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四川成都市锦江区:探索商圈党建“春熙路径”“百年金街”焕新颜

中共成都市锦江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6日10: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城市商圈是城市经济中常见的经济形态,是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的集中地,是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地。近年来,城市商圈中“两新”组织快速发展,大量新的社会群体应运而生,依靠行政建制设立党组织、以纵向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单位党建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成都市锦江区在春熙路商圈试点,以组织架构一核化、党建主体多元化、工作方式服务化为主要内容,探索城市商圈党建工作路径,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

一、背景分析

春熙路商圈位于锦江区,是成都最具代表性、最繁华热闹的商业中心。春熙路得名于老子《道德经》中“熙来攘往,如登春台”,已有9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西部第一商业街”“中国商业第三街”。商圈有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多种经济组织1500余家,但是“两新”组织党组织仅25个,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党组织仅3个,这个经济发展的“高地”反而成为城市党建的“洼地”,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难题。

一是在组织建设上,必须回答基层党组织怎么建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商圈人口密度高、人流和物流快速而频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两新”组织大量集聚,按照行政和生产单位建立基层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并不适用于商圈。从纵向上看,商圈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没有一个由上至下统一的行政建制,商圈中的企业与政府部门也不存在隶属关系,设立基层党组织缺少强有力的纵向依托;从横向上看,很多“两新”组织的党员人数无法满足“三人以上”这一成立党组织的基本条件,需要与其它“两新”组织联合建立党组织。但商圈内主体多元、相互关系较为松散,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完成党的组织覆盖。

二是在参与主体上,必须回答多元主体怎么动员才能实现资源整合的问题。党的建设不能搞“独唱”,必须要在政治引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对自身和来自社会层面的各种资源进行汲取、优化配置和激活,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变“独唱”为“合唱”,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春熙路商圈内拥有各类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质优量大的社会经济资源,但其中一部分“两新”组织由于自身生存压力大、对参与社会治理和政治生活的意愿不强等原因,没能进一步参与到党的建设中来,导致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社会微治理在城市商圈出现了“真空”危机。

三是在工作方式上,必须回答党建工作怎么干才有吸引力的问题。从管理体系上看,非公企业以逐利为主要目的,社会组织则以自我发展为中心,党组织在管理体系中逐渐边缘化,“两新”组织不愿在党建工作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商圈党员特点看,春熙路商圈党员781名,45岁以下党员346名,占比44.30%,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党员667名,占比85.40%,他们年龄轻、学历高、观念新,对业务技能和自身生存发展更感兴趣,也容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获取相关政策、信息,以学习、教育和传达上级精神为主的传统组织生活势必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为“骨”,破解党组织有效覆盖难的问题。根据商圈内产业布局、党员分布等情况,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从纵向上依托行业协会上下联动,从横向上通过党建组团打破党建资源条块、层级分割的壁垒束缚,有序推进商圈党建资源统筹协调发展、党的工作一体化开展。一是建立“1+7+N”三级组织体系,让党的组织触角纵向到底,既有形更有效。“1”就是在春熙路商圈成立商圈党委,以商圈党委为核心,以春熙路商圈党员服务中心为平台,负责开展商圈党建工作。“7”就是依托中小微企业联合会、餐饮、物流、药材、婚纱、珠宝等7个行业协会建立7个行业党总支,将行业相同、产业相通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等通过行业协会的方式组织起来。“N”就是协同N种力量,充分发挥各级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作用,构建起以商圈党委为核心、以协会总支为枢纽、以企业支部为基础、以春熙路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群团组织共参与的“1+7+N”商圈党建工作体系。二是推行“党建组团”模式,让党的组织触角横向到边,扩大党的“两个”覆盖。春熙路商圈党委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对有3名以上党员、党员构成合理、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生产经营稳定的企业,单独组建基层党组织;对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生产经营联系比较紧密,但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企业,可以打破单位界限,以一家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党组织为核心,联合若干家规模较小的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推动“两新”组织与“两新”组织党组织同步孵化、同步成长,做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春熙路商圈以行业统建、区域联建、共驻共建等方式,单建王府井百货总府店党支部、伊藤洋华堂党支部等11个支部,联建商业场联合党支部、福兴街联合党支部等12个支部。

(二)共治为“魂”,破解党建资源整合难的问题。春熙路商圈党委激发“两新”组织党员主体意识,以党员为骨干广泛众筹业主力量、社会力量和群团组织力量,盘活商圈资源,让多元主体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去。一是牢牢抓住企业业主这个“关键少数”,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由“外力推动”向“内力驱动”转变。鼓励和吸引优秀企业以党群中心为阵地,与商圈小新企业分享经验、共享资源,提供法律咨询、实地指导、中介等个性化服务,让领军企业一边以老带新、反哺社会、带动小新企业发展,一边通过春熙党群中心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塑造企业形象,推动自身发展。同时,把“两新”组织是否支持党建工作作为业主当选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重要参考,作为“两新”组织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和承接公共服务的重要条件,强化业主这个“关键少数”重党建的意识。二是积极调动社会组织力量,实现党建工作由“单兵战斗”向“兵团作战”转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枢纽型社会组织——成都市锦江区苗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负责党群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运作。苗圃在商圈党委的指导下,根据企业和群众需求培育和孵化“本土”社会组织14家、引入众善社工等专业社会组织5家,分类提供法律咨询、创业辅导、交友联谊等10余项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化、多元化需求,壮大了除政府、市场以外的第三方社会治理力量。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强化了党在社会组织的话语权。三是广泛动员群团组织力量,实现党建工作由 “党内”向“党外”延伸。同步建立春熙路商圈企业联合工会、春熙路商圈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和春熙路街道妇女联合会,在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将工青妇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群建与党建班子同步配备、队伍同步优化、组织同步设置、作风同步提升、活动同步开展,将党外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截至目前,群团组织已为广大党员、企业员工和居民群众提供服务300余场,惠及1万余人。

