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广州市越秀区东湖新村社区:扎根基层土壤 书写红色篇章

中共广州市越秀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5日09: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东湖新村社区因邻近东湖公园而得名,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户籍居民1863户5579人。其中东湖新村小区占地面积3.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居民676户2047人。东湖新村小区兴建于1979年,1982年竣工,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商品房住宅小区,同时创造了四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引进外资兴建的居民住宅,第一个出售以人民币交易的商品房,第一个实行住宅小区管理和第一个在房地产行业实行股份制,引领了中国房地产改革风气之先。近几年来,东湖新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将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有机融合,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探索出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党员唱主角的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力、联系服务群众能力。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政治建设,强化社区治理主心骨

一是立足于政治理论学习,打造“红色学堂”。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切实做好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工作。社区党委把下属党支部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党课等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引导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努力掌握基本观点、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是着眼党内的政治生活,打造“实训中心”。社区党委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驻点干部和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深化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的做法,每月定时丰富党内学习的宣传载体。尤其是在组织生活会上,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展示党建工作,实时推送给各支部和党员,实现了立体型、全天候、全区域的覆盖,做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建在楼道里,有效化解基层党员组织生活难落实、党员活动难开展、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

三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打造“神经中枢”。东湖新村社区党委为搭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平安“保障墙”和便民“联心桥”,创办“何当热线”。针对楼宇“上班族”在工作时问难以联系的情况,“何当热线”通过微信约见社区群众、收集情况、解决问题。“热线”成立以来,为居民群众解决了社区党务工作、党员组织生活、组织关系转移、党员和群众就业、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家庭邻里、婆媳和夫妻关系等方面问题,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打造“有事就找党组织”的社区自治微品牌,有力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二)创新组织设置,织牢社区党建工作网

社区党委不断扩展党的工作领域,做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一是凝心聚力夯实思想基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党员培训计划,把抓好学习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认真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深入持续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个一”活动,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知识竞赛,以考促学、以考验学,在社区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书架、学习角,安装专栏书架和配备学习书籍。

二是分类指导推动党建创新。结合社区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把东湖新村社区11个功能党支部分为学习型党小组、服务型党小组、创新型党小组。各功能党支部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业务能力、加强道德建设”三方面主要内容,以学习为特色,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社区党委围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区”主题,以服务为特色,全面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创新为特色,着力推动创新型党小组的建设,为党员群众提供更优质便利的服务环境。

三是狠抓落实加强支部建设。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派发党支部工作手册,建立党支部工作情况公示栏,通过“三会一课”、专题教育、党日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支部党员的政治水平、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健全“党员活动日”制度,确定每月15日为支部“主题党日”,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服务、+公益、+治理等党建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促进支部组织生活新常态。扎实推进“四亮四树”活动,通过佩戴党员徽章、设置党员先锋岗和党员示范窗口等方式亮出党员身份,挖掘身边好党员先进事迹,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创新机制方式,弹好为民惠民协奏曲

社区党委实施“四议两公开”居民自治工作法,从机制上保证提议时倾听群众呼声,商议时权衡群众得失,决议时尊重群众意见,实施时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

一是构建区域化党建网络,实行小共建向大覆盖转变。社区党委把辖区大中型企业、各类专业市场、各物业管理公司等有影响的机团单位代表、居民意见领袖中的热心党员吸收到社区党委,作为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在辖区机团单位和社区党员中建立党员骨干队伍、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党员专业人才队伍三支队伍,组成区域性党建网络,持续提升社区党委的影响力、综合协调能力,使党建网络实现从小共建向大覆盖转变。

二是创新社区党员管理,推动党员服务管理从分散向集约转变。以党员义工队伍、社区调解队伍、社区服务队伍、新媒体创作队伍等为平台,以义务联系为纽带开展党员管理,借助新媒体平台,利用“热线”与微信群,及时在舆情敏感时“发音”,化解负面情绪,抵制谣言传播,既当党的政策宣传员、又当网络舆情监察员、民事行为信息员、纠纷解决员,实现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由“单边灌输”向“互动交流”的转变。

三是建立社区驻点干部团队,以“三种模式”畅通民情渠道。从2014年起,固定每周二为驻点日,社区党委以“三种模式”畅通民情渠道。“白天+晚上”驻室接待。针对“上班族”在工作时间难以联系的情况,每周二晚7-9点都有一名驻点团队成员接待居民群众,通过每周五上午“交叉”驻点,实现“全天侯”覆盖。“当面+网上”主动约见。依托越秀党建网、微信公众号等,由群众点名约见驻点团队成员,方便群众参与和主动反映情况。“来访+上门”听取民意。网格员在日常网格巡访、走访过程中随时随处联系群众,建立驻点微信群,定期向群众发布信息,驻点团队成员参加社区党组织“三会一课”,增进与社区党员的相互了解。

