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以大党建理念整体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6日11: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党建理念整体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对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背景起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平凉中心城区面积扩展迅速,城市建设管理问题不断凸显,基层治理矛盾不断增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新向往,服务群众工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城市街道社区现有管理模式和基础条件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及省、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精神,深入推进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崆峒区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以提高城市街道社区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为主题,构建“管理网格化、保障制度化、服务品牌化”的服务格局,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目标,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强筋、壮骨、固本”,提升城市街道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实践与探索】

崆峒区作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年以来,崆峒区坚持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作为推动中心城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在继承中求突破、在发展中求创新,大力实施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通过“三级”联动、“三有”保障、“三化”统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共生、共同发展。

(一)推进“三级”联动,构建立体党建格局。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区委、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优化组织设置,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一是区委建立“联席会”。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建立由组织部门召集,政法委、编办、民政、财政、住建等部门组成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的区域化党建要求,先后召开2次会议,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解决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难题,谋划联建共建思路,部署统筹整合措施,推动服务网络建设,深化社会综合治理,切实加强了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牵头抓总、统筹谋划和组织协调。二是街道成立“大工委”。构筑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参加、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服务体系。按照“条块结合、区域统筹、优势互补、联建共建”思路,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区“兼职委员制”,按照广泛推荐、组织筛选、上级批复等程序,选聘120名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参与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和党建工作。街道“大工委”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活动阵地、经费资金、服务人才等资源整合,开展党建工作联抓、公益事业联办、社区服务联动、思想工作联做、文化活动联谊的“五联共建”活动,确保区域化党建责任靠得实、工作有人抓、共建有成效。三是社区配强“支委会”。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围绕优化社会治理做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建立健全以社区党(总)支部为核心,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社区服务站为抓手的三套机构服务群众。结合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采通过“选、派、聘”等方式,坚持把党性强、能力强、熟悉党务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党员选进社区党组织班子,进一步优化了班子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每个社区按7—9名配备总支(支部)委员,特别是配强了17个社区党总支(支部)党组织书记。

(二)落实“三有”要求,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从城市发展现实需要出发,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落实城市社区“三有”要求,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一是有人管事。采取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充实了社区干部队伍,目前,全区358名社区干部中,有222人为机关事业单位选派,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6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80%。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先后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等培训班21期,培训人数430人(次),选派53人(次)参加了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赴上海、银川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有效提升了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二是有钱办事。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为辅、社会筹集经费为补充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社区办公经费全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为各社区下拨12万元的办公经费和服务群众经费,区委组织部从党费中为每个街道下拨10万元党员教育活动经费,保证街道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积极落实社区干部报酬、医疗、养老等政策,对优秀的社区干部从物质上、精神上和政治上给予表彰奖励,让社区干部真正感到“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干头,退职后有靠头”,切实调动了社区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有地方议事。研究制定了城市社区阵地建设五年规划,采取多渠道筹资、分年度实施的办法,今年投资815.6万元,新建(改扩建)东郊、二天门、新民北路、解放北路4个社区,面积均在400平方米以上,配套了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室。目前,全区社区办公场所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达到15个,实现了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提高了综合利用率。

(三)推行“三化”模式,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紧紧围绕“服务社区发展、服务辖区单位、服务党员群众”这一主题,着力探索破解难点重点问题,推行“三化”工作模式,形成了“围绕服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一是常态化教育管理。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采取“123”工作法(统一活动时间,完成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章党规、传达上级精神、自觉交纳党费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两项内容,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组工干部抓点示范、支部书记责任示范三项基本制度)抓实支部活动,组织社区党员、非公企业党员、进城务工农民党员集中开展“三会一课”、缴纳党费、志愿服务等活动,将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员。二是民主化决策议事。全面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居民代表联系户、民主监督和信息反馈、责任追究制度,把城市低保、困难救助、居民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涉及居民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作为议事的主要内容。今年以来,共解决了117件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决策问题,切实落实了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品牌化服务群众。大力推广“民情流水线”工程,建立健全服务型城市基层党建模式,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逻队、民情信息服务队等志愿者服务队,推行“便民服务110”“便民直通车”“十分钟”服务圈等做法,使创建的品牌成为服务基层建设、助推基层发展的“民心工程”。对创建的社区党建品牌充分运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宣传媒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推广,培育了南河道社区、兴北路社区等党建工作典型,有效扩大了党建品牌的影响范围和社会辐射效应。

