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四川成都邛崃市:实施全域“为村” 聚力乡村振兴 探索“四微”路径构建新时代党建工作新格局

——邛崃市借力“为村”推动“互联网+党建”提升组织力的实践与启示

中共邛崃市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5日11:0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邛崃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以“为村”平台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形成微党建、微服务、微治理、微产业“双轨四微”工作机制,有效拓展了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的新路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背景与起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针对这一任务要求,邛崃市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工作,深入农村基层进行了调研,主要发现以下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还有待提升。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但农村党员群众普遍存在就业分散、情况多变的情况,从客观上给基层党组织造成组织动员难、教育管理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发挥,弱化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二是基层群众的凝聚力还有待提升。良好的基层服务可以提升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凝聚力,从而更好的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推进乡村振兴。但由于农村面大且部分群众居住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载体将基层党组织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起来,导致服务触角难以延伸。三是基层治理的号召力还有待提升。在推动乡村治理中,更多的是靠政府和基层党员干部来推动,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意识不强,且缺乏有效的参与路径,难以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如何更有力的号召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推动构建共建共治的格局,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四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还有待提升。由于农村产业营销组织化程度较低,且部分农村信息闭塞,缺乏信息来源和营销渠道,无法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实现目标性销售,产销环节存在一定矛盾,制约了村民增收致富。

针对上述存在的难题,邛崃市勇于革新路径,综合多元要素,基于以下四点考虑选择使用“为村”。一是功能强大。“为村”平台并非独立APP,是微信与网页的深度融合;且“为村”平台设置18个版块,集聚基层党建、政务服务、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61项功能,极大程度方便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多元引领。二是使用便捷。“为村”平台作为微信的子应用,以公众号为载体,用户只需申请注册成为相应村庄的认证村民,即可参与为村互动,截止2018年5月底,邛崃市“为村”平台关注认证村民达358605人。同时,党员群众可以直接通过“为村”平台,随时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反映意见建议,有效打破了时空限制。三是开放度高。“为村”平台有机形成开放链接,联动村(社区)、镇乡(街道)、市(区、县)三级共同整合村庄信息,用户可自由进入任一级公众号,实时了解村庄动态。且“为村”平台为全国互联互通,用户可及时了解其他地区资讯,助推本地区特色产业“走出去”。四是安全稳定。申请人需通过实名认证,并经本村(社区)“为村”管理员审核通过方可成为“为村”认证村民,内容发布均实名制,保障了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做法与经过

邛崃市积极汲取传统党建精华,结合信息时代特色顺势而为,依托“为村”平台,着力以精准智慧的方式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一)以“为村”推进微党建,强化乡村振兴领导核心。一是创新党员教育路径。搭建线上农民夜校、“微党校”,建立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政策、党代会精神、农村实用技术等内容的党员学习教育资源库,同步推送共产党员网、四川党建、天府先锋、蓉城先锋等党建平台信息,确保上级声音传递到基层;开展“学时制”学习考核,对年迈、残疾党员进行网络送学,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目前,已发布学习资源18537条,党员累计学时320余万小时。二是创新党员管理方式。通过党员实名认证,完善党员信息,建立党建之家栏目,对党员进行在线管理;发挥流动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依托党员日记、书记信箱等功能,开展党支部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互动交流,收集党员对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引导党员积极参与脱贫工作,动员外出经商的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带动家乡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流动党员认证人数达1117人,占流动党员总数71%,依托“为村”提交日记11475篇,开展交流互动34余万次。三是创新党员活动格局。开通线上“三会一课”活动室,作为党员线下活动的延伸;依托党员日记栏目,组织党员交流和发布学习心得。目前,已开展线上“三会一课”5471场次,开展讨论639场次。

(二)以“为村”推进微服务,培育乡村振兴文明新风。一是畅通诉求渠道。发挥村民实名认证优势,通过“书记信箱”点对点畅通群众网络诉求渠道,“两委”干部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群众通过平台反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民情民意5470件(其中政策咨询类2628件),已解决5137件(含政策咨询类2628件),剩余333件正逐步解决。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在平台上开通不见面审批、社保查询、汽车票务、政务服务、法律咨询等14个服务栏目,促进服务体系与群众多元需求精准对接,将“群众只来一次”进行到底。目前,全市群众预约各类服务6.84万次。三是推进乡村互动。以群众喜闻乐见方式,线上开展“最美人缘”“最好家庭”“孝老模范”等活动,推进服务群众与凝聚党心民心精准对接。目前,各村(社区)开展各类先进评选1334场次,评选各类先进村民3816人次。