三、主要成效

一是提升了群众参与自治积极性。居民自治需要有统一的全局观、是非观,党员带领居民群众在处理小区公共事务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当家作主的热情被不断激发,自治处理的问题多与群众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所做出的决策最符合大多数居民群众期待,居民群众参与热情较高;特别是在一些社区老党员的带动下,居民自治意识不断强化,对集体权益高度认同,居民群众形成了自觉意识,达成了统一战线,由里而外,发自内心维护社区居民自治系统的正常运转,在网格化系统和居民自治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后,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与日俱增。

二是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紧扣“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需于民”的思想核心,从制度上保证了社区事务在提议、商议、决议、实施等阶段倾听群众呼声、权衡群众得失、尊重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过程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群众或亲身参与、或亲眼看到,充分发挥居民群众主人翁作用,凸显居民自治主体性,真正保障了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居民自己的社区自己作主,让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成为引领党员群众的“神经中枢”。

三是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在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邻里邻外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和谐。通过组织开展“睦邻节”“幸福中秋”“百叟饺子宴”“中秋趣味游园会”“巧手包粽相约幸福”比赛、中秋喜乐荟、情满东湖暨南粤幸福周系列活动、垃圾分类宣传集市以及党建先锋126行动等50多场次社区活动,拉近了居民的距离,加强了群众的沟通,充分展现了社区居民合心、合力、合法、合群的“四合”精神。

四、经验启示

一是社区党建要有“魂”,突出政治功能。居民自治是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社区居委会的带动下开展的,要发挥党组织的领航作用,如对居民议事是否符合群众意愿、受惠群体范围,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等进行把关;要发挥党员在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中的先锋作用,以强化服务意识为重点,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服务群众中,如通过开展党员承诺制、示范岗、建立小区楼宇党员联络员队伍等,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推进居民自治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社区党建要固“本”,坚持走群众路线。居民自治就是让居民自己做主,老百姓的事自己说了算。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倾听老百姓意见,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以居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基层工作的主攻方向,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通过问卷调查、上门家访、居民代表会议、“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何当热线”等多种方式收集社情民意,了解居民群众需求,做符合群众意愿的事,多征求群众意见,不能想当然、乱指挥。

三是社区党建要有“人”,加强队伍建设。居民自治单靠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唱独角戏是远远不够的,要从社区居民群众中挖掘、培育一批在社区居民服务方面具有很高热情,并具备一定能力或专长的热心居民作为社区领袖,特别是热心的党员骨干作为自治先行者,注重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社区自豪感,发挥领头羊作用,以“党员带群众”的方式逐步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居民自治活动中来,逐渐让社区居民成为其中的“主角”。

四是社区党建要有“神”,挖掘邻里文化。四合,是古代的道家文化,到了当代的东湖新村,这就是对古老的北方四合院在当代南方的重新演绎。东湖新村四围小院的人居模式、邻里邻外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居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强烈愿望,隐喻着由此引申而来的新时代背景下的社区居民自治精神。社区党委在探索摸新社区居民自治的过程中,提炼赋予了东湖新村居民自治一种全新的核心价值观和契约精神:新“四合”,即合心、合力、合法、合群,合心是前提、合力是关键、合法是基石、合群是方向。它在东湖新村的试点中得到了全面的实践和验证,孕育了一套以自发行为规范社区秩序的社区自治微循环系统。以此为理念,社区党委率先开展了社区VI的设计,并把“四合”理念融入设计中;向小区居民征集了如“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等数百条积极向上的“街坊语录”,通过活动在小区居民之间传递正能量。

五是社区党建要借“力”,整合社会资源。在服务社区居民自治的同时,注重活用社会各方资源,如积极联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设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发挥其纽带作用,做好居民自治情况的反馈;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及时做好居民自治诉求上达和意愿落实等工作。整合社会资源,社区党委引入社会力量建设了社区托老中心;在健康驿站引入了省中医院等三甲医院的名医;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组织“恒福”,建立了“义工储蓄银行”,构建常态化与动态化相结合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成立了白云街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积极发展社会组织,建立邻里互助基金,组建“社区合伙人”,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加强与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六是社区党建要搭“桥”,加强行政手段与居民自治的有效对接。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就要把行政工作化解到居民自治的过程,实现行政手段与居民自治的无缝衔接。社区党委在开展网格化、垃圾分类、扫黑除恶等行政工作时,也注重发动社区居民参与,让社区居民在参与中转变观念,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从而有效促进网格化管理、垃圾分类等工作。例如,社区党委在开展网格化工作中,注重引导社区居民争当网格员,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之中来;社区党委在小区组建了垃圾分类宣传队伍,队员们一同宣传扫黑除恶工作,带动更多居民投身社区工作。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