【经验与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坚守服务城市改革发展的职责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职责所系和生命力所在。做好城市基层党建,要把城市改革发展与基层党建工作职能有机结合,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改革发展资源、组织力量转化为改革发展力量。我们积极探索城市党建工作规律,大力推行“六化”(网格化明确职责、常态化学习教育、区域化共驻共建、民主化议事决策、品牌化服务群众、制度化综合保障)工作模式,提升了党组织引领改革发展和基层治理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中心城区建设厚植了根基、凝聚了力量。

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从整体层面谋划和推进各领域党建。城市基层党建涉及主体多、涵盖范围广,要注重以系统思维、从整体层面来谋篇布局、统筹推进。我们坚持整体性、统筹性“两大理念”,构建了统筹区、街道、社区三级城市党建工作领导机构,涵盖社区、商务楼宇等各领域党建,整合阵地、经费、人力等各级资源的“大党建”模式,推动实现了传统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相融合的格局性变化。

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常态机制。民心始终是我们党最深厚的执政之基。做好城市基层党建,要坚持以重心下移凝聚服务群众,让群众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中增强对党的认同。我们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揽,健全便民服务网络平台,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加大经费、阵地等服务保障力度,确保了城市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有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把更多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四是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强化利益联结、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涉及社区、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要以推进区域化党建为方向,坚持条块结合、共建共享,强化利益联结、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才能有效实现各主体统筹联动。积极构建区域化的组织联动体系,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功能,健全区域化议事决策、情况沟通等机制,有力推动了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融入街道社区,实现资源平台共建共享、日常活动共同开展。

【经验与启示】

以大党建理念整体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项全新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系统谋划推进。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为主题,通过“三个转变”,着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一)党建领导方式从封闭型单位式小党建,向以协调、指导、服务为主的区域化大党建方向转变。积极推进“三打破三融合”,即:打破行政隶属壁垒、推动党建融合,打破各自为政障碍、推动工作融合,打破相互封闭藩篱、推动感情融合,共同推进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突破单位党建的单一性、行政化、垂直型的封闭模式,以社区为单位,对本辖区内行政、居民区以及驻区各类组织实行政治、组织、文化等全面引导和整合,使党的组织体系由传统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转变,实现党的工作格局从自我封闭小党建向内外循环大党建转型,弥补传统党建模式在功能定位、运作载体、活动方式上缺乏与社会转型相协调的缺陷,增强党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力、凝聚力和调控力。在街道探索建立“大工委”制,从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中推荐人选担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参与街道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重大事项的决策,增强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的代表性,提高其在辖区内协调各方的能力。在社区推行“大党委”或兼职委员制,按照多方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积极将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管理企业中的党员负责人吸收到社区党组织班子中,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形成“班子共组、规章共守、事务共议、服务共抓”的新态势。

(二)组织方式从过去的条条为主、条块分割的状态,向条块结合的网格化管理转变。按照“组织有力、运转高效”的理念,建立区委、街道、社区、楼院小区四级城市党建工作构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联系群众、民主协商联席议事等制度,在区级层面,联席会议成员除区级职能部门和驻区单位外,还要把街道党工委吸收进来,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在街道层面,由党工委书记负责,吸收有关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同志参加,协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社区层面,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除专职党务干部外,注重吸收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参加。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党员为骨干,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志愿服务者、群团组织、驻区单位等多元群体为支撑的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机制,把党建工作延伸到治理一线,对辖区内商务楼宇、住宅小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实施兜底管理,着力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

(三)活动方式从过去单纯依靠社区党组织的力量,向整合利用各级党组织的各种资源转变。实行组织联建、事务共商,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结成对子、共同提高。实行发展联谋、责任共担,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同谋划社区建设与管理、发展与改革、社区居民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事宜。实行实事联办、服务共享,社区组织与驻区单位互相提供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开展双向认领,相互提供服务。实行活动联谊、资源共用,推进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信息共享、阵地共享,建立党组织活动开放点,面向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开放。实行文明联创、矛盾共调,订立居民公约,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商户、文明工地等创建活动,引导各社区党党组织盘活社区资源,参与社区管理。按照“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要求,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进一步规范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三方”职责定位,推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组织考单“四单”工作制度,创新微支部、微心愿、微访谈、微课堂、微服务“五微”服务方式,扎实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使社区党建工作由“独唱”变为“合唱”。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