(三)以“为村”推进微治理,健全乡村振兴治理体制。一是强化群众监督管理。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监督机制,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利用“村务公开”等模块,建立公开透明信息平台,将村公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及时公开,构建和谐共治氛围。目前,各村(社区)公示“三务”信息62984条,群众浏览量达120余万次。二是搭建群众治理平台。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商议事机制,开通网络议事厅,在线开展村级事务等交流讨论,形成公开的事项决议,村级干部督促事项落地落实。目前,群众通过议事厅议决事项236个,已落实项目227个,9个正在落实中。三是整合群众治理资源。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治理机制,将群众参与自治的平台进一步延伸,线上推进“河长制”管理制度,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河道治理,以共建共治的“大治理”格局构建乡村生态宜居。深入开展“微腐败”治理,通过“为村”拓宽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让村民的监督举报“一键”直通邛崃市纪委。

(四)以“为村”推进微产业,夯实乡村振兴产业保障。一是优化产品平台。整合原有村内旅游、村有好货栏目,建立能够集成区域产品展示和销售的“为村一起卖·邛崃市集”,按照销量、卖家评价等进行综合排序,提供搜索选项,提升买家购买体验。建立商品准入审核机制和买家意见反馈机制,开通在线购买评价栏目,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全市已开通26个特色产品店铺,上架特色产品270余件。二是提升品牌效应。以抱团营销提升产品品牌效应,整合邛崃文君酒、黑猪、黑茶等区域特色产品,发布“邛崃为村·特色农产品地图”,对全市25种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进行集中展示,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行“组团式”运营模式,以“区域特色+全市特色”的方式,鼓励各“为村”商铺将本地特色产品和全市层面的特色产品同步进行推销,提升特色产品的吸附力和竞争力。三是推动共赢互利。创新建立网络分销模式,对“为村”商铺产品分销价格进行统一设定,分销者通过将“为村”商铺产品加入自己的分销商铺,利用自身的销售资源对分销的商铺产品进行分享销售,从中获取一定的商品利润直接进入微信个人账户,实现了共同销售、共同盈利的良性格局。在丰收节的活动中,依托“为村”分销模式成功销售26.3万元。

三、成效及反响

邛崃市全域“为村”实施以来,先后有上饶县、广汉市等地到我市学习“为村”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成都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莅邛对“为村”工作进行调研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邛崃市的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组织工作网》和水利部官方网站宣传报道,并在全国“为村”大会作交流发言;邛崃“为村”《实务手册》作为腾讯“为村”培训基础材料,在全国进行推广。

四、经验与启示

通过近年来“为村”平台的探索实践,在以“互联网+党建”方式推进的乡村振兴中也有一些认识与体会,主要体现在:

一是凸显了政治引领,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汇聚起来。邛崃市顺应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基层,以“为村”平台为载体,采取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有效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

二是优化了基层服务,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凝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以服务增强群众凝聚力,邛崃市坚持以“为村”平台为抓手,充分发挥平台互联互通作用,将基层党组织服务与群众需求进行精准对接,不断密切干群关系,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切实激了发广大党员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三是推动了共建共治,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号召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的要求,根本在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邛崃市以“为村”平台为基础,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强化法制宣传,不断增强党员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努力营造乡村新气象。

四是促进了增收致富,提升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邛崃市坚持以“为村”平台为窗口,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构建起精准智慧的党建引领方式,有效凝聚了产业发展资源,优化了产业运营模式,拓展了产品销售路径,实现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

五、探讨与评论

实施全域“为村”互联网+党建工作顺应了新时代党建工作潮流,以“双轨四微”为抓手的“精智党建”格局,解决了党员粗放式管理问题,构建了标准化管控体系;破解了联系服务群众时空差问题,秉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消除了阻碍基层治理合力的隔阂,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打通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此举正是邛崃市阔步前行在“精准服务、智慧管理”的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之路上,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的一次有型示范。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