负责人担心党组织会削弱自己的领导地位,影响自己的权力和对企业的决策,对组建党组织有所顾忌。因此,推动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必须从转变“两新”组织负责人思想认识上寻求突破。一方面,要通过表彰先进、座谈交流、定期通报、典型推介等形式,促使“两新”组织负责人意识到抓好党建既能有效提升企业美誉度和凝聚力,激发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区域化党建资源为“两新”党建提供人力支持和场所保障,利用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两新”组织创先争优。唯有思想动员与激励保障双管齐下,方能取得最为理想的实践效果。

三是推动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基本规律、加强引领。从“两新”组织性质上来看,无论是非公有制企业还是新兴的社会组织,均属于在“体制外”运行的组织实体,“两新”组织业主和员工并不依赖体制内资源维持“生计”,容易产生党性学习的氛围不够浓厚、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必须结合“两新”组织规律特点开展党建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一方面,必须探索“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党组织生活方式,要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对于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活动形式。另一方面,鼓励“两新”组织加强制度改革,坚持将党建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具备条件的可将党员教育管理与人事管理制度挂钩,引导党员从过去的被动转、无作为转变为主动转、有作为,激发争先创优、带头示范的活力,引导企业职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为“两新”组织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