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省梅河口市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2日11: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改革发展,城市基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大量人口流入城市、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城市管理出现短板,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孤立运行,缺乏系统谋划和统筹协调,习惯分领域分行业抓,党建工作存在碎片化等问题。省委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整体、开放、融合的城市大党建理念,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为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梅河口市聚焦问题,积极创新,打破党建封闭运行模式,在管理共抓、资源共享、党员共管上抓深化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互动互融、上下协同用力的“三联三共三促”党建工作模式,有效助推了各领域党建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做法
1. 组织联设,管理共抓,促党建模式由“抓点”向“抓面”转型。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市委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坚持高位谋划统筹,研究制定了各领域党组织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指导意见、考评细则以及市、街道、社区三级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市级领导联系点,定期深入社区调研,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行“四项清单”制度,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居民群众需求,充分挖掘共建部门资源,创新服务项目,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优化组织设置。将具备条件社区党总支按规范程序升格为党委,实行大党委体制,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谋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形成了有章有规,常态长效的议事协商联动机制。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主体的四级党组织架构,把党组织覆盖到基层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三是打造党建联盟共同体。开展党建联盟项目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行业一特点”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大力开展共建部门、驻街区单位联系社区党组织、联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联系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的“四联活动”,通过“同上党课”、共办主题党日等形式,做强做实区域党建联盟。以“党建联盟”微信平台为纽带,以“需求共帮、活动联办“为原则,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定期发送各领域资源需求,活动邀请,广泛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共建融合的“党建联盟、结对共建”活动,引领带动各领域党建工作同向同力,同频共振,整体提升。
2. 阵地联建,资源共享,促工作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变。一是活动场所“共建”。坚持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居民最大化的理念,社区设置了6个服务窗口,1个便民解困接待站,7个基础功能室,n个个性化特色活动室,“6+1+7+n”模式在全省推广。整合区域资源,共建部门将各类球场、会议室、图书馆等场所阵地、活动设施全部面向党员群众开放使用,有效延伸服务阵地,拓展服务功能。二是服务资金“共筹”。采取市级财政列支、党费补充、部门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多方筹集服务群众经费,市财政每年列支400万元用于社区工作和服务群众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由党费列支30万元用于社区各类党建活动。近年来,共建部门帮扶社区民生事项累计投入资金近80余万元,研究出台了《经费管理使用指导意见》,确保社区有钱为百姓办事并将经费用在服务民生的刀刃上。三是人才资源“共享”。采取职能部门对口下派,重点岗位集中培养、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的方式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先后选派11名乡科级领导干部任社区党委书记,15名优秀的乡科级后备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将民政、司法、残联、人社等部门公益岗位人员下沉到社区工作,在全省首创招聘社区大学生工作者,为社区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提供人才保障。
3. 活动联手,党员共管,促教育方式由“被动”到“主动”提升。一是活动平台“联搭”。 按照“工作在单位、奉献在社区、服务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模式,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党组织及党员,深入社区,结对共建,认领岗位。先后开展以“零距离”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帮五助”“党群连心大走访”“党员集中奉献日”“我是党员志愿服务我先行”等品牌载体活动,全市93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与社区签订《共建承诺书》,市级领导干部带头,5400余名党员纷纷到社区报到,通过“参加一次主题党日、确定一个服务项目,认领一个微心愿”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党员管理“联抓”。健全完善党员服务双重管理、双向反馈考核激励机制,党员每到社区参加一次活动累计1分,全年不得少于24分,社区根据党员服务情况填写《服务日志》,定期向市委组织部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反馈。年底对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将党员干部参与社区活动情况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参考依据,赋予社区话语权和监督权,激发党员内在动力。三是社区治理“联管”。建立社区治理责任评价体系,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环境治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等活动。常态开展“12157便民服务直通车”活动,将每月第一周的周五确定为“零距离服务民生开放日”,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义务照相、保健按摩、法律咨询、健康向导、代缴代办等7项便民利民服务。以老党员、老干部为主体组建“守望幸福先锋队”,义务开展治安巡逻、信息收集、隐患排查。针对辖区弱势群体,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点亮居民微心愿”活动,市级领导带头,2800余名党员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对接贫困居民群众,实现百姓微心愿,通过服务有效联结各类组织,把党建引领寓于服务群众之中。
三、成效
1. 上下联动,实现了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共建的工作格局。通过“三联三共三促”的工作模式,以社区党委为纽带和轴心,引领全市各领域形成阵地强、队伍强、机制强、载体强、保障强的党建合力,社区党组织由演“独角戏”变为多方参与的“大合唱”,先后开展了“社区+机关+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走项目、强信念、做表率、促发展”“关爱老人、弘扬新风”“大手牵小手,洁净我家园”“放眼看梅城,感受新发展”等60余项党建联盟项目,创新打造了全市各级党组织跨行业、跨区域互融共通的“党建大联盟”工作格局。
2. 政治引领,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通过“三联三共三促”的工作模式,各领域党组织将人力、服务、管理资源向社区倾斜,社区资源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拓展。切实提升了全市社区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幸福社区建设。全市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党群连心大走访”活动中,1.1万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居民家中征求意见建议357条,各级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1870余万元,解决百姓居住环境噪音大、卫生差等民生实事6500余件。
3. 创新载体,有效发挥党员志愿者示范引领作用。梅河口市坚持把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作为党员志愿者服务的主体内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战场,通过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破解了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管理瓶颈,延伸了党员管理触角。在创建全国文明城的过程中,市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红马甲、小红帽”蔚然成风。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党员干部集中奉献日”活动,在职党员志愿者带着责任下乡镇、进村屯、入农户,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想办法、定措施,以真情赢得百姓赞誉,用行动擦亮党员品牌,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了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为建设实力、活力、法治、幸福梅河口亮身份、树形象、尽义务、作贡献。
四、启示
启示之一: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必须突出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社会治理不是简单的维护社会秩序,而是把党的领导根植于基层,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以党建为纽带,共享优势资源,共同为民服务。梅河口市通过“三联三共三促”,倒逼各机关单位、非公企业和社区组织树立大抓基层、夯实基层基础的鲜明导向,扭转过去揽着权力不放、抱着资源不让的工作局面。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不断提升组织力,才能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启示之二: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必须聚焦互动融合开放共享。单纯以支部为单位开展组织活动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党员需求,通过党建联建工作模式,能够实现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使党的各类组织既有明确的核心,又能资源共享、互联互动。梅河口市创新搭建“三级联盟”共同体,打破地域、行业界限,持续推动了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的联系互动,形成活动联办、阵地联用、工作联推、辐射带动的党建模式,促基层党建工作向融合、开放、联动迈进,实现互利互补,有效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启示之三: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实效,必须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梅河口市通过开展“三联三共三促”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为广大党员锤炼党性、展示风采、树立形象搭建平台、创建载体、完善制度,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使广大党员自觉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践,不断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五、评论
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就是要突出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就要实现工作联动、左右互动,跳好集体舞、打好组合拳。梅河口“三联三共三促”工作模式,就是个有益探索。通过建立联动机制、优化组织设置,创新联盟载体,实现了活动场所共建、服务资金共筹、人才资源共享,实现了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与社区的联动,带动城市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增实效,充分释放和放大各领域各单位党建“外溢”效应,实现理念融合、资源融合、工作融合,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效应和整体水平。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