(三)服务为“本”,破解党组织作用发挥难的问题。春熙路商圈党委把“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展的利益共同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把助力商圈“两新”组织发展和满足党员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强化服务理念、打造服务队伍、拓宽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方法、完善服务机制,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一是面向党员激活“红色”服务。一方面,由商圈党委向流动党员广泛提供“红色”服务。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服务站由专职党务工作者负责,主要做日常党员管理、“线上”平台建设、“线下”党员活动等工作;另一方面,让党员“站出来”,为商圈提供“红色”服务。设立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党员志愿者用志愿服务时间获得积分,并享受伊藤洋华堂等21家认证商家的会员折扣或优质服务,有效吸引党员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服务、其他爱心人士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二是针对具体需求提供“菜单式”服务。设立红色愿景站,提供“订单式”定制服务。商圈党委通过接待台、微信群、“春熙商圈先锋”公众号等“接单”收集党员和群众个性化需求,根据需求向街道、职能部门、相关社会组织“转单”或直接“做单”提供针对性服务,架起商圈党委和“两新”党员之间的桥梁。建立定期走访制度,每周定期走访商圈“两新”组织,根据他们的所需、所急、所困,既当“红娘”又作“保姆”,积极为“两新”组织提供场地支持、创业辅导、资源链接和信息共享等服务,盘活商圈资源。三是针对群体特点形成品牌化服务。针对商圈白领年轻化、流动性大、知识水平较高等特点,依托苗圃联动“睿哥创业辅导工作室”等10余个商圈党群服务团队,分类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微观服务,形成“暖、青、创、融”四大春熙特色服务品牌,分别为白领党员提供心理健康、文化娱乐、创新创业等服务。

(四)保障为“基”,破解党建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商圈党建工作能不能抓好,专业化党建人才队伍、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和坚实的党建阵地至关重要。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民主选、支部联、上级派、社会聘等方式,选优配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8人,专职党务工作者2人,派驻党建指导员8人,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党建人才队伍。同时,通过纳入递进培养计划、到党政机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等,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经费保障方面,对“两新”组织单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分别给予不低于15000、8000、5000元/年的支持,联建党组织的支持不低于8000元/年,新建党组织一次性补助党建工作启动经费8000元,全额返还“两新”组织党费。在阵地建设方面,建立总面积1000㎡的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一站式”党群服务平台——春熙路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划分成党建服务功能室、企业发展服务室、青年白领活动室、企业就业辅导室、社工服务提供室等“五大服务功能室”,从组织上和空间上为春熙路商圈党员搭起一个“家”。

三、启示思考

一是抓商圈党的建设必须跳出党建看党建,让党的工作走出去。商圈党建不是简单的工作问题,而是事关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目前,全国非公经济已占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从业人员过亿,社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集聚了大量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批意见领袖。而在这一庞大的新兴群体里,党员只占小部分。要想让党的工作在商圈既有形、又有效,就必须跳出党建说党建,要跳出党员“框框”,打破将党员身份作为享受组织服务的门槛限制,让党的工作辐射非党白领、农民工、个体工商户、企业业主等更广泛的群体。这就要求党建工作方式要跳出传统组织生活“框框”,拓宽工作思路,以服务为切入点,广泛凝聚各方力量,真正让商圈主体支持党的执政理念,让商圈主体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抓商圈党的建设必须开门见山,让党的旗帜亮出来。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助力、非公企业发展、社会组织成长,“两新”党建空间广阔。把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强了,就是竞争力;抓深了,就是凝聚力;抓透了,就是创新力。但从春熙实践看,虽然基层党组织已树立服务理念,但因为在做服务社会、助力发展的工作中,企业业主、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主体活跃于台前,党的身影都躲在“幕后”,不亮旗帜、不发声音,导致党组织做了很多工作却没有赢得“两新”组织对党足够的认同和支持。因此,党组织在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工作中,要大胆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的声音喊出来,打破“两新”组织对党建工作的刻板印象,让业主和员工看到党组织在做事、会做事、做好事,从而赢得“两新”组织的支持和拥护。

三是抓商圈党的建设必须坚持集团作战,让多元主体参与进来。从春熙实践来看,商圈占地面积不大,但区域内写字楼和零售卖场密度高,集聚大量“两新”组织及其从业者,党建工作量大。如果依然按照行政区划抓党建,仅凭岳府街社区党委3-5名工作人员,无力在完成“规定动作”后对企业、党员员工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提供有效服务。缺少利益结合点,势必影响党的工作融入“两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党在新兴社会阶层的话语权随之遭到削弱。要做好商圈党建工作,就要在坚持以党组织为主导的前提下,逐渐去行政化、市场化、社会化,摒弃大包大揽,适当向社会借力,引进和培育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吸引非公企业、强化群团组织作用,把党的优良传统方法与现代经济、企业管理方法和社会工作理念结合起来,把党组织力量和企业力量、社会组织力量、群团组织力量结合起来,让各类社会主体从以前党建工作的接受者、参与者变为组织生活的组织者、服务者,实现党的建设和“两新”组织发展“同频共振